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试验对巍山境内680头各种杂交组合牛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显示:平均初生重,三元杂交牛海西本31.36 kg、婆西本30.50 kg、安西本29.85 kg、BMY西本29.32 kg,二元杂交母牛西本30.21 kg、西西本32.24 kg,本地黄牛13.06 kg;12月龄平均体重,三元杂交牛海西本199.80 kg、婆西本195.50 kg、安西本230.00kg、BMY西本219.60kg,二元杂交母牛西本151.00 kg、西西本158.00kg,本地黄牛56.21kg;平均成年体重,三元杂交牛海西本416.99kg、婆西本406.26kg、安西本415.68kg、BMY西本424.32kg,二元杂交母牛西本405.36kg、西西本411.23 kg,本地黄牛236.70 kg.表明把巍山肉牛改良方向定为引进温带牛、瘤牛冻精与本地牛及其杂交牛进行杂交,可兼顾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杂交肉用牛育肥性能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进的夏洛来、皮埃蒙特和利木辛肉牛与张掖市当地西杂牛(本地黄牛与西门塔尔牛的杂交牛)开展三元杂交生产,在农户和全舍饲的两种条件下将3个三元杂交与本西杂交牛进行生长、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均优于本西二元杂交牛;而且在全舍饲条件下,三元杂交牛更能发挥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宣汉县1978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为主的良种公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 ,逐渐产生了一个杂交牛群体 ,于1983年建立云蒙山牧场 ,确定了西门塔尔牛为杂交改良公牛 ,乳用为改良生产方向 ,并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奶牛产业化。为了充分发挥我县农村户养条件下 ,杂交牛的泌乳潜力 ,进一步提高农户养牛的经济效益 ,我县推广了提高杂交母牛产奶量的综合技术 ,使杂交牛的个体产奶量和群体产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效果显著 ,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实行级进杂交和三元杂交技术。用西门塔尔高产牛冻精对原有杂交牛群进行级进杂交改良 ,…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了解弗西本三元杂交牛的生长性能,加快贵州省肉牛改良步伐,提高养牛经济效益,试验对弗西本三元杂交牛与同龄利西本三元杂交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及育肥期日增重进行了测定并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弗西本三元杂交牛的生长性能明显好于利西本三元杂交牛。表明弗莱维赫牛可作为贵州黄牛三元杂交改良的优良父本。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双辽市黄牛生产近年来注重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方向的转变。通过选用肉用性能良好、适应性强的品种进行经济杂交,选出理想的杂交组合─—肉牛三元杂交改良。1999年我们将该项目推广到12个乡镇,用西门塔尔牛后代作母本,以夏洛来牛做第二父本,共冷配母牛6270头,产犊成活5680头。为了测定三元杂交改良牛的增重效果我们在辽西吉兴饲养场进行了三元杂交牛和本地牛的育肥对比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总结如下: 1实验材料 1.1实验牛选10月龄的小公牛16头分2组。第一组为8头本地牛;第二组为8头三元杂交改良牛…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我省从国内外引进不少肉用种牛,对本地黄牛开展改良试验,产下许多杂交牛,取得改良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八十年代进行肉牛三元杂交试验。本文是介绍比较测定不同的肥育期的三元杂交牛与杂交一代和本地黄牛的产肉性能和肉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采用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作为肉牛终端父本,分别与本地黄牛开展二元经济杂交,对杂交F1体重变化、屠宰性能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杂交F1均比本地黄牛生长速度快且产肉率高,可有效提高本地黄牛的屠宰性能。说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改良本地黄牛杂交优势明显,可有效增加本地黄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德国黄牛杂交改良南阳牛的历史进程,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德南牛产业化集群开发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岭牛的适应性,扩大云岭牛的产量,将其与云县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分析实际的改良效果。具体实施改良过程中,云岭牛种公牛和云县黄牛进行杂交,或者使用冻精进行杂交,进而在培育过程中产生杂交F1代,在此基础上,对这种杂交牛的屠宰性能、生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云岭牛和杂交F1代的产犊率、成活率、繁殖成活率较高,分别在86.42%、98.28%、84.93%以上,而且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0.
2004~2006年,天水市实施了《应用三元杂交技术改良黄牛示范与推广》项目。3年来共改配黄牛63103头,获杂交牛37862头,繁活三元杂交牛犊10357头,新增产值2420.3元,示范村冻配面达  相似文献   

11.
皮埃蒙特牛原产于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的茄州。该牛属肉乳兼用型品种 ,该品种牛躯体发育充分 ,具有较好的产肉能力 ,瘦肉率高 ,肉质好 ,酮体中骨骼比例小 ,脂肪含量低 ,多用于终端杂交的父本。我市自 2 0 0 0年应用该品种与西门塔尔及本地黄牛进行三元杂交以来 ,全市共引进皮埃蒙特优质细管冻精 3万支 ,推广皮西本冷配改良三元杂交牛 1 5万头 ,受胎率达到 85 %,共产皮西本三元杂交 1 2 75 0头 ,成活 1 2 1 1 2头 ,初生重平均达到 36kg ,比西杂 1代重 1 0kg ,1 2月龄体重比西本杂交牛增加 1 2 0kg ,屠宰率达到 65 %,比西杂 1代高 6…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产肉性能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来研究利木赞牛改良湘西黄牛的效果,结果表明,杂交优势十分明显,利木赞牛为改良湘西黄牛的优选品种.此外,文章还阐述了新晃县湘西黄牛杂交改良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杂交改良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地方黄牛良种,以体大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而著称于世。近年来随着农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秦川牛应从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转移,要着重解决生长发育较慢、后躯发育欠充实的缺陷,提高优质肉产量。因此,必须通过导血改良,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周至县从1998年开始,用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冷冻精液,对秦川牛进行杂交改良,累计改良黄牛2.15万头,杂交改良一代牛在体尺、体重及产肉性能方面与秦川牛进行对照,显示出良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大额牛与黄牛杂交的试验来为探索种间杂交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2头大额牛公牛与20头黄牛母牛圈舍混养分别进行本交试验。[结果]表明,大额牛能与黄牛进行本交使母牛受孕,受孕率达50%。[结论]不仅证实了大额牛与黄牛的种间杂交可行性,也为牛种间杂交改良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柴达木福牛(原称柴达木三元杂交牛)主要是以牦牛和柴达木黄牛杂交生产的犏牛为母本,优质肉牛(如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而培育出的一种优质商品肉牛。是海西州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农牧业百亿元产业,发展柴达木福牛产业有利于合理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养殖增收。乌兰县作为发展柴达木福牛产业主产区,通过向全县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及养殖专业合作社宣传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肉乳兼用型品种西门达尔牛,对本地河西黄牛(蒙古牛河西走廊型)进行先示范后推广大面积杂交改良,并先后引进皮埃蒙特、夏洛莱、利木辛等专门化肉牛品种进行三元杂交改良。经过30多年的杂交改良,目前,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解决云南省寻甸县鸡街镇耻格村黄牛体格较小、生长发育速度缓慢、产肉率低等问题,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率,本试验采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技术对该村黄牛进行改良,通过对后代犊牛的体重、体长与胸围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技术对耻格村黄牛后代犊牛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牛的平均体重、体高、体斜长等指标均较耻格村纯种黄牛有了明显提高,且杂交牛的耐受力与抗病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每头12月龄的杂交牛可增收1926元,进一步提高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可进一步扩大推广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技术的牛种改良范围,从而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甘肃省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使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西部本地母黄牛人工授精,笔者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杂种F1公牛、母牛的体尺和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牛、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索弗莱维赫牛冻精三元杂交模式研究。我市引进弗莱维赫世界著名乳肉兼用新品种牛细管冻精,对西本F1代杂种母牛,进行三元杂交改良试验,以期为弗莱维赫牛杂交改良利用和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并对比弗♂×(西♂×本♀)三元杂交牛和(西♂×本♀)二元杂交牛和本地黄牛的初生、3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弗莱维赫三元杂交牛各月龄体重明显高于本地牛和西♂×本♀牛,12月年公母体重达355.3±35.3kg、359.4±39.3kg,比西♂×本♀二元杂交公母牛242.6±51.2kg、237.3±44.3kg,分别提高了46.69%和51.15%。体尺变化12月龄弗♂×(西♂×本♀)一代公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比西♂×本♀牛一代公牛提高16.7%、14.8%、16.2%和20.7%。[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弗西本元杂交牛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西本牛和本地黄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的黄牛改良工作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采用利木赞、德国黄牛等国外肉牛及兼用品种对复州牛进行杂交改良,并取得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提高改良效果,培育高档肉牛,我们从2002年开始,引进日本和牛,与利复一代母牛,开展三元杂交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利复和三元杂交犊牛生长发育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