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由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道桥勘察设计二所张直云及其科研小组成员组成的课题组对沥青路面温拌再生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成果。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课题组成功申报了一项发明专利—"沥青路面再生旧料最佳掺配比例的确定及其方法",并于2017年1月11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授权证书(专利号:ZL201410685219.X),该项目是该院获得的第一项授权的专利。  相似文献   

2.
近日,山东百圣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产品阶梯式步进上木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授权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310682588.9。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8月3日讯,近日,我院亚林所生物质利用工程研究团队高级工程师张金萍等人申报的"一种利用油茶蒲制备亲水易降解聚氨酯泡沫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茶油加工过程中,每年产生大量的油茶蒲,油茶蒲中含有40%~49%的半纤维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9月25日讯:近日,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工程研究团队研究员卓仁英等人申报的"一种自动灌溉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研究团队在开展植物胁迫生理学分析研究时,需要使用能进行水培且不引起植物胁迫的自动灌溉装置。在无土栽培体系或水培体系中,许多植物(水生植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3月18日讯: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军辉研究员课题组主持完成的"粗枝云杉体细胞胚萌发前的干化处理方法",于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个发明以粗枝云杉高度同步化的体细胞胚为材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9月6日讯:近日,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军辉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丽江云杉容器苗的补光育苗方法及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丽江云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高山地带,包括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以及西藏东南部海拔2 500~4 100m  相似文献   

7.
正银行贷款:3 000万元主导项目/产品简介:公司主营医药产品,涉及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外用液体制剂等多个剂型,近30个品种。主要产品包括铝碳酸镁片/咀嚼片、磷酸钠盐口服溶液/灌肠液、乳果糖口服溶液、二甲硅油乳剂、乳果糖口服溶液等。其中铝碳酸镁片为四川省内独家品种,采用粉末直压工艺技术改良,口感更佳,且节约了生产周期和成本,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8.
2007—2015年,经过9年的杨树苗木快速繁育技术试验,探索出露地快速繁育技术,其特点有扦插时间早,操作简便,节约土地、人工,繁育期短,出芽率高,出苗率整齐等,1年生苗木即可出圃成苗。该技术于2014年3月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2 1 0045166.6)。  相似文献   

9.
检索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数据库,以1985年至2011年期间申请的竹木复合结构中国专利为分析样本,对其进行了专利申请趋势、发明专利授权情况、申请地域、申请单位、专利申请技术领域以及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自1996年起竹木复合结构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呈指数上升趋势,申请人数不断增加,发明专利授权情况波动较大,申请类型主要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申请区域集中在我国主要产竹区,教学科研单位是竹木复合结构研究的主力,专利申请的主要领域为作业运输(B)和固定建筑物(E),2008年后竹木复合结构技术高速发展并有进入成熟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2月17日讯:日前,由浙江省湖州市林业科技人员研发的一种竹林翻耕刀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这是"L"型刀具应用于竹子培育领域的一个新突破,也将为该技术领域的"机器换人"奠定基础。千百年来,竹林翻耕是毛竹、早园竹等高效竹林经营的一个主要技术手段。由于刀具瓶颈的制约,经营者一直沿用铁耙、锄头等初级生产工具,不仅需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工作效率很低,既不利于规模化集约经营,也与现代化生产经营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林业网2017年11月16日讯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珍贵树种遗传改良课题组研发、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协作完成的"一种缩短欧洲云杉童期的高接换冠嫁接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从已经开花结实的欧洲云杉母树树冠外围中上部选择顶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危害和机械损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6月12日讯:日前,由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制发明的"一种用于萱草茎叶处理的除草剂"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化学除草剂应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不断提高,通过60多年的试验发展,除草剂在水稻、小麦、玉米和部分经济作物上形成了较为完善成熟的化学除草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化学除草特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农林大学申请与授权专利内容构成及其活跃类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福建农林大学发明专利申请内容包括54个类目,比例超过5%的类目仅有6个,分别是A01G、A01N、A23F、A23L、A61K、C12N,为其活跃类目,占52.9%;授权发明专利中,授权数量超过5项的小类包括A01G、A01N、A23L、A61K、C09B和C12N类,为授权专利中活跃类,占60.1%;在实用新型专利中,数量超过3项的小类包括A01B、A01G、A23L、A47G、A47J、B65D和F26B等7小类,为实用新型专利中活跃类,占43.6%;在外观设计专利内容构成中,包括05、09、19和20等4大类,其中19所占比例最大,占57.8%,说明福建农林大学专利内容构成较单一、活跃类不多。针对此情况,提出了提升活跃类专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胡晓峰  黄占华 《森林工程》2012,28(4):61-64,76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改性的蜜胺树脂作为壁材,以石蜡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CMC改性的蜜胺树脂相变纳米胶囊。采用FTIR、DSC、SEM及光学显微镜等现代分析仪器对产物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探讨乳化剂种类和芯材乳液制备转速对胶囊制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配乳化剂制备的相变胶囊的性能要优于使用单一乳化剂制备的相变胶囊;当制备芯材乳液的转速为8 000 r/min时,芯材乳液的性能最好;所制得的相变胶囊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50 nm,且包裹完全、粒径均匀,相变焓为81.87 J/g。  相似文献   

15.
《林业实用技术》2021,(2):60-62
2011-2018年,林业科技人员开展了夏季伏天茶花(Camellia sp.)育苗技术研究,经过8年试验发现,夏季伏天高温、昼夜温差小、积温时间长、雨水多、湿度大等特点有利于茶花苗木成活生根,成活率高、出苗率整齐、繁育期短。该技术于2019年5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627429.2。  相似文献   

16.
成果转化     
正疹痒平胶囊项目简述:疹痒平胶囊由中药材龙胆、黄芩等组成。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显著的抗病原微生物、抗变态反应和抗炎作用;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炎消肿、抗过敏、止痒、抑菌等作用。主要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湿疹皮炎。Ⅱ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试验组临床痊愈率为41.38%,显效率试验组为24.14%,有效率试验组为27.59%,总有效率达93.11%,无效率为6.90%。阶段性成果:专利授权号(ZL  相似文献   

17.
正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两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林科院的发明专利是"一种化学机械制浆废水的生物处理减排方法",该方法可高效低成本地深度处理高浓有机废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发明专利是"一种亚热带地区枣树坐果剂",该发明是一项可促进亚热带地区枣树坐果的林业技术。两项林业系统发明专利均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组织推荐。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库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对2013年9月之前的草坪业授权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其专利类型、地域分布特点、领先机构以及重点技术领域,为科技管理和专利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结果显示:我国授权的草坪业专利发展不平衡,内容上外观设计多发明专利少、地理上以浙江和江苏省的专利为主;企业成为行业的主要力量但科研机构申请积极性低;草坪草管理机械设备、公共场所照明装置以及草坪草的研究成为草坪业专利优势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9.
江苏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红豆集团进行跨行业发展组建的生物产业,是红豆集团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公司形成了以盆景开发、绿化拓展、生物制药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公司从1997年开始研究南方红豆杉人工栽培的快繁技术(2005年红豆杉的人工栽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12973.0),对野生红豆杉进行驯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国桉树领域授权有效专利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本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共检出有效专利168件,并对这168件专利的年份授权量、类型、专利权人、地区分布和技术领域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桉树领域授权有效专利始于2003年,其中以2014年度的数量最多,达35件;类型以发明专利为主,所占比例达77.38%;专利权人主要以个人和企业为主,所占比例分别达36.62%和35.46%;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是授权有效专利的主要持有人,其拥有量为9件;有效专利主要集中在桉树资源丰富地区,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广西,其次是广东;技术领域以农林业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