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非洲大蜗牛的形态特征,并以非洲大蜗牛成虫的螺壳标本制作为例,介绍了一种非洲大蜗牛螺壳制作方法,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及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Bowditch)又名非洲蜗牛、褐色玛瑙螺、褐云玛瑙螺,俗名菜螺、花螺,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杂食性蜗牛。 一、形态特征和分类学地位 贝壳大型,壳质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壳高达130毫米,宽54毫米。有6.5—8个螺层,螺  相似文献   

3.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的一种陆生螺,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湿热地区.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分析了非洲大蜗牛在我国的发生历史、分布现状、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和防治方法,并提出了今后关于非洲大蜗牛入侵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非洲大蜗牛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现已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及港澳台地区均有分布,并在农业生产、病虫传播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目前对非洲大蜗牛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检疫防治等方面,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2011年全国口岸截获的软体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全国口岸共截获软体动物10种,316批次,主要包括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Bowdich)、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ac)、散大蜗牛(Helix aspersa Müller)、攻击茶蜗牛(Theba impugnata Mousson)、中国琥珀螺(Succinea chinensis Pfeiffer)、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L.)6种有害生物,还有4种未鉴定到种,只鉴定到腹足纲、巴蜗牛科等,其中非洲大蜗牛、散大蜗牛是检疫性软体动物,需加强检疫,以防止其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广东东莞检验检疫局沙田办事处对一批原产非洲莫桑比克集装箱装载的东非黑黄檀原木实施检疫时截获活体巨型蜗牛。截获样品经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鉴定该蜗牛为无斑玛瑙螺,该蜗牛为非洲大蜗牛的近似种,该品种为全国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非洲大蜗牛的采集,鉴定,饲养,螺壳制作,样品检验,定值等多个环节,梳理了该样品的制作环节。最终制备的标准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均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可用于非洲大蜗牛的标准质控品。该产品有利于检测质量控制、能力验证、文字标准的执行,也有利于结果的溯源,同时达到全国鉴定一致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非洲大蜗牛的分布、传播、为害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大蜗牛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抗逆性,食量大且寄主广泛,现被我国列为二类进境植物检疫对象。文章通过分析非洲大蜗牛目前的分布情况、传播、危害特性,提出了加强检疫力度、化学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等防治措施,旨在为对未发生地在引入和防治非洲大蜗牛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食用蜗牛是人间美食,古今中外都受到人们的青睐。全世界已知蜗牛种类约2.5万种,我国常见的有47种,其中具有食用价值的蜗牛有8种。现在,世界各地作为食用的蜗牛有散大蜗牛、亮大蜗牛、盖罩蜗牛、褐云玛瑙螺和白玉蜗牛5种。人们常说的法兰西烙蜗牛、红烩蜗牛、烤蜗牛等等,都是世界珍馐美馔。蜗牛在我国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受了3年自然灾害,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的人们常捕捉野生褐云玛瑙螺烹炒来吃,以补充肉类食品的缺乏。从60年代开始,我国台湾省台南夜市就出现了炒蜗牛小吃摊。时下,台湾夜市上的蜗牛…  相似文献   

9.
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俗名蜒蚰螺、水牛等.菏泽发生的种类为同型巴蜗牛.近几年部分蔬菜田蜗牛发生普遍,据在油菜、大白菜、韭菜、芹菜田调查,蜗牛密度一般在10~150头/m2,最多达250头,为害株率达20%~100%,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笔者自2005年开始,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蜗牛的生活习性、发生为害特点,组配了一套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蜗牛为害.  相似文献   

10.
食用蜗牛是人间美食,全世界已知蜗牛种类约2.5万种,我国常见的有47种,其中具有食用价值的蜗牛有8种。现在,世界各地作为食用的蜗牛有散大蜗牛、亮大蜗牛、盖罩蜗牛、褐云玛瑙螺和白玉蜗牛5种。人们常说法兰两烙蜗牛、红烩蜗牛、烤蜗牛等等,都是闻名世界珍馐美馔。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00,(5)
近年来,我们应用瑞士龙沙公司的6%密达杀螺剂在蔬菜上进行田间小区杀灭蜗牛的药效试验,取得显著效果,证明该药剂是蔬菜地防治蜗牛的理想药剂。6%密达杀螺剂防治蜗牛试验于8~9月在撒播小白菜地上进行,分每亩250克、350克、500克3个剂量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天,密达杀螺剂防治蜗牛效果为73.8%~  相似文献   

12.
白玉蜗牛俗称白肉蜗牛,因其头、颈、腹、足、身体肌肉色白如玉而得名。在动物分类学上,白玉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雌雄同体陆生贝壳种类。全世界蜗牛有25000多种,我国食用蜗牛有11种,而白玉蜗牛属蜗牛家族中的佼佼者。1.生活习性白玉蜗牛和其他蜗牛一样,喜欢在  相似文献   

13.
《油气储运》2011,(27):40
高温幼螺出壳后15天内,室温要控制在27~30℃,昼夜温差不超过5℃。否则,易因温度过低、温差过大而引起蜗牛死亡。螺生长期的温度要控制在25~28℃,超过30℃时蜗牛采食量下降,可能出现夏眠现象,应喷水降温。成螺期温度要保持在25~28℃。  相似文献   

14.
《油气储运》2011,(6):42
为了提高养殖蚯蚓和蜗牛的经济效益以及生物能量的转换,可以采取蚯蚓和蜗牛混养方法。这种饲养方法,以褐云玛瑙螺(蜗牛的一种)与蚯蚓混养为佳。因为褐云玛瑙螺排泄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作为蚯蚓的好食料。据计算,褐云玛瑙螺的成螺平均重32.5克,一天排出的粪便约有1.5克,而螺重为0.45克的幼螺,一天排出的粪便约  相似文献   

15.
《农村百事通》2010,(13):54-57
<正>5月6日蜗牛价低也赚钱蜗牛又名天螺,在全球种类多达2万多种。在我国人工养殖用于食用的蜗牛品种大部分都是白玉蜗牛。蜗牛因其肉质鲜美、营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各地作为食用而进行人工养殖的蜗牛主要品种有以下5种。1.白玉蜗牛以肉色洁白而得名,简称白蜗牛。该品种是1982年由台湾专家从褐云玛瑙螺中筛选培育而成的,是目前人工饲养品种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重最高可达600克以上。由于白玉蜗牛个体大,产卵率高,肉质洁白,所以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蜗  相似文献   

17.
非洲大蜗牛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在我国被列为二类进境植物检疫对象。为给该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笔者综述了其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危害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广泛存在于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是家禽蛋白质的来源之一。以干物质为基础,蜗牛粉蛋白质含量较高,除蛋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均较平衡。用蜗牛粉饲养肉鸡和蛋鸡,效果良好。 制造蜗牛粉,是先把新鲜蜗牛煮沸15—20分钟,然后把壳分开,再把肉绞碎、烘干。 据研究测定:蜗牛粉的蛋白质含量为60.9%、钙2%、磷0.84%。全蜗牛粉(包括  相似文献   

19.
<正>1生活习性蜗牛分为灰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a Benson)、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ac),均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俗名蜒蚰螺、软螺蛳、水牛等,是常见的为害农作物的陆生软体动物。它生活于潮湿的灌木丛、草丛中,田埂上,乱石堆里,枯枝落叶下,作物根际土块和土缝中以及温室、菜窖、畜圈附近的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在雨水偏多年份,环境潮湿,杂草茂盛,对蜗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利,易造成猖獗为害。  相似文献   

20.
蜗牛俗称狗螺螺,是一种带贝壳的软体动物,分灰巴蜗牛和同型蜗牛,孙村镇以灰巴蜗牛分布较多.蜗牛对棉花危害主要是用带尖锐小齿的舌头舐食作物.棉花幼小时,能将棉茎磨断,造成缺苗.其叶期危害能把大批叶片吃光,现蕾期能把棉叶嫩头咬破.蜗牛在棉田爬过地方,因粪便和分泌粘液引起霉菌发生,影响棉苗生长.每亩有蜗牛1.5~6万头,棉花损失可达5%~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