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奉化一竹类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ewBambooVarietyfromFenghuaCityofZhejiangProvinceWangXianjia;LuZhimin奉化水竹(当地俗名PhyllostachysheterocladaOlivervar.funhuaensisX.G.WangetZ.M.Lu,var.nov.竹类植物鉴定承蒙南京林业大学赵厅僧教授指导并审阅,特致谢意。与原变种水竹不同,在于植株通常大于水竹,高可达7-8m,胸径可达6cm,箨鞘先端具明显的白色放射状条纹,叶片较大。此竹发笋力极强,笋味鲜美,是刚竹属竹种中发笋较迟的一种,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笋用竹种。秆可作棚架或劈蔑编织一般的箩筐等。浙江:奉化市楼岩乡倪家村,海拔约480m。张…  相似文献   

2.
材,笋,景俱佳的优良竹种——红竹栽培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竹PhylostachysiridescensC.Y.YaoetS.Y.Chen别名红壳竹、红鸡竹、红哺鸡竹,是刚竹唇中较大的散生竹。秆高8~12m、径8~12cm。在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均有分布,近年已为各地广为引种。该竹秆高,径粗,竹材经晒不裂,蔑具韧性加工性能好。笋味甘甜鲜美、出笋多、产量高、笋徐叶紫红色,色泽鲜艳。红竹适应性广,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能在土壤较瘠薄林地生长,管理相对较为粗放,是竹类中一个造林先锋竹种。在立地条件较好,管理较集约时能获得较高笋材产量。近年,红竹虽是安吉县乡土竹种,但发展仍很快,已从原来全县5…  相似文献   

3.
凝练竹业精髓,总结竹学成果,弘扬竹子文化。美国竹学家莫古里(Floyd Alonzo McClure)在竹学领域的开创性成就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竹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系统整理了莫古里在1920—1940年在中国建立竹种园、引种和研究竹子、进行竹产业调查、开展竹子种苗繁育试验的实践与理论成果。20年间莫古里在华南和华东地区进行了内容丰富的竹学考察,定义了竹子的假小穗等术语,提出和实践了竹子可以先根据秆箨特征命名、再补充花果性状定名的“先名补花”的竹子特别命名法则,促进了竹类生物多样性研究。此外,文章整理了莫古里科学定名的55个竹子分类群(包括5变种),更新了莫古里命名的45个竹种的系统位置与学名,以供研究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Keng et Keng f.)Chia et H.L.Fung,别名绵竹、大叶慈竹、大叶竹、苗竹、灰灰竹、药竹、吊竹、乡帘竹等,为牡竹属竹种。秆高8~12m,直径4~8cm,顶端细长,作弧形弯曲下垂,节间长20~40cm,幼时被厚白粉,无毛;高10~13mm;叶片长10~33cm,宽1.5-6cm。笋可食,竹秆作农具柄、棚架等材料,以及劈篾编织竹器,是造纸和制作竹胶合板的优良用材,还可作庭园绿化竹种。多生于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地年均气温在16.5~18℃,年降雨量在1000~1400mm,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溪河两岸等处,多见于村边宅旁。荣昌县自2002年开始从川南地区引种试验,总结出了其笋材两用林丰产栽培与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世界竹藤通讯》2010,8(5):46-47
<正>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系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佤山傣乡的大型丛生竹,属珍稀特有竹种,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竹子。其秆高可达30m,径粗可达30cm,是珍贵的特大型工业用材竹种。  相似文献   

6.
天目山北部余脉竹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天目山脉北部余脉地区进行为期5年的竹类植物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地区竹类植物区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本区竹类植物区系在“属”级和“种”级上均 热带性质;(2)种类比较丰富,共有竹类7属40种5变各上8变型,是安徽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3)以散生竹种为主,全生竹类很少,是刚竹属和短穗竹属的重要分化变异中心;(4)地理成分复杂,东西或南北起源的一些竹种相互渗透交汇,具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世界竹藤通讯》2004,2(4):34-34
世界竹子分布,主要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非、拉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例如,美国从中国引种的刚竹属竹种就有35种。  相似文献   

8.
慈竹丰产栽培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竹种简述慈竹为中型丛生竹,秆高一般为8~12m,最高为18m;胸径一般为3~5cm,最粗为8cm。慈竹是我省分布最广泛的竹种之一,也是造纸、生产人造丝、开展竹编和绿化环境的优良竹种。2适生环境慈竹的适生环境地要求年均气温为14~20℃,少霜无雪的地方。1a生竹苗及幼竹能耐-5~-6℃低温,2a生以上竹苗及成年竹能耐-8~-9℃低温。要求年降水量在950mm以上,水源旁及有地下水的干热地区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也能生长良好。要求年均相对湿度在67%以上,土壤厚度达40cm以上,pH值为4.5~8.0。就云南省来说,在滇东北海拔1500m以下,滇东海拔1950m以下,滇东…  相似文献   

9.
13种观赏竹种引种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竹子喜温暖、湿润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我国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南竹北移"工作,将一些抗性较强的竹种引种到黄河流域以北地区。但北方竹类仍存在品种单调、成林效果差等问题。为丰富北方观赏竹种类,从上海、江苏宿迁和山东淄博引入13个竹种,在山西农业大学苗圃内进行引种驯化研究。引种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刚竹属的淡竹、早园竹、青竹、箬竹和赤竹属的菲白竹适合在引种地种植,而佛肚竹、观音竹和罗汉竹则不适合种植。  相似文献   

10.
提取刚竹属中毛金竹、毛竹、龟甲竹、人面竹、紫竹、白哺鸡竹、黄槽竹、芽竹、蓉城竹、红壳雷竹、假毛竹、金竹、黄纹竹等13个竹种的DNA,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以及maturase K(mat K)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构建了与其亲缘关系接近的刚竹属6个种、牡竹属3个种共22个竹种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和刚竹属7个种、牡竹属3个种共23个竹种基于mat K的系统发育树,并探讨了其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实验所用的大部分竹种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类似,但黄纹竹、毛竹与其他刚竹属竹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却与牡竹属的竹种聚类,与传统分类相左。通过测序分析认为其为杂种的可能性较高,并由此推测杂种的存在是造成竹子分子分类困难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1.
红壳竹(Pnyllostachys iridescens)又名红竹、红哺鸡竹、菜竹、衣竿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为中乔木状竹类,竿高达8—12m,径可达8cm,笋箨紫红色。红壳竹集笋用、材用和观赏于一体,其竹笋粗壮产量高,笋肉肥厚质细味鲜美,非常适合鲜食,用它制作的笋干色泽和柔软性好、口感极佳、且产量高;其竹竿通直,壁厚,性坚硬,韧性好,竹材经晒耐用。可用作建筑支架、蔬菜大棚支架,船篙、农具柄、晒衣竿等,也可由机器加工成篾,供编织高级凉席和坐垫;其竹竿刚劲挺拔,枝叶翠绿,竹笋红色鲜艳,箨叶长而红黄绿色相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观赏园艺竹种,非常适宜城镇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12.
青岛地区竹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及生长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竹种质资源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分布的为数不多的竹种资源就显得弥足珍贵,因而加快中原地区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迫在眉睫。文章选择在中原地区(河南省博爱县)生长较好的16个竹种,将其引种至青岛市即墨区集中保存。结果表明:16个竹种在引种地总体生长效果较好,新生竹平均胸径和新竹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散生竹和铺地竹的抗寒性较丛生竹好;极寒气候对竹子地上部分秆叶的影响远大于对地下部分竹鞭的影响。此次引种取得的经验可为下一步更多竹种的异地保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龙竹是竹类植物中秆型高大的竹种之一,秆丛生,高20~30m,径粗20~30cm。滇南至滇西南一带广为分布,除小片天然林外,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在滇西、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及滇中以北的金沙江河谷均有栽培。我国台湾省及东南亚国家也有栽培。  相似文献   

14.
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是竹类植物中环境适应性最强、分布范围最广、也是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的一个类群。由于其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均十分突出,且许多种类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和耐低温属性,历史上一直都被世界各国的园艺师们争相引种、培育、并被广泛栽培和应用,因而涌现出数量庞大的栽培品种类群。全世界的刚竹属植物约60余种,且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刚竹属植物,大多是从中国引入。依据国际上业已公布的权威资料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的规则和要求,经系统整理,目前全世界可认定为刚竹属栽培品种的竹类植物有127个(不包括原栽培品种),分属于27个不同竹种。此外,还有21个栽培品种无法确认,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5.
浙江刚竹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白壳竹(新种)别称:白壳笋(浙江富阳)图1 秆直立,高5~8m,径2~4 cm,节间长14~22 cm;新秆鲜绿色,无毛,渐被白粉,节下有白粉环;节显著隆起,初呈紫色,秆环高于箨环;每节2分枝,分枝开展.秆箨箨鞘无毛,淡黄绿色或淡黄褐色至淡褐色,有时具不明显的淡绿色细脉纹,有稀疏的紫褐色斑点(粗秆之箨或秆上部之箨通常有较密集的紫褐色斑),边缘黄色至褐色,无缘毛,箨耳及鞘口燧毛缺如;箨舌甚发达,隆起,高3~7 mm,深紫色,先端拱形或有拱突,具1~3 mm长的紫色纤毛(小秆之箨箨舌或下部之箨箨舌通常较小,先端仅有白色短纤毛);箨片剑形或带状,绿色,边缘淡黄色,先端带紫色,平直,反折.每小枝具叶4~5枚;叶鞘无毛,叶耳不发育,鞘口偶有1~2根燧毛;叶舌伸出,长2 mm,紫色,先端微呈拱形;叶片带状披针形,长9 ~12 cm,宽1.6~2.0 cm,背面无毛;次脉4~5对.花未见.笋期3月末至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6.
世界竹种资源的分布竹类是一种最奇特的草本植物:生长快———高生长和粗生长在1-3个月内就完成;成材早———秆龄3-4年材质就达到最佳利用状态;产量高———是一般木材树种生长量的2-3倍;可永续利用———一次种下,可年年发笋成竹:竹子的很多材性优于木材...  相似文献   

17.
阿帕斯竹(Gigantochloa apus)属巨竹属,为大型优良材用竹种,高达22m,地径13cm左右。材质非常柔软,适用编织、槎绳。分布于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等国,是印度尼西亚瓜洼最重要的竹种,非洲南部有引种栽培。中国的引种适生区为热带至南亚热带北缘、中亚热带南缘。阿帕斯竹是国外优良速生经济竹种,引种至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地理过度带的福建省华安县,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该竹种笋期长达5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8.
南通地区沿江高沙地带,土壤深厚肥沃,是我省淡杂竹的适生分布区之一.这里生长的竹子,不但长势好,产量高,而且群众栽培的竹种较多.其中篾性好,便于劈篾加工的蔑用竹种,经在如皋、海门、启东等地的不完全调查了解,就有如下五种:1.淡竹(蔑竹、青竹、透天青竹),图1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梢端微弯.胸围12厘米的立竹,秆高7—10米;枝下高可达7.5—8.5米.全秆38—42节,平均节间长19.97厘米,中部最长节32.8厘米,出现在基部第10—12节.平均节内长0.27厘米,最长的0.35厘米.平均胸围11—15厘米,最粗的达23厘米以上.节部不高,箨环比秆环略高,箨环平均直径为3.77厘米时,秆环平均直径为3.7厘米.竹肉厚度竹秆上下部不等,基部2  相似文献   

19.
浙江主要经济竹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竹类资源丰富,有13个属200余种,占全国竹种的二分之一。全省竹子年产值1.3亿元。产值较高的经济竹种有5个属20个种。其中:毛竹属15种,茶秆竹属、苦竹属、慈竹属各1种,(竹剌)竹属2种。兹介绍于下: 浙江主要经济竹种 常见形态检索表1.地下茎单轴散生或复轴混生。 2.地下茎单轴散生;2分枝,两枝粗细  相似文献   

20.
毛竹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又名楠竹、孟宗竹。为大型散生竹类,秆高15~20m,粗8~15cm。它是我国分布最广、用途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目前,我国的竹林面积约700万hm~2,其中毛竹占了65%~70%,全国竹业总产值达140多亿元,其中毛竹占了80%~90%。 毛竹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昭通地区,七十年代以后,全省各地相继引种试种,大部分地区均获成功。近两年来,我们组织了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对云南省各地县的毛竹生长情况及适应性作了一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毛竹在我省的红河州、保山地区、昆明地区、曲靖地区、昭通地区均生长良好。 多年来,滇中地区因气候干冷,冬季常常有重霜而难以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竹种,如今毛竹的引种成功为滇中大规模发展竹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有关单位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调查中自采和收集了大量的毛竹种子,通过实验室分析论证后,在全省5个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