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指出了水土保持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而水土保持区划又是水土保持规范之基础。在新时期国家水土污染严重的情形下,一些大尺度的区域水土区划问题解决效果并不理想。对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分析,发现当下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多元化土地类型背景下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不合理。结合具体案例,对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中的敏感性评价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分析,了解到地形坡度、土壤可蚀性、降雨侵蚀力、植被覆盖率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发现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度敏感性最高,是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具体分析,提出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区域布局的一些建议:今后水土规划布局应优先考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的保护,采取防风固沙、植树造林等方式,以实现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2.
南岭山地是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但其土壤保持功能较弱。本文以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例,分析气候、土壤、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土壤保持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区域兼有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大东山花岗岩风化的南岭土壤易受流水侵蚀;山体高差较大、坡度较陡且水系发育,导致水流冲刷能力极强;因此该地非常容易诱发水土流失。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已对局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保护区森林植被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保存了原本易受侵蚀的南岭土壤,实现了南岭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因此,南岭的森林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实现土壤保持功能最核心的因子。  相似文献   

3.
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布设中,水土流失发生的时空量分布的特征是基础的资料信息.分析了安家沟流域历史形成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关系,重点对地表坡度对径流量的影响、地表坡度对含沙量的影响、不同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进行分析,为指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林草等生态植被具有调节径流、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的功能,具有改良土壤、控制土壤侵蚀的功能。通过沙石山地不同植被类型对水土流失的观测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对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有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岭森林的土壤保持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岭山地是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但其土壤保持功能较弱。文章以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例,分析气候、土壤、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土壤保持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区域兼有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大东山花岗岩风化的南岭土壤易受流水侵蚀;山体高差较大、坡度较陡且水系发育,导致水流冲刷能力极强;因此该地非常容易诱发水土流失。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已对局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使原本易受侵蚀的南岭土壤得到保护,使南岭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得以体现。因此,南岭的森林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实现土壤保持功能最核心的因子。  相似文献   

6.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沟壑水土保持林区位于六盘山以东,子午岭水源涵养林以西,南北分别于陕西、宁夏交界,总面积282万hm2。该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也是甘肃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区坡度大于25°以上的耕地全部要退耕还林。酸枣作为温带黄土性土壤上富集氮量极高的树种犤1犦,在本地分布较广,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也是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如果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充分利用陡坡退耕地资源规模化发展、经营,对以恢复植被、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地力为中心的生态建…  相似文献   

7.
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陕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保持理念与黄土高原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结合的研究对于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榆林市榆溪河生态公园项目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西北干旱地区降水量少,水资源短缺;土壤沙化严重;植被种类单调,缺乏景观性。针对现状问题,基于水土保持的理念提出蓄水以涵养水源、保土并改良土壤、植物修复生态3种景观措施预防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以期通过实际案例探索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区的景观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8.
遥感数据分析林区的植被和土壤侵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炳香  杜纪山 《林业科学》2006,42(4):7-11,F0003
以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为试验区,选择合适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TM数据,从中提取植被类型等有关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等信息,并将有关的信息转化为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中的地面覆盖因子,计算试验区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侵蚀强度区分,生成土壤侵蚀强度图.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水土流失主要受坡度的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图与林相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获得土壤侵蚀严重的小班分布,从而为试验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考虑环洞庭湖区海拔、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坡度、坡位和植被郁闭度等因素,建立了湖区水土保持多尺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种模糊互补判断尺度。此方法应用于环洞庭湖防护林建设的布局规划,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光伏电站建设不可避免地扰动和破坏占地区土地、植被,进一步加剧了占地区内人为水土流失。以藏北高寒区的尼玛县22MWp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光伏电站建设中主要的水土保持问题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期为藏北高寒区类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径流小区实验的方法,在李子口小流域设立了6个不同植被类型的径流小区,研究径流小区不同植被条件下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如下:(1)不同植被条件下,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可表现为撂荒地小区>农耕地小区>林地小区,降雨对林地的土壤侵蚀弱,林地对当地水土的保持能力强,最适合作为当地水土保持的植物措施。(2)总体上,6个径流小区的降雨量、降雨侵蚀力与地表径流量、径流深、土壤流失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表明降雨对当地土壤侵蚀作用强,需重点防护。研究揭示了研究区降雨与土壤侵蚀的相关性,比较了不同植被条件下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水土保持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库区的调查和研究资料,论述了长江流域历史上自然植被的破坏情况,指出自然植被的破坏历史,就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发展史。对三峡库区19个县市50年代与80年代森林覆盖率比较和森林现状分析,表明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破坏十分严重,目前森林覆盖率平均只有19.5%;同时库区自然植被出现逆向演替,即植被退化,并指出了植被退化的一般规律。根据对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侵蚀和产沙情况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这一区域侵蚀产沙的主要面上来源是沿江的农田,库区长江河谷两岸大量存在的崩塌和滑坡也是侵蚀产沙重要的点来源。通过对三峡库区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侵蚀程度、面积和比例的统计分析,反映出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状况是随着森林植被的逆向演替而相应发展和加剧的,森林植被保护和建设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绵阳官司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简述域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地理因素的概况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指出本流域由于长防林的建立,发挥了保持水土作用,水土流失不严重,属轻度-中度侵蚀,最大侵蚀模数小于7400[t/(km^2.年],全区平均侵蚀模数1754.42[t/km^2.年];确定了水土流失类型,即片蚀,沟蚀,母质侵蚀三大类;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以泥岩和灰白砂岩,第四纪冰碛物堆积土侵蚀最高测定不同精植被类型的土壤质地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soil erosion of the different woodlands according to a long-term fixed-position observ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teep slope plantation of uncontrolled measure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s apt to produce sediment Forestland has very strong effect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hen the biomass of arbor in the hillslope is over 1 4.51t/ha. Through analyzing the fun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bout forestland (arbor, bush and the mixed wood of arbor and bush), it can be known that if the high forest coverage reaches 40%, forests will provide better protective function. To vegetation under forest, litter layer, herb and sparse forest land which do not suffer destruction from human beings, they all have good function in preventing erosion, and the amount of soil loss is far less than the tolerance of soil erosion. At the same time, when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biomass are in an appropriate state, they will have powerful protective function.  相似文献   

15.
抚仙湖流域磷矿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磷素径流流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依据区域年降雨量的差异,将抚仙湖磷矿区年降雨量分别为1 200~1 300 mm和1 000~1 100 mm的区域分别划分为东大河流域磷矿区和帽天山磷矿区两个研究单元,通过在两区域的8种植被类型(含矿山废弃地))中设置野外径流观测小区,在自然降雨状态下对小区土壤磷素随其径流的流失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强度是矿山废弃地土壤磷素流失的关键因子,在大、暴雨状态下矿山废弃地土壤磷素流失量远大于各植被类型,对抚仙湖水质产生不利的影响。各植被类型土壤磷素随径流的流失量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量,其流失总量次序与径流总量次序相一致,表现为:灌草丛>地盘松林>云南松混交林>华山松林>竹林>桉树林,除灌草丛外其他各植被类型均能对土壤的磷素起较强的滞留作用。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地区自然植被的破坏较大 ,水土流失严重。依据宫胁法的理论基础 ,论述了宫胁法植被恢复的方法和步骤 ,探讨了宫胁法在滇西北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以供滇西北地区防治水土流失及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火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林地用火与水土流失关系, 阐明在北方及南方平原林地"规定用火"或"迹地用火"后, 土壤渗透性能得到改善, 水土流失较为轻微; 而在南方山区, 强度火烧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陡坡地段可蚀性较强的土壤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根据火后土壤生境特点及用火现状, 指出林业用火与耕作制度有机组合, 形成特定的"农林业系统", 将为南方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紧缺地区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详细论述土壤水资源概念发展和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尺度的基础上,介绍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量化模型,包括经典的承载力模型、种群增长通用模型,密度-土壤水分模型和基于物理过程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述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应在完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理论的同时,加强水资源紧缺地区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的野外长期定位研究,从不同时空尺度确定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水分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森林植被水土保持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吴钦孝  刘国彬 《林业科学》2001,37(5):140-144
土壤侵蚀是造成环境退化的一个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因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 ,日积月累的结果使得植被生存的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 ,导致植被衰退 ,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 ,破坏了土地的生产力 ,土壤肥力降低 ,土壤蓄水能力减弱 ,植被生存的环境进一步恶化 ,如此以往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状态。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与该区植被覆被率低有密切的关系。据“七五”统计 ,主要水土流失区现有森林面积约 2 5× 1 0 6hm2 ,其中人工林占 40 %左右 ,有林地森林覆盖率仅为 9 3% ,而且能发挥水土保持功能的森林覆被率仅为 7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