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牛蛙小面积圈养,具有产量高、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易放易捕、占地少等优点,是农村发展庭院经济、尽快脱贫致富的可选项目之一。一、蛙池的建造牛蛙小面积圈养,蛙池面积以2~10平方米为宜。蛙池由饵料台和水沟组成。饵料台既是牛蛙摄食物所,又是牛蛙的栖息地域。一般要求饵料台占蛙池总面积的65%左右。池内均用水泥灰浆抹面,饵料台四周要有高2厘米的边框。水沟的水深可依所养殖蛙体的大小而定,幼蛙池水深25厘米,成蛙池水深30厘米左右。水沟两端应分别设进、出水管(孔)。池的四周应砌好围墙。幼蛙池围墙高85厘米,成蛙池围墙高1.3米。炎热季节,蛙池的上空应有  相似文献   

2.
牛蛙的生长发育速度快.当年牛蛙蝌蚪可成长700克左右的商品蛙.牛蛙产仔多.一般1只母蛙一次能产近20000只蝌蚪卵,幼蛙抗病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成活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1999,(1)
牛蛙原产北美,是蛙类中仅次于非洲林溪蛙的大型食用蛙,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故名牛蛙。牛蛙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味道鲜美,备受人们的喜爱。牛蛙养殖最早是19世纪末在美国东部及加利福尼亚州兴起的,目前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牛蛙养殖始于本世纪30年代。1962年我国又从古巴引进一批牛蛙,分别放养于云南、广东、湖南、浙江、天津、上海等  相似文献   

4.
牛蛙,是一种体积大小仅次于巨蛙的大型蛙类。因为它的叫声似公牛,故名牛蛙;又因为它主供食用,故又称食用蛙。  相似文献   

5.
不同蛙类及其密度对水稻性状和主要害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稻田放养不同密度的3种蛙类(青蛙、牛蛙和泽蛙)对早稻、晚稻主要性状和主要害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养蛙类对水稻农艺性状及有效穗数、千粒重无显著的影响,但对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稻谷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放养较高密度的青蛙或牛蛙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稻谷产量;放养3种蛙类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放养青蛙或牛蛙的防效较好,且放养密度越高防效越好,但均不及施用普通药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稻田放养不同密度的3种蛙类(青蛙、牛蛙和泽蛙)对早稻、晚稻主要性状和主要害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养蛙类对水稻农艺性状及有效穗数、千粒重无显著的影响,但对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稻谷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放养较高密度的青蛙或牛蛙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稻谷产量;放养3种蛙类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放养青蛙或牛蛙的防效较好,且放养密度越高防效越好,但均不及施用普通药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7.
牛蛙特种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两批试验,研究了牛蛙特种人工配合饵料(赣农CH)与幼蛙成活率,幼蛙体重增重的关系,并分析幼蛙体净重量与投料成本的关系。阐述了“赣农CH”的研制及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8.
引进美国青蛙(以下简称美蛙)种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引种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引种。气温太高,种蛙在运输过程中受热容易死亡,操作不当使蛙体受伤也易引发感染。特别是怀卵雌蛙在高温天气运输死亡率较高。在初春和秋末气温变化较大时也不宜引种,否则不利于种蛙适应新环境。  2.严格区分种蛙和商品蛙。美蛙种蛙与商品蛙在培育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商品蛙由于近亲繁殖,品种退化严重,体质弱,抗病力差,生长缓慢。引进种蛙,必须选择经提纯复壮和远缘交配培育的性状优良的蛙。  3.不要误引牛蛙。美蛙与牛蛙的主要区别是:美…  相似文献   

9.
<正>为使牛蛙安全越冬,可在蛙池边角将泥土掘松(如果是水泥地面,则在上面铺厚约4厘米的泥土),每隔14厘米左右平放两块砖头,在两块砖头之间盖上瓦片,用泥土将后边出口封死,只留前边进口供蛙出入。保持栖息环境湿润因牛蛙皮肤裸露,通透性大,冬天主要靠皮肤进行呼吸(1℃以下入土冬眠后更是如此)。所以在气候干燥的冬季,为防止出现牛蛙体表水分蒸发干涸而造成皮肤呼吸不畅引起死亡的  相似文献   

10.
<正>牛蛙是一种两栖动物,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蛙科中体形较大的食用蛙种。本文通过对牛蛙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养殖方法和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科学养殖。1形态特征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cm,雄蛙18cm,最大个体可达2kg以上。牛蛙身体由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组成。头部扁平而阔,成三角形。双眼位于头的最高处,椭圆形,眼球带黄色,有瞬膜和上、下眼睑,能开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以来,因闽南、粤东等地对牛蛙养殖棚进行大规模拆除,造成牛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业内人士认为,到2019年,如果闽粤牛蛙产能缺口填补不了的话,或许2019年上半年牛蛙价格将暴涨。这对南方虎纹蛙养殖户和湖北、湖南等地的黑斑蛙养殖户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黑斑蛙被市场看好,养殖量大增黑斑蛙由于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因此,近年来黑斑蛙成为养殖者的新选择。近几  相似文献   

12.
牛蛙的人工繁殖是牛蛙养殖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直接关系到养殖能否成功、规模能否扩大和经济效益能否持续稳步提高。 1.选种选择好种蛙是人工繁殖牛蛙的基础。幼蛙在经过一年饲养后即可达到性成熟,但无论雌雄亲蛙都以两龄为佳。体重要求在0.5公斤左右。同时要求体格健壮、体色光亮、无创伤、无病态、  相似文献   

13.
<正>牛蛙为蛙科牛蛙属养殖水产品动物,是一种大型食用蛙,也是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繁殖快、易养殖、产量高、适应性强、饲料转化率高、养殖周期短等优势。养殖牛蛙需要满足它们的生长习性,其养殖关键技术如下。一、蛙池建造1.蛙池选址。养殖场最好选择远离村庄500米以上,坐北向南、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地方建设。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农场职工李冬,从1992年开始利用务工空余的时间养殖牛蛙,以后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养蛙场面积已发展到1667米2(2.5亩).1998年在牛蛙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养牛蛙效益日渐下降的情况下,他仍净收入2.35万元.养蛙6年来,累计收入超过12万元.他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5.
商品蛙的饲养是指将变态幼蛙养成商品蛙的过程,是整个牛蛙养殖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决定生产成败最关键的一道生产程序。目前商品蛙养殖可分为精养和粗 放养殖两种方式。粗放养殖,就是周围用防逃设施围建 一个比较宽广的场所,牛蛙的幼蛙就放在这种天然环境 中任其吃食天然饵料并  相似文献   

16.
蔡思杰 《新农村》2013,(10):34-34
牛蛙是养殖蛙类中体形最大的蛙类,成年体重一般可达400~800克。烂皮病是牛蛙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不及时诊治,可继发感染多种疾病,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牛蛙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鉴定、保护和保存牛蛙原种优良性状 ,研究了牛蛙的主要外部性状、繁殖力及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 :雌、雄牛蛙间体长 /头长、鼓膜径 /眼径差异极为显著 ,雄蛙性成熟阶段的净重 /体重值比雌蛙高 16 .35 % .牛蛙体长生长方程为Lt=17.32 [1-e-0 .2 93 7(t+ 1.0 0 2 ) ],体重生长方程为Mt =6 81.77[1-e-0 .3 14 6(t+ 1.2 3 0 2 ) ] 3 .9557;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M =0 .0 387×L3 .442 7;绝对怀卵量 (5 .0± 0 .77)× 10 4粒 ,相对怀卵量 (10 6 .7± 8.6 9)粒 /g .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牛蛙血液的红细胞及葡萄糖含量与牛蛙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的相关性,采用心脏取血法,对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的性成熟牛蛙共240只(其中每个季节60只,雌雄各30只)进行了血液血红蛋白和血浆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牛蛙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6.15 g/100 mL、5.17g/100 mL、6.53 g/100 mL和6.54 g/100 mL,其中夏季牛蛙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低,而雌、雄蛙之间全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血浆葡萄糖含量分别为2.38 mmol/L、0.79 mmol/L、1.74 mmol/L和2.88 mmol/L,季节差异显著,其中夏季含量最低,冬季达到最高,秋季血浆葡萄糖含量雌、雄蛙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正> 牛蛙原产于北美洲,是食用蛙中体型最大的种类,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一股“养蛙热”。 但是,经过了一段发展高潮之后,牛蛙养殖业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使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市场问题:牛蛙养殖业兴起初期,牛蛙养殖场、户多以出售苗种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倒种热”过后,大多牛蛙养殖场、户都抱怨苗种和商品蛙市场缩小,没有销路。其中除城镇  相似文献   

20.
丁义志 《饲料博览》1996,8(3):29-29
膨化颗粒饵料养殖牛蛙技术厦门市饲料工业公司(361004)丁义志牛蛙(bullfrog)原产于北美洲洛山矶西部一带沼泽地区,是蛙类中仅次于非洲林溪蛙(RanaGoliath)的大型食用蛙。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