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安栋  吴方禧 《内陆水产》2001,26(11):37-37
草鱼烂尾病又称尾柄病,其传播快、死亡率高。草亲鱼患烂尾病实属罕见。但若治疗不及时或防治不得法,将会导致草亲鱼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自1991年以来,我场草亲鱼曾4次发生烂尾病。我们经几年的摸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发病情况1991年8月,我场12口2.1公顷亲鱼池中有5口首次发现了草亲鱼烂尾病,虽经治疗仍死亡35尾。1992年7月底又发生烂尾病,死亡7尾。1993年2月,我场淘汰了原有全部草亲鱼,进行了清塘消毒,启用了175组后备草亲鱼。1996年8月中旬,我们再次发现了…  相似文献   

2.
亲鱼的病害防治在饲养亲鱼过程中常发生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打印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与成鱼情况完全相同,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预防方法:1.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用漂白粉和大蒜或五倍子和呋喃唑酮进行预防。2.打...  相似文献   

3.
大口鲶亲鱼多种鱼病并发症及综合治疗一例大口鲶属抗病力强的鱼类,除苗种阶段外,一般在亲鱼阶段极少患病。然而在2003年的春季繁殖生产中,我们遇到一起大口鲶亲鱼并发多种寄生虫病,并由寄生虫引发严重的烂鳃病和赤皮病的病例。后经综合治疗,终将鱼病治愈。现将发病情况和治疗方  相似文献   

4.
草亲鱼出血病的治疗1994年6月,我场草鱼繁殖结束,亲鱼转池后十余天就出现了草亲鱼严重死亡现象,经确诊为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一、症状:6月16日早晨,10号池就出现了4尾草亲鱼死亡,11号池也有3尾死亡,并有数十尾病鱼浮边,两池亲鱼基本上停止吃食。病鱼...  相似文献   

5.
草亲鱼打印病的防治前几年,我场草亲鱼曾经患过打印病,经综合防治已经痊愈,且产卵量不仅不低于未患病前,甚至大大超过以前。现将我们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症状1.草亲鱼的打印病类似鲢鳙鱼的打印病,但又不完全相似。病鱼腹部两侧,离尾鳍约5~10cm处,出现...  相似文献   

6.
亲鱼的病害防治在饲养亲鱼过程中常发生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打印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与成鱼情况完全相同,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预防方法:1.细菌性烂鳃、肠赤、赤皮病用漂白粉和大蒜或五倍子和呋喃唑酮进行预防。2.打...  相似文献   

7.
1978年8月中旬,我所两口相邻亲鱼池相继发生草鱼亲鱼死亡,当时发病池池塘面积为1亩,水深为0.9米,pH6。水质混浊,昼夜温度变化在27.5-31.5℃之间,每个池塘放草亲鱼7-9尾。经肉眼鉴别和显微镜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产》2000,298(9)
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是由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发的一种疾病.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各地流行季节为4-9月,其流行季节和程度,随气候变化而有差异,1-2龄的草、青鱼发病的季节是4-9月,当年草、青鱼发病季节是7-9月.草、青鱼最易得此病,鲤、鳙鱼偶尔也发病,尤其是当年草鱼和1龄青鱼最易感染,死亡率平均为50%,严重病池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饲养亲鱼的过程中 ,常发生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打印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与成鱼情况完全相同 ,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预防方法 ,供参考。1.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用漂白粉、大蒜、五倍子和呋喃唑酮进行预防。2.中华鳋病按每立方水体用2g25 %的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预防。3.锚头鳋病按每立方水体用0.5g90 %晶体敌百虫 ,间隔2周 ,连续全池泼洒2~3次 ,进行预防和控制。4.打印病 ,按每立方水体1g漂白粉全池泼洒预防。另外 ,要防止产后亲鱼的死亡。操作不细心…  相似文献   

10.
正草鱼是大宗淡水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在塘、库、堰及精养鱼池中均占有较大比重。在养殖过程中,肠炎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肠炎病的发病原因、流行时间、临床症状等,可分为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和机械损伤性肠炎等多种类型。在对草鱼肠炎病的治疗中,生产养殖者大多在未明确病因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秋季草鱼、青鱼易发生肠炎、烂鳃、赤皮等病。首先要抓好预防工作,用生石灰、强氯精等消毒水体;其次是不要投喂霉变饲料,投喂青料要用漂白粉消毒后再投喂。若发现亲鱼患病,应及时诊断,对症治疗。一、细菌性肠炎病青鱼肠炎有两类病原:一是寄生虫,危害最大的为艾美球虫;一类是细菌,细菌性肠炎对青鱼危害很大,尤其对当年草鱼、二龄青鱼更严重,有的鱼池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广西水产科技》1978,(1):49-49
1976、1977年的夏秋季节,我场四口鱼塘中的草、鲢、鳙亲鱼都患上了打印病,尤其是草亲鱼病情更为严重,感染率达100%、鲢、鳙鱼90%左右.患上了这种病,轻者直接影响到亲鱼的性腺发育,重者导致死亡。两年来,我们对这种疾病进行了检查和观察。一般在6—9月是该病的流行季节。而感染途径,则认为是池塘中水质不良,  相似文献   

13.
李志忠 《内陆水产》1997,22(10):15-15
四大家鱼及鲤鱼夏季产卵后,通过产后培育,亲鱼产后的营养损耗和体表伤得到康复,下一步进入秋季培育阶段,在渔业生产中俗称“秋培”。“秋培”是亲鱼积累脂肪,促进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为来年亲鱼产卵提供基础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亲鱼培育中极为重要。应对不同的亲鱼采取不同的培育方法,我们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1草、青亲鱼草、青亲鱼的秋季培育,可概括为“大食、大水、防病”。“大食”:秋季水温适宜,是草、青亲鱼大量摄食的阶段,投饲采用“以精料为主,精、青结合”的原则。具体做法是:草鱼每天每尾投喂精料(大麦、小麦、豆…  相似文献   

14.
《内陆水产》1990,(2):19-19
草亲鱼的春季培育是草亲鱼开始摄食到催产前这一段时期的培育。在草亲鱼培育中,春季培育的目的是使亲鱼性腺充分迅速地发育至成熟。在培育措施上要注意防病,加强冲水刺激,在投喂饲料上,前一个月根据亲鱼性腺发育情况确定精料、  相似文献   

15.
1978年5月,我们在闽候县养殖场一口亲鱼池内发现草亲鱼体上患有一种病,这种病很像打印病。由於当时忙於紧张的催产,故把它误认为是草鱼的打印病&;lt;见水产科技1979.2&;gt;。根据确关资料报导,草鱼对打印病具有先天性免疫力。所以,草亲鱼体上患有这种病是较少见的。而引起该病的病因和病原体尚有待於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帮星 《科学养鱼》1992,(2):22-22,14
鱼类烂尾病,国内已见报道且研究较深入的有鳗鲡和草鱼种烂尾病,已确定其是由一种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鱼病;最近又有金鱼烂尾病的报道,但对病原未作研究。1991年8月,我县鱼种繁育场首次发现了草亲鱼烂尾病,且仅在十几天中五口亲  相似文献   

17.
二、三龄草鱼的疾病较为多见,而且常常造成严重死亡。草亲鱼的疾病则甚少见。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个别草亲鱼患所谓“鼓气病”。,我们曾急救二尾全部获得成功。现将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淡水渔业》1974,(1):20-20
二、三龄草鱼的疾病较为多见,而且常常造成严重死亡。草亲鱼的疾病则甚少见。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个别草亲鱼患所谓“鼓气病”。我们曾急救二尾全部获得成功。现将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口鲶又名南方大口鲶、河鲶等.属鲶科.是大型经济鱼类。笔者1995年在广东省潮阳市中顺苗种场工作期间.观察到蓄养的大口鲶亲鱼及后备亲鱼发生了打印病。而大口绍亲鱼打印病及防治尚未见报道。故将发病、防治情况报道如下:一、鱼池基本情况中顺苗种场所租用的亲鱼池位于潮阳市河溪镇养鳗场.共三口,原为养鳗场旧成鳗池。面积均为650m2,水源为蓄水池水.平均水深1.1m,PH值6.2-6.7.透明度25─30cm,沙土底质,池壁表面粗糙。二、发病情况病鱼是在1995年5月3日拉网检查亲鱼成熟情况时发现的,三地均有发病现象。1号池共捕亲鱼34尾…  相似文献   

20.
1991年8月初至9月中旬,我县淡水养殖场5口亲鱼池的草亲鱼先后发生鱼病,且发现大量死亡,严重时日死亡8—10尾,经现场观察,病鱼检查,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确定为草亲鱼烂尾病。现将此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