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合江19号自审定至今,已有20多年的推广历史,实践中看出,该品种集早熟、优质、丰产、耐病于一体,推广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截止到1998年,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达250万hm^2。黑龙江省从1982~1998年17年的推广品种统计中,除1997年之外,有16年推广面积占居黑龙江省水稻各品种推广面积之首。自1983年以来,年推广面积一直占黑龙江省水稻年播种总面积的20%左右,最多达27%。  相似文献   

2.
自2016年以来随着品种审定制度的变革,大量品种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合法上市身份,随之而来的是品种推广难度增加以及品种生命周期缩短,很多品种“见光死”或者一推就废,即使有特点的优势品种推广起来也是举步维艰,不推不动无疾而终。如何在品种推广期内让新品种发挥出更大价值,扩大推广面积,延长品种生命周期是种业推广人员面临的难题。根据3年来对京农玉658玉米新品种提前进行市场定位和示范布局,从而实现新品种快速推广的一系列措施进行总结,为新品种审定前的工作准备以及审定后的快速推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品种由黑龙江省农科院选育而成,我市1998年引进试验,2000年进行大面积示范并开始推广应用,2002年2月通过省级审定推广,现已成为我市第一积温区主栽品种,2003年推广面积超过0.67万hm^2。  相似文献   

4.
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55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立生  顾来顺 《种子》1997,(5):71-72
特优559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在1993年—1995年在江苏省和全国区试中,产量连居第一。1996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997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和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到15万hm2以上,遍及南方杂交稻种植区,发展势头迅猛,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很少有人知道碳水化合物聚集在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植物的非叶和非生殖部分以内。对来源于相同育种程序、大约相距50年的两个已推广的棉花栽培品种[Delrapine(DPL)14,1941年推广和Deltapine 5690,1990年推广]实施两年的田间研究,以便确定两者茎上下部、营养枝和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淀粉的浓度和总含量。  相似文献   

6.
北疆九1号菜用大豆是由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联合育成的,1995~1996年参加鉴定试验,2003-2005年参加推广试验。2006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7.
毕节地区推广玉米地膜栽培的回顾与展望左文涵,张荣达,胡贵忠(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玉米地膜栽培(以下简称地膜玉米),从1987年引进我区试验、示范到推广已经8年了。8年来,应用范围、规模迅速扩大,产量、产值显著增加,对于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的温饱...  相似文献   

8.
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绵阳24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绵阳24号是绵阳市农科所以自创的育种新材料绵阳01821为母本,引进材料83选1302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彩系谱法进行选择,1989年决选出优良品系,经产量、抗性、适应性鉴定和品质分析后,表现优异。1995年经四川省审定命名推广,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国家级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9.
良种推广的目的是为了的提高粮食产量和改良粮食品质,同时又是把新品种适时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把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良种的种植与推广也是良种传播的重要条件。本文阐述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良种推广十年以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深入做好良种推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姚立生  丁克信 《种子》1999,(5):40-42
特优559系我所用龙特浦A与盐恢559配组有成的三系杂交舢稻新组合,1996年通过江苏省农诈物品种审定.1997年被列为国家”九五火技成果重并推广计划项日。1996~1998年.在苏、皖、豫、鄂、桂、黔、粤、则作省示范推广90多万公顷,普遍获得高产,受到一致好评。1999年,推广面积可达100万公顷以上,已成为江苏、安徽、广西等省(区)杂交稻的主要栽培组合,在湖北、贵州、广东、福建亦有较大推广面积。1998年,江苏宿迁市特优559种植面积已占该市杂交稻种植面积的81.78%;洒阳县特优559种植面积占全县杂交稻面积的95%。1999年,广西南宁…  相似文献   

11.
3优18是天津市农科院水稻所利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方法选配的杂交粳稻。该品种2001年通过国审并申请新品种保护,审定编号2001030,公告号:CNA000435E。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4003。2003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2004年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3优18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选配的高产、早熟、多抗杂交粳稻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被农业部列为2002~2004年重点示范推广的新品种,并获国家农作物新品种保护,2003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淮安市从2000年开始在苏北进行小面积试制种,通过6年的摸索与实践,掌握了通过合理的群体结构来提高制种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我国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0,18(3):127-128
未来5年中,农作物新品种将继续向优质、专用化方向发展,品种推广将出现多元化新格局。种子推广部门应尽早转换机制了解和分析市场动态,跟踪科技,研究和制订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对宽膜植棉技术在新疆兵团7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宽膜植棉应特别注意的几个栽培技术问题。同时指出宽膜植棉技术是一项成功的技术,推广潜力很大,应大力进行推广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浅谈种子管理部门如何搞好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一直以来是种子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种子体制改革后,一些地方种子管理部门对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地方种子管理部门面临着工作经费不被落实等诸多现实困难,导致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处于滞后状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新品种引进及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种子管理部门应如何发挥其优势,搞好新品种引进、推广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贵州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回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发展过程地膜覆盖栽培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开始在蔬菜瓜果类作物上运用,各地试验均比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部分地区成倍增长,显示了巨大的增产潜力。80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于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增产十分显著,成为农业部重点推广的重大项目之一。贵州从1986年开始进行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以下简称地膜玉米)试验取得成功,并迅速在全省推广,从推广面积看,整个发展过程呈大发展、回落。徘徊、恢复几个阶段。1987—1990年是大发展时期,推广面积从1000hm2扩大到7.13万hm2(为历史最高年),范.围涉及全省9个地(州、市)、66个县…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品种有济麦19号、济南17号、烟农19号和莱州95021。这4个新品种分别由山东省农科院、烟台市农科所和莱州农科院育成。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具有综合性状好、品质好、丰产性好、抗逆性较强、产出效益高等优点。为加速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推广,2000年国家科技部下达了“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课题,2年来推广面积为16.76万hm^2,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配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继高粱与苏丹草杂交种—健宝牧草引种成功以后,2001年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太平洋种子公司合作,引进狼尾草属杂交种牧特利(Nutrifeed),三年来在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包头市等地区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工作,3年销售种子9.7t,推广面积近1334hm^2。  相似文献   

19.
粳稻宁67及栽培技术薛中强(浙江省鄞县种子公司315040)宁67是宁波市农科所用甬粳29与秀水04杂交育成的粳稻新品种,1993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为连作晚稻或单季晚稻在全省推广。1992~1996年,我县累计推广86万hm2,...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因州内推广的杂交稻组合抗病性严重丧失,以及受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整个气候特点是:暖冬凉夏,从而导致1993~1994年连续两年,稻瘟病严重发生,全州损失稻谷近15万t。为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我们对州内推广的当家组合进行了抗病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