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雷波县共有坡耕地面积2.5×104hm2,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有1.37×104hm2,5°~25°的坡耕地有8 433 hm2,15°以下的有2 820 hm2,全县坡耕地面积在农业用地中所占比重很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壤中养分含量低,经济效益低,且生态、社会效益呈负面趋势,有55%的坡耕地应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全县共需要退耕地1.7×104m2,涉及人口163 629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民和县退耕还林还草区鼢鼠密度和危害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县危害面积达8000hm2,平均密度为13.27只/hm2,年损失牧草807.55×104kg,相当于0.55×104个羊单位的年饲草量,应尽快抓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坡耕地退耕还草与农业综合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 ,水土流失面积约 2 0万km2 ,是长江上游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四川省 2 5°以上坡耕地面积达 76 .9万hm2 ,坡耕地严重水土流失已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来源。为在退耕还林还草以后 ,农民退耕不减收 ;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 ,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综合治理现有坡耕地。结合四川实际情况 ,就退耕还草、种草养畜等有关情况 ,重点进行了论述 ,以期提高坡耕地综合治理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6°30′~37°09′,东经101°46′~107°45′之间,地处祁连山东段南麓,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镶嵌过度地带,境内地形北高南低,山川交错,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地形复杂,海拔2100~4374m,年平均降雨量300~500mm,年平均气温3~4℃,年蒸发量1235.60mm,无霜期125d。全县耕地面积7×104hm2,可利用草地面积7.60×104hm2。近几年,由于干旱和牲畜超载过牧,使互助县草地退化日益严重。据2003年调查高原鼠害面积达5.50×104hm2。为此,依据互助县实际情况,开展了草地鼠害防治工作。为加强项目建设的管理、监督、检查,切实完成鼠…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坡耕地利用状况与退耕还林还草技术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邸利  岳淑芳 《草业科学》2003,20(11):32-35
对甘肃省坡耕地的利用状况及其退耕的可行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退耕区域划分为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陇东黄土台塬区、山高坡陡的陇南山区与河西防风固沙区四大区,并就各区退耕后的还林还草方式进行了具体的论证,提出了15°~25°和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6.
马德寿 《青海草业》2003,12(3):43-45
2003年都兰县鼠虫害及毒草调查表明,全县有害鼠危害面积50.12×104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2.25%,虫害发生面积9.26×104hm2,毒草发生面积1.8×104hm2,今后应强化鼠虫害及毒草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铜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山川纵横,地面起伏切割深,海拔高差大,现有耕地面积45.25万hm2,其中田23.27万hm2,土30.98万hm2;25°以上坡耕地12.33万hm2。近年来,按照国家政策25°以上的坡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上每年约有26.67万hm2冬闲田土,闲置时间为185~245天,为种植牧草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同时我市属中亚热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地处盆周东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植被覆盖率低,荒山荒坡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威胁着三峡水库的运行安全,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地区。自2001年以来,国家在库区大面积实施2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万州区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83×104 hm 2,而且传统放牧地带也部分实行封山育林,但山羊采食植物种类多,喜食脆嫩树枝等植物,如果饲养方式不当,有破坏草地和生态环境的可能。三峡库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草山草坡面积大,牧草资源丰富,故国家三建委、发改委、农业部在制定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都将草食畜牧…  相似文献   

9.
海晏县草地退化原因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啟良 《青海草业》2003,12(4):56-57
海晏县是以牧为主的牧业县。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117k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4.17×104hm2,占总面积的77.55%。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等。分别为14.5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的60.4%和5.6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23.5%。近几十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全县天然草地退化严重,退化草地面积已达7.92×104hm2,占草地面积的32.75%,而且退化面积正在逐年扩大。1.草地退化现状1.1 草地植物群落发生了演变草地建群种和优势种逐渐减少或消失,而被一些毒杂草所取代。例如高寒草甸类中的苔草+针茅草地型逐年退化成以橐吾为主的…  相似文献   

10.
都兰县天然草地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生立 《青海草业》2005,14(3):51-55
利用现场取样的方法,对都兰县天然草地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县现有天然草地212.66×104hm2,有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原、草原化荒漠、山地草甸、高寒沼泽、灌丛草甸、疏林类草场等共十二大类。各类草地在全县的分布、面积和生产力各不相同。其中,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为75.25×104hm2,山地草甸类面积最小,仅0.03×104hm2。高寒沼泽类年生物量最高,平均产可食鲜草5335kg/hm2。全县可利用草地155.42×104hm2,可载畜140.94万羊单位。草地生产力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水分不足和鼠害,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夏、秋草场分配不合理,有的放牧过度,有的利用不足。提出解决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东段,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半农半牧、农牧结合的大县。全县土地总面积69.02×104hm2,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38.88×104hm2,耕地面积2.96×104hm2,存栏牲畜56.19万头(只)(草原、耕地、牲畜均不包括  相似文献   

12.
<正>红豆草是定西市仅次于紫花苜蓿的第二大当家牧草,累计留床面积约1.447×104hm2,每年种植面积2×103~3.33×103hm2。随着畜草产业的发展及其生态工程建设的加快,种植面积还会继续扩大。但红豆草苗期易受害虫危害,由于对虫害防治不当或不及时,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民和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下游,全县总面积1 890 km2,海拔1 600~4 200 m,年降水量350 mm左右,属高原大陆型干旱气候.民和县有天然草地面积11&#215;104 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8.3%,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9.13&#215;104 hm2,占草场总面积的82.8%,人工草地1.1&#215;104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5.5%.  相似文献   

14.
同仁县灭治中华鼢鼠取得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仁县地处黄河上游的半农半牧县,全县东西宽75km,南北长85km,土地总面积32.75×104hm2,草地面积31.80×104hm2,可利用草地面积30.07×104hm2。近几年,由于干旱和牲畜超载过牧,使我县草地退化,“黑土滩”现象日趋严重。据2001年调查中华鼢鼠危害面积达5.316×104hm2。为此,依同仁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分二期对四乡进行了灭治中华鼢鼠工作。为加强项目建设的管理、监督、检查,由主管农牧县长总负责,县农牧水务局、计委、审计、财政主要领导及各乡党政第一把手组建成县生态建设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各乡成立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指挥部。由达华…  相似文献   

15.
李怀林 《蚕学通讯》2004,24(3):55-57
大英县委、县政府从大英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因地制宜加大了蚕茧生产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力度,利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蚕茧生产,鼓励发展蚕桑业主经营.全县实施退耕还林两年来,共实现退耕还桑0.1万hm2.占退耕还林面积的60%以上,发展蚕桑业主68户,建桑园166.7hm2.其中6.66hm2以上业主10户;3.3hm2以上业主8户;0.66hm2以上业主50户,为我县蚕业产业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1 资源条件 都兰县土地面积约430.23&#215;104 hm2,草场面积约212.65&#215;104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9.4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55.42&#215;104 hm2,占全县草场面积的73.08%.在正常条件下,天然草场年产可食鲜草205 785&#215;104 kg,载畜量140.94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7.
胥成梅 《青海草业》2005,14(3):60-60,40
海晏县在2002年-2004年连续3年实施了高原鼢鼠防治工作,共完成防治面积7×104hm2。近几年来,防治区高原鼢鼠复发较为严重,复发面积为5.33×104hm2。本文就复发原因,复发区进行了调查,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在山东无棣县种植历史较长 ,面积较大。为探讨草粮轮作合理周期 ,使草粮轮作形成制度化、规模化 ,我们在山东农业大学牧草专家陈维真教授的指导下 ,进行了草粮轮作试验。1 试验区概况山东省无棣县地处东经 117°31′~ 118°0 4′,北纬 37°4 1′~38°10′。全县面积 2 0万hm2 ,人口 4 0万 ,有自然草地 5 .3万hm2 ,地广人稀。土壤为滨海潮土和滨海盐化潮土 ,土壤质地以中壤偏重为主。每年种植一季田 ,主要粮食作物为高粱、玉米和大豆。水源缺乏 ,粮食产量较低。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雨热同期 ,平均降雨量 4 82 .6mm ,…  相似文献   

19.
<正>1畜牧业发展现状湟中县辖18个乡镇,418个行政村,农业总户数10.2万户,农业总人口43万,土地总面积2.7×105 hm2,其中耕地面积6.93×104 hm2,天然草场1.22×105 hm2(可利用面积9.67×104 hm2)。“十五”时期,湟中县畜牧业生产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强化畜牧业基础,大力发展“两高一优”畜牧业,使畜牧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底,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48亿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玉树县首次被列为青海省14个退耕还林(草)生态项目试点县之一,根据国家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省、州关于退耕还林(草)工作的安排意见,玉树县退耕还林(草)确定为 186.67hm2,周边荒山治理200hm2。全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共涉及3个乡(镇)。经县政府统一指导安排和技术部门协助实地调查,退耕还草点最后定在结隆、哈秀、下拉秀三乡。1实施方法1.1 深入宣传,积极引导:为了让群众了解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业务部门和乡(镇),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小论大,帮助群众算生态帐,效益帐,提高思想认识,解除后顾之忧,使群众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自觉自愿的接受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全县共举办培训班23次,培训人数1339人次,发放《青海省退耕还林(草)工作问答》、《种草技术手册》等宣传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