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机械化。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质量与作物产量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采用高效栽培技术可以在确保小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小麦产量,满足我国居民的粮食需求,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 玉米生产发展潜力 1.1 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兴安盟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五大类,玉米在五大类主要粮食作物中占有突出地位.而且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玉米已发展成为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种植玉米是一项成本少、比较效益较高、见效快的农业增产增收项目.发展玉米生产,对增加粮食总量、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畜禽养殖等相关产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山西省5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相关调查与统计资料,运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粮食产量和作物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山西省粮食总产与单产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粮食作物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总产的提高主要归功于粮食单产的增加,其中玉米单产的增加对粮食平均单产的提高作用最大,其次是小麦。并提出如下建议:依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加粮食单产;稳定小麦播种面积,满足人们对小麦口粮消费的需求;玉米作为粮食和饲料兼用的高产高效作物,今后的种植面积应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
由于啤酒业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麦已从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变为工业用的工艺作物,正是由于这一用途的转变,促使塔城市大麦生产快速发展。塔城市过去种植的大麦以饲用为主,近年来根据市场需求,以农业增产、增收为根本,各乡场分别引进了不同品种的啤酒大麦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5.
特用玉米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居第2位.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兴起,使人们把玉米从传统的单一粮食作物变成粮食、饲料、经济三元利用作物,但近几年由于普通玉米价格下滑,农民种植玉米的效益下降,影响了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而适当发展适销对路的特用玉米,将会大大增加玉米生产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淄博南部山旱田粮食种植技术发展方向,通过对淄博市南部山旱田种植状况调研发现,该地农业规模小、种植模式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春玉米单作、夏玉米单作为主,作物品种以稀植耐瘠薄抗旱品种为主,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种植效益较低。种植收益低、地形高低起伏以及水资源短缺是限制该地区粮食作物发展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优化该地区品种布局,采用多种措施调控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实现小型农机农艺配套是改善该地区粮食种植状况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于农业种植体系来说,马铃薯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马铃薯不仅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生产稳定的优点,并且对于产业链来说,更是粮食、蔬菜、饲料、工业原料等环节的重要基本作物,所以说马铃薯种植很重要,而对于马铃薯农业作物的发展,最基础的工作环节就是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其不仅能够提高马铃薯作物的生产力,更能够提高马铃薯的生产质量,是马铃薯稳定生产的重要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昆明市最大的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来源,种植面积和总产居主要粮食作物之首。目前,昆明市玉米种植面积为水稻面积的5倍,稳定玉米生产面积,持续提高玉米单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目标任务的实现及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多元化种植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黄河三角洲种植业基本上沿袭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属于以粮棉为主的单一脆弱性种植业系统。多元种植是根据三角洲土壤质地和肥力,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能源作物-纸浆作物"等组成的复合种植业结构。它构成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云南省罗平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3740.7公顷,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5.4%。产量达到11695吨,是罗平县粮食和饲料的重要来源,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渭南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农业基地,也是西北粮食产量第一大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裕,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土地平整而肥沃,拥有种植玉米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在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玉米作为关东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得非常广泛,在渭南市,玉米的种植面积已经高达2000km2,占据着农业作物总种植将近一半的面积,在渭南市的粮食与饲料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玉米的产量在渭南市的粮食生产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规模仅次于水稻、小麦,而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远远大于水稻和小麦。在粮食生产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伴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生物能源利用的蓬勃兴起,玉米又是理想的饲料、能源兼用型的作物,因此防治玉米螟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作用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集粮食、蔬桨、饲料和工业原料于一身的优势作物。四川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45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总产原粮100万吨左右.居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粮食作物之后.排第五位。在当前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的新时期.针对四川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四川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增加粮食产量和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种植效益和加工效益.增强四川马铃薯产业市场竞争力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农业是主谷式农业,农田一向以种粮为主,随着种植业的改变,种植业将由传统的“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一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间混套种的发展也以粮食作物间作为主体,但在发展粮食间套作同时也创建了多种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种植方式,如粮田插种饲料作物、麦田中复种饲料作物、稻田复播饲料作物;粮田间套种饲料作物,主要有林(果)间混作、菜田间混饲料作物;饲料作物轮作,如青饲轮作、粮饲轮作。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云南省罗平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3740.7公顷,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5.4%。产量达到11695吨,是罗平县粮食和饲料的重要来源,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贝母-春玉米-甘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母-春玉米-甘薯是药材与粮食作物间套种植的栽培模式,缙云县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又可克服高效药材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实现钱粮双丰收。总结了该种植模式的生产条件、布局安排和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产量的输出在全省也占重要位置,因此旱作物产量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全省粮食的总产,从而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布局和农业生产决策安排等。目前我省在农业气象预报方面的研究水平较低,因此对我省主要旱作物的产量预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云南西双版纳州大力发展橡胶产业。与以前种植陆稻、玉米相比,橡胶产业的发展,农业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但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问题凸显出来,形成了经济作物激增,粮食种植面积骤减,粮食和经济作物反向发展的态势,对当地的社会发展乃至粮食安全都造成影响。为此,西双版纳各县市农业部门,充分利用地、光、热、水等资源,大力推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间的间套作技术,做到了粮食与经济作物共同发展,不但缓解了两作物用地矛盾,还提高了农业种植效益,确保了粮食生产与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食为政先,农为邦本",近年来,我国政府便是因充分认识到了此点,才会相继推出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并加大了对农业领域的关注与投资,这不仅让淮安市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并为当地粮食生产高产、稳产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新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粮食种植模式依然无法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就淮安市而言,其主要的粮食作物集中再来小麦与玉米两大项目上,此虽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却忽略了其他作物的种植。对此,为促进当地农业的稳定发展,确保粮食的数量与质量均能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淮安市有必要对当前的粮食种植结构做出适当调整,如此方能促使当地的粮食种植结构逐步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达16万亩左右,一般种植在海拔1800m以下川坝河谷区及半山区,生产上以春播为主,中熟、中晚熟品种皆可种植。发展玉米生产,不仅可保障当地粮食生产安全,而且可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优质饲料,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我县玉米主栽品种中单2号、种植年代久,种性退化,抗病性、抗虫性、丰产性已满足不了生产要求,造成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农民渴望有新的抗病虫,高产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