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近几年,在以县为单位实现统一供种的前提下,全面推广应用了脱绒棉种(俗称“光子”)。它是棉花良种加工厂利用泡沫酸脱绒设备对毛籽、剥绒籽进行脱绒加工、分级精选而成的高质量种子。  相似文献   

2.
郭艳丽 《种子科技》2000,18(6):346-347
针对棉种来料加工的毛籽剥绒质量好坏、健籽率高低、含绒量多少进行对比试验,强调为保证棉花成品种子质量,应减少种子机械损伤,保证健籽率和含绒适中。  相似文献   

3.
周玉堂  姚碧蕊 《种子科技》2005,23(5):298-299
棉花种子的脱绒方法分为两类,即机械剥绒和化学脱绒.化学脱绒目前常用的是泡沫酸脱绒和过量式稀硫酸脱绒.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工艺是目前工艺先进、技术比较成熟的一种棉种加工方法,相对于机械脱绒和泡沫酸脱绒,它具有棉绒脱净率高、便于精选、流动性好、播种均匀、节省种子等优点;与泡沫酸脱绒相比,在同等物耗下加工能力明显提高,适于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种子加工质量好,破碎率小,残绒率低,残酸率小;稀硫酸可以再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设备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较低.同时,化学脱绒还起一个消毒作用,是有效防止病虫害蔓延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棉种质量提高,亩播量减少,可提早出苗2~3 d,苗全苗壮苗匀.现根据加工流程,将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工艺分为两部分,即脱绒过程,包括风管至氨中合部分;精选过程,包括风筛选至电子计量包装出成品部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棉种毛籽、光籽、包衣种子各状态检验项目、方法及标准的解释,说明只要全面实施棉种检验,就能保证棉种质量。棉花种子检验是棉花种子生产、加工、经营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项关键工作,只有全面实施棉花种子检验,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棉种的情况,才能切实保证棉花种子质量。棉花种子检验从棉种状态上可分为毛籽种子检验、光籽种子检验、包衣种子检验,下面就分别详述各棉种状态检验的项目、方法及标准。  相似文献   

5.
开渭清  薛长庚 《种子》1998,(1):74-75
近年来,棉种深加工技术在我国优质棉基地大面积推广。良种棉加工──轧花剥绒,脱绒精选,包衣处理并商品化包装的种子生产流水线,为棉种产业化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良种的播种品质主要靠良种棉加工厂保证,在棉种深加工过程中逐步提高。由于棉种脱绒,包衣处理批量大、包衣后棉籽不能地用,所以深加工棉种的质量检验是一个贯穿全过程的关键问题。尽管目前国内棉种深加工设备的机型和工艺名不相同,担棉种深加工的质量检测指标大体相同,主要有:含水率、发芽率、健籽率、籽指,残绒率、残酸率、药种比。本文讨论有关指标和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我国主要产棉基地,棉花生产现已成为新疆主要支柱产业,加之由于南北疆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棉种的品种也就很多。所以新疆每年所供棉种的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这就给棉花种子加工与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棉种质量管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除了选择适合本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外,棉种的加工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它的质量。棉种加工的关键是脱绒,即把经轧花、剥绒后的毛籽(一般短绒含量6%~12%)脱绒,制成适合机械播种的光籽。脱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品质。脱绒质量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指棉种的外观质量,脱绒后是否真正成为光子,如果种子上仍然残留有较多的短绒,同样会影响棉种的选种、种衣剂处理、机械精密播种并污染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棉花种子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包衣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棉花种子脱绒技术基本上分为机械脱绒和化学脱绒两种方式.机械脱绒由于不使用硫酸而避免了酸残留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棉短绒可以使用.但种子的残绒率和破损率比化学脱绒技术要高得多.而且对棉种的播种质量影响较大。化学脱绒是先采用浓盐酸、浓硫酸脱绒.后使用泡沫酸脱绒和稀硫酸脱绒技术.泡沫酸脱绒存在残绒率高、残酸率高。且因碱中和后种子表面易出现盐渍而影响包衣种子的美观等缺点.而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工艺则解决了这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8.
棉种泡沫硫酸脱绒、精选是棉种加工生产推行成品化、标准化、包装化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成本低、污染轻、工效高等优点。1988年江苏省如东县被定为全国泡沫酸脱绒处理试点县,采用中国农业工程设计院设计的1吨/小时泡沫酸脱绒、精选成套设备,在加工实践中初步摸索到与之配套的脱绒棉种质量控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机械脱绒棉种发芽率低的原因浅析新疆克孜勒苏自治州种子管理站徐列明,黄英机械脱绒加工处理棉种(以下简称机脱绒种)较浓硫酸、稀硫酸、泡沫酸脱绒种(以下统称为酸脱绒种)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无污染、无风险,不受天时气候限制,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降低劳...  相似文献   

10.
棉花种子活力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以作者多年来对棉种活力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工作为基础,参考了国内外有关种子活力和棉花种子研究的文献资料,根据棉花种子的特点,探讨了种子活力的概念,指出各种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对棉子的适用范围;提出种子相对活力的概念,为比较品种间的种子活力提供了可行性;指出用K+渗出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作为检验棉花种子活力的指标为佳;分析了棉种活力与种子营养品质、播种品质的相关性,以及与多逆抗性选择和棉子加工处理的关系;提出酸脱绒棉种的质量控制程序,为保证我国棉种加工质量的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衣剂和温度处理对棉花出苗率和苗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由于气候原因,河南省棉区棉花出苗和苗病问题严重。通过研究温度和种衣剂对棉种的作用,找出解决棉花出苗问题的途径。在适和温度条件下,用卫福,华农,多菌灵,适时乐四种种衣剂对棉种的毛籽和硫酸脱绒籽进行处理。通过各处理的出苗率、病苗率、死苗率和出苗时间的调查,找出最佳处理。结果表明,用卫福种衣剂在温度为27℃时处理棉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棉花种子加工与播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种子加工与播种技术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郑州450002)范新有,贾文化,朱淑珍棉种加工包括脱绒、清选、药剂处理和计量包装等过程,其中脱绒目前主要采用泡沫酸脱绒工艺,药剂处理广泛采用包衣技术。棉种加工技术环节多,影响因素复杂,必须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  相似文献   

13.
陶玉红 《种子科技》2000,18(3):152-153
棉种质量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种子的内在品种特性 ,一般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小 ,诸如棉纤维色泽、长度、强度 ,棉花株型、铃型、单铃重、丰产性能等。二是种子的播种质量 ,包括发芽率、纯度、净度、水分等 ,这些因素受外界条件影响比较大。近几年轮台县种子站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狠抓棉种质量 ,取得了一定成绩。第一年加工就在降低棉种破碎率和残酸率上攻克了泡沫酸棉种脱绒的难关 ,生产出的棉种 10 0 %合格。从 1998年春开始 ,轮台种子站生产加工的棉种开始打出本县 ,远销到甘肃和区内哈密、库尔勒、若羌、且末、沙雅、新和、库车、阿克苏、…  相似文献   

14.
顾群 《种子》1990,(6):58-60
棉种泡沫酸脱绒、精选是棉种加工生产标准化、成品化、包装化的一项新技术。1988年江苏省如东县被定为全国棉种泡沫酸脱绒处理试点县,采用中国农业工程设计院设计的1吨/小时泡沫酸脱绒、精选成套设备,经调试、投产、大田示范进而大面积推广应用,效  相似文献   

15.
何钦安 《种子世界》2000,(10):38-39
近年来.随着杂交棉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由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和用种量的减少及种子价格的上升,对杂交种子的生产、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自1995年引进泡沫酸脱绒成套棉种加工设备,通过五年对“湘杂棉一号”、“湘杂棉二号”等杂交棉品种的加工,我们认为,要提高杂交棉种子的加工质量.除在生产(制种、良繁)过程中.加强种子的纯度检验上,在加工时应抓好如下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棉种发芽前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对其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品种、同一种子批种子采取脱绒包衣处理后可提高10.0个百分点以上;光籽(包衣种)采取种皮切割和烫种10min处理,发芽率比对照提高8.3~6.6个百分点,达极显著水平;毛籽采取种皮切割处理可比对照发芽率提高6.4个百分点,达显著水平;其余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棉花种子硫酸脱绒加工过程中,种子发芽率是控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经过精选加工后的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发芽床发霉严重是硫酸脱绒棉花种子检验中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在现行规程规定的发芽试验条件下.有些种子即使采取更换发芽床、增大种子间距等方法,发芽床仍然有霉变发生,发芽率值较低;  相似文献   

18.
硫酸脱绒棉种发芽率检测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棉花种子硫酸脱绒加工过程中,种子发芽率是控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经过精选加工后的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发芽床发霉严重是硫酸脱绒棉花种子检验中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在现行规程规定的发芽试验条件下.有些种子即使采取更换发芽床、增大种子间距等方法,发芽床仍然有霉变发生,发芽率值较低;  相似文献   

19.
在棉种来料加工过程中,按照正常程序,棉种毛子经脱绒、精选到成品光子,发芽率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对种子企业种子质量检验时发现,有毛籽发芽率比光子发芽率偏高的现象.从几年的检验原始数据和所做的各种比较试验看,对造成这种反常情况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晓海 《中国种业》2007,(10):33-3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也日趋广泛。在电控方面.自动控制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不仅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生产的科学化管理。随着农业现代化生产和种子产业化的发展,人们对种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目前国内引进消化后自行研制的稀硫酸脱绒成套设备均存在一些共同问题,温度、硫酸浓度等关键参数靠人工调整.稳定性差、棉种残酸含量超标、易造成烂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