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蜀花 6 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金堂县地方品种 JT-10-13 为母本、远杂 9102 为父本,通过人工去雄杂交、系统选育出的丰产中抗青枯鲜食花生新品种。2022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 花生(2022)510101。该品种适宜在四川叶斑病、青枯病重灾区以外的花生产区春播种植。四川、云南 1 年 3 季快繁技术可加快蜀花 6 号原种繁殖速度,加快品种扩展应用速度。  相似文献   

2.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及来源 参试品种由新平县立年种子经营部提供,其中宣黄单11号、宣黄单12号、宣黄单13号、宣黄单15号、宣黄单18号均为宣威市种子公司生产,尚单2012、丁单988为云南浩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显玉红7为四川金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对照品种华兴单7号为云南盛衍种业有限公司生产,共计9个.  相似文献   

3.
<正>龙豆5号(品系代号龙品07-17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国审大豆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代号:国审豆2013003。该品种属于高油型中早熟春大豆品种,平均脂肪含量22.48%,适应区平均生育日数119d,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春播种植。龙豆5号具有秆强、丰产、适应性广、脂肪含量高等特点,可满足油脂加工企业对原料的品质需求。1选育过程龙豆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2004年以高产优质多抗的大豆品种黑农51号为母本,  相似文献   

4.
魏超  邓敏 《种子世界》2013,(7):49-50
大豆品种克山一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用(黑河18×绥农14号)F1为基础材料卫星搭载,经过航天诱变育种而成。2009年由品系代号为克航辐05-829的太空大豆,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克山一号,产量2700kg/hm2左右。克山一号可减少大豆重迎茬带来的为害,是高产创新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及来源参试品种由新平县立年种子经营部提供,其中宣黄单11号、宣黄单12号、宣黄单13号、宣黄单15号、宣黄单18号均为宣威市种子公司生产,尚单2012、丁单988为云南浩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显玉红7为四川金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对照品种华兴单7号为云南盛衍种业有限公司生产,共计9个。  相似文献   

6.
一、黑粳二号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66年以“农林33号”为母本,“合江12号”作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黑交732。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77年  相似文献   

7.
晋豆1号系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于1960-1965年从地方品种大白麻中系统选育而成。197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定名晋豆1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该品种高产、耐荫、抗旱、耐瘠薄,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截止到2021年,利用晋豆1号及其衍生材料,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在山西省共育成了39个品种,其中有9个国审品种,高油品种7个,脂肪含量为21.54%~22.26%,39个品种中有13个品种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晋豆1号及其衍生品种为山西省大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山西省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吉农23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吉林30号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原品系编号吉农9426—19。该品种200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吉农23号,品种审定编号:吉审豆2007015。  相似文献   

9.
GGE双标图在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研究了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与环境的互作关系,科学评价参试品种与试点,为品种审定及试点遴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可直观分析农作物两向数据的GGE双标图对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品种与试验点环境间的关系、各试点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理想品种为‘豫花55号’,能有效地选择高产稳产品种的试点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相似文献   

10.
王彩荣 《中国种业》2014,(12):80-80
新冬42号是新疆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1995年以83113为母本、高品2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3年9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麦2013年04号。适宜伊犁河谷各冬麦区种植,也适合自治区北疆冬小麦区种植。1品种来源新冬42号是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1995年以83113为母本、高品29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