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贵州锦屏进行的中蜂越夏及秋繁试验表明,4框以上的群势越夏较为安全。越夏期间每框足蜂约需补喂白糖1.5公斤。越夏后,蜂群群势约下降1/3左右。蜂群在越夏期间飞逃的主要原因是缺蜜及巢虫危害。当地中蜂在秋季大流蜜初期发生分蜂,分蜂群势均为8框足蜂以上,7框左右不分群。为控制不同起繁群势的蜂群在秋季大流蜜初期正好繁殖到7框左右,不致因分蜂影响秋冬蜜的采集,应分期起步秋繁。根据本试验所建秋季起繁群势(x)与达7框群势所需繁殖天数(y)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推算,在起繁群势为1~5框蜂量时,最适的秋繁开始期,1框群为7月31日,2框群8月10日……蜂群的基础群势每增加一框,则秋繁开始期应相应推迟10~11天。  相似文献   

2.
正蜂群可按数量和越冬质量分为三个时期,根据不同群势和地域进行调整和管理蜂群。春繁期每个时期没有明显的界限,蜂群是渐渐由一个时期往另一个时期过渡的,但每个时期强群和弱群都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和特点。春繁期蜂数与繁蜂数量成正比。一、春繁过渡期蜂群从出窖到开繁前,这段时间我们把它定为春繁过渡期,蜂群管理主要工作为:1.出窖排列。高寒地区春繁平均群势应在4框足蜂为宜,采取以强补弱达到春繁标准。如  相似文献   

3.
荆玉志 《中国蜂业》2006,57(2):18-18
蜂群春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全年的产量,因此,马虎不得。蜂群经过漫长的越冬,不如冬前那样健康,特别是冬前的弱群到冬末就更不理想,所以,弱群一定要合并成至少3-4框足蜂的群势,这对养强群提高产量才能有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姜云光 《中国蜂业》2005,56(10):10-11
预防对策 1高度重视秋繁,培养健康而适龄的越冬蜂 1.1选择合适的秋繁场地,要求蜂群密度较低,无盗蜂,粉源较充足(不足补喂人工花粉). 1.2较强的群势,每群不少于1万只工蜂(4足框蜂)及产卵能力较强的优质蜂王,如群势不足,可合并蜂群或提前在8月中下旬单季杂交晚稻吐粉时育一批健壮的工蜂作为培育越冬蜂的哺育蜂.  相似文献   

5.
1997年夏季乌柏花期,我们在贵州北部开展中蜂不同起步群势,不同箱型夏蜜生产试验。试验表明:4框左右足蜂的蜂群产蜜量,饲料报酬均显著高于3框以下的蜂媲,其培育乌柏适龄采集蜂的始繁日期,应在乌桕开始流蜜前40-45天。3框以下弱群则应较此提前15-20天。  相似文献   

6.
叶俊 《蜜蜂杂志》1999,(3):11-12
在辽西这个寒温带地区,蜂群春繁的最佳群势据自己和附近几位蜂友近二年来试验观察,认为:单王群有4框略多于脾的蜂,由竹丝隔王板组成的双王群各有22~3框蜂为最佳(见隔板外有1/3框蜂即可);多于5框蜂以上,虽对保温有利,能使多数蜂群在一个月的恢复期内达...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笔者曾经写过《苏南油菜泌蜜提前的蜂群管理措施》一文 (载本刊 2 0 0 0年第 6期 )。文中对苏南油菜泌蜜提前 ,采用提早开繁 ;单脾开繁 ;双王群开繁三种方法迎接油菜提前泌蜜的挑战。现仅谈双王群情况 :老孙的蜂群去年秋天分批治螨时 ,部分蜂群因蜂药伪劣 ,疗效欠佳 ,蜂数减少。2 0 0 1年 1月 2 4日奖励开繁。有蜂王 45群 ,组成 1 5群 2框足蜂的单王群 ;1 5群 2框足蜂 +2框足蜂的双王群。双王群于 2月 2 4日加第 1张脾 ;单王群于3月 1日加第 1张脾。双王群 3月 1 6日上继箱 ,3月 1 8日造王浆。看到单王群群势赶不上强群就把两个单王…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3群以上的蜂群,想分蜂时可采用此法。如果蜂群群势3~8框时,想增加群数,可在3群蜂中,每群抽出1框蜂,直接合并到一起,介绍一蜂王,使成分蜂群。  相似文献   

9.
正越冬前喂足越冬饲料通过蜂群越冬情况的观察发现,凡越冬前(11月份)喂足越冬饲料的蜂群,越冬后群势削弱20%~30%,蜂群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1框蜂。而越冬饲料不足的蜂群,群势削弱率达到50%~70%。浙江有个蜂友说今年早春蜂群群势5框左右,较往年要多1~2框蜂,分析原因,因为年底有事最后一次枇杷蜜没摇,蜂群内饲料充足的缘故。贵州开阳县画马崖中蜂场周蜂友也深有体会,他观察  相似文献   

10.
单王多箱体秋繁与常规双箱体养蜂大体相同,但单王多箱体由于起繁群势较大,要求也相对较高。要选好秋繁场地,保证蜜粉充足;秋繁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彻底治螨,培育新王;群势多以9∶11框蜂为宜,确定群势后,蜂王留在巢箱,内放9张脾,去掉隔王板,继箱放两张脾,繁蜂时间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和需要灵活掌握,同时,对蜂群给予奖励饲喂,促进蜂群的繁殖,秋繁结束后,及时扣王断子。在秋繁过程中要密切注意预防病虫害;既要保证饲料充足,也要防止蜜粉压子,同时还要预防盗蜂。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蜂群早繁的探讨华北地区,早春气温低,多变化,对蜂群早繁十分不利。传统养蜂法春繁时间大多安排在3月上旬(惊蛰),而离主要蜜源(刺槐)始花不足两个月。没有四五框足蜂起步,到刺槐流蜜,群势很难形成采集能力。对流蜜涌、花期短的刺槐蜜源只能望花兴叹!多...  相似文献   

12.
王承赋 《中国蜂业》2007,58(3):14-15
蜂群冬壮指标是蜜蜂在越冬时能达到7框以上足蜂的群势,无病虫害,能安全越冬的强壮蜂群,是通过良好的秋繁、越冬措施来实现的。蜂群春发指标是蜜蜂在春季大蜜源流蜜之前能够发展成14框以上足蜂的强生产群,是通过好的春繁措施来达到的。本文仅就个人观察和实践经验,结合有关资料提出一些认识,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治凯 《蜜蜂杂志》2006,26(9):37-38
自从《蜜蜂杂志》今年第5期刊出《亟待开发大巴山区的蜜源基地》一文后,有读者来信询问有关情况。现将我近7年来在该山区的养蜂实践总结成几点经验提供给同行们参考。1抓好春繁大家都知道养蜂有“秋季是基础,春季是关键”的说法。“基础”是培育好越冬蜂为春繁打下基础,“关键”是春繁的快速繁殖,确保蜂群在油菜花流蜜前强盛。若要在3月上旬前上继箱,这就要适时开繁,根据越冬后的群势,如多数都能达2~3框足蜂可在1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开繁。如只有1~2框,可将1框以下弱群合并,要以蜂定群,不能以王定群,哪怕有1框足蜂都采用双王同箱繁殖,比单王…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6,(2):23-24
正高寒地区越冬时间长,寒冷,天气多变,若是上年秋繁管理不当和外界蜜粉源等造成秋繁前强后弱,越冬群势普遍不强。蜂群出窖时,群势强弱不均,春繁群势普遍下降,全场蜂群很难达到平均4框足蜂起繁。笔者深入本地养蜂户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上年秋繁造成的原因1.秋繁期外界蜜粉源欠缺,通过人工饲喂群势相对好一点,越冬群势能够保证在4~6框以上,占全场总数不足20%。2.秋繁期间受螨害影响适龄越冬蜂的培育,越冬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蜂的春季管理湖北省武穴市老坝头路8号(436400)刘森在春季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合并弱群和夹箱饲养对越冬后群势不足2框蜂的弱群应及早合并,以增强其春繁保温能力。合并时不需杀王,让其自行淘汰。对于2~3框的蜂群,应...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条件 1.1群势强壮 强群的哺育蜂多能够大量分泌王浆,蜂群一般要求在8个足框以上,群内蜂龄协调,且子脾齐全、健康。  相似文献   

17.
王长春 《中国蜂业》2003,54(4):18-18
我是个业余养蜂爱好者 ,养蜂 2 0余年 ,曾有过一次滥用药物的教训 :记得是 1983年开始养蜂 ,春天出窖群势很好 ,我用抗生素类药和磺胺类药来预防蜂病 ,由于用药过量 ,只见蜂群大片子不封盖 ,最后 10多箱蜂全部垮掉 ,不得不重新买蜂。这次教训后 ,我采取饲养强群 ,综合治理的办法。 2 0多年来 ,除治螨外没有饲喂任何药物。一、饲养强群 ,增强抗病力春季蜂群排泻后 ,立即合并弱群 ,群势在 3框足蜂以上 ;夏季繁殖期不能低于 5框足蜂 ;秋季流蜜期及准备越冬群不能低于 10框足蜂。只有饲养强群才能有强的防病、抗病能力。二、定期更换蜂箱春季排…  相似文献   

18.
1换新王蜂王经过一段时间的产卵,其繁殖力必将有所减弱。因此,每年要在夏季换新王。这样,对维护夏、秋季产孵力有利。2适群势夏季略有密粉原的地区,蜂群保持适当群势,对繁殖有利。一般越夏群势宜保持2~3框足蜂。3贮足蜜据测定越夏2框半足蜂,放脾4框的蜂,每...  相似文献   

19.
蜂群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二)纪天祥──越冬期同等群势的蜂群,包装在不同地点的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对比1967年冬,选择4个6框足蜂的中等群,分为甲乙两组,每群蜂的蜂团中间放一只温度计。甲组蜂群包装在北房前面的避风向阳处,白天日照时间约8小...  相似文献   

20.
单脾春繁群的管理1.春繁时间与群势春繁时间与春繁群势,同是一年养蜂的开端,最佳繁蜂群势也要选好最佳繁蜂时间,过早过晚都不利于群势的发展和生产。我地养蜂者多以3脾蜂为春繁起点群;繁蜂时间,多选在辅助蜜源前25~35天或第一个主要蜜源(刺槐)前55~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