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白绢病是我区部分县(市)七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病害。当地农民对此病俗称“基腐”、“霉根”、“折杆”、“水死”、“青枯”等,叫法甚多。此病流行成灾时,常导致小麦后期大面积成片枯死,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为了解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寻求防治方法,自1988年开始,我们选择历年发病较重的仙居县下阁区前潘乡作为试验点,对此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观察和试验研究,现将3年来的结果初步整理如下:一、发病概况此病在我区于1978年在仙居县首先发生,翌年大面积暴发成灾,当时该县仅下阁区发生,在1.6万亩小麦田中,发病田达6000余  相似文献   

2.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对小麦危害严重并且难以防治,由于发病时小麦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霉点而称之为“白粉病“。其危害是夺取植株养分、加剧蒸腾作用、破坏光合作用,导致小麦叶片早枯、成穗率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与产量。一般发病后减产10%~20%,严重发病后减产40%~60%,为了筛选出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品种,2006~2007年,我们对襄樊市主要种植的小麦品种进行1次大田抗性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植物根系微生物组在宿主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以及病害抵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小麦根系微生物组变化与黄花叶病发生的关联机制,进而寻求小麦黄花叶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健康(H)、中度发病(M)和重度发病(S)小麦根系样品,研究了不同发病程度下小麦根内细菌群落结构及其环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发病程度的增加,小麦根内细菌群落丰富度呈下降趋势。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发病程度之间显著分异,且与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有关。其中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根瘤菌属(Rh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人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在发病小麦根内富集,其相对丰度与根际土壤中硝态氮(NO3--N)、有效磷(AP)、有机碳(SOC)、全磷(TP)、全钾(TK)、植物体内碳(P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根际土壤中铵态氮(NH4+-N)、镁(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泛菌属(Pantoea)在健康小麦根内富集,其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小麦黄矮病的发病因素、发病症状及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发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阐明了最佳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建湖县小麦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和发病特点。根据灰飞虱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轻小麦条纹叶枯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是我县旱季作物上的主要病害,笔者在我站1980~1990年测报调查资料中发现,小麦赤霉病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程度之间有极密切关系。我县1980~1990年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分别为1,1,1,2,2,3,2,3,1,3,5级;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分别为1,1,1,3,3,4,2,3,1,2,5级.从中可见,11年中两病的发病程度有7年完全相同,另外4年也只是上下波动一级。具体归纳为:当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为1级年份,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均为1级;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为2  相似文献   

7.
小麦条锈病是荆门市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在1990年、2002年偏重发生。2009年初,小麦条锈病来势猛,北部麦区发生偏重,南部麦区发生偏轻,发病范围广,实际损失低。全文围绕1990年、2002年、2009年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求找出本地小麦条锈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小麦棱条花叶病,又称小麦花叶病、小麦黄叶病,是近年来我省小麦上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信阳地区常年发病40~50万亩,病株率40%~60%,发病严重田块达80%~90%,一般减产为20%~50%。小麦感病后植株矮小,根系和分蘖减少,返青缓慢,长势衰弱,...  相似文献   

9.
近年小麦叶枯病流行成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叶枯病已成为安阳县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此,笔者等从2002年开始对小麦叶枯病进行定田块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基本摸清了小麦叶枯病在本县的发病种类、发病规律及流行成因.同时,开展防治技术研究,找出了具体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代明江 《植物医生》2002,15(6):9-10
小麦是宁南县最主要的小春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在 30 0 0hm2 左右。自 1997年以来 ,宁南县小麦条锈病连年大流行 ,1997年发病面积约 6 70hm2 ,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 2 2 .2 6 %,产量损失达 8.7万kg ,发病面积和危害损失逐年加重 ,到 2 0 0 0年小麦条锈发病面积达约 2 70 0hm2 ,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83.5 8%,产量损失达 2 0 .85万kg ,对小春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好坏成为决定小麦产量高低乃至全县粮食生产丰欠的重要因素。1 宁南县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1.1 发病早侵染时间长常年 11月上中旬始见条锈病 ,先在河谷…  相似文献   

11.
小麦条锈病在天祝县属外源迁入型循环性病害。在分析天祝县历年小麦条锈病发病特点与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高寒冷凉山区防治外源迁入型病害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温度互作中抗条锈微效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小麦品种抗条锈性的表达机制 ,结果分析表明 :品种间、温度间及品种×温度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试验进一步证明京核 1号小麦温敏微效基因的存在。在高温潜育发病条件下有利于微效基因抗性的表达。接种前高温处理 1~ 2d ,在常温下潜育发病 ,对温敏基因抗性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 ;接种后高温处理 1~ 2d ,在常温下潜育发病 ,对温敏基因抗性的表达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而接种后在常温下处理 1~ 2d ,再于高温下潜育发病 ,更有利于微效基因抗性表达  相似文献   

13.
解大明 《植物医生》2003,16(1):11-12
小麦白粉病近年来在思南县的发生程度已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为该地区对小麦产量构成较大威胁的主要病害。 2 0世纪 90年代初 ,小麦白粉病仅在一些感病品种上和常年发病的老病区发生。自 1996年以来 ,小麦白粉病在其他小麦品种上的发生程度不断加重。据我站历年资料反映 ,1992年全县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 0 .0 76万hm2 ,1998年发病面积上升到 0 .11万hm2 ,2 0 0 1年 3月下旬发病面积已达 0 .2 7万hm2 ,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 36 .4 % ,2 0 0 2年 4月上旬发病面积 0 .5 3万hm2 ,占小麦种植面积 80 %。从 1992年到2 0 0 2年 10年间全县小麦白…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病情的分级标准,过去有关报道是参照水稻纹枯病的分级方法。然而,小麦纹枯病和水稻纹枯病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发生,形成了不同的发病特点,导致产量损失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进行小麦纹枯病分级标准的探讨和损失率测定。现将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和同行们商榷。一、分级标准小麦纹枯病与水稻纹枯病相比,其发病方式有三个不同点:首先,是发病生育期不同,水稻纹枯病通常在秧苗移栽后(分蘖末期)见病,初病时普遍率低;而小麦纹枯病在麦子出苗  相似文献   

15.
秸秆覆盖全程节水对小麦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秸秆覆盖全程节水对小麦病害发生影响调查,发现其主要病害有: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DC.) Speer]和小麦散黑穗病[Ustalago tritici(Pers)Jens.],免耕和秸秆覆盖处理对这3种病害的发生几乎没有影响;随冬季灌水量的增加,小麦条锈病发病减轻,小麦散黑穗病发病加重,对小麦白粉病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而且带赤霉病病菌的小麦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会中毒,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症状与发生规律、发病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苏姜堰不同品种与播期小麦赤霉病抗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在江苏姜堰调查了不同播期的13个小麦品种小麦赤霉病的自然发病情况。结果表明,11月5日播种的小麦赤霉病自然发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总体上较播期为11月15日和11月25日的处理低。适当早播有利于使小麦易感生育期避开高温多雨天气,减轻小麦赤霉病发生为害。参试品种中镇麦9号、镇麦10号、镇麦12、华麦5号和宁麦13的抗性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小麦白粉病是四川省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在川北地区呈现发病品种多、发病早而重、扩展蔓延速度快等特点,对小麦优质、高产构成严重威胁。为寻求小麦白粉病防治的有效药剂配方.从而为大面积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县植保站于2005年3月。在四川省梓潼县进行了3种药剂(含不同剂量)共6个处理的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及应用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因素和防治策略蒋滨刘正德(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麦病室成都610066)小麦条锈病是我省小麦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1996年是我省自80年代以来特大暴发年。同往年相比,该年发病早,发病面广,危害面积大、传播快,给我省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  相似文献   

20.
阿克苏地区小麦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5.6%,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3.5%,小麦是我区人民生活主食,而近年小麦条锈病发病流行频率较高,对产量威胁很大。一、1990年条锈病发生情况1990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地区发生面积64.4万亩,占小麦面积的34.86%。其中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