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凤乌鸡,又名黑羽药鸡,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鸡品种,由我国生物学家历经多年选育而成。黑风乌鸡具有黑丝毛、黑皮、黑肉、黑骨、黑舌以及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五爪十大特点。更为奇特的是,其眼睛、血液、内脏、脂肪也近黑色,被誉为“中国黑宝”。其肉质乌黑细嫩、鲜美爽口、营养丰富。经测定,黑凤乌鸡含有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等17种以上的氨基酸。此外,它还富含铁、锌、铜、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特殊的滋补功能。目前,已开发的系列产品有十全乌鸡精、参杞乌鸡精、中华乌鸡精、乌鸡天麻酒等,并远销海外。  相似文献   

2.
《农业新技术》2005,(3):42-42
1.黑凤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种源,黑凤鸡具有黑绿毛、乌皮、乌骨、乌肉、丛冠、凤头、绿耳、胡须、五爪、毛腿"十全"特征,而且其舌头、内脏、血液和脂肪等呈黑色或浅乌色.黑凤鸡全身俱黑,黑凤鸡外貌美观,羽毛紧贴,乌黑发亮,外型结构紧凑,以全身乌黑而得名,黑凤鸡又名药鸡、黑乌鸡,是天然黑色药用滋补珍禽.  相似文献   

3.
中国黑凤鸡,又名黑羽药鸡、十全明代乌鸡、黑绒鸡等,是我国独有的珍稀种源。近年来,我国生物学家运用现代家禽育种技术,经多代选育,使绝迹四百多年的正宗明代乌骨鸡重现风采。目前在广东省英德县龙头影狮子山特种动物养殖场已形成黑凤鸡原种群,批量繁殖种苗向社会推广。 一、形态与价值 黑凤鸡,身披丝毛型黑羽,性情温顺,活泼可爱,  相似文献   

4.
中国黑凤鸡,又名黑羽药鸡、十全明代乌鸡、黑绒鸡等。它是我国独有的珍稀种源。近年来,由我国生物学家运用现代家禽育种技术,多代选育而成。使绝迹四百年的正宗明代乌骨鸡终于重现风采。目前福建永定湖雷闽西招宝珍禽开发公司成功地引进了黑凤鸡,形成黑凤鸡原种群,批量繁殖种苗向社会推广。  相似文献   

5.
黑凤乌鸡,又名黑羽药鸡,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鸡品种,近年由我国生物学家历经多年选育而成。黑凤乌鸡具有黑丝毛、黑皮、黑肉、黑骨、黑舌以及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五爪十大特点。更为奇特的是,其眼睛、血液、内脏、脂肪也近黑色,被誉为“中国黑宝”。其肉质乌黑细嫩、鲜美爽口、营养丰富,对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黑凤鸡     
中国黑凤鸡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周世朗中国黑凤鸡又称中国黑羽药鸡,十全明代乌骨鸡、黑乌鸡、黑绒鸡、乌凤鸡、黑羽竹丝鸡等,它是我国独产的稀有资源,是正宗明代乌骨鸡。广东省狮子山特种动物养殖场(英德市龙头影,邮编513044)已形成中国黑凤鸡原种群,现正批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黑凤鸡     
中国黑凤鸡,简称黑凤,又称乌凤鸡、黑丝毛乌鸡,被誉为“中国黑宝”,雅称“黑凤凰”。它是已绝迹近四百年的“正宗明代十全乌鸡”,是我国特产药用乌鸡中“入药更良”的珍品。经过广东省英德市龙头影狮子山特种动物场三年的多代纯化培育成功,并已扩群发展成为我国当前规模最大、种性最纯的中国黑凤鸡繁  相似文献   

8.
黑凤鸡,即是黑丝羽乌鸡,是中国乌鸡中的珍品。但其在我国曾一度濒临绝迹,近些年才从国外引进原产于我国的黑毛乌鸡,经多代纯化提高育成了现在的黑凤鸡。因此,该鸡的繁殖技术很重要,现将其简介如下。1种鸡的选择为纯化和提高中国黑凤鸡的种用性能,必须进行本品种繁育,重视家系选择和后裔选择。种鸡利用期为1 ̄2年,每年要在后代中选择优良个体组成后备鸡群,做好系谱记录,对留种后备鸡要按不同家系(或品系)分栏饲养,防止近亲交配,以提高生产性能。种鸡6月龄开产,开产前2个星期按黑凤鸡特征严格进行选种,种鸡应具备中国黑凤鸡的“十大”品种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中华黑凤鸡的用途与效益中华黑凤鸡,又名黑丝毛乌鸡,十全明代乌鸡,黑绒鸡等。是中华“黑凤凰”,由于全身俱黑,是禽中明珠。中华黑凤鸡属于乌纲,鸡形目、雉科,分黑白羽毛。集药、补、肉、观赏于一身。一是药用。中华黑凤鸡是名贵中药材,主治虚劳亏损,益产妇。目前畅销国内、外的中成药有“乌鸡白凤丸”、“乌鸡调经丸”、“乌鸡大补酒”、“乌鸡接骨膏”等;二是补用。由于中华黑凤鸡含有多种氨基酸,尤其是缬氨酸、赖氨酸含量更高,又含有紫色素,易补虚劳损壮体,益产妇,补肝肾,益气血;三是肉用。中华黑凤鸡肉,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10.
独占鳌头的特禽新品种———中国黑凤鸡汪志铮蒋艳辉(福建建阳农校354200)中国黑凤鸡,又名黑羽药鸡,十全明代乌鸡、黑绒鸡等。它是我国独有的珍稀种源。近年来,由我国生物学家运用现代家禽育种技术,多代选育而成。使绝迹400年的正宗明代乌骨鸡终于重现风采...  相似文献   

11.
黑丝毛乌鸡原产于我国江苏等地,《本草纲目》称黑丝毛乌鸡“补五脏、益气血、壮阳道、添精髓、益产妇……”80年代初日本从我国引去这一濒临灭绝的鸡种,经与日本乌鸡杂交育成了日本黑丝毛乌鸡。该鸡种具有增重快、产蛋多、抗逆性强、肉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因还有滋阴壮阳。抗衰老、防癌治癌、防治妇科多种疾病等特殊药效,而成为高档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享有“黑食之王”的美誉。日本。美、英等国家还提取其有效成份制成乌鸡精、乌鸡补汁等。我国饲养日本黑丝毛乌鸡还刚起步,其经济效益是普通鸡的3~4倍,国内外市场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2.
王华 《山东家禽》2008,(11):37-37
黑凤鸡,又名黑羽乌骨鸡、药鸡、黑乌鸡,属于乌纲。鸡形目、雉科,是我国独有的珍稀种源,近年由我国生物学家由乌骨鸡历经多年选育而成,其具有黑丝毛、黑皮、黑肉、黑骨、黑舌以及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五爪十大特点,以黑丝毛为外表主要特征,乌舌头为品质特征。黑凤鸡的抗病力、繁殖率、生长速度均优于白毛乌骨鸡,并具有就巢习惯,适应于家庭小群饲养,养殖前景广阔,是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3.
黑凤鸡,又名黑羽乌骨鸡、药鸡、黑乌鸡,属于乌纲,鸡形目、雉科,是我国独有的珍稀种源,近年由我国生物学家由乌骨鸡历经多年选育而成,其具有黑丝毛、黑皮、黑肉、黑骨、黑舌以及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五爪十大特点,以黑丝毛为外表主要特征,乌舌头为品质特征.黑凤鸡的抗病力、繁殖率、生长速度均优于白毛乌骨鸡,并具有就巢习惯.适应于家庭小群饲养,养殖前景广阔,是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一种在我国绝迹近400年,被民间视为补身珍品的“正宗明代十全乌鸡”——中国黑凤鸡.经过广东省英德市龙头影狮子山特种动物场多代纯化培育扩群.现巳成为当前我国规模最大、种性最纯的中国黑凤鸡繁育基地.消息一传开.吸引了来自湖南、上海、河南、河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云南等10多个省市的客户.目前英德育成的中国黑凤鸡已在国内形成30多个养殖场.一股黑凤鸡养殖热潮正在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5.
养殖动态     
前景诱人的中国黑凤鸡中国黑凤鸡是我国独产的稀有资源,近年有著名动物学家周本湘等教授历经数年选育成功,使面临绝迹400年的正宗明代乌鸡重现风采。目前在山东曹县药用动物研究所试养成功,并已形成规模化饲养繁殖基地,黑凤鸡逐步成为沿海开发区市民菜蓝子中的高档滋补食品。正宗黑风乌鸡具备黑羽、乌皮、乌肉、乌骨、丛冠、缨头、绿耳、五爪、毛腿、胡须十全的特征,奇特的是舌头、内脏、脂肪、血液均为乌色。它以清香胶润为特色,烧熟后像甲鱼一样胶着,肉质十分细嫩,其味鲜美无比。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级补品,它所含极高的…  相似文献   

16.
黑凤乌鸡,又名黑凤鸡,就是黑丝毛乌鸡,具有黑丝毛、乌皮、乌骨、乌肉、丛冠、凤头、绿耳、胡须、毛腿、五爪十全特征,而且它的舌头、内脏、血液、脂肪等均呈黑色或浅乌色,据《本草纲目》记载:“乌鸡甘平无毒,益助阳气,起阴补肾”,具有退热补虚,调经止带、益气补...  相似文献   

17.
滋补食品─黑凤鸡产销前景看好特禽新品种一黑风鸡,目前国内种苗资源奇缺,价格看涨,每枚种蛋约30~40元,每只出壳苗50~60元,一月龄每只80~120元,比贵妇鸡种苗价格高出一倍以上。黑凤鸡简称黑风、乌凤,又称正宗十全明代乌鸡,原产于中国。在我国已绝...  相似文献   

18.
黑丝毛乌鸡原产于我国江苏等地,《本草纲目》称黑丝毛乌鸡“补五脏、益气血、壮阳道、添精髓、益产妇……”。80年代初日本从我国引进这一濒临灭绝的鸡种,经与日本乌鸡杂交育成日本黑丝毛乌鸡。该鸡具有增重快、产蛋多、抗逆性强等特点,并且肉味鲜美,肉中蛋白质含量很高、脂肪含量低,同时鸡肉还具有滋阴壮阳、抗衰老、防癌治癌、防治妇科多种疾病等保健功效,因而成为高档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享有“黑食之王”的美誉。日、美、英等国家还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乌鸡精、乌鸡补汁等。  相似文献   

19.
乌鸡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养殖历史,以其独特的药用和滋补功能而著称于世。在乌骨鸡(白丝毛乌鸡)、黑凤鸡(黑丝毛乌鸡)等乌鸡家族中,其八黑鸡实属药用滋补俱佳的乌鸡珍稀品种。经检测,八黑鸡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81.9%,比乳鸽高37.7%。其中13种主要氨基酸总量比乌骨鸡和黑凤鸡高21.1%,并含有10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及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该鸡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胆固醇含量极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级营养滋补、强身保健、防病治病肉食品,其滋补和药用功能为乌鸡之最。  相似文献   

20.
有些消费者抱怨肉鸡没有鸡味,于是怀念农家家养的土鸡,连鸡蛋也奢望能吃上回土鸡生的蛋。其实,我们还有另一些选择:“特”鸡。黑凤鸡又名黑羽药鸡,俗称乌鸡,具有黑丝毛、黑皮、黑肉、黑骨、黑舌及丛冠、缨头、绿耳、有须、五爪等十大特点,而且其眼睛、血液、内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