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诱导茶梢挥发物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E法,分离提取了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诱导和正常茶梢挥发物,并应用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诱导茶树间接抗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的危害诱导反式-β-罗勒烯、正辛醇、芳樟醇、(E)-β-法尼烯、水杨酸甲酯、苯甲醛和吲哚等对天敌具有引诱活性的互利素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危害处理油菜其叶片挥发物对多异瓢虫行为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不同处理油菜叶片挥发物对多异瓢虫成虫的行为反应。油菜叶片共分3个处理:对照(健康叶片)、蚜虫危害、模拟蚜虫损伤,各处理分别接蚜虫100和500头,将3种处理油菜叶片两两组合进行测定。【结果】蚜虫危害和模拟蚜虫损伤处理分别与对照组合测定时,选择蚜虫危害和模拟蚜虫损伤处理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处理蚜虫的数量越大,引诱作用越明显。蚜虫危害和模拟蚜虫损伤处理组合测定时,二者间选择比例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不做选择的比例,经过蚜虫为害处理的油菜叶片,是否有蚜虫的存在均能引诱多异瓢虫。【结论】经过蚜虫为害油菜叶片诱导的挥发性物质在多异瓢虫行为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对[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以下简称EβF)后的行为反应,为调控利用天敌治理棉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室内条件下,利用嗅觉仪测定不同浓度EβF对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的嗅觉行为选择,以及在棉花植株上释放不同浓度EβF对十一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对棉蚜取食选择的影响。【结果】EβF剂量为20和40 μL/mL时,可引起十一星瓢虫与龟纹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明显的嗅觉选择行为反应;EβF处理剂量为10、20、40 μL/mL时,十一星瓢虫与龟纹瓢虫的成虫和3龄幼虫的取食选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适宜的EβF剂量可引起2种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明显的选择行为,EβF对自然天敌具有良好的生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对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成虫具有引诱活性的挥发物。【方法】使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白星花金龟雌、雄成虫对10种寄主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白星花金龟对不同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具有显著差异,且雌、雄成虫对同种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存在差异。白星花金龟雌成虫对壬醛、芳樟醇、1-辛烯-3-醇及正己醇具有较强的正趋性;雄成虫则对芳樟醇、1-辛烯-3-醇、正己醇、反-2-己烯醇及正己醛呈现正趋性。【结论】芳樟醇、1-辛烯-3-醇及正己醇可以作为白星花金龟植物源引诱剂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使用触角电位仪测定花椒窄吉丁两性成虫对10种寄主果实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使用Y型嗅觉计测定其对8种强烈EAG反应的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1)寄主果实的10种挥发物均可引起花椒窄吉丁不同程度的EAG反应,100 μg·μL-1时胡椒酮和正葵醛分别引起雌虫和雄虫最大的EAG反应绝对值,d-柠檬烯、月桂烯在100 μg·μL-1时引起雄虫最大的EAG反应绝对值;然而在10 μg·μL-1时引起雌虫的EAG反应绝对值最大。10种挥发物中,花椒窄吉丁对(±)-α-乙酸松油酯和罗勒烯的EAG反应相对较弱。2)配对T检验发现仅反式-2-己烯醛对两性成虫的EAG反应存在极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而所测的其他挥发物对两性成虫的EAG反应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3)1~100 μg·μL-1的芳樟醇对雄虫驱避显著,10~100 μg·μL-1的正葵醛对两性成虫均驱避显著,1~10 μg·μL-1的胡椒酮、10~100 μg·μL-1的γ-松油烯对雌虫驱避显著(P<0.05),10~100 μg·μL-1的月桂烯、0.1~1 μg·μL-1的d-柠檬烯对雄虫引诱显著。雄虫对1~100 μg·μL-1的反式-2-己烯醛驱避反应显著;雌虫仅对10 μg·μL-1的反式-2-己烯醛驱避反应显著,反式-2-己烯-1-醇在0.1~1 μg·μL-1时对雌虫驱避显著;但在10~100 μg·μL-1时对雌虫引诱显著。说明一定浓度的月桂烯、d-柠檬烯、反式-2-己烯-1-醇对花椒窄吉丁具有引诱作用,一定浓度的芳樟醇、正葵醛、胡椒酮、γ-松油烯、反式-2-己烯醛、反式-2-己烯-1-醇对花椒窄吉丁具有驱避作用,可作为引诱剂或驱虫剂成分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假眼小绿叶蝉对茶树挥发物的定向行为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嗅觉定向行为研究表明,试虫首先表现为对光的视觉趋向性,当接近植物一定距离后,才表现对挥发物气味的反应。茶梢挥发物与芳樟醇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引诱作用最强,而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取食复合本产生的化合物2,6-二甲基-3,7-辛二烯-2,-二醇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轻微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非寄主挥发物在华山松大小蠹寄主选择过程中的作用,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华山松大小蠹雌雄虫对8种非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和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所选择的8种非寄主挥发物均能引起华山松大小蠹雌雄虫的触角电位反应,并且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升高,触角电位反应值增大,最大值均出现在100 μg·μL-1浓度下;在10 μg·μL-1和100 μg·μL-1浓度下,雌雄虫对顺-2-己烯-1-醇和顺-3-己烯-1-醇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顺-3-己烯-1-醇、苯甲醛、1-辛烯-3-醇、1-己烯-3-醇、3-辛醇、反-2-己烯醛在一定浓度下可引起明显的驱避反应,而顺-2-己烯-1-醇和反-2-己烯-1-醇未表现出明显的驱避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华山松大小蠹林间驱避剂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芒果挥发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不同生理状态下(性成熟与性未成熟)桔小实蝇(Dacus dorsalis)两性成虫在不同时间内(5,10,15,20,30,40,50,60min)对不同剂量完整芒果(250g,500g,750g,1000g)、芒果果肉(0.01g,0.1g,1.0g,10g)挥发物的反应。结果显示,桔小实蝇两性成虫对完整芒果挥发物不产生反应。芒果果肉挥发物对桔小实蝇两性成虫均能产生显著的引诱效果。剂量反应结果表明,随着测试剂量的增加,芒果果肉挥发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作用增强。时间反应结果显示,随着测试时间延长,实蝇成虫对芒果果肉挥发物的反应增强。从生理状态上看,性未成熟成虫比性成熟成虫对芒果果肉挥发物的反应更加敏感。从性别上看,雌虫比雄虫对芒果果肉挥发物的反应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
龟纹瓢虫对麦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结果表明,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成虫对麦蚜的捕食效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为Na=0.7059N/(1 0.013 3N),成虫对麦蚜的寻找效应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得:Na=75.19exp(-47.53/Nt),在1 d内,1头龟纹瓢虫对麦蚜达到最大捕食量为75.19头,最佳寻找密度为47.53头,在利用龟纹瓢虫成虫防治麦蚜时,益害比可以以1∶50作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10.
唐宇翀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171-173
[目的]找出吸引青斑蝶取食的关键化合物。[方法]通过田间观察测定了青斑蝶对蜜源植物马缨丹和马利筋的花部挥发物α-蒎烯、水杨酸甲酯,花部挥发物类似物1-辛醛、桉叶油醇、萜品醇,以及前人报道的花中普遍存在的苯甲醛的取食反应。[结果]无论是6种单一化合物和α-蒎烯、水杨酸甲酯、1-辛醛、桉叶油醇化合物组合还是不同剂量α-蒎烯和水杨酸甲酯,青斑蝶对这些挥发物均表现出一定的取食反应,但取食次数均未显著高于去离子水,且不同化合物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青斑蝶在取食时可利用多种气味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