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进行了嘧菌酯与三唑类农药复配制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施药两次后,75%禾技(嘧菌酯 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稀释3000倍液,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为90.0%,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2.5%氟环唑悬浮剂 和25%丙环唑乳油稀释1000倍液的防效;而30%福递(嘧菌酯 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稀释1500倍液的防效为83.4%;与对照药剂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22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0.2%纳米银溶液、0.3%四霉素水剂、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72%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对溃疡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865、0.0928、1.1044、2.2965、3.6714和5.228 mg/l;20%甲磺酰菌唑可湿性粉剂、99.8%硝酸银、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80%乙蒜素乳油对病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EC50分别为11.416、13.981、16.9523和20.1025mg/l。选用5种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效果最好,平均防效为71.06%;其次为72%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0.2%纳米银溶液、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平均防效分别为70.39%、63.31%、53.78%;而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平均防效为44.80%;此研究为修文猕猴桃溃疡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柑橘黄斑落叶病(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在广西柑橘上发生日趋严重,导致春梢和秋梢叶片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几种药剂对该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乙蒜素、咪鲜胺、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几种供试药剂均能完全抑制菌丝生长;咪鲜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乙蒜素、吡唑醚菌酯等几种供试药剂均能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领美、吡唑醚菌酯.代森联、苯醚甲环唑的田间防效基本在95%以上,克菌丹防效为86%,硫磺的防效为79%。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锐收果香 (400克/升氯氟醚.吡唑酯悬浮剂)、健达(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碧翠(16%二氰.吡唑醚水分散粒剂)、善常 (35%苯甲-吡唑酯悬浮剂)、阿米妙收(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露娜森(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拿敌稳(75%肟菌脂.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七种药剂不同剂量对火龙果溃疡病(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火龙果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有效成份量270克/公顷、360克/公顷、360克/公顷、270克/公顷、292.5克/公顷、193.5克/公顷、225克/公顷,在火龙果生长旺盛期,溃疡病发生初期(处于开花初期),对火龙果茎叶全株喷药三次,隔10天一次,七种药剂不同剂量在末次药后14天防效都在64%以上;其中,健达360克/公顷、阿米妙收292.5克/公顷、露娜森193.5克/公顷、拿敌稳225克/公顷处理防效在7个处理防治效果超过80%,经过田间测产,健达360克/公顷、阿米妙收292.5克/公顷、露娜森193.5克/公顷、拿敌稳225克/公顷处理产量在7个处理中最高,四个处理的增产率超过10%,整个试验的分析和综合观察,健达360克/公顷、阿米妙收292.5克/公顷、露娜森193.5克/公顷、拿敌稳225克/公顷四个处理,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防治火龙果溃疡病,本实验通过菌种的分离与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对引起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及抑菌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菌株P1与新暗色柱节孢的相似性达100%,结合形态学分析确定该菌株就是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菌;13种药剂中40%氟硅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5%烯唑醇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507mg/L、0.1317mg/L、0.1832mg/L和0.1731mg/L。结果可为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桑椹菌核病的药剂,用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进行了防治试验,在桑椹采摘前25 d停止用药。试验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最好,校正防效达95.74%;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次之,校正防效为54.47%;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较差,校正防效只有16.01%;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最差,校正防效仅为11.19%。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乙蒜素、丙森锌对柑桔虚幻球藻的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0%乙蒜素对柑桔虚幻球藻较敏感,其EC50为73.419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乙蒜素防治柑桔虚幻球藻,速效性好,防效高。80%乙蒜素乳油1000倍液喷药一次,对柑桔虚幻球藻的防治效果达99.52%。而连续三次用药后,80%乙蒜素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为98.31%,1000倍液防效达100%。70%丙森锌室内毒力测定对该菌不太敏感,田间防效仅为47.8%。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合防治葡萄溃疡病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前生产中常用的25种杀菌剂对葡萄溃疡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的抑制效果,并采用离体果穗喷雾的方法测试分析了25种杀菌剂在葡萄上的适用性。每种杀菌剂均选择药剂标明的最低浓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丙森锌WP、多菌灵WP、抑霉唑EC、异菌脲SC、唑醚?代森联WG、精甲霜?锰锌WG、丙环唑EC和啶菌恶唑EC等8种杀菌剂对L. 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100.00%;而其余17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25.93% - 99.56%之间;乳油型杀菌剂不会在葡萄果面形成药斑,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类型杀菌剂均会在果面形成药斑。建议:防治由L. theobromae引起的葡萄溃疡病中,推荐使用抑霉唑EC。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通过室内药剂筛选结合田间试验,确立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方法,阐明化学杀菌剂和微生态制剂的促生防病效果。利用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对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viniferum)菌丝生长有抑制效果的化学药剂,选用其中3种抑制效果最好的药剂结合氟菌.肟菌酯及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在贵州省三都县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实验室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代森锰锌、丙森锌、咪鲜胺、苯甲.丙环唑、吡唑.福美双对C. viniferum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达95%以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菌.肟菌酯、咪鲜胺与绿康威混合施用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96.7%。其次是氟环唑、咪鲜胺和绿康威混施以及氟环唑和咪鲜胺混施,防效均在95%以上。部分处理还能够显著增加果实单穗重、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叶片长度。代森锰锌、丙森锌、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和咪鲜胺能够显著抑制葡萄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和咪鲜胺分别与绿康威混和施用在实际生产中能够较好的防治葡萄炭疽病。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研究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叶斑病的室内毒力、田间防效及对香蕉幼苗的安全性,以期为该药的药剂使用及香蕉病害防治提供借鉴。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药剂的室内毒力,发现该药剂对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EC50值为17.38 mg/L。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发现,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2000、1000倍药液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均高于75%,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通过手动喷雾器喷施800、400、200倍药液于南天、巴西及粤科品种幼苗叶片,并未出现叶色变色、叶片变形、生长停滞等药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防治糜子丝黑穗病的杀菌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糜子丝黑穗病的高效药剂,采用琼脂平板孢子萌芽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糜子丝黑穗病菌的室内毒力,并通过两年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杀菌剂对糜子丝黑穗病的药效及糜子植株生长的影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对丝黑穗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0.1127 μg/mL,其次为烯唑醇、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EC50值分别为1.0634,6.1775,12.4969和54.4021 μg/mL,福美双的毒力最弱,EC50值为1169.6448 μg/mL。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发芽率均有显著降低,随浓度的增高,种子活力下降,其中烯唑醇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大,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一致,戊唑醇防效最好,其次为烯唑醇、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仅在浓度高时防效较好,福美双防治效果最差。植株生长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多菌灵显著降低主茎倒二叶面积、主茎倒三叶面积、叶干重和分蘖数。与对照相比,各药剂处理下的单株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产量均增加,其中戊唑醇处理下的产量两年均最高,而福美双在2014年没有显著增产效果。因此,在6种供试药剂中,戊唑醇能以最低浓度获得最好的防治效果,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云南昭通地区防治苹果黑星病的优良杀菌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6种杀菌剂(组合)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种杀菌剂(组合)在推荐剂量使用时,对苹果生长发育均无不良影响。且6种药剂对苹果黑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10d后保护效果均在60%以上,其中20%氟唑菌酰羟胺SC和200g/L氟酰羟﹒苯甲唑SC对苹果叶片和果实的保护效果均高于90%,防效显著,生产上可作为首选药剂广泛推广使用。其次是40%苯醚甲环唑SC和40%腈菌唑SC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较理想,对苹果叶片和果实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可作为防治苹果黑星病的有效药剂与首选药剂交替喷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筛选到对猕猴桃果梗干枯病菌(Glomerella septospora)具有高效抑制作用的杀菌剂,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室内毒力,其毒力大小根据EC50值和毒力方程的斜率进行评判,结果表明肟菌?戊唑醇(WG)、戊唑醇(SC)、吡唑醚菌酯(EC)和氟硅唑(EC)4种药剂具有强烈的抑菌作用。以上4种杀菌剂可作为猕猴桃果梗干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4.
稗草是稻田恶性杂草,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是防治稗草的特效药,但长期使用出现了抗药性。为有效控制田间抗二氯喹啉酸的稗草,用室内盆栽法分析了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氟吡磺隆、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6种除草剂对抗性稗草的多抗性,并通过大田试验评价了上述6种除草剂对抗性稗草的防效。结果显示,五氟磺草胺等6种除草剂对不同生物型稗草R1、R2、S均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抗性稗草R1、R2对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氟吡磺隆、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6种除草剂抗性指数为1.05~1.28,无多抗性产生。使用6种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处理,以2.5%五氟磺草胺OD和10%噁唑酰草胺EC对抗性稗草的防效最好,药后20和40 d的防效均在95%以上。其次是10%双草醚SC,药后20和40 d的防效均在90%以上。再次是5%嘧啶肟草醚EC,药后20和40 d的防效均在85%以上。10%氰氟草酯EC和10%氟吡磺隆WG对抗性稗草的防效最差,处理后20和40 d防效均不到85%。这进一步验证了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氟吡磺隆、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6种除草剂对抗二氯喹啉酸的稗草无多抗性产生。6种除草剂均可在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药性的稻区使用。但以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噁唑酰草胺3种除草剂对抗药性稗草的防效最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蓝莓蚜虫,选取新型及常用针对蚜虫杀虫剂共6种,采用常规喷雾法比较了不同药剂、不同稀释倍数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SE、70%吡虫啉WG及20%啶虫脒SP在各供试浓度下,药后7、14和21d防治效果均在88.78%以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70%吡蚜酮WG、95%矿物油EC及1.5%苦参碱SL三种药剂对蓝莓蚜虫亦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其防效与持效期均弱于前面三种药剂。  相似文献   

16.
李法喜  王琼  段廷玉  聂斌  封成智 《草业学报》2021,30(12):172-183
近年来,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由菠菜炭疽菌引起的箭筈豌豆炭疽病危害严重,影响箭筈豌豆种子和鲜草产量,然而缺少化学防治在内的有效防控技术。选取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和苯甲·嘧菌酯5种杀菌剂,采用菌落生长抑制法对该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发现5种药剂对菠菜炭疽菌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32.5%苯甲·嘧菌酯(J3)>25%吡唑醚菌酯(J2)>50%多菌灵(J1)>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对毒力效果最好的前3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剂进行盆栽防病试验,结果显示:J1∶2J2和2J1∶J3处理下的防治效果较好;同时,利用这3种杀菌剂(J1、J2和J3)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J2、J3和J1的防效分别为68.88%、63.50%和20.62%。综上所述,25%吡唑醚菌酯、32.5%苯甲·嘧菌酯以及50%多菌灵和25%吡唑醚菌酯复配剂能有效防治由菠菜炭疽菌引起的箭筈豌豆炭疽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测定柿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orri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16种常用杀菌剂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孢子萌发的影响。柿树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篊,最适产孢温度为28篊,适合菌丝生长的pH值为4.0~6.0,最适产孢pH值为4.0;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16种常用杀菌剂中, 33.5%喹啉铜悬浮剂、25%溴菌腈乳油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柿树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抑制效果最好,可作为防治柿树炭疽病的优选药剂,其次为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0 g?L-1氟硅唑乳油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可作为备选药剂。该研究结果可为柿树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8种绿A生产可用杀菌剂对蓝莓炭疽病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对引起蓝莓炭疽病的两种主要病原菌均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杀菌剂为吡吡唑醚菌酯、氟环唑、丙环唑、咯菌腈;排除2种对两种病原菌抑制效果均差的药剂,将其余 6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250 g /L 吡唑醚菌酯 EC1800 倍液、125g/L氟环唑SC 1500倍液、25%丙环唑EC 1000倍液均对蓝莓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蓝莓煤污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3种蓝莓煤污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煤污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供试药剂氟菌.戊唑醇、多抗霉素、异菌脲对3种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值介于0.2409~3.1832 mg/L。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筛选防治梨锈病的有效杀菌剂,给梨园锈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六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六种杀菌剂对梨锈病的防治均有效果。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25 ga.i./hm2对梨锈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药后8d达到64.56%;250 g/L吡唑醚菌脂乳油180 ga.i./hm2起效最快,防治效果次之,为59.27%。[结论]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25 ga.i./hm2和250 g/L吡唑醚菌脂乳油180 ga.i./hm2防治梨锈病的效果好,且对病斑均有治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