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五、水产用疫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养殖的鱼类多,且多年来一直受到疾病的困扰,每年由细菌性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很大,那么,为什么我国鱼用疫苗的开发和应用却如此滞后呢?回顾我国研发鱼用疫苗的工作可以发现,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鱼用疫苗的研究没有按照疫苗所要求的标准去完成研究内容。不少鱼用疫苗的  相似文献   

2.
鱼用疫苗的种类繁多,除传统的死疫苗、活疫苗、多价苗之外,新型疫苗包括合成肽疫苗、DNA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等。一些与鱼用疫苗相关的领域如免疫佐剂、接种方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对以上研究进行了概述,为我国鱼用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3.
鱼用疫苗在提高动物体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同时亦能增强机体抗应激的能力,不污染环境,无药物残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鱼用疫苗的种类愈来愈多。根据获得疫苗的不同方法,可将其分为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合成肽疫苗等。鱼用疫苗的使用还有一系列问题尚未解决,如寻找保护性抗原,如何改进接种方式,如何将安全、经济、高效疫苗及时、大规模应用到养殖生产中等。  相似文献   

4.
鱼用疫苗研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鱼用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但是迄今为止,不能用疫苗预防的鱼类疾病仍然很多。本文拟就鱼用疫苗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以及面临的课题进行简要的评述。近10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快了鱼用疫苗的开发与推广速度,尤其是在挪威,对年产量超过30万吨的鲑鱼(salmo salar)已经全部实现用3价或5价的鱼用疫苗的免疫接种。能实现如此大规模地对鱼类的免疫接种,主要是由于成功地开发出了能增强鱼用疫苗免疫效果的佐剂的缘故。此外,在对各种病原菌的有效抗原的探索过程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全面应用,以及免疫接种方法的改进和免疫复活剂的开发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鱼类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已经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国真正实现了商品化生产的鱼用疫苗只有6~7种而已,而对于能预防危害十分严重的大多数鱼病的鱼用疫苗,尚处在研究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5.
1942年,Duff首次应用灭活的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Salmonicida)口服免疫硬头鳟获得成功,开创了疫苗在鱼类应用上的新纪元。而后的几十年,许多科研人员开始了对鱼用疫苗的制备与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目前,国外迄今已批准上市的鱼类疫苗达30余种,且这些疫苗的使用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我国鱼用疫苗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现在也已开发了针对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等多种鱼类流行病的灭活疫苗。本文对鱼用疫苗的种类及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概述,以供参考。一、疫苗种类1、传统型疫苗国内常将用细菌等制成的制品称为菌苗,用…  相似文献   

6.
鱼用免疫佐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用免疫佐剂配合鱼用疫苗使用是控制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途径,佐剂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已有了大量研究。从佐剂的类型及在鱼病免疫防治中的研究、作用机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对近年来鱼用免疫佐剂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2007,(5):42
台湾成功大学突破传统注射方式,研发出“鱼用口服性疫苗”,可提升养殖鱼类存活率达80%以上。据了解,台湾成大水产生技医药研究团队利用“预防重于治疗”的概念,研发出“鱼用口服疫苗”的关键技术,及多价型注射疫苗系列产品,可有效提高养殖业经济价值。主持该计划的台湾成大教授杨惠郎表示,采用注射型疫苗虽可预防鱼疾病,但鱼量大注射不易,需耗费较多的人力。  相似文献   

8.
鱼用免疫佐剂配合鱼用疫苗使用是控制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途径,佐剂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已有了大量研究.从佐剂的类型及在鱼病免疫防治中的研究、作用机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对近年来鱼用免疫佐剂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水产疫苗——鱼类防疫之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国外商品化鱼用疫苗的历史,比较了我国鱼用疫苗存在的差距,反映出我国水产养殖防疫与消除水产品药物残留隐患对水产疫苗的迫切需求,分析了国内外在分子技术应用于水产疫苗的研制和疫苗实用化施用技术等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了我国需加大科技投入、政策引导疫苗应用、提高从业者素质等发展水产疫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鱼用疫苗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商品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鱼用疫苗的基因工程技术、商品化等新动态进行了介绍,并对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型鱼用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养殖业的发展与疾病的防治密切相关 ,传统鱼病的防治多使用抗生素及减毒、灭活疫苗。近年来 ,随着分子免疫学与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一代鱼用疫苗的研究从 90年代开始起步 ,目前国外研究进展较快 ,主要包括 :DNA疫苗 ,合成肽疫苗及减毒活疫苗[1] 。与采用传统方法生产的疫苗相比 ,新型疫苗具有安全、高效、价廉及可大量生产等优点。本文试对这 3种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以探索、开发用于养殖业的新型疫苗 ,同时为深入了解鱼类的免疫防御机制提供依据。收稿日期 :2 0 0 0 -0 7-12作者简介 :夏永娟 ( 1970 -) ,女 ,第四军医大学讲…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鱼用饲料、鱼用疫苗的成功研发,增氧机、自动投饵机等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网箱高密度、高产投饲精养草鱼已成为我国内陆大水面渔业生产的一种主要模式,也是各大库区移民劳动、生活的重要出路和库区乡镇农业主要支柱产业及重点民生工程。但长期以来,由于法律法规监管层面的缺失和主管部门管理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3.
<正>迟钝爱德华氏菌引起的腹水病是海水养殖鲆鲽类的一种严重病害,给我国大菱鲆养殖业带来了严重损失。通过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五年的支持,华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通过病原基因组和致病机制的基础研究、高效疫苗分子设计和评价的关键技术、疫苗应用规程和规模示范的疫苗开发全链条创新,研制出针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并于2015年获颁国家新兽药一类注册证书。这是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政府许可的针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鱼用疫苗。2016年12  相似文献   

14.
对养殖鱼类各种疾病的防控主要三种途径:即生态防控、免疫防控和药物防控. 我国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而允许使用的鱼用疫苗,至今已经有8种.其中专门用于预防养殖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就有2种,即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和草鱼出血病活疫苗.有些地方的养殖业者也将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灭活...  相似文献   

15.
《水利渔业》2007,27(6):113-116
·综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的影响(1.1)养殖鱼类脂肪肝及防治研究进展(1.4)饥饿对鱼类生理生化的影响(1.7)硬骨鱼类促性腺激素分泌调控的研究进展(2.1)鱼用免疫佐剂的研究概况(2.3)鱼类应激反应的研究(3.1)杂种优势理论技术研究及在鲤鱼遗传育种中的应用(3.4)孔雀石绿毒性及其检测研究进展(4.1)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及其在鱼类中的应用(4.5)淡水海绵的研究进展(5.1)微藻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5.6)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排放研究进展(6.1)鱼用疫苗的研究概况(6.4)·研究探索·不同温度下精子保存液对黄颡鱼精子活力的影响(1.10)萼花臂…  相似文献   

16.
鱼用疫苗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杨先乐 《水产学报》1996,20(2):159-167
鱼用疫苗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杨先乐(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陈远新(洪湖市水产技术推广站,433200)关键词鱼类,疫苗,现状,趋势THEEXISTINGSITUATIONANDTENDENCYINDEVELOPMENTOFFISHVACC...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渔业生产的发展,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渔业生产单位,进行了鱼用颗粒饲料的研究和试制,特别是高密度流水养鱼,网箱养鱼、小面积精养等新的养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鱼用颗粒饲料的研制相应地被我国渔业界所重视,但是鱼用颗粒饲料对于我们还是新生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  相似文献   

18.
常年提供     
全国各大名牌鱼药厂鱼药、草鱼疫苗、鱼用催产激素、兽药1000多个品种。湘潭市畜牧水产局技术服务中心联系人:邹奇志13973207772银鲫、澎泽鲫、淡水白鲳、叉尾鱼回鱼、黑麦草、苏丹草。湘潭市畜牧水产局水产站联系人:唐卫红13807324103常年提供  相似文献   

19.
鱼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阎有利  邱春刚 《水利渔业》1994,(1):21-22,27
在921号鱼用中草药添加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931号、932号、933号和934号鱼用中草药复方筛选试验。在网箱中养殖鲤,观察其生长、饵料系数以及血液指标。其结果表明,934号组生长效果最好,932号组其次,日增重率两组分别较对照组高30.6%和15.35%,饵料系数则分别低18.91%和6.01%,并且血液指标也高。本文对该鱼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试验结果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鳗弧菌L-18株的限铁条件和铁调节外膜蛋白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estern-blot技术,对鳗弧菌L-18株的OMPs和IROMPs的免疫反应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免疫牙鲆比较二者免疫保护力的差异,以期从IROMPs方向探索开发鳗弧菌新型鱼用疫苗,并为研究其免疫原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联铁剂,鳗弧菌L-18株的生长和铁载体的表达出现规律性变化,其中加入100~130μmol.L-12,2′-联吡啶为最适合限铁条件,此时铁载体的表达量最高且生长受抑制程度较小。在此条件下,菌株表达出74.3 ku和77.4 ku的IROMPs,其中77.4 ku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为重要抗原。用全菌灭活疫苗、OMPs、IROMPs分别腹腔注射免疫牙鲆7周后攻毒,IROMPs疫苗的相对免疫保护力达到75.9%,远高于OMPs疫苗的51.8%。相对于OMPs,IROMPs的抗体效价显著提高,接近全菌疫苗组的水平,而血清杀菌活力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