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研究得出有肥能力与喜肥程度的两种分级方法、三个喜肥等级玉米对氮磷钾化肥的代表性效应模式及N、P2O5、K2O最大效益和最高产量施用量。获得了低度喜肥玉米采用经济施N量较限定的非经济用量节省N60kg/hm^2、P2O525kg/hm^2和中度喜肥玉米节省N35kg/hm^2、P2O510kg/hm^2的研究结果,按上述节肥数量计算,吉林省每年可节省氮磷化肥40多万标t,节资2.6亿元。同时,提出了高、中、低三个喜肥等级玉米经济施肥量较限定的非经济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结果,可提高氮肥利用率2.5%-19.6%、磷肥利用率1.6%-18%、钾肥利用率2.0%-33.5%。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化肥利用率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同时,低利用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资料显示,科学施肥,降低化肥用量,产量不但不会降低,反而略有增加,在本地小麦、玉米上的试验也表明,小麦在减少20%化肥用量基础上,增产615kg/hm2,增产率11.6%,节约化肥投资306元/hm2,增效984元/hm2,节本增效1290元/hm2,氮肥利用率达到41%,比原来30%提高了个11百分点;玉米采用以上技术,在减少20%化肥用量基础上,平均增产750kg/hm2,,增产率11.1%,节约化肥投资174元/hm2,增效1050元/hm2,节本增效1224元/hm2,氮肥利用率达到41%,比原来31%提高了个10百分点。因此,推广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科学施肥技术,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耒阳市双季晚稻氮、磷、钾肥利用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耒阳市常规施肥下晚稻的氮、磷、钾利用率现状,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氮、磷、钾利用率的效果,以湖南省主导双季晚稻品种T优272为供试品种进行了大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可提高化肥当季利用率2.23~3.97个百分点,是提高化肥当季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怎么现在“吃肉不香”、“蔬菜水果不甜”了呢?消费者发出这样的抱怨。造成这些农产品品质下降的原因不少,但滥配饲料和乱施化肥、过量施化肥无疑是罪魁祸首。 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100万t,已成为化肥消费第一大国。化肥在提供了我国一半以上的农业产量的同时,也占到了农业生产物质投入的一半。我国化肥利用率只有35%,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达80%,也就是说,我国使用的化肥有65%左右没有发挥肥效,白白浪费掉了,部分下渗污染了水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从1980-2000年这二十年期间化肥使用上发展迅速,化肥消费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利用不合理造成化肥利用率较低,土壤肥力不平衡,近年来不少地区化肥的投入在增加,而粮食的增产在减缓,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了合理的施肥措施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测算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评价化肥减量增效成效,2019年安排在胜利镇进行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结论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为41.1%。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业生产片面的追求产量,化肥的施入量越来越大,但增产的幅度却不大.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施肥中存在的问题,造成浪费和污染的原因,阐明了正确使用化肥的方法,找到了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桦甸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肥料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肥作为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已经在广大农民的意识中根深蒂固,这是施肥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化肥投入量的不断加大,化肥的增产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人们发现增施化肥不能利益最大化了,而且土壤越来越来板结了。为提高化肥利用率,通过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常规施肥下玉米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肥料是作物增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作物生产中肥料投入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40%以上。为了解松溪县作物施肥现状,进行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展了作物施肥现状调查,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1松溪县主要作物化肥使用现状2004年全县化肥施用量2·95万t,其中氮肥1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丽英 《吉林农业》2011,(5):162-162
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数量与施入土壤中肥料营养元素总量的百分数。一般情况下,肥料利用率愈高,肥料的损失就愈小。肥料利用率是因肥料品种、配比、施肥量、土壤肥力、施用方法和作物种类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柳河县多点测定结果表明,氮素的利用率为30-50%,磷肥为10-25%,钾肥为40-60%。化肥利用率普遍低,不仅浪费了化肥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只有使肥料得到很好的利用,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1.
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是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我国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生产表明 ,施用 1kg化肥可增产 5~ 1 0kg粮食。化肥是农业生产投资中最大的物质投入 ,化肥投入支出约占其全部生产性投入支出的 50 %。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来看 ,如何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 ,关系到我国农业能否持续高效发展 ,已成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1 我国化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 .1 化肥利用率低目前我国化肥的当季利用率 :氮肥约为 30 %~ 35% ,磷肥约为 1 5%~ 2 0 % ,钾肥约 35%~50 %。其中氮素的损失尤为严重 ,水田又高于旱地。据资料统计 ,…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无公害农业施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是农业强省,也是肥料消费大省。近几年,化肥年施用量在400万吨左右(折纯),占全国1/10以上,每1/15公顷用量42千克。化肥的大量投入对山东省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出现了肥料施用不合理、化肥利用率低、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生产要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本文结合山东农业施肥实际情况,对今后发展无公害农业与施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山东省无公害农业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化肥投入结构不合理,施肥量不平衡。据山东省化肥投入统计和土壤养分状况及种植业结构调查分析,2000年全省氮、磷、钾肥料投入比例为1:0.51: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肥料施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建勋  程燚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02-103,131
阐述了安徽省肥料施用现状与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化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化肥利用率设计原理设置双季晚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29.10%、38.40%和44.30%,常规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28.60%、11.20%和31.20%,配方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高0.50%、27.20%和13.10%,说明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该方法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粮食单产,在水稻上开展了多点无重复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项技术可优化水稻的产量结构,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同时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尤其是氮化肥用量.从而提高肥料施用效率,减少农田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过量的问题普遍存在,黄淮海流域是我国粮食作物主产区,通过对该地区不同省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施用强度与生产水平的分析,提出在今后的实际生产中,(1)注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与应用。(2)不同省份要侧重提高不同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江苏省要注重提高粳稻和小麦的化肥利用率;安徽省要注重提高小麦和玉米的化肥利用率;山东省要注重提高粳稻和小麦的化肥利用率,挖掘其生产潜力;河南省要注意提高粳稻和小麦的化肥利用率,挖掘其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用化肥供不应求,严重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其主要原因不在于化肥供给量不足,而是化肥有效利用率低和有机肥施用少。因此,采取措施,大力推行科学施肥和大量增施有机肥,是缓解我国农用化肥供求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测土配方施肥的水稻浙优18化肥利用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仙居地区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化肥利用率与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的差异,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科学依据,进行常规施肥及配方施肥条件下水稻化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水稻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25.8%、18.3%和36.5%,而配方施肥的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35.2%、31.6%和47.4%,配方施肥氮磷钾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了9.4、13.3和10.9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有:①重化肥轻有机肥;②氮磷钾肥施用比例失调;③化肥投入不平衡,高产田施肥过多,低产田施肥过少;④氮肥地表流失大,干施单施磷肥。枣树的合理施肥,可最大限度的提高肥料在鲜枣上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孙江静 《云南农业》2011,(12):34-35
盈江作物施肥普遍存在单施、偏施氮肥问题;导致化肥当季利用率降低,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和地力下降;导致化肥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通过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方法,可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