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培养基含水量对平菇菌丝呼吸强度及胞外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菇生产中,培养基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菌丝体的生理代谢,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不多。本文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含水量对平菇菌丝体呼吸强度和胞外pH 值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栽培平菇配制培养基时,含水量一般控制在63~65%,采收2~3潮菇后不采取补水措施,培养基含水量一般不足50%,而平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要求培养基的含水量达到70%,这样栽培后期长出的子实体朵形小、质差,组织松散,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培养基注水器在于实体发育时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而此时所需水分绝大部分来自培养基,因此培养基的含水量是出菇的重要因素。只有基质含水量充足时,才能形成良好的子实体。尤其是袋装培养料式的栽培法,在出菇2-3潮后,培养料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后期菇的产量和质...  相似文献   

4.
《北方园艺》2011,(12):134
许多品种在采收完第一茬菇后菌袋内的含水量就低了,当基质中的含水量低于40%以下,菌丝的生理活动处于停止状态,基质内的营养难以转化,原基难以形成,因此需要往基质内补充水分使之陆续长菇。需要补水出菇的品种有平菇、金针菇、香菇、茶树菇等品种。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生长与基质中水分含量密切相关。确切地说,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不是决定培养基质中水分的含量,而是取决于培养基质中可利用水分的含量,即有效水分的含量,常用水活度(Wa)来表示。水活度表示食用菌生长基质中水蒸气压与纯水蒸气压的比例,水活度是通过改变基质渗透压而影响菌体生长的.由于食用菌菌丝的亲水性较好,从而比其它微生物对培养基质具有更大的渗透压力(食用菌菌丝细胞渗透压是20~40个大气压,而细菌菌体一般为3~6个大气压)。细菌生长最适水活度为0.99~0.93,而食用菌菌丝在水活度降至0.9左右时均能旺盛生长,所以食用菌利用水分的能力远比细菌等其它微生物大。在食用菌生产中,为了便于配料时计算,通常是用培养料的含水量来表示培养基质中水分与其它营养成份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锌对平菇母种菌丝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在高美施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锌对三个供试平菇菌株的生理反应试验,证明锌是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发育和生物合成的微量元素之一;发现高美施对平菇母种菌丝吸收利用锌元素有增效作用;不同品种对锌营养的需求不同,200×10-6的硫酸锌是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锌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7.
杨大林 《蔬菜》2003,(11):26-26
平菇袋栽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以调为65 %左右为宜,此种标准的含水量可满足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但进入出菇期后,因菌丝生长阶段已消耗掉一定水分,同时空气蒸发也消耗掉部分水分,使得出菇时料内水分已降低不少,只可勉强供给头潮菇生长之所需。但头潮菇采收后,培养料内的水分已被子实体生长时大量消耗,加上是塑料袋袋栽,平时的水分管理根本无法补充到料内去,如不及时向料内补充水分,二潮菇的养分积累和原基分化将严重受阻,长出的菇体菌盖小而薄,菌柄细而长,枯燥无光泽,产量与质量大幅下降。实践证明,平菇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关键因素在…  相似文献   

8.
顾芳红  孙健 《食用菌》1999,21(1):7-8
本文报道了合成培养基中不同钾离子浓度对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缺钾对菌丝体生任和子实体形成都有抑制作用。而适合于平菇生长发育的钾离子浓度范围为0.057%~0.17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的原种、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最健壮的原种培养基为荞麦粒培养基:平菇培养料的最适水分含量是60%,菌丝生长快而健壮: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迭162%的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1。  相似文献   

10.
以油菜秸、玉米芯、豆秸为原料,与棉子壳组成不同的新型栽培培养基配方,进行11个菌株的平菇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在新型培养基质上发菌速度、生物转化率高于纯棉子壳培养基质;油菜秸培养基质各菌株在发菌速度、生物转化率方面优于其他培养基质;配方①、②比较适合各菌株栽培;在供试基质上表现较好的菌株为豫平5号、泰平19、双抗黑平、中蔬10号。  相似文献   

11.
王桂芹 《食用菌》1998,(4):19-20
豆秸、玉米芯在我区资源极为丰富,为更好地利用开发这些自然资源,笔者从1993年起进行了豆秸栽平菇配方筛选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对豆秸栽平菇配方又做了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芯取代配方中的木屑,增产效果显著,可使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15%~20%,总转化率达110%~120%。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平菇的产量与培养料中的含水量成正相关,在不影响发菌成功率的前提下,培养料的含水量越高,平菇产量越高。但培养料中的含水量过高,培养料则粘重,透气性能差,不利培养料的发酵,也不利于发菌。培养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玉米芯颗粒,则能顺利调节这一矛盾。玉米芯内部结构呈海绵状,具有极强的吸水、贮水性能,每一个玉米芯颗粒似一座微形水库,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缓慢释放其贮存的水分,调节菌袋内的水分供给。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番茄越夏栽培滴灌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基质含水量为灌溉依据对日光温室番茄越夏栽培需水量进行了研究 ,调查分析了不同基质含水量对番茄植物学性状、产量、品质以及水分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质含水量可作为指导日光温室番茄越夏栽培的理想灌溉指标 ,日光温室番茄越夏栽培适宜的基质含水量为 35 %~ 4 0 %。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利用膨胀珍珠岩和麸皮为主要原料生产平菇原种和栽培种技术。结果表明:在不含麸皮的膨胀珍珠岩培养基上,菌丝不能生长,在添加不同比例麸皮的膨胀珍珠岩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但是生长速度和生长势有明显差异。膨胀珍珠岩可以用于平菇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利用膨胀珍珠岩生产平菇原种和栽培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膨胀珍珠岩45%,麸皮50%,CaSO44%,CaCO31%,含水量55%。  相似文献   

14.
以芡实壳粉碎料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比例的芡实壳为主要原料配制6个培养基配方,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平菇和秀珍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生物学转化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以芡实壳为原料适合平菇与秀珍菇栽培的培养基质配方。结果表明:2种蘑菇均能在以芡实壳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形成子实体,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转化率分别达到132.2%和97.3%,而相同蘑菇不同配方的生物学转化率有差别。综合分析,选择芡实壳粉碎料30%(配方3)和芡实壳粉碎料45%(配方4)分别作为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新型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5.
常规食用菌一级菌种培养,均采用PDA培养基。我们尝试用成熟桑椹作培养基原料培养食用菌菌种,获得满意结果。 1 培养基制作 5月桑椹成熟季节采集呈黑紫色桑椹。配方:新鲜桑椹200g,琼脂18~20g,水1000mL。将桑椹加水煮沸5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挤压,滤液中加入(?)后再加热,待琼脂熔化后定容,分装灭菌。 2 接种培养 试验用菌种为平菇、金针菇、蘑菇、香菇四类共9种,接种至桑椹培养基中在25℃下培养。 3 培养结果 所有平菇和蘑菇培养1周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尤其是平菇杂17气生菌丝相当旺盛。香菇、白金针菇培养10天后亦长满培养基表面,比用PDA生长迅速。在仅用桑椹单一营养基质时,以上几种食用菌均表现出生长旺势。因此,我们认为桑椹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在试验中,接种的45管斜面中无一污染。之后又接种10管平菇杂17,在未加棉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桉树糠、桉树皮培养基栽培平菇和灵芝,并以棉子壳培养基为对照,分析平菇和灵芝的含水量、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桉树糠、桉树皮具有更好的持水性,作为主料时能明显提高平菇、灵芝的蛋白质含量;桉树皮培养料能明显提高灵芝的总糖含量,桉树糠培养料能明显提高平菇的总糖含量;粗脂肪方面桉树糠、桉树皮与棉子壳的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茎叶原料栽培平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培新 《食用菌》2008,30(5):26-27
测定了金银花茎叶的主要成分,进行了以金银花茎叶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培养料配方筛选和菌株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棉子壳相比,金银花茎叶粗蛋白、粗纤维高及粗灰分较高,碳氮比也较低,是一种适合于多种食用菌栽培的理想原料。平菇在金银花茎叶为主要原料的各基质中均能旺盛生长繁殖,金银花茎叶及棉子壳的混合培养基总产量与棉子壳基质相当或略高。单纯使用金银花茎叶为主料栽培平菇,麸皮用量为10%的配方较为理想。黑平王菌株产量最高,其次为豫2。这两个品种可以在当地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牛粪在木屑栽平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新  范泽民 《食用菌》1996,18(5):17-18
我区是全国黄牛示范区,牛粪资源丰富。随着食用菌迅速发展,棉子壳价格一涨再涨。为降低成本,我们从1994~1996年用木屑加牛粪进行平菇栽培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CCEF-89、推广1号、平菇118,都是本地的当家品种,均为广温型。牛粪含水量为35%,木屑含水量28%,栽培料总含水量60%(手握指缝中有水而不滴为度)。母种培养基:马铃薯  相似文献   

19.
研究冬虫夏草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和形成规律,为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及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将老熟待僵化的幼虫,在不同温度、基质含水量和光照条件下培殖,观察子实体形成与伸展情况。研究表明,子实体分化与形成需要0℃左右低温刺激,变温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子实体的生长还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及高湿环境,在子实体生长期间,应保持基质含水量为60%~80%,相对湿度95%~100%为宜;微弱的光照都能诱导子实体产生,子实体有向光性生长的特性。环境因子对冬虫夏草子实体形成及伸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培养基为数甚少。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研制出一种适合于多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麦粒汁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简称WPA),现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WPA 培养基原料为麦粒汁、马铃薯、酵母浸汁膏、硫酸镁、磷酸二氢钾、蔗糖、琼脂。对照培养基为改良PDA。两种培养基的不同点是WPA 用麦粒汁,PDA 用自来水。供试菌种有佛罗里达平菇、凤尾菇(福建)、金针菇8830(上海)、平菇28(本所)、香菇8806(日本)、木耳(黑龙江)。(二)培养基制备:①称取麦粒500克浸泡15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