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最佳模式[1]。1990年起,福建农学院、省农科院在莆田忠门镇开始赤红壤旱地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推广;随后,原莆田县(荔城区)被省政府确定为“九五”期间“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我们在山区、平原、沿海等不同的区域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户(场)、示范村(镇),经历了试点示范、探索组装、优化推广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生态农业模式。本文总结了荔城区沼气生态农业4种主要模式,分析了各种模…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陶乐生态农业县经过示范建设,在不同区域确立了各具特色良好的生态农业示范建设模式,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已基本成为我国进行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彭阳白岔村生态农业的优化模式和林业的经济、生态效益研究,说明林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并起着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林业优势,可以带动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加速生态农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通过对海南生态省建设以来生态农业发展特点和现状的分析,结合海南省区域发展实际,探讨了海南省各区域发展生态农业的不同模式,提出了促进海南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展现代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该文根据东平县农业生产条件和区域优势,提出了在全县选择建设不同生态农业区域的规划设想,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新疆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运用持续发展观点,以沙湾县生态农业建设经验为实例,提出以县为单位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建立绿洲立体生态农业建设系统,太阳能经济系统和以沼气为纽带、多能互补的庭院经济模式,确保新疆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建设是当前农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重庆市通过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形成了种养结合型循环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空间多维度开发型立体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多功能型融合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互联网+科技"型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经济型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五大主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全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着力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生态化转型,向"生态"要收入,形成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池州市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也是“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生态农业建设在该市生态经济建设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文章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自然灾害、农村经济结构、生态农业建设基础等方面对池州生态农业建设条件进行了分析,比较深入地探讨了立体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粮(鱼、果、茶、菜、药等)”生态农业模式、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观光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等五种池州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池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措施,即:(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广辟财源,增加投入;(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4)依靠科技,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一九八三年提出建设生态农业以来,在一些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下,全县探索和实施了建设生态农业县的目标、规划和模式,现巳迈入以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促生态经济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共和县的气候、土地、水、社会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农业是个系统工程建设,生态农业模式就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建设与优良模式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东贤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298-298,305
分析论述了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几个成功生态农业生产优良模式的产生背景、基本特征、技术构成、生产效益、推广前景和整个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综合效益,摸索总结了生态农业建设中优良模式推广应用的主要做法,以及进一步优化生态农业建设与优良模式推广应用工作的思考,提出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保障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素芳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4):406-409,413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滨海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从区位、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条件,同时指出了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适合本地都市特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模武及其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模式运行的保障条件,以促进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的发展模式不同,最终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更好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从不同地域特点角度专门探讨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问题,在总结阐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概念及可供选择的模式种类基础上,探索性提出选择策略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是21世纪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通过对国际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剖析、以及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指出我国应选择集约、高效的现代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山区立体能源生态农业模式,是健康、高效、知识密集型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口。该文总结了在凤冈县实施的南方“四位一体”山区立体能源生态农业模式取得的成效,阐明了“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山区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的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农业的内涵和产业尺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生态农业是替代传统农业的全新农业模式,它寓资源技术优化配置,种养加有机结合于一个完整的系统内,体现环境维护,地力提高,效益显著诸多优势,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国际国内已初见成效,其理论建设也日臻完善,然而对于生态农业内涵实质的认识却不免缺陷,通过对生态农业的内涵实质的再认识,提出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建设尺度的基本观点,强调生态农业建设应当实现区域化,国家化,甚至国际化,同时以政策,立法为保障,进行产业和环境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生态农业景观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根据咸宁市农业景观的空间差异,将咸宁市划分为6个农业景观生态区,并针对性地构建了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农业模式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并设计了几种新型旅游产品,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关于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分析了湖南省建设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全面阐述了全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现状,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强省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数学模型,建立各子目标的隶属函数,计算1990和1994年宁南县生态农业各子目标及综合的隶属不同类别的隶属度。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知,宁南县生态农业属中等水平生态农业类型。4年来,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资源利用、生态、经济、社会4大效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生态农业发展重点将是增大科技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强调生态系统内部生产潜力的深度开发,提高农业的商品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常云燕 《北京农业》2011,(12):44-45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研究和农民的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了各种沼气生态农业模式,使沼气建设跳出了单纯围绕能源建设的小圈子,将农民生活、生产和生态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