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渔业现代化》1976,(1):27-28
随着我国围网渔业的发展,捕捞技术的提高,围网渔轮的单位网次产量不断增加,几千箱的大网头已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海洋渔具渔法结构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宁省海洋捕捞产量的统计资料,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拖网、围网、流刺网、钓具、定置网5种主要渔具渔法的产量与海洋捕捞总产量的关联度,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5种主要渔具渔法产量的权重。结果表明,海洋捕捞产量与定置网、拖网的产量的关联度高,与围网、钓具和流刺网的产量关联度低;拖网、围网、流刺网、钓具、定置网产量的计算权重分别约为23.3%、16.1%、31.1%、20.4%、9.1%。对辽宁省渔具渔法产量结构调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渔业现代化》1976,(2):2-7
近年来,随着我国灯光围网渔业的发展和网次产量的不断提高,将渔获物快速取上,已成为围网渔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围网作业时大多采用捞斗从网里捞鱼,劳动强度大,速度慢,特别是在遇到大网头时,矛盾尤为突出,有时会发生破网逃鱼,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 鲢、鳙鱼是我国水库主要放养鱼类。多年来捕捞鲢、鳙鱼的渔具、渔法主要是《联合渔法》和拉网、围网、网箔以及刺网等。前者投资大、成本高、作业时间长、强度大,后几种网具除此之外,尚有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理想等缺点。近年来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刘永昌 《海洋渔业》1982,(3):125-127
<正> 前言对虾(penaeurs orientalis Kishinouye)是我国北方沿海省、市海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为提高渔获量和合理利用资源,近几年“大目囊”网、“虾拖1号”网以及对虾“底流网”、浅水对虾“围网”和浮拖网的渔具、渔法的试验成功,进一步证实了针对鱼、虾的生态习性设计和改革的渔具、渔法,具有科学性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各地信息     
由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承担的1984年度上海市水产重点科研项目“深水围网网具和渔法研究”于今年9月8~10日在无锡通过技术鉴定。新型深水围网网具采用梯形结构、方型网头等,改善了原有围网性能,沉降速度比原有围网增加25%以上。沉降深度也大大增加,平均为101.5米,最大达140米。为此提高了围网有效捕捞深度。通过两年来的海上试捕,效果良好。特别是于9~11月在外海深水的澎钓渔场生产,产量比原有围网提高一倍左右。该项目在围网性能研究方面,对流速、括纲长度和收绞速度等因素对围网沉降性能的影响,作了较系统全面的测试与分析,为围网的设计和渔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海洋围网渔业生产迅速发展,网产量和单位航次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我公司围网的单位网产量,在1982年12月中旬高至四、五百吨以上.瞄准捕捞是围网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要提高渔获量,这就需要有新的、有效的探鱼仪器。多波束渔用声纳弥补了过去垂直探鱼仪和单波束渔用声纳的不足之处,使围网渔业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水库鲢、鳙鱼的捕捞方法主要是“赶、拦、刺、张(拉)”联合渔法、“网、电”联合渔法、定置张网渔法和围网渔法等几种,这些渔法的渔获效果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鲢、鳙鱼活动规律的掌握和渔法的施行。如何准确了解鱼群活动情况,有的放矢,以施行最佳渔法,达到高效、省工之目的,乃是一个应该研究和掌握的问题。本文基于笔者科研、生产实践和广大渔工的实践经验,就此谈谈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8年渔港抽样调查数据,应用随机生产边界法和方差分析对中、西沙海域作业的灯光围网船和灯光罩网船的捕捞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光围网渔获物以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蓝圆鲹(Decapterus mantadsi)、扁舵鲣(Auxis thazard)、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鲔(Euthynnus alleteratus)和大目金枪鱼(Thunnus obesus)为主,灯光罩网主要渔获种类为柔鱼(Ommastrephes spp.)、蓝圆鲹和颌圆鲹。灯光围网船每网次产量1.00~12.52t,平均4.72t,单位功率网次产量3.38~37.84kg&#183;kW^-1,平均16.96kg&#183;kW^-1。灯光罩网船单船网次产量49.40~451.49kg,平均179.87kg,单位功率网次产量0.22~2.05kg&#183;kW^-1,平均0.77kg&#183;kW^-1。灯光围网船技术效率34.7%-91.7%,平均69.4%。灯光罩网船技术效率50.4%~92.1%,平均78.2%。方差分析表明,影响灯光围网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网次数和作业渔区数;影响灯光罩网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网次数和网衣长度。  相似文献   

10.
<正> 3,远洋大型围网渔业这是近十年来日本学习美国大型金枪鱼围网作业而兴起的一种渔法.过去的日本围网渔业,不论单船和双船围网,均属中小型围网,以捕捞鲐、鲹鱼等,1950年左右,引入了100~180总吨级的美式围网船10艘,但试验未获成功.近十数年美式金枪鱼围网渔业发展很快,船型大型化和操作省力化,比之日本的金枪鱼延绳钓渔法,增产十倍.1971年日本  相似文献   

11.
袁红楼 《海洋渔业》1986,8(5):217-220
<正> 一、围网捕捞概况目前我国机轮围网渔业因受渔船、渔机和网具结构等方面的限制,作业范围也受到了限制。近年来,虽然部分渔轮进入对马、五岛和澎钓渔场试捕,但是终因渔场水深流急,网具和操作上的困难,捕捞效果不甚理想。目前,我国围网作业船组的平均年组产量在2,000吨左右。而在东、黄海及外海作业的南朝鲜和我国台湾省渔轮的年组产量达5,000吨左右,日本的年组产量高达8,000吨,  相似文献   

12.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浙江省宁波海洋渔业公司广大革命渔工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激发了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今年一季度,他们已完成了全年灯光围网的生产任务。图为该公司灯光围网船在东海捕获大黄鱼大网头的实况。  相似文献   

13.
王朗德 《水库渔业》1984,(2):69-70,61
在大型网具网片剪裁过程中,为使剪裁边排列均匀,工艺简单,就必须将剪裁循环化成最小简约比,并准确地计算出各剪裁次数。这在简单的剪裁斜率(剪裁比)或剪裁循环时较容易做到,但对于较复杂的或为了满足某些网片在网具中的规定尺寸(如联合渔法中定置张网的三角网、舌网、内八字网,围网三角网,拉网囊网以及某些淡水拖网等),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围网的生产特点1.围网是海洋捕捞生产中网具最大,网次产量最高的一种先进渔具。它是利用长带形网具,由渔船迅速放网包围鱼群。网具在水中垂直伸展形成围壁,阻断鱼群向四周逃遁之路,然后,逐渐收缩和闭拢网具的底部,阻止鱼群向下逃遁,随后一面起网一面渐渐缩小包围圈,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囊网.达到捕捞目的。目前我国使用的围网长×高=900×180米左右,网次产量达到500多吨。世界上大型围网长度  相似文献   

15.
解放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农、林、牧付、渔五业并举”的方针指引下,淡水捕捞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渔具渔法的革新有了显著的进展。广大劳动人民和科研工作者先后创造和采用了三层挂网、水库围网、电动抬网、奋斗网、框刺网、刺网、滚钩、大拉网、圈网等新渔具,以及诱鱼、赶鱼、拦鱼等新渔法,特别是“赶、拦、刺、张”和“赶、拦、刺、拉”等《联合渔法》的运用,基本解决了我国湖泊、水库以花、白鲢为主的中上层鱼类的捕捞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南沙渔场礁盘众多,海域广阔,深水鱼类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当前近海鱼类资源日趋枯竭,因此研发新型渔具渔法开发利用中、南沙深海鱼类资源成为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有效措施。1996年海南省开始使用大网目三重定置刺网,7年来经多次改进和试验,现已成功研制出比较适宜中、南沙深海渔场捕捞的新型大网目三重定置网(下称新型刺网)。生产表明新型刺网的优点是:设计用料合理、作业渔场广阔、渔法操作方便、捕捞对象优质、经济效益显著等。为了广大渔民应用新型刺网发展渔业经济,为了更多渔船开发利用中、南沙深海鱼类资源,为了渔船转产转业工…  相似文献   

17.
3,远洋大型围网渔业 这是近十年来日本学习美国大型金枪鱼围网作业而兴起的一种渔法。过去的日本围网渔业,不论单船和双船围网,均属中小型围网,以捕捞鲐、掺鱼等,1950年左右;引入了100~180总吨级的美式围网船10艘,但试验未获成功。近十数年美式金枪鱼围网渔业发展很快,船型大型化和操作省力化,比之日本的金枪鱼延绳钓渔法,增产十倍.  相似文献   

18.
围网网具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国家与地区的围网渔业在近海和远洋都有着较快速的发展。随着渔业管理日趋严格、能源成本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保护和能源节约日益受到关注。围网网具的研究也步入到性能优化的阶段。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围网网具性能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概括了利用海上实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围网作业性能的热点问题(沉降性能,网具受力,网具形状等),为围网的网具结构设计、渔法改进和围网性能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1993-2003年的Nino3、Nino3.4区的海水表层温度(SST)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的中上层鱼类年总产量和年平均单位产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经F检验,得出它们在α=0.05的水平上回归效果显著的结论(F>Fα=0.05).其中,Nino3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总产量的相关关系R=0.7225,Nino3.4区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总产量的相关关系R=0.6685;Nino3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平均单位产量的相关关系R=0.6319,Nino3.4区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平均单位产量的相关关系R=0.6541.这种关系的找出,今后可以通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提前一年预测的NINO区海表温度数据,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渔情预报建立简便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国家水产总局渔机化局组织的《VYJ8201和8201A》型600马力围网渔轮和动力滑车理网变幅吊杆(以下简称二船一吊杆)技术鉴定会于1980年8月24日至28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7个单位60多名代表,水产总局渔机化局李强付局长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