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用最大剂量(5.0KGy)对小麦和玉米加以辐照时,其赖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苯基丙氨酸、酪氨酸和异白氨酸的损失率均介于10~20%之间。豆荚中的必需氨基酸下降率一般要略低于谷物中的必需氨基酸,但绿豆中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例外。这两种氨基酸似乎特别易于遭受辐照的破坏性影响。辐照后,显著增大所有栽培品种的有效赖氨酸含量百分比,可使赖氨酸损失得到部分补偿。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我们在商州区试验示范的小麦—菠菜—玉米—板蓝根高效套作栽培模式,小麦平均亩产358千克,玉米平均亩产425千克,两茬菠菜亩产850千克,亩收入680元左右;板蓝根平均亩产板蓝根450千克、大青叶  相似文献   

3.
绿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每100g绿豆中含蛋白质22.5g、脂肪0.8g、碳水化合物59g、钙49mg、磷268mg、铁3.2mg、胡萝卜素0.22mg、硫胺素0.53mg、核黄素0.12mg、尼克酸1.8mg。祖国医学认为,绿豆性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水肿、消暑止渴等功效,能驱除暑热、烦渴,帮助排泄体内毒素,促进机体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4.
用钴60γ射线对初发菌数为10~6/克的小麦、玉米和大麦粉以1、10、25千戈雷剂量实施照射。以1千戈雷照射的,菌数减少到百分之一。以10千戈雷照射,对小麦和大麦粉的微生物能全部灭菌,但是使用此剂量,玉米粉中仍然残存有1~10个/克的EnterocOccus和Clostridium。10千戈雷照射的,没有发现氨基酸分解,但维生素B_1、减少15~  相似文献   

5.
兔肉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约21.37%、脂肪9.76%、无机盐1.52%、赖氨酸9.6%,每百克含胆固醇65毫克,每千克产热0.671千焦;维生素含量丰富,每百克含硫胺素0.11毫克、核黄素0.37毫克,每千克兔肉含尼克酸21.2毫克、吡哆醇0.27毫克、泛酸0.1O毫克、叶酸40.6微克、生物素2.8微克。  相似文献   

6.
正在鲁西南地区的杂粮种植中,小槐花绿豆种植面积最大,分为春夏两个种植季节,同甘薯、棉花、玉米甚至西瓜等作物进行间作,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小槐花绿豆作为地方品种,生育期65~70天,千粒重52.5克;蛋白质含量高,味道佳,除了食用外,也可作为药用;春季种植亩产150千克左右,夏季种植亩产120千克左右。一、地块选择小槐花绿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无论是沙土还是黏土、丘陵还是平原均可种植,但是以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排水方便、保水能力强的壤土  相似文献   

7.
朱允高 《科学种养》2009,(12):26-26
为探讨高效农田的栽培模式和技术,满足农民对技术的迫切需求,虞城县农技站进行了小麦/菠菜一春玉米/夏玉米一大白菜一年五熟亩产吨粮万斤菜栽培模式和技术的研究,为当前发展高效农业,摸索出了薪经验,闯出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果。经市、县有关专家验收,平均亩产粮食1237千克,其中小麦357千克,春玉米458千克,夏玉米422千克;亩产蔬菜6650千克,  相似文献   

8.
<正>1.土壤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亩施3 000千克有机肥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采用常规栽培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时玉米亩产量200~300千克。采用生物集成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5%时有机玉米生产可以实现亩产量400~600千克的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4%~5%时可以实现亩产量1 000千克的目标。有机玉米生产实现亩产量1 000千克的目标,其土壤要求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郊区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小麦(大麦)间种菠菜、套种玉米、复种菜豆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一般亩产小麦400千克,收入600~650元;亩产菠菜500千克,收入400~500元;亩产玉米350~400千克,收入450~500元;亩产菜豆2000千克,收入3000~3500元;扣除成本,亩纯收入3500~4000元。这一种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粮菜兼有,且操作简单易行,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钴60γ—射线对稻谷、小麦品质的影响,试验使用的剂量率为200千伦/小时、600千伦/小时,辐射量为36、108、216、500千伦等。结果表明辐射效应主要取决于辐射量,与所用剂量率关系不大。在108千伦范围内,辐射稻谷、小麦的粗蛋白、淀粉、脂肪酸、还原糖、非还原糖等主要成份含量及氨基酸构成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辐射使淀粉分解的敏感性增加,小麦的游离氨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发芽率、成苗率受到一定的影响,生活力下降,在80千伦时,稻谷丧失发茅力,在36千伦时小麦成苗率为50%左右;面筋产量质量和最高粘点值(B·U)随辐射量增加而降低,在杀虫剂量(24—90千伦)范围内,对小麦的烘焙品质和稻谷的蒸煮品质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兴泰 《科学种养》2011,(12):56-56
1.选取木桶 木桶生产豆芽适用于小批量生产,采用的容器多为圆形木桶,也可用盛水的水缸。一般木桶或水缸规格是高约60厘米,直径约60厘米,可培育4.5千克绿豆种或5.5千克黄豆种的豆芽;还有一种规格是木桶或水缸高65—70厘米,直径为65。70厘米,可培育7_5千克绿豆种或10千克黄豆种的豆芽。虽然小批量生产豆芽的木桶或水缸大小、规格没有一定的要求,但也不宜太大或过小。因为器具过小,则盛豆种的数量很少,发芽时不仅发热的热量不够,而且也不易保持温度;  相似文献   

12.
正1.土壤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亩施3吨有机肥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采用生物集成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时有机小麦生产可以实现亩产量400千克的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时可以实现亩产量700千克的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4.5%时可以实现亩产量1 000千克的目标。近年来采用常规栽培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时小麦亩产量200~300千克,土壤有机质含量2.4%~2.5%时小麦亩产量400~600千克。只有采  相似文献   

13.
UV-C辐照对平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菇为试材,经过不同剂量(0、2.5、5.0、7.5、10.0 k J/m2)短波紫外线(UV-C)辐照后,于4℃条件下贮藏,研究UV-C辐照对平菇中黄酮、还原糖、丙二醛(MDA)、VC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辐照处理后平菇中的MDA含量总体低于对照组,黄酮、还原糖和VC含量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辐照剂量为7.5 k J/m2UV-C处理后的平菇MDA含量最低,黄酮、还原糖、VC含量最高,感官品质评分整体高于对照组,说明该剂量UV-C辐照较好地保持了平菇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杂粮作物的产量及效益,根据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发展要求,创新地设计出了“夏玉米—绿豆全程机械化间作模式”,通过研究,为现代高效农业新型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全程机械化间作模式下,夏玉米产量随着玉米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玉米千粒重和穗粒数逐渐降低;不同密度间绿豆产量差异不明显。玉米密度对间作经济效益影响极显著,且是影响间作效益的第一因素。玉米—绿豆间作处理的净产值均显著高于单作处理,且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推荐玉米7500株/hm2+绿豆90000株/hm2、玉米75000株/hm2+绿豆105000株/hm2 2种净产值最高的间作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辐照预处理促进玉米秸秆酶解糖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0)Co为辐照源,研究了0~2 000 kGy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对玉米秸秆水解及酶解还原糖产量的影响,采用DNS法测定样品中水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探讨了辐照剂量与还原糖生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较高剂量的辐照对玉米秸秆有明显的降解糖化作用,经1200,1600,2000kGy剂量辐照后,玉米杆和玉米叶的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69.88%和445.63%;辐照后玉米秸秆易于酶解,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酶解产糖量显著增加;在较高剂量下,辐照一酶解复合降解玉米秸秆效果优于单一的辐照处理和单一酶处理;辐照后的玉米秆和玉米叶经酶解处理,其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6.63%~184.13%和8.49%~228.45%,提高了纤维素原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绿豆,又称青小豆,为绿豆结荚状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植。绿豆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绿豆中含碳水化合物58.8克、蛋白质23.8克、脂肪0.5克、磷0.36克、钙8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VB1、VB2、VE)、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绿豆浑身是宝,种子不仅可供食用,还可提取淀粉(制作绿豆沙、绿豆饼、绿豆粉皮、粉丝等),加水遮光发芽(培养芽菜,作蔬菜食用);还有药用保健价值(熬汤饮用,有清热、防暑、解毒、利尿、明目之功效);植株是优质的夏季绿肥。近年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探索水稻盘育毯苗机插最佳氮肥运筹方式,研究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群体质量、稻米品质的影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材料1.土壤与茬口供试土壤类型为浅位勤泥土,耕层土壤养分:有机质30.3克/千克、全氮20.1克/千克、有机磷11.7毫克/千克、速效钾158.5毫克/千克。前茬小麦产量425千克,麦秸秆全量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郊区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小麦(大麦)间种菠菜、套种玉米、复种菜豆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一般亩产小麦400千克,收入600~650元;亩  相似文献   

19.
<正>拜耳作物科学公司计划于本季度将它的叶面杀菌剂proline 480sc(prothioconazole 480克/升)推向市场。此产品已接受在加拿大小麦、大麦、油菜、滨豆、鹰嘴豆和东方芥菜上应用的批准。此杀菌剂也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和水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探讨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中氮肥对水分资源高效利用的调节作用,达到合理施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监测小麦/玉米间作不同生育期土攘水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小麦/玉米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31~1.53,小麦相对于玉米的水分竞争比率(CRwm)约为1;在小麦收获时,间作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39.0 ~46.7kg/mm.hm2)远远高于玉米(1.28~4.81 kg/mm.hm2),也高于单种小麦(25.43 ~30.75 kg/mm.hm2);在小麦收获后,间作玉米(除N0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迅速提高,当玉米收获时水分利用效率高达32.49 ~47.46 kg/mm.hm2,明显高于单种玉米(27.30 ~38.77 kg/mm.hm2);【结论】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小麦玉米两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布时间上的错位是小麦/玉米间作高效利用水分资源的基础,合理施用氮肥能促进间作种植产量优势和水分利用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