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猕猴桃各品种品系间成熟期差异很大,根据用途适时采收猕猴桃非常重要。采收过早,产量低,品质差,品种特有的风味难表现出来;采收过晚,果实在树上变软,鼠鸟害重,易落果,不耐贮藏。我们从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猕猴桃的可采成熟度、食用成熟度及生理成熟度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华猕猴桃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在后熟过程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鸣  陈学选 《园艺学报》1991,18(2):173-176
猕猴桃是一种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要经过一个完熟过程或人工催熟处理。关于后熟过程的果实成分变化,国外对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有了不少研究,一般认为,适期采收的果实必须完成这种化学变化,才能达到最好的食用品质。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原产我国,据1988年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报道,全国栽培面积已有5万余亩,年产量达百万Kg。迄今,国内外对于该种在后熟过程的果实成分变化,尚未展开系统的研究。本文旨在探索氨基酸、维生素C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在后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碳水化合物变化探明采收成熟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为获得优质猕猴桃及其采后生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为本院猕猴桃试验园栽植的‘LQ─8’和‘LQ─25’两个优良株系(1988年11月通过浙江省科委鉴定),均从中华猕猴桃野生群体中选出。果实成熟度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计。从9月上旬起,定期测定果实成熟度,以确定采收期。果实采后用0.05mm厚的聚乙烯塑料袋包装,每袋装10个果,共80袋,封口后置于水果周转箱内。库温18°± 2℃ ,相对湿度85%。每隔 2天从中取出5袋分析1次果实营养成分,试验重复3次。  相似文献   

3.
<正> 国外猕猴桃果实以鲜食为主,因此普遍重视采收及贮运的研究。新西兰的研究结果认为。猕猴桃果实的贮藏期明显受成熟度的影响,为此他们规定猕猴桃最低采收成熟度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要在6.2%以上(上限指标为9%),低于这个指标禁止采收。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0.5μL/L 1-MCP保鲜剂+PE保鲜袋包装,研究3种成熟度[采收硬度分别为(15±0.5)、(12±0.5)、(9±0.5)kg/cm2]猕猴桃果实在-1℃贮藏效果,进而确定猕猴桃长期贮藏适宜采收成熟度。结果表明:当猕猴桃采收硬度为(12±0.5)kg/cm2时,贮藏120天后,果实腐烂率3.9%,失重率2.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0%,维生素C含量820.0 mg/kg,可滴定酸含量1.12%,果实正常后熟,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采收硬度为(15±0.5)、(9±0.5)kg/cm2猕猴桃果实贮藏期不应超过90天。  相似文献   

5.
不同留果量对中华猕猴桃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猕猴桃品种"贵长"为试材,连续3a(2011~2013年)对不同留果量影响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猕猴桃树结果蔓上不同留果量直接影响猕猴桃果实在采收时果实单果重大小、果实纵横径大小和果实果形指数;也影响着猕猴桃果实在后熟期的果实单果重大小和果实纵横径大小、果实单果重损失率、果实纵横径损失率和果实果汁含糖量;在猕猴桃树结果蔓上呈现留果越多,果实在采果时和在果实后熟期的果实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都越小。建议在猕猴桃生产上把结果蔓上留果量作为疏花疏果和猕猴桃果实后熟期后的品质变化的重要依据,为制定科学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洋梨的采收和后熟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洋梨果实只有在采收后才能大量产生内源乙烯,启动果实的完全成熟,因而后熟是西洋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采收对后熟的质量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根据西洋梨生产的这些特点,从采收期的确定、采收、采前气象因素、后熟的方法与调控等方面提出了西洋梨采收和后熟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收期对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魁猕猴桃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进行后熟品质比较分析,以探讨金魁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采收期不同而导致猕猴桃果实后熟品质差异较大。早期采收(10月18、23、3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分别为168天、175天、182天)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较高,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6.5%),干物质含量亦较低(<19%);果实后熟品质较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可滴定酸含量偏高,固酸比偏低。晚期采收(11月2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为203天)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降低,固酸比较高,果实硬度下降较快,失重与腐烂严重,后熟软化期明显缩短。谢花后189~196天采收的金魁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6%以上,干物质含量为19%以上;后熟果实固酸比较高,失重与腐烂较低,果实硬度下降平缓,后熟期较长。后熟软化后其果实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与干物质含量,表明这段时间为金魁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常规与有机栽培的"脐红"猕猴桃进行研究,从刚采收的鲜果(可溶性固形物6.5%)在常温条件下贮存到腐烂,每间隔7d测定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分析脐红猕猴桃在后熟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动态,有利于指导人们在果实营养品质最佳时食用。结果显示,该猕猴桃果实从采收成熟度向生理成熟度过渡时,果实硬度和总酸都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维生素C先升高再降低;有机栽培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贮藏品质都优于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9.
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 ,采收后始终处于较高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 ,并迅速出现双呼吸高峰 ,致使果实迅速软熟 ,不耐贮运。1 成熟度及采前处理桃果实的采收成熟度与其耐藏性有较密切的关系 ,若采收过早 ,果实风味差 ,采收过晚则果实易软化 ,容易褐变和腐烂。一般要求果实充分肥大 ,出现其固有的色泽和香气 ,肉质紧密 ,八成熟时的绿熟期采收 ,经贮藏后果面新鲜 ,果实硬而脆 ,而且褐变和腐烂少。寒露桃硬度 4.983~ 5 .89kg/cm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 0 %左右时采收 ,能达到良好的贮藏效果。采前进行药剂处理可以提高桃的耐藏性。采前 1个月…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果实采收到销售过程中有许多技术需要掌握。现分述如下。1采收采收到果实商品化,包括采收期的确定、采收、分级和包装4个环节,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经济效益。猕猴桃果实不能像桃、李等果实一样,到了食用期再采收。它的成熟过程有三个阶段:一、采收成熟期,即生理成熟期。二、生理后熟期。三、食用期。生理成熟期为果实内各种营养物质积累量能够达到成熟时的要求,采收后,经过后熟,能够充分表现出品种固有风味和营养水平,此阶段果实不软,细胞没有分离,所含淀粉未完全分解成糖,氨基酸水平也较低,蛋白质酶原不能分解蛋…  相似文献   

11.
为选种和教学的需要,我们曾采用几种药液浸泡猕猴桃果实标本,其中一种保存中华猕猴桃果实已达15年之久,至今果实的形状、颜色仍安然无恙。果实选择无病虫害及无损伤的标准果,采后应立即浸制,过熟变软的不宜采用,以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果实成熟度及其营养成份的变化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陈宝妹,潘林娜,除长忠,金光猕猴桃是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其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成熟度不同,营养物质变化也很大。本试验通过不同采收期的营养分析以确定猕猴桃最佳成熟度的指标,并了解采后果实营养成...  相似文献   

13.
桃、李、杨梅果实采后的后熟作用都很快,几天内即开始腐烂、变质。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及时做好贮藏保鲜工作。1.桃贮藏较耐贮藏的品种有:白凤、京玉、肥城佛桃、大久保、中华寿桃、冬桃黄露等。桃的采收成熟度对耐贮性影响很大。需要贮藏的桃应在果实充分肥大,现出固有色泽,略具香气,肉质紧密,八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风味差,采收过晚,果肉软化,易受机械损伤且不耐贮藏。采收时间应选择在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清晨或傍晚。果实成熟度不一致的应分批采收。要注意带果柄采摘,且要轻采轻放,防止果子落地和碰伤。采后要尽快将桃预冷到…  相似文献   

14.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椪柑采后贮藏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采收成熟度对椪柑采后贮藏性及品质的影响,本文对于2014年以7成熟与9成熟采收的果实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成熟度的椪柑,腐烂率、失重率、出汁率差异不显著;相比7成熟而言,9成熟采收的果实蔗糖含量显著升高,柠檬酸含量显著降低,但贮藏后期乙醇含量显著升高。因此,椪柑采收成熟度高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适合春节前销售;适度早采的椪柑具有较好的贮藏品质,更容易长期低温贮藏,后期不易产生异味。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达到生理成熟后即可采收。适期采收能保证丰产、丰收,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采收过早影响产量和果实风味,且入库后不耐贮藏。近年来猕猴桃价高俏销,为抢好价钱,8月份就有鲜果猕猴桃上市,品质很差,酸涩不可食用,失去这一品种的固有风味,产生极不良的影响;采收太晚,果实内淀粉转化为糖,很快软化不耐贮藏和外运。适时采收对猕猴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4个西洋梨品种适宜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近年来,北京市大兴区积极引进和发展西洋梨品种,部分西洋梨品种已开始形成规模化生产。西洋梨果实采收后通过后熟才能达到应有品质,其采收成熟度与果实后熟品质及货架期密切相关。本试验研究了4个西洋梨品种不同采收期与果实品质及货架后熟期的关系,旨  相似文献   

17.
金农、金阳为黄肉中华猕猴桃品种,研究其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品质变化,可指导适时采收,为品种推广提供数据支撑。采收试验从8月11日(金农盛花后123 d,金阳盛花后112 d)开始,每7 d取样测定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干物质含量、总酸含量、果实硬度与颜色,统计固酸比、后熟天数与软熟率。结果表明:金农最适采收期为盛花后144~151 d,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7.3%,干物质含量大于17.2%,后熟天数15 d,采收色调角低于101°,软熟果肉为金黄色;盛花后130 d及之前,果实品质低,为早采;盛花后179 d,果实田间软化,属于晚采。金阳最适采收期为盛花后147~161 d,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8.0%,干物质含量大于16.2%,后熟需7d,采收色调角小于100°,软熟果肉为黄色;盛花后126d及之前,果实品质低,果肉偏绿色;盛花后168 d,果实硬度明显降低,果实在田间软化,不再适合长距离运输与贮藏。  相似文献   

18.
<正>嘎拉苹果是陇东黄土高原地区中熟苹果主栽品种之一,占早中熟苹果栽培面积的85%以上,不足苹果栽培总面积的5%。随着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的深入,嘎拉等早中熟苹果品种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苹果的成熟度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采收过早,营养积累不足,香气淡,果实发育不充分,个头偏小,尚未形成品种固有的品质和风味;采收过晚,果实成熟度高,品质降低,果肉易发绵,降低贮运性能。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  相似文献   

19.
海沃德猕猴桃的贮藏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林娜 《果树科学》1996,13(1):37-39
猕猴桃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上升,果实硬度下降,达生理成熟后,可在树上后熟,也可离开母蔓后熟。采收后果实要尽快入库,用薄膜包装,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猕猴桃的贮藏寿命。以气调贮藏和现代化冷库贮藏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上升,果实硬度下降。达生理成熟后,可在树上后熟,也可离开母蔓后熟。采收后果实要尽快入库,用薄膜包装,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猕猴桃的贮藏寿命。以气调贮藏和现代化冷库贮藏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