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林中留养苦竹构建复合经营模式的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现有杉木纯林的林分时间和空间结构,培育杉木大径材,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了杉木林中留养苦竹构建木竹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研究认为,在该复合经营模式构建时,除应选择适宜的经营密度外,还应采取非均匀式配置留笋技术、团状抚育、切鞭诱导等必要的配套技术,以缓和杉木与苦竹间的生长竞争,充分利用时间差和空间差,兼顾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综合效益与局部效益。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公益林公益效益计量与补偿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公益林公益补偿是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与环境评价处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永安指导下,组织课题组对公益林公益效益计量与补偿中涉及的计量边界、方法、评价,补偿依据、方法等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出了具国内领先水平的计量和补偿技术方法,方法特点为简练。可靠、说服力强。完成了多项实用性的研究实例,诸如:广州流溪河水库森林公益效益计量与补偿、湖南拓溪库区森林公益计量与补偿、湖南东江水库水土保持林效益计量等…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森林生态旅游效益的基本构成和特点,应用系统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4个方面的36个指标所构成,并对每个指标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方法。将所有指标分为三类,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效益值计算方法,为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叶亚宏 《绿色科技》2014,(1):197-198
指出了闽南山区是我国火灾事故多发地区,有关防火林带营造技术与效益分析问题已经成为闽南山区相关科研人员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对闽南山区油茶防火林带营造技术与效益分析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健  陈林武 《林业科学》1996,32(4):317-324
提出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探讨了确定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森林面积的基础上,增强森林内涵质量、优化空间分布格局,将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显著的防护增益。森林面积、质量和分布的最佳组合,使森林防护能力达到极大值时的森林覆盖率即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其值的大小与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条件高度相关。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森林生态系统防护能力为依据,计算出中低山区、低山区、深丘区、浅丘区和平原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7%、46%、44%、31%及13%。  相似文献   

6.
在论述生态系统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是改善水资源保护的根本途径的核心思想,并在总结评估湖南省生态系统保护与重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保护水资源领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步骤、途径和技术方法,在水资源保护政策、措施和技术等方面,如何处理好长远效益与近期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治标与治本、上游与下游等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措施防护隧道口边坡具有工程防护不可比拟的防护效益、景观效益和降低工程造价的效益。通过对104线黄石隧道洞口土边坡的生物防护试验,提出了边坡防护的绿化树种选择原则、设计方法,探讨了生物防护作用的机理,并对其生态防护效益、景观效益以及降低工程造价效益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林业经营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续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经营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续完)《森林效益与福建省林业基地建设》课题组2林业经营综合效益计量理论的基本思路林业效益计量的任务,就在于依据新型的效益观,对综合效益研究中确定的范围和内容,作出相应的计算,得出公平、客观的结论。为此我们认为,它必须解决好以...  相似文献   

9.
《国土绿化》2008,(12):29-29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森林资源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三北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全区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防护林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以经济林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显著提高,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明显提高,荒漠化程度明显减轻,生态状况初步改善,基本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目标,呈现出“质量与效益同步,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立海  孟春 《中国林业》2009,(20):16-21
2008年5月,《中国林业》发表了柏广新同志《林木市场成熟理论的提出与探讨》,在国内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林木市场成熟理论是以林木产品市场价值最大化为基本追求目标,同时兼顾森林的生态效益,实现森林资源营建与保护,木材生产、仓储、销售等森林资源经营与森林产品供应链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竹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多,利用最早的国家。根据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现有竹林面积500万hm^2。竹林不但给人类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产生十分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由于竹林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其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与一般森林有一定差别。本文就竹林固碳效益、涵养水源效益、减少水土流失效益以及游憩等生态环境效益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森林综合效益的经济计量与评价夏自谦森林综合效益的经济计量与评价是确切评估森林作用,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依据。森林综合效益是指在一定立地条件下,单位面积林地所能获得的可经营利用的林产品产量、产值及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效益利用量的总和。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效益造材的产生与发展,介绍了乌尔旗汉森工公司效益造材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14.
陈学艳 《绿色大世界》2009,(7):30-30,32
三峡工程建设初期,由于急于让裸露的山体边坡等绿起来,大面积草坪的建设造就了今日生态环境和景观效益与三峡大坝不相般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草坪养护成本、生态环境效益、观赏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出尽快将原来种植的“大草坪’’重新合理规划,增植具有三峡地区特色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优化坝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标准地、标准木等一般处理过程及软件功能,以洪雅林场数据进行模拟,并作了手工、计算器、计算机处理的效率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化效益一般可用生态效益、观赏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来衡量。生态效益可简称为“小气候效益”,内容有温、光、湿、风,食品测定比较复杂;观赏效益多以感官、视觉品味,内容、层次颇多,更难测定;经济效益较易测定,易量化,但不是城市绿化追求的重点;社会效益只具有一般的意义。综合评述北京城市(不含郊县)绿化的效益是有难度的。为了说明北京城市绿化效益情况我们采用了生物量比较法,即用单位面积上的树木数量的多少来比较、反映以生态、经济效益为主的绿化效益。我们通过对北京城市5条路段、7个单位和3个绿化地块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林业是促进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林业的根本问题就是正确、科学地处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关系。加强林业产权制度建设,提高林业生产效益,是摆在林业工作者面前首要的课题。本文针对林业制度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以浙江温州市永嘉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对广东省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货币计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至2004年末全省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为涵养水源效益1636.80亿元、保持水土效益4.04亿元、净化环境效益9.21亿元、固碳放氧效益3690.33亿元、转化太阳能效益683,55亿元、森林游憩效益23.00亿元、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99.04亿元,减轻水灾旱灾效益59.42亿元。统计广东省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总值为6205.38亿元。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毛竹林生态经营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当前毛竹经营特点与经营现状,提出了21世纪毛竹经营应实施生态经营,这样不权可以获得最高的竹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青石山区梯田地堰林业经济开发效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石山区梯田地堰8种植物配置模式的效益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参试模式的纯收入与年投资收益率均高于对照;不同的配置模式纯收益不同,其中以香椿、核桃投资收益离最主同;在主栽树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立体栽植效益好于单一树种;前期适度密植可提高单位地堰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