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鲜食玉米因其用途和食用方法类似于蔬菜,也被称为蔬菜玉米。鲜食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和糯玉米,甜玉米是以其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糯玉米又称黏玉米,最初由于其干籽粒切口似蜡质而得名。  相似文献   

2.
刘金菊 《种子科技》2011,29(7):35-35
鲜食玉米是指以收获青嫩玉米果穗当水果食用或经烹饪、蒸煮食用的一类玉米,或者说是指在未完全成熟时采摘作为食物的一类玉米,主要是甜玉米和糯玉米。鲜食玉米具有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及一定的防病保健效果,其特有的色、香、味倍受人们青睐。  相似文献   

3.
鲜食甜、糯玉米又称蔬果玉米,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俏销。与普通玉米相比,甜玉米、糯玉米不仅鲜嫩香甜,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特别是受到中高档宾馆饭店的青睐,成为餐桌上一道新型佳肴。  相似文献   

4.
杨皕 《种子世界》2021,(8):0114-0116
鲜食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并且食用特别方便,因为这些优势从而收到了全国各地大众消费者的一直青睐。鲜食玉米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经济效益日渐显著。一般情况下农民群众认为的鲜食玉米通常指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并食用的甜玉米和糯玉米,其实不然,广义上的鲜食玉米包括甜玉米(su、sh2、se、bt)、糯玉米(wx)、甜糯玉米(wx、su、sh2、bt)、彩色玉米及笋玉米等所有以乳熟期采摘鲜果穗作为加工或食用的玉米类型。鲜食玉米富含多种氨基酸、脂肪酸、可溶性糖、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单独食用就可获得全面营养,其营养成分与食用价值远高于普通玉米。云南省具有地形独特、资源丰富等特点,对于发展鲜食玉米的育种及种植有着独特优势。为了加快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玉米产业的发展,为品种审定和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鲜食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我国属玉米生产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生产与加工甜玉米、糯玉米等鲜食玉米的有利条件,如将鲜食玉米产品出口,既能获得大量外汇,又能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鲜食玉米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雄 《种子科技》2010,28(5):10-12
1 鲜食玉米的特性 鲜食玉米,顾名思义青果穗乳熟中后期用于直接食用的玉米,一般泛指甜玉米和糯玉米。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糯玉米不甜,甜玉米不糯的缺陷,培育出在同一玉米果穗上的子粒中既有糯质的,也有甜质的,糯、甜子粒随机相间排列的优质鲜食玉米,根据谢孝颐(1990)提出的选育糯甜玉米的方法,我们利用在糯玉米中出现的糯质甜玉米基因突变体材料,选育出了加甜糯鲜食玉米品种"都市丽人"(原名加甜美玉(糯)1号).该鲜食玉米组合的母本糯质,父本甜质(糯超甜) ,杂交种表现为纯白糯质.F1植株果穗上3/4的子粒是糯粒 ,1/4是甜粒.为了区别现有的糯玉米和甜玉米,我们把这种在同一个果穗上既有糯粒又有甜粒的玉米称之为加甜糯玉米.  相似文献   

8.
正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甜、糯品质和独特风味的一类专用鲜嫩玉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初期进行采收。与普通籽粒玉米相比,鲜食玉米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鲜食玉米根据食用特点划分为甜玉米和糯玉米。高品质甜玉米色泽光鲜靓丽,口感甜爽脆嫩,皮薄且无渣,可生食。糯玉米口  相似文献   

9.
鲜食(甜、糯)玉米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化前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礼谦 《种子》2006,25(11):73-74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市场已由过去的粮食需求转向鲜食、饲料、青贮及加工业等多样化需求,这就促使玉米生产必须由普通产量型向高层次专用质量型转变。广义的鲜食玉米包括采集鲜果穗用作食用的各种玉米类型,而本文仅指甜玉米和糯玉米。甜、糯玉米正以一种新型食品进入消费市场,甜、糯玉米以其含糖量高、适口性好、风味独特、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而倍受消费者的青昧。另外,种植甜、糯玉米经济效益显著,产值高出普通玉米1倍左右。如果进行精深加工,则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0.
刘辉 《种子世界》2014,(6):48-48
<正>玉米是黑河地区主要种植作物之一,近年,糯玉米种植在黑河地区发展迅速,鲜食型甜糯玉米其营养成分丰富,香甜可口,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从播种至收获鲜穗条约90d,市场容量大,产量高,效益佳。大力发展甜糯鲜食玉米对于丰富食品种类,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甜玉米,学名甜质玉米,其籽粒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碳水化  相似文献   

11.
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玉米有糯玉米、甜玉米、黑玉米、彩色玉米及普通玉米等,商品性状不一,造成鲜食玉米价格参差不齐,生产效益差别较大.而增加鲜食玉米的收益,必须选用对路的优良品种和适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张乃雄 《种子科技》2007,25(5):68-69
糯玉米(waxy corn)是美国玉米引入我国后发生基因突变而形成的特殊玉米变异类型。糯玉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用途广泛,其鲜果穗可作鲜食、罐藏加工,籽粒可加工成糯玉米面粉,作饲料和工业原料。因此,发展糯玉米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在糯玉米栽培上.应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具体制定,来达到增加鲜果穗和籽粒产量,保证鲜果穗品质,满足市场加工或鲜食需要。糯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其栽培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鲜食玉米(主要包括糯玉米和甜玉米)在我同蔬菜产区发展较快.已成为一种经济效益较好的蔬菜作物:但是多年来菜农比较关注叶菜类及果菜类蔬荣病虫害的防治.而对这类禾本科的玉米痫虫害的防治比较生疏,往往因此造成较大的损失。甜玉米可在乳熟期以鲜果穗供应市场或冷凉及加工成罐头后销售  相似文献   

14.
《种子》2006,25(6):109-109
由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鲜食玉米产业大会将于2006年8月27-28日在长春市的吉林省宾馆召开。届时将有全国鲜食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笋玉米、保鲜玉米)的育种单位、生产加工企业、经销商、设备与包装物生产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专业机构参加,预计大会规模400人。  相似文献   

15.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卫胜 《科学种养》2011,(12):23-24
鲜食甜、糯玉米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保健型特种玉米,产量高,效益佳。上杭县农业局2000年从广东引进鲜食超甜玉米种植并获得成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较好,年种植面积达200公顷以上。为了更好地发展上杭县特种玉米生产优势,笔者于2008年春季引进多份特种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6.
鲜食玉米品种综合性状及品质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包头市种植的商品性状好、适口性优的多种类型的鲜食玉米品种,对13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和品质鉴定。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美珍208和双色先蜜、糯玉米品种黑宝、甜糯玉米品种佳彩甜糯采收期适宜,无病虫危害,无倒折倒伏,果穗均匀一致、无秃尖、长且粗,无空秆,产量高,品质等级1级、鲜食品质评分高,可以作为鲜食玉米主推品种在包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定西旱作区种植,丰产、稳定、商品性状好、品质优的鲜食玉米品种,对13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糯玉米品种万糯188、甜玉米品种双色先蜜、甜糯玉米甘甜糯928果穗均匀一致,无秃尖、商品性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市场需求,种植价值高,可以作为定西市旱作区鲜食玉米的主推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鉴定筛选适宜海南地区冬季种植推广的鲜食玉米品种,促进江苏南繁育种成果就地转化,2019-2020年度对24个江苏选育的鲜食玉米品种在海南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苏玉糯606、苏科糯1602、苏科糯1505、萃甜糯608和苏玉糯1705共5个糯玉米品种生育期适中,果穗外观品质表现较好,籽粒颜色丰富,产量比对照增产13%以上,适宜作为特色糯玉米品种在海南种植;苏科甜1506、萃甜616、萃甜618、萃甜628和晶甜9号5个甜玉米品种单产超1000kg/667m2,其中萃甜616产量最高,达1143.1kg/667m2,性状综合表现较好,生育期相对糯玉米略长,可与糯玉米搭配种植,错峰上市,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sh_2wx甜糯玉米种质利用研究,是利用现有sh_2甜玉米种质材料和糯玉米种质材料,通过杂交分离技术,创制新型sh_2wx甜糯玉米种质,并利用构建的新种质,选育出更适合鲜食玉米、速冻保鲜玉米市场需求的甜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我国鲜食玉米相关标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旨在分析我国现有的鲜食玉米相关标准《NY/T 523-2002甜玉米》和《NY/T 524-2002糯玉米》自身和产业衔接不足的问题。自身细节问题主要有:与其他专用玉米标准分散、鲜食抽样细则不明确、甜玉米定等指标模糊、可溶性糖检测方法缺失、外观评价要求简单笼统、蒸煮品质评价无具体描述;与产业衔接不足表现在:新种类甜加糯鲜食玉米空缺、甜玉米关键指标过低、感官评价缺乏时效性要求、外观品质要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感官评价品质评分要求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产业需求,提出整合鲜食玉米,明确鲜食用途,制定有针对性的抽样规则,选择合适的检测评价方法,贴近市场优化品质评价,按需提高分级定等要求,标准中增加甜加糯类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