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庆和 《警犬》2004,(5):26-27
训练警犬鉴别气味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气味鉴别的内容非常广泛复杂,每一种内容的训练,实际上就是一种单项能力(也叫纵向能力)的训练,警犬鉴别气味的能力就是由多项能力所组成的能力体系(也叫横向综合能力)。因此,如果不根据犬的接受状态和各种能力训练的内在变化规律,科学地安排训练,犬的能力体系是很难达到一定层次的。警犬训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警犬追踪训练一直延续着传统的训练模式,即以主人气味为起点来培养警犬追踪的基础能力,然后逐渐过渡到他人气味。运用传统的训练方法训练警犬追踪,犬在追踪过程中容易出现难突破起点、不低头嗅认、脱线、晃线等问题。为了使犬能够摆脱这些问题,我校的专业追踪训练教学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开始尝试在警犬追踪训练中使用诱导混合气味为起始训练条件。  相似文献   

3.
警犬追踪训练是指培养警犬依据训导员付与的嗅源气味,在地面上寻找与嗅源相同气味的迹线,并沿着这一迹线追获相同气味的人或物品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涉及人、犬、条件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缺一不可。其中,人是第一要素,是警犬追踪训练的主体,没有人则没有一切;犬是关键要素,一切训练方法和手段都要围绕犬展开;条件是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训犬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警犬训练技术与国际的交流融合,在训练工作的多个主体中,助训员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在训练工作中,助训工作始终贯穿了受训犬训练的三个阶段,如基础能力训练中,犬的胆量培养;犬追踪、鉴别训练中,主人气味转至他人气味的训练;犬的使用科目能力提高中,设定模拟现场等都离不开助训员。总的来说,训练不同类别科目的犬,  相似文献   

5.
在警犬初期训练过程中会遇到有的警犬衔物后唤不回到主人身边,或是回来后有一定距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物品来奖励犬,就意味着训练要终止,缺乏训练的连续性和成效。所以只有成功唤回,才能够保持日常科目训练的连续性,进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唤回困难的原因我个人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初次接触警犬训练工作的训导员在接手新犬后,亲和关系没有牢固建立。  相似文献   

6.
警犬嗅觉灵敏,其追踪、鉴别、搜毒、搜爆、搜尸、救灾等作业都是靠非常灵敏的嗅觉来完成的。但犬的嗅觉能力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个体间有无差异?用单一物质气味浓度的定量指标来表示能达到多少ppm(百万分之一)?警犬训练中我们所说的大气味、中气味、小气味,其气味浓度究竟是多少?警犬(或犬)与人的嗅觉相差多少?都不得而知。本文首先通过警犬训练建立起来的行为学方法,对不同品种警犬的嗅觉进行比较研究,试验以拉布拉多犬和德国牧羊犬两个品种犬对醋酸酐的单一气味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7.
警犬追踪是指警犬依据训导员赋予的嗅源气味,在地面上寻找与嗅源气味相同的迹线,并沿这一迹线追踪相同气味的人或物品的能力。警犬追踪因地理条件不同,可以分为硬质地面追踪、山地追踪等,本文着重谈谈山地追踪的训练心得。在警犬追踪训练中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初期训练阶段(初训)、中期训练阶段(能力培养)和后期训练阶段(现场模拟及能力形成巩固)。这几个环节对于培养警犬追踪的准确性,提高犬的追踪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警犬在硬质地面追踪训练中,经过初期的低头嗅认培养,能够成功地建立气味联系,突破起点、确认迹线,这时就要对警犬进行把线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也是硬质地面追踪犬训练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进一步夯实基础的同时,对警犬下一步整体能力的提升直至达到现场使用要求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训练前的状态调整及准备工作每次训练前,训导员和警犬都要调整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对于神经类型相对较弱的犬,要充分利用好犬感  相似文献   

9.
刘庆和 《警犬》2003,(3):27-29
微小气味的鉴别训练在整个警犬的气味鉴别训练中是一大难点,但同时又是鉴别作业犬所必备的一种作业能力。为此,我根据自己在教学训练、辅导以及现场使用中所积累的经验,就微小气味的鉴别训练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追踪科目初期能力培养阶段中地面条件基本都是地选择草地或松土地面。我们在实际训练中,警犬作业地面转换正是按照:草地——松土地——沙石地——水泥地(包括沥青、方砖地)这一顺序来开展。但随着警犬技术人员对警犬在硬质地面追踪训练方法的不断探索,特别是"城市追踪犬训练与应用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成功和推广,追踪科目训练方法有了里程碑意义的改变。其中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追踪训练初期能力培养阶段是在水泥、沥青、砖石地面上进行。本文作者认为:追踪训练初期能力培养阶段中选择硬  相似文献   

11.
在警犬气味鉴别训练中,通常把手部触摸(静握)纱布1分钟的气味作为鉴别犬训练的基础气味量,可以用做已知嗅源来鉴定未知被鉴物气味,也可以用未知嗅源鉴定已知的1分钟所求物气味。尽管长期以来在我国警犬训练中,手部触摸纱布1分钟的气味(简称:手部1分钟气味)是约定俗成的一个标准气味量,并且写进全国警犬鉴别训练考核指标中。我所警犬气味物证实验室多年来也以此标准进行训l练和考核。  相似文献   

12.
关键  刘德悦 《警犬》2004,(6):21-23
在气味鉴别过程中,犬能否达到充分嗅认嗅源,顺利进入形式,进而逐个分化被鉴物,做出明显反应后自动归位这一流畅动作的要求,与训导员的操作是否科学规范息息相关。因此,掌握科学规范的操作要领,运用灵活善变的训练手段培养犬形成稳定的鉴别联系,提高警犬鉴别能力,对每个训导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警犬鉴别是利用警犬嗅觉的特殊功能,使犬在多个被鉴气味中分析辨别出与嗅源相同的气味。是由坐延缓、嗅认嗅源、进形式、逐一嗅认和分化、果断反应五个基本环节组成的动力定型体系。它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鉴别训练能否正常进行和鉴别能力训练的高低。如何使犬在鉴别中达到稳定呢?强化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结合”技术,是指带犬民警在侦查破案中,综合运用警犬技术和足迹检验技术,将警犬追踪与步法追踪相结合,警犬追踪反映特征与形象足迹反映特征相结合,警犬气味鉴别与足迹检验鉴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警犬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海洋 《警犬》2010,(8):31-31
警犬鉴别是利用警犬嗅觉的特殊功能,使犬在多个被鉴气味中分析辨别出与嗅源相同的气味。是由坐延缓、嗅认嗅源、进形式、逐一嗅认和分化、果断反应五个基本环节组成的动力定型体系。它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鉴别训练能否正常进行和鉴别能力训练的高低。如何使犬在鉴别中达到稳定呢?强化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鲍伟江  晁晶晶 《警犬》2008,(9):24-26
“三结合”技术,是指带犬民警在侦查破案中,综合运用警犬技术和足迹检验技术,将警犬追踪与步法追踪相结合,警犬追踪反映特征与形象足迹反映特征相结合,警犬气味鉴别与足迹检验鉴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警犬作用。  相似文献   

17.
犬自身具备感受、分化和扑捉气味的本能,扎实的低头嗅认能力,是训练警犬硬质地面追踪的基本功。2010年广西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成立了"城市追踪犬训练与应用"课题研究小组,对城市追踪犬的选拔和训练以及应用作了相关研究,针对性地总结了培养警犬硬质地面追踪低头嗅认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警犬追踪技术在利用警犬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它是利用犬自身敏锐的嗅觉特征,查找出刑事犯罪现场中犯罪嫌疑人遗留下来的犯罪线索(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犯罪嫌疑人的气味、与案件相关的物品等)。在刑事案件发生的初期,如果能够利用好警犬的特性,我们就有可能根据犯罪嫌疑人所遗留的气味找到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遗留物品。警犬追踪包括追踪起点突破、追踪上线、发现目标。其中起点  相似文献   

19.
郭宝 《警犬》2014,(9):32-33
警犬在复杂环境下追踪,发生断踪是常有之事,在训练时出现断踪,会使犬不能得到很好的强化,久而久之犬对追踪的兴奋性就会下降,甚至拒绝追踪,这时就需要训导员付出更大的艰辛去恢复犬的能力。一、警犬追踪能力复杂化训练阶段警犬追踪能力复杂化训练是追踪犬训练的关键,很多训导员训练警犬追踪在简单环境下追踪作业完成的都很好,可是到复杂环境训练阶段,警犬追踪就训练不了,甚至出现了一种复杂环境训练没有用,同时也不可能训成的消极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警犬训练的目的是使用,追踪科目是刑侦犬训练和使用的主要科目,也是警犬技术公开运用于侦查破案的专门科目。犬追踪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头刑侦犬使用效果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能否及时破案,而且也关系到警犬技术的声誉。因此追踪训练在刑侦犬的训练中占有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