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恶劣,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民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因此,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对实现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分析我国椰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建立椰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保障椰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能源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措施,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国家农村沼气建设的带动下,甘肃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但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能源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总结分析当前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对推动全省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章志皓  蔡明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148-4149
分析了我国区域农村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支撑体系的结构,建立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综合定量评价模型,进行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根据模型的结果对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统农业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和粗放式经营将直接导致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发展框架,并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农村发展水平的反应,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绩斐然,但在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从美丽乡村视角来透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实境遇并寻求问题所在,为构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多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高效利用。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环境、资源短缺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因此,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湖北省武穴市刘寿村为例对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希望这一研究对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能源建设是保护森林植被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力加强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质。21世纪以来,国家农村能源建设掀起新高潮。农树能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实施农村能源发展战略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必由之路。对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打造—优美、自然、绿色环保的优秀旅游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生态村镇的建设必须同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便利相结合,开创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同发展的新思路,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159-160
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产物,顺应世界的发展趋势,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相比,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的农业收入,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内涵、原则、意义以及必要性;然后提出当前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农村地区怎样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在提高农业收入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质,农村能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实施农村能源发展战略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必由之路。搞好农村能源建设对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打造优美、自然、绿色、  相似文献   

13.
沼气是我国农村可以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可再生能源。云南省气候温暖、原料丰富,推广农村沼气的条件优越,对于推进农村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村庄是农民世代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农村经济活动的基本空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民安居乐业、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生态环境改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面对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与居住环境较差、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之间形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领域的体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全面、科学准确的指标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数量规范。文章在对渭源县农业与农村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本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评价结果是渭源县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资源环境方面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社会方面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渭源县应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生态村镇的能源供应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三农”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我国的重大的历史任务。能源问题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解决好农村的能源问题,要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是农村能源。建设农村能源,能促进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等发展,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常规能源因其历史悠久、使用方便,是现阶段最主要的能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理念愈来愈深入,新能源也得到了愈来愈大的重视。新能源建设工作能够促进农村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新的产业,能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本文就青海省的农村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探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期能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沼气建设是陕南山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它与诸多农村产业、项目、领域相关联,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此,发展沼气是未来农村产业的一场革命,将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疆兵团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如何更好地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该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农业乃至全兵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兵团的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20.
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疆兵团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如何更好地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该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农业乃至全兵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兵团的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