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景作品从制作到成型其周期是相当长的,整个制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艺术构思、技艺实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旦艺术构思定格,剩下的绝大部分工作便是对树桩进行合理的取舍以及对部份枝盘进行必要的人工“促”“抑”,从而使树桩尽量合乎人的审美要求。本文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种盆景树桩枝盘的“促”“抑”技艺。所谓“促”,就是人工促发,扩大该枝盘在整个桩景中的尺寸比例;所谓的“抑”,就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抑制某些枝盘的生长,打破植物自然的生长趋势,使整个桩景造型的  相似文献   

2.
梨树生长快,寿命长,是制作果树盆景的良材。但要制作出好的盆景,笔者认为有三个重要环节需要认真把握。选桩育桩求树势一个优秀的果树盆景作品,必须具备优秀杂木盆景的树势,梨树盆景也不例外。因此,首先要按杂木盆景的树桩标准去桩材市场、果农果园,选购有较好树势、根盘完整、主干扭曲过渡自然、出枝合理的棠梨树桩,也可用种子自育或从市场选购幼苗。按照"意在笔先"的原则,在地培过程中,用剪扎结合的方法,将树势、出枝布局定型后,加强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七八年后上盆,也能制  相似文献   

3.
树根的妙用     
天然树根用处很多。通过艺术加工,可制成古朴典雅的盆架、盆套和盆景盆。我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巧用树根配以活的植物制作桩景的方法。我们常看到的树桩盆景,一般是以老树桩为材料进行整形,或用木本植物材料经过加工培育,成为所需要的艺术造型。这种桩景用的是“缩龙成寸”的手法,但费时费事,成本很高。由一株小苗制成一盆老桩头盆景,少则也需十几年。即使是从山野掘取树桩、也需经养坯、改坯,约3—5年成型。近几年有的人用老桩芽接和移株靠接速成繁殖法制作树桩盆景,虽然缩短了制作时间,但也需两年以上才能成型。近几年我试用黄荆条、黑格令根和死去的松柏类盆景老桩头作假桩头,镶嵌或盘曲木本、藤本植物,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目前盆景界不少同志称之为“树桩盆景”的提法,很不恰切,特别是简称桩景或古桩更不妥。桩是树木的残余,从山野中挖来的树桩制作成盆景,当然可以称为树桩盆景,但不能概括其他。扬派盆景以前强调幼树培育和盆中培养,现在改进为幼树培养与山野挖取老桩并重,盆中培养与地上培养交替,以缩短培养的时间。显然,由幼树培育而成的称为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5.
我国盆景现行分为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这意味着用树桩盆景去包括其他植物盆景。植物是母项,树桩是子项,怎能把母项归纳到于项里边去?是纲目颠倒,不科学不可取的。“树”是万木之总名;“桩”乃树木之残余。它表明树桩盆景应有树景与桩景之区分。更有甚者将“树桩盆景简称桩景”,这是不妥的。山水盆景,有人称山石盆景,又有人称水石盆景。其实它们之间各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水石”与“山石”两词较实,比较而言,山水盆景这个名称为好,好在它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中的山山水水之美。以我浅见,中国盆景分类按造景材料应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植物盆景,即使配有拳石之类,仅属烘托、陪衬;山水盆景,也有植  相似文献   

6.
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树桩盆景的艺术传统,是当今园艺界需要研究的课题。它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从野外掘取老桩来培养制作,是值得提出来讨论的。树桩盆景历来以讲究苍古入画为上品,不论何种流派,都以“桩必古老”作为选桩标准。因此,人们  相似文献   

7.
<正>一般树木盆景素材主要来源于采掘山桩和繁殖育苗。从山野挖取生长多年的树桩进行培育加工,可以大为缩短造型时间,还可选到形态自然优美、古雅朴拙的老桩,制作成盆景佳品。但有时受树桩固有形态的限制,主干与侧枝  相似文献   

8.
山茶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卉,它的花朵、茎杆、枝叶都非常美丽。如果按自己的构思和意愿制成树桩盆景,那真是锦上添花,妙不可言了。但是用传统的方法去做至少得花十几二十年时间。近年来我用油茶树桩嫁接山茶花,快速制作盆景获得成功。作法是早春雨季到来前,到山野选取或购买有一定造型价值的油茶树桩,最好是砍柴后萌蘖的植株,带土采掘回来。油茶树桩的树龄最宜选二十年内的。因太老的油茶树桩细胞分裂能力差,采挖后种植和嫁接都不易成活。采回的树桩,将主杆先进行截剪,使其形成桩景骨架,留有嫁接的余地。并根据树型的要求将根系短截,然后种植于适当的花盆里护养。五六  相似文献   

9.
制作盆景的树桩,当然是树龄越长越好。可对于一般盆景爱好者来说,老桩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尽管树龄会使树桩体现出苍老的气韵,但体现树桩苍老与稚嫩并不完全靠树龄,正确掌握老与嫩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制作树桩盆,无疑  相似文献   

10.
对节白腊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材,古老桩头更是珍品。郭新堂先生的这件对节白腊桩头盆景,原载《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第9期,现又选登在连智兴先生编著的《树木盆景造型》一书中。能制作象这样好的桩景,还有很多其它树种,如古梅桩、榔榆桩、紫薇桩,等等。这件作品为劈干式。老桩被劈去一半,是雷轰电击、苍老枯朽之故,是樵夫砍伐、开山挖路所致,还是郭君手下“无  相似文献   

11.
并不是每件树桩都适合制作盆景,所以要选桩。选桩就是在众多树桩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基本符合盆景造型形式的或具有异态美的特别怪异的桩材。然后再因材立意,进行造型创作。因材立意就是依据桩材的个性、态势、特征、气质,确定今后作品的主题,赋予其人格化、艺术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所谓窄脚,就是树干与树头局部上大下小的反常现象。这是盆景制作选材的忌讳。原因是没有树气,不雄伟,力度衰减,基础不牢,有悖于物种向上求荣的自然生态。盆景爱好者是不会选择这种胚材的。山松盆景树桩出现窄脚的情况较为少见,因为山松在崇山峻岭的环境中生长,必需依靠牢固的根基才能立得住脚。由此而造就它粗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春我从贫脊的山林中挖掘到5株高矮不等的对节白腊树桩。桩材清秀、枝条分布均匀,特别是桩体靠近根部的枝条粗壮有力,根须四面辐射,是做丛株盆景的最佳选材。在制作中,保留了全部枝条,并分别将所有的枝条剪去2/3,形成了过渡枝。先在  相似文献   

14.
<正>蜡梅是我国传统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本文旨在讲述蜡梅作为盆景的素材选取以及相关盆景制作,使更多人了解蜡梅盆景艺术。素材选取蜡梅小盆景制作选材一般于秋季至第二年的初春在小蜡梅中选择。首先,要选择嫁接处砧木和接穗亲和力高、伤口处愈合好、不易区分接穗和砧木的蜡梅。其次,要选择嫁接处低矮、树桩造型较好、接穗处芽点低、根系发达、带土球的蜡梅。若制作观赏效果好的老桩景,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老桩不易  相似文献   

15.
小叶冬青老根桩盆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叶冬青可制作成各种树型、各类规格的树桩盆景。而更为突出的是:小叶冬青在土面以上的粗老根桩,虬曲弯转,形状优美,干肌古朴斑剥,受长年虫注土蚀,坑凹洞穴较多,枯凹面积较大,色泽枯黑,形似山崖陡悬。又能借助桩上的部份侧根活皮,屈强地向上萌发枝叶,郁郁葱葱,与残缺古朴的老根桩形成鲜明的对比。笔者被此类老根桩所吸引,利用它制作成老根桩盆景。现介绍“露干式”和“矮状式”两种类型。一、露干式:这是利用桩上的枝干造就成与根桩相协调的树型。其枝干能独立成型,而又不失与根桩相配成景。枝叶集中在枝  相似文献   

16.
榔榆叶小枝密,易成活,耐修剪,成型快,是制作各式盆景的上乘材料。但如桩坯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榔榆裁桩不可“留有余地”刚搞树桩盆景时,面对采回的心爱桩坯,左右端详,不忍下手。在下锯时,深怕栽多了而后悔,又怕培植中芽点不到位,所以在下锯时我总是在造型设计确定的裁锯线外多留上一二寸。实践证明,这样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榔榆易栽易活,从哪儿裁锯,它必然会从哪儿的形成层生出无数的芽子。多留了,以致于在桩子生长一二年后,经过再斟  相似文献   

17.
<正>培育一盆艺术性较高的树桩盆景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创作出形神俱佳的桩景作品,无疑是盆景爱好者和制作者所向往的。实践证明,通过人工促老催古的技术处理,即可达到在短时间内使树桩成型的目的。选材每年冬季和早春,选取容易形成干低枝曲、姿态优美的奇特老桩。截枝养冠截枝养冠是桩景造形中必  相似文献   

18.
笔者是一个盆景制作的爱好者。多年来业余从事树桩盆景的制作,总有这样的感想:树桩盆景好象特写镜头,画面常常难以开阔深远;因为树桩盆景一般都要靠采集的天然桩形来决定其整体形象,尽管其枝形、树冠等可由人工控制培植,但终不能尽如人意。山石盆景也有这局限。而水旱盆景独树一帜、结合了水土、植物、山石、配件  相似文献   

19.
在培植树桩盆景时,往往因山民从挖桩至上市销售时间过长而失水过多,或培植者选盆不当和养护不善而枯死。面临躯干姿态奇特、苍古自然的树桩没有种活,主人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对这类弃之可惜的树桩,却是盆景爱好者制作盆架佳品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盆景享有“高等艺术”之誉,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对制作盆景的浅见,供园艺爱好者探讨。一、制作的手法制作一件盆景,可粗分为两种手法: 1.“因材立意”制作法自然衍生的老椿头,是不会按人们意志去生长的,但它的苍老之态,颇具古朴之趣,故可依它的姿态而名为“枯木逢春”、“劲松”等。可在这样的立意上去做进一步加工布置。自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