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樱桃改接甜樱桃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劈接或带木质芽接法,将5~10年生中国樱桃改接为意大利早红、红灯、拉宾斯、那翁、先锋和早红宝石等甜樱桃品种,嫁接成活率平均达90%以上;改接第6年平均666.7m2产量达710kg,最高达945.7kg,每666.7m2收入1.42万元,比中国樱桃增收1.33万元.  相似文献   

2.
高秀梅 《落叶果树》2008,40(3):54-55
春季树液流动后,采用劈接、舌接或切腹接,将8年生中华樱桃品种大红樱桃改接为岱红甜樱桃.改接后第2年结果,第3年666.7m2产量422.5kg,第4年达820.9kg,产值提高5~6倍.介绍改接及改接后的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月,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乡西庄村与台湾客商签署建立80hm2日本甜柿出口基地协议.于2002年冬在旱薄丘陵地上栽植君迁子实生苗,2003年春进行高位芽接日本胜安1、2、3号甜柿品种,2004年开始见果.2006年高产地片,每666.7m2产量达420kg.2007年达924kg,每666.7m2产值达3000元以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各梨产区掀起了"水晶梨"热,由此带动了日韩梨品种的大量引进和发展,尤其以褐皮品种倍受国际国内市场的青睐,价格一路攀升,果农纷纷大面积栽植和改接.由于引进、发展的多数是中早熟品种如黄金梨、圆黄梨等,不耐贮藏,货架期短,且与其它果品同时上市,经济效益并不好.2001年第三届烟台世博会时,我市引进晚熟梨新品种"晚秀"接穗,高接在冀州市大寨村10年生鸭梨树上,计2.66 hm2,平均每株改接40个头.第2年产量达1 000kg/666.7m2,纯收入5 000元;第3年产量3000 kg/666.7 m2,纯收入1.2万元.其效益是当地主栽品种鸭梨的4倍.  相似文献   

5.
苏培芝 《落叶果树》2014,46(6):47-48
2006年春,对云南省永仁县栽植的劣质石榴进行良种改接试验.结果表明,在永宁县,以3月初砧木萌芽时在砧树主干离地20cm处锯干进行硬枝切接效果较好,嫁接成活率95%以上;生长快,改接两年后基本恢复树冠;嫁接第2年开花结果,平均每666.7m2产量110kg.第3年结果株率96%,平均每666.7m2产量600kg.第4年结果株率100%,平均每666.7m2产量1320kg.第5年后进入盛果期,平均每666.7m2产量1760kg,2011年以来,平均每666.7m2产量2200kg.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6.
为调整苹果品种结构 ,提高果园经济效益 ,我们于2 0 0 0~ 2 0 0 3年在沂源县徐家庄乡小张庄果园进行了红将军苹果高接换头及早期丰产技术试验。试验园为山间平地果园 ,面积 4 7hm2 ,原主栽品种为小国光 ,树龄1 8年生 ,株行距 5m× 6m。 2 0 0 0年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全部改接成红将军苹果 ,每株嫁接 90~ 1 2 0个芽 ,改接后的树形仍为主干疏层形。改接后第 2年见花 ,第 3年遭晚霜危害 ,666 7m2 产量为 760kg ,第 4年 666.7m2 产量达 2 0 0 0kg ,经济效益为小国光品种的 6倍。试验表明 ,选用生长健壮、芽眼充实的 1年生发育枝做接穗 ,嫁接成…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上旬,在梯门乡西沟流村北山坡地栽植金太阳杏1.3hm2,土壤为褐土,有机质含量0.9%.株行距2m×4m,授粉品种为凯特杏,配置比例4:1.苗木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666.7m2产量581kg,第3~6年666.7m2产量分别达1245、2490、2905和3330kg.  相似文献   

8.
1 998年对 6年生红富士苹果采用劈接、切腹接等方法改接松本锦 ,成活率达 93.6% ,接后当年恢复树冠 ,第三年每 666.7m2 产量为 2 4 56kg。  相似文献   

9.
用黄金梨对2hm2 9年生砀山酥梨进行高接换头,高接后梨园覆草,秋施基肥,及时追肥灌水,配置绿宝石做授粉树并结合人工授粉,综合防治病虫害.改接第2年平均666.7m2产222kg;第3年达2986kg,产量超过同龄未改接树.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美国8号'苹果是美国选育的大果型、全红色、早熟优质苹果新品种,原代号为NY543,1984年引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其特点是树势健壮,早果性强,果个大,产量高,外观鲜红艳丽.2002年春,我区双岛街道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美国8号'苹果苗木300株,分别在双岛镇台山西村、张家村试栽,株行距3m×4m,授粉品种为'藤牧1号'.栽后第3年开始见果,第4年平均株产18 kg,每666.7 m2产1 000 kg;第5年平均株产20.9 kg,每666.7 m2产量1 149.5 kg;第6年平均株产24.6 kg,每666.7 m2产量1 353 kg.平均售价3.00元/kg,经济效益显著.经5年栽培观察认为,该品种是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1.
樊秀京 《落叶果树》2006,38(4):44-45
2003年将8年生薛城冬枣改接为大瓜枣,采用单芽接穗插皮接法,每株嫁接30~40个接穗,嫁接后当年结果,第2和第3年每666.7m2产量分别为389.4kg和716.3kg。  相似文献   

12.
大棚桃栽培高产高效,深受果农欢迎。随着桃新品种的引进,原有的某些品种因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被更新,若全部刨除重新栽植将会影响第2年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2008年开始在临朐县龙岗镇王家寨子、和庄等村大棚内对一些表现差的桃品种陆续进行改接,取得较好效果,一般当年改接后冬天扣棚,第2年春天每666.7m2产量达到2000kg以上,收入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利用4年生核桃,采用插皮舌接和腹接技术进行高接引种,引进礼品2号核桃新品种,改接成活率达85%以上,改接第2年遭遇特大霜冻未挂果,第3年全部结果,第4年小单株产量3~5 kg,667 m2产量75kg,果园价格(青皮)15元/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保护地早熟黄瓜品种不抗病、经济效益低、抗病品种不早熟的矛盾,笔者1988年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引入中农5号黄瓜新品种,经过1988~1989年品种比较试验, 1990~1992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均显示该品种适合春茬大棚栽培的优越性。该品种生长发育快,雌花节位低,可连续结瓜。一般产量7 000~8 000kg/666.7m2,最高可达10 855kg/666.7m2。前期产量高,苗期生长速度快,抗枯萎病能力比长春密刺强,耐霜霉病与白粉病,是春茬大棚黄瓜较理想品种,现在山东鲁北平原地区推广应用。5年累计推广面积82.7hm2,总产986.85万kg,总产值1024万元。累计增…  相似文献   

15.
2 0 0 0~ 2 0 0 3年 ,引进毛叶枣进行日光温室栽培 ,主栽品种高朗 1号 ,株行距 2m× 2m。为保证毛叶枣正常生长结果 ,温室采用 80cm厚的复合墙体 ,适时定植 ,严格控制温湿度 ,及时追肥灌水 ,补充营养 ,采用Y形整枝 ,加大主枝角度并及时摘心、搭架 ,严格疏果 ,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植当年即可见果 ,第 2年平均株产 8.1kg ,折合666.7m2 产 1 3 45kg ;第 3年平均株产 1 5kg,折合666.7m2 产量达 2 5 0 0kg。单果重 1 0 0~ 1 5 0 g ,最大单果重达 2 0 0 g。  相似文献   

16.
乐薯一号马铃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薯一号马铃薯在乐都县表现早熟、块茎大、商品率高、丰产性好等特点,2005年全县种植乐薯1号7 666.7 hm2,占该县马铃薯播种面积的57.5%,平均667 m2产量达2 770.5 kg,最高达3 741 kg,商品率在90%以上.该品种于2004年2月通过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成为青海省马铃薯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我场从美国引进安哥理诺李接穗,高接在杏树上.杏园面积1 000m2,为缓坡梯田,株行距3m×5m,品种为串枝红,10年生,每树高接20~30个头,当年恢复树冠.高接第2年开花株率100%,株产1.5~4.0kg,最高株产12kg;第3年每666.7m2产量320kg,产值1 600元;第4、5年分别为753.4kg、3 760元,1 053.4kg、7 374元;第7年为1 500kg、1.05万元(第6年因药害落果).  相似文献   

18.
宽甸县古楼子乡是我县最早引进日本栗的乡镇,共引进10几个品种进行试栽,其中国见是被广大果农和加工厂家较为认可的主栽品种之一。“国见”是1995年引进该乡,在康家堡子村孟凡利板栗园进行早期丰产栽培试验。1试栽与推广该地区年平均气温7.5℃,年降水量1100~1200mm,无霜期148d。年日照时数为2360h,≥10℃积温为3250℃。该试验园面积为15hm2,弃耕地,坡度为19°,西南向,棕壤。1993年定植当地栗实生苗,株行距3m×4m,每666.7m255株,授粉树为“金华”等,按5∶1配植。1996年高接国见品种,接后第2年666.7m2产量达43kg,第3年产64kg,第4年90kg,第5年…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开始进行月神柿幼树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面积1.67hm2,株行距2m×2.5~3m.定植第4年平均666.7m2产量迭1781.5kg,其中O.33hm2高产园平均666.7m2产量达1896.4kg,最高株产23.75kg.几项关键栽培技术措施是:精细建园,定植成活率达97.5%;前促后控,加强土肥水管理;适时多次摘心和拉枝,迅速增加枝量,扩大树冠;盛花期主干环剥倒贴皮,坐果率高达74.61%.  相似文献   

20.
大棚栽培的3年生早红2号和早醒艳油桃,于5月份果实成熟前后用带木质芽接法,高接改换曙光、早红艳油桃和早露蟠桃。接后及时折砧、剪贴、解绑、除萌蘖、整形修剪和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恢复树冠;7月下旬开始喷施2~3次100~300倍多效唑控长促花。改接当年树冠基本恢复,并形成充足的花芽,在基本不影响当年产量的情况下,次年3个改接品种每666.7m2产量分别达810.2kg、948.7kg和549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