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技术与市场》2010,(4):114-115
1、美国坠玉灯笼果美国坠玉灯笼果为丛生落叶小灌木,株高1.5米左右,果实为小浆果,呈圆球形,似灯笼,直径1.5-2厘米,最大纵径可达2.5厘米,1-2个果着生于一个果穗上,平均单果重3.5克,最大果重可达5克,初熟期为粉黄色,充分成熟为紫红色,皮薄,光亮透明,含可溶性固形物13%,多汁,甜酸可口,有  相似文献   

2.
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别名: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莺子、糖罐、糖果、蜂糖罐、槟榔果、金壶瓶、糖橘子、黄茶瓶、藤勾子、螳螂果、糖刺果、灯笼果、刺橄榄、灯笼果、刺兰棵子等。根皮提制栲胶;果实入药,有利尿、补肾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燕山早丰”为河北省迁西县自选板栗优良品种,栗果红褐色,个头均匀,品质优良,因成熟较早(9月上旬),可抢占市场,有着良好经济效益。该品种树冠呈圆头状,分枝角度中等,母枝嫁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丰产稳产性较好,适宜密植。现将其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黑松花粉体外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荧光标记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研究了黑松花粉和花粉管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黑松成熟花粉含2个退化的原叶细胞、1个生殖细胞和1个管细胞;花粉水合12 h后才开始萌发,花粉萌发后管细胞核移动进入花粉管内,而生殖细胞仍留在花粉粒内;伸长的花粉管可分淀粉粒区和透明区;花粉管内原生质的流动呈喷泉式;花粉管壁具纤维素层;年青的花粉管壁有胼胝质沉积,而较老的花粉管壁不具胼胝质层,花粉管内亦不具胼胝质塞;花粉管易于形成分枝,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与分枝的形成有关;培养基中高浓度蔗糖可抑制花粉管的伸长.裸子植物在花粉结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形态结构方面与被子植物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赤桉又名柳叶桉、细叶桉。原产澳大利亚,引入我国已60余年,云南南部栽培较多。赤桉为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2至3米;树皮光滑呈条状脱落,呈灰白而带红色斑块,树干基部树皮不脱落,小枝红色,短细下垂。幼叶卵圆形至宽披针形,成熟叶有柄,长披针形;花期10至12月,果熟翌年9至11月。赤桉为阳性树种,分枝低,树冠小、枝叶稀疏,根系发达,抗风力强;耐干旱、水湿、寒霜。如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达20.4℃,最热月  相似文献   

6.
醋栗的栽培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地野生的醋栗不少,栽培的种类和品种是从国外引入的,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醋栗是抗寒的果树,果实单生不成穗,近圆形或椭圆形,成熟时果皮黄绿色,光亮而透明,几条纵行维管束清楚可见,花萼宿存,很像灯笼,因而也称灯笼果。青熟的果实味虽酸,但酸味纯正清爽,食之可以开胃;半成熟的果实最适宜加工,完全成熟的浆果昧较甜,适于生食及酿酒。  相似文献   

7.
地肤别名绿帚、蓬头草、孔雀松,成熟后的植株可当扫帚用,也是很好的绿化植物。 地肤系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分枝极多,基部半木质化,全株被有柔毛。枝叶密集,植株呈椭圆形,有“草本柏松”之称。叶片多而  相似文献   

8.
麻疯树2年生人工林构筑型对修枝与土壤肥沃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次采用固定枝级划分方法,试验研究了麻疯树构筑型对土壤肥沃性的响应,并探究了构型调控效果的资源反应。结果表明:1)土壤肥沃时麻疯树分枝率高、分枝角度小、枝长较长,构型为密集型;土壤瘠薄时麻疯树分枝率低、分枝角度大、枝长较短,构型为游击型;2)人为修枝也没有明显影响构型对土壤肥沃性的响应策略,但却显著增加了肥沃生境下构型的密集性(30→22°);3)人为修枝改变了贫瘠生境下一级枝长度、一级枝枝径与二级枝长度,具有壮枝作用,而对肥沃生境树体枝条大小影响不明显(二级枝枝径例外);4)据分析,同龄顶芽间距离为间隔子,分枝间夹角为分枝角度,分枝率是分枝强度,类似于克隆植物构型;5)构型枝级划分采用了固定枝序法确定,主干分枝为一级枝,一级枝分支为二级枝,增加了枝级的稳定性,与传统枝级划分方法相反;6)分析还发现,麻疯树构型对资源异质性的响应根源在于一级枝分枝角度,该参数塑造了游击性与密集性的构型特性。  相似文献   

9.
无花果,桑科榕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由绿色到成熟时呈暗紫红色,皮薄无核,肉软味甜,胜过草霉香蕉。无花果具有速生性,当年苗可达1米—1.5米,十余个分枝,灌围径80余厘米;高产性,当年苗可挂果并有部分成熟,果重25克—60余克,基本上是一叶一果;果熟持续性,四月中下旬始果,7月至11月陆续成熟,5个月中天天都有果熟;药食兼用性,根、枝、叶果均  相似文献   

10.
隔年贮藏檫树种子形态成熟时,果皮虽已呈蓝黑色,但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当年采收的种子即使生活力很高,通常都不会前发。到次春,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种子不会萌发,一般场圃发芽率只有20~60%左右(表一)。倘若种子处理和贮藏不当,发芽率更低。这表明,檫树种子采收后,在生理上需  相似文献   

11.
经济植物长白茶藨子苗木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茶藨子( Ribes komarov ii )为虎耳草科,茶藨子属植物。别名:山麻子,狗葡萄,山樱桃,醋栗,灯笼果,东北茶藨,东北醋李等。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是东北地区重点保护性植物。其浆果味道鲜美、多汁,是野果中的尚品,是酿制果酒和制作高级果酱的最佳材料。果实中含大量的维生素C。叶子含单宁,可做烤胶原料。其种子中含油率约为20%~25%,可用作榨油原料。果实味酸、温。具有解毒功能。所以长白茶藨子是十分优质的经济植物。人工栽培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影响翠雀花观赏性状的几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花蕾数量影响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分枝数、茎粗、叶长、叶宽、花冠直径、株高、基叶数。其中分枝数对花朵数量的影响是最大的,二者的关系为线性。对单朵花径影响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分枝数、叶数、花蕾数量,回归分析中株高与花径呈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3.
1.小椒五台、盂县叫金黄椒,晋东南地区叫小红椒。小乔木或灌木状.树势旺.树冠呈杯状,枝条开张,皮孔较密。每节生两刺,刺短而肥。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枚,果实小近圆形,成熟后金黄色,阳面呈红色,果实卵圆形,有白色突起.缝合线较深,香味浓,成熟早,品质佳,丰产.10年的树可产鲜椒5—7.5kg。但抗旱性较差.裂果严重.成熟后要立即采收。主要分布在五台、盂县、黎城、平(?)、左权等县。  相似文献   

14.
寒露籽,树冠小,多呈直立形,分枝角度小于30&#176;。叶小而密,果小皮薄,每果种子1-3粒。“寒露”前后果熟开花。出油率30%,抗病力强,产量稳定,但果实手摘费工。 霜降籽:树冠较大,开张,分枝角度一般在40&#176;-60&#176;之间,叶大稍厚,果大,每棵种子4-7粒。有时更多。“霜降”前后果熟、花开。出油率25%左右,抗病力中庸,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无患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无患子又名皮皂子、菩提子、油患子,属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5 m.枝开展成广卵形或扁球形树冠.树皮灰白色,平滑不裂;小枝无毛,芽两个叠生.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4枚,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6~13 cm,宽2~4 cm,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两侧不等齐,全缘,无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微毛.圆锥花序顶生,主轴和分枝有茸毛;花期为5~6月,开放时直径3~4 mm萼片和花瓣各5片,边缘有小睫毛;花瓣的瓣柄内侧有被长柔毛的鳞片2片.核果由子房的1室发育而成球形(未发育的2室多残留基部),9~10月成熟;熟时褐黄色,表面有棱型网状突起,直径2 cm;种子球形,黑色光亮,坚硬.  相似文献   

16.
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为利用侧芽进行泡桐人工接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自然状态下1年生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结果显示:1)在高密度粗放管理条件下,毛白33泡桐分枝习性表现为假二叉分枝,第2年不能接干的占42%,而58%的单株分枝特性表现为合轴分枝与假单轴分枝(近似顶芽接干的主轴分枝或单轴分枝),能够实现自然接干,这3种分枝类型可以统称为假轴分枝;2)第2年接干单株的接干形率均较大,但能不错位通直接干的仅占14%,86%的接干单株的错位状况需要2~3年后才能得到改善;3)在接干单株中,从接干的上侧芽向下数,越向下在干上分布的侧芽萌发成枝的长度、粗度越小,枯死率越高,但与主干上方夹角逐渐变大,第4对侧枝的分枝夹角最大,以下夹角减小,长度、粗度减小趋势变缓,并枯死。  相似文献   

17.
常绿乔木,高12~30 m.树干圆而通直,树皮棕褐色或褐色,光滑或呈薄片剥落;单轴分枝,大枝(第一次分枝)近轮生或互生,平展或斜举,小枝(第二次分枝)对生.树冠塔状广圆锥形.  相似文献   

18.
矮小灌木状竹类植物。地下茎复轴型。秆高1—1.5米,节间圆筒形,秆中部节间长约8厘米,直径2—4毫米,幼时黄绿色,老秆逐渐变为淡黄绿色,最后呈枯草色,秆光滑无毛,节下多少具白粉;秆环微隆起。秆之每节具分枝1枚,分枝粗壮且可与主秆相近,顶端可有2—3枚分枝,次级分枝亦为1枚,与分枝粗细相若;秆箨宿存,厚纸质或近革质,光滑无毛,中部者约等长于节间,箨片披针形,直立、中部箨之箨片长1.2—2.2厘米,上部箨之箨片较长,可达5—6厘米或更长;箨耳狭,片状上举,或呈镰形,  相似文献   

19.
<正> 咖啡褐斑病(Gercospora Coffeicola)又名叶斑病或雀眼病,是普遍发生在小粒种咖啡上的一种真菌病害。我站今年播种的苗圃幼苗和定植在大田的小苗,也有不同程度的受害。 病源菌属半知菌类尾孢属,无性时期分生孢子梗褐色至黑褐色,有格但不分枝,呈曲膝状,丛生于子座组织上。分生孢子梗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多细胞,鼠尾形、线形或鞭形,直或稍微弯曲。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建立第五年时植株的生长与分枝状况,研究的性状包括树高、胸径、枝条总数、年高生长、 年枝条生长量、年分枝数、不同分枝处树干直径等。对总的生长与分枝性状(含树高、胸径、枝条总数)分析表明:家系间只在胸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分年度的生长与分枝性状的研究表明:家系间在年高生长、年枝条生长量、年枝条直径方面无显著差异;年分枝数在刚建立的前两年家系间没有显著差异,后两年则差异显著;不同分枝处树干直径在连续的四年内,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度的生长与分枝的趋势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家系的年高生长与年枝条生长呈递增型,而大部分家系每年的分枝数却为波动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该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到建立的第五年时,家系间的差异大部分都不显著。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马尾松初期生长节律;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建园家系复杂的父本构成。因此,这个时期进行家系选择不太有效,建议在利用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建立实生种子园时,对他们先期进行苗期选择,而不是采用所有的子代。图1表4参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