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受侵染的美国白蛾蛹体内分离出白僵菌菌落,并对该白僵菌菌落进行纯化,获得白僵菌纯菌落。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研究了不同湿度、紫外线、营养液和不同培养基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营养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Bb01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在此温度下,15h孢子萌发率在100%;在湿度为100%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孢子萌发率高;经紫外线照射18h孢子萌发率在0%~17.00%范围内,而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白僵菌是半知菌类丝菌目波氏菌属的一种虫生性真菌。寄生害虫的方式靠孢子接触体表,孢子发芽侵入虫体,菌丝靠虫体内营养大量繁殖而杀死害虫。孢子在8—32℃的条件下均能萌发,但最适生长发育的条件是:温度25—28℃,相对湿度90%以上。 在我国南方许多省(区),已大量推广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据福建、  相似文献   

3.
环境条件及常见农药对球孢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紫外线及田间常用的2种杀虫剂和3种杀菌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5℃温度范围内,球孢白僵菌的菌落直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5℃条件下达到最大,即23.2~32.0 mm。经紫外线处理,得到菌株BbI01抗紫外线能力最强,处理与对照菌落直径无差别;杀菌剂对球孢白僵菌的菌丝生长完全抑制,而杀虫剂的抑制作用较弱,其中敌百虫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反而有促进作用,说明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该文通过实地试验,研究不同林分因子、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对防治效果的影响,探索防治的最适宜环境条件。认为地势低洼,林分郁闭度大,植被盖度高的林分除治效果好;温湿度尤其是湿度是白僵菌感病松毛虫能力的主导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温湿度越高除治效果越好,温度24~26℃,湿度在70%左右时较为适宜。白僵菌对干旱环境有一定的潜伏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白僵菌和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 ℃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 ℃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氏肿腿蜂及携带白僵菌的管氏肿腿蜂分别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作用比较发现:第7天时,单独接种白僵菌的最高死亡率在25 ℃条件下是26.3%;单独接肿腿蜂的最高死亡率是55.0%;携菌肿腿蜂的最高致死率为94.4%.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使松墨天牛幼虫死亡率达到61.1%,而肿腿蜂使松墨天牛幼虫的林间致死率是40.8%,白僵菌的为0.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可对松墨天牛幼虫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和白僵菌主要生理特性及毒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5℃条件下 ,粉拟青霉 (Paecilomycesfarinosus)南北株系和白僵菌 (Beauveiabassiana)在水滴中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 79 8%、6 7 2 %和 78 4%。而当RH为 90 %以下时 ,孢子萌发率急剧下降 ,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 2 5℃ ,粉拟青霉均为 2 0℃ ;15℃以上时 ,S -Pf菌株萌发率高于N -Pf菌株 ,15℃以下相反。在PDA培养基上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产孢量基本相同 ;N -Pf最适生长温度 ;产孢温度为 2 0~ 2 5℃ ;S -Pf则为 2 0℃ ;在 2 0℃以上 ,Bb对马尾松毛虫的感染率高于粉拟青霉 ,但在 15℃以下 ,粉拟青霉则明显高于白僵菌。  相似文献   

7.
从受侵染的美国白蛾蛹体内分离出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并对该白僵菌菌落进行纯化,获得白僵菌纯菌落。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研究了在不同湿度、紫外线、营养液和培养基条件下对球孢白僵菌Bb11菌株营养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时,球孢白僵菌Bb11在湿度为100%的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孢子萌发率速度最高,在21h后萌发率能够达到100%;紫外线照射在30min以内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但对孢子萌发有明显的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储存温度对白僵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冷库储存白僵菌时,在0~1℃储存的孢子活性保持良好,活孢率在70%~80%,生长和防治效果最佳,可储存时间为3~4个月。  相似文献   

9.
王毅 《陕西林业》2001,(2):34-35
一、生物防治措施 1、白僵菌防治: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或赤松毛虫,可在温度24℃以上的露水连雨天或较大时进行,并且施菌量适当增加3~4倍。可利用飞机或地面喷粉,飞机或地面低量喷雾、超  相似文献   

10.
白僵菌无纺布菌条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比较不同培养基对白僵菌无纺布菌条产孢量的影响,筛选出经济实用的麸皮培养基。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3.5,常温接种,培养温度25℃,湿度90%—95%,培养时间为6—7d。最终产孢量可达1.2亿/cm^2。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宁夏本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控制作用,选取4株球孢白僵菌研究其对枸杞蚜虫的室内致病性及影响致病性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2号菌株对枸杞蚜虫控制作用最好,其致死中浓度LD50为1.7×106孢子/m L,致死中时LT50为4.46 d(1.0×106孢子/m L);随着温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的侵染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在22~28℃范围内,校正死亡率的升高速率最快,在31℃下,校正死亡率最高,最有利于白僵菌侵染枸杞蚜虫;随着湿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的侵染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相对湿度90%时,校正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其他湿度,最有利于白僵菌的侵染;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紫外线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升高,在孢子萌发抑制率50%时,照射时间为3.18 min,田间施用应避免阳光强烈时段。  相似文献   

12.
白僵菌油剂与溴氰菊酯混合超低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浓度白僵菌油剂与溴氰菊酯混合超低量喷雾防治马毛松毛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每hm^2使用量为1500mL白僵菌油剂、1.5mL2.5%溴氰菊酯时,48h内的死亡率为28.1%;在用量为6000mL白僵菌油剂、12mL2.5%溴氰菊酯时,48h内的死亡率高达94.4%。到松毛虫化蛹时以上两处理的总体防治效果分别为48.8%和99.6%。各防区的白僵率从7.5%—31.5%不等。与白僵菌油剂的用量呈相关性。结果表明,白僵苗与溴氰菊酯混合的防治是快速而持续控制松毛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白僵菌是我区防治马尾松毛虫危害的常用真菌杀虫剂。通常认为培养白僵菌的温度可达35℃,但在土法生产白僵菌的实际过程中,往往在日温最低值超过20℃时,菌粉含抱子数较低而且成品率也仅达50%。为了解决在日温20℃~27℃的相对高温下也能生产出合格的且成品率达对%-80%的菌粉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五年的实验,总结出高温下生产白任菌的技术要领。二级招揽液体种子培养摇瓶液体种子培养时间为45-48小时。培养结束后,质量检查时要求眼看苗液粘稠状、乳黄色。用手摇动三角烧瓶,可见瓶壁有絮状菌液流下,静互不动时,没有明显的分层。嗅…  相似文献   

14.
我县地处鄂西南,受松毛虫危害已是第十个年头,为了解决树高、林密施放白僵菌粉剂的困难,县委决定生产白僵菌粉炮。由十四人组成专业班子从五月二十九日起到六月二十二日结束,共生产白僵菌粉炮一万三千二百四十六个,共用去菌粉六千六百二  相似文献   

15.
2008—2009年对呼和浩特市内种有山桃和樱桃的公园、植物园、树木园、机关、庭院等地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被害桃树上感病死亡的桃红颈天牛成虫。通过对成虫体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确定为球孢白僵菌。经管氏肿腿蜂带不同浓度致病菌接种的室内致病力测定,23℃条件下饲养25d,桃红颈天牛幼虫感病致死率分别为100%、70%,证明球孢白僵菌是桃红颈天牛的致病菌。同时管氏肿腿蜂对桃红颈天牛幼虫具有寄生性:  相似文献   

16.
自1981年应用白僵菌油剂超低容量防治松毛虫试验成功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白僵菌油剂、乳剂防治松毛虫,高含量孢子粉的用量增加了。为了探索贮存商含量孢子粉的方法,近几年来,我们分别做了低含水率低温贮存、同含水率不同温度、同温度不同含水率等三种不同的贮存方法试验,本次主要是进行不同包装材料贮存试验,以掌握白僵菌孢子粉的有效贮存方法。一、材料和方法(一)试验材料白僵菌孢子粉由高州县微生物厂提供,1983年11月生产,含孢量1,587亿/g,活孢率87%,含水率13.5%。(二)试验方法 1983年11月25日将上述孢子粉装进盛有氯化钙的干燥器内,至1984年5月3日取出(在室温下进行),测得活孢率为80%,含水率为4.3%。将这些孢  相似文献   

17.
一、对白僵菌应如何评价我省从1976年开始土法上马,建立白僵菌厂,到目前为止己建菌厂11座,共生产白僵菌1600余吨,防治松毛虫283万多亩。朝阳地区6县18个林场83个乡,1976—82年共防治松毛虫157万亩,平均杀虫率达70%以  相似文献   

18.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与环境温湿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防治期的气候特点,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下,开展白僵菌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因子是影响越冬代防治效果的主要因子,在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在18℃以上时放菌,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出现白僵时间为10d左右。  相似文献   

19.
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目前普遍推广使用的一种方法,具有防治费用低,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当前生产白僵菌主要采用三级发酵培养用此方法生产的白僵菌原粉体积大,含水量高,有效保存期一般只有半年,如不及时使用就会变质失效,造成浪费。根据这一情况我们试制了“GF——80型白僵菌孢子吸附粉碎机”。该机既能粉碎白僵菌原粉,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一大主要害虫,目前,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主要防治手段。当前主要采用三级发酵培养法生产白僵菌。我区目前年产白僵菌粉70—80万斤。由于白僵菌原粉体积大,不易干燥,含水量10—15%,故有效保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如不及时使用就会造成浪费,而在生产实际上,目前既无法准确测报虫灾发生面积,又不能不生产足够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