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草甘膦在松杉撒播苗圃苗后除草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
对2~5年生马尾松实生苗、扦插苗2种苗木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这2种苗木造林的保存率都超过95%。扦插苗和实生苗2年生时5个测量性状(树高、胸径、冠幅、活枝轮盘数、侧枝总数)均差异不显著;3年生时树高、胸径差异显著,其它不显著;4年生时5个性状差异均显著。即从3年生开始扦插苗早期生长量才显著高于实生苗。说明扦插林早期较实生林速生。在种子短缺的情况下,利用优良的无性系繁殖苗木,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对川楝、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3个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区主要造林树种不同育苗密度所培育裸根1年生苗的光生理效应、苗木的形态质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在其他育苗措施相同的情况下,苗木密度是决定其苗木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苗木密度的增大,3树种裸根1年生苗木的总体质量随之下降,以低密度时为佳。3个树种裸根1年生苗的一级苗产量分别在其苗木密度为75株/m2、100株/m2为高,而以75株/m2时最高,虽然此时苗木的净收入不是最大值,但投入/产出比值最大。而二、三级苗木产量随其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苗木密度为150株/m2时三级苗所占百分率接近国家标准15%的许可界限。据此3个树种的裸根1年生苗培育的苗木密度以75株/m2、100株/m2为宜,而以75株/m2为最优。  相似文献   

4.
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对容器育苗的研究进展,从容器苗的育苗容器、育苗基质、培育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苗木容器育苗研究现状。育苗容器主要从容器的种类、容器的形状及规格等方面进行评述。育苗基质主要从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质量的影响进行评述。容器苗培育技术主要从育苗方法、断根技术、炼苗、肥力管理、化学调控技术、光周期控制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铅笔柏容器苗搬运不便和起苗断根造成的缓苗现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规格塑料容器袋和限根育苗措施,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实生苗1年半生即可出圃造林,并发现铅笔柏幼苗长势变异大,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建议在育苗生产中应加强规范化标准管理,以便苗木生长健壮整齐,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6.
The primary purpose of fertilization in nursery soils is to assure production ofhigh—quality planting stock. Therefore,the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on fertilizers and their use aswell as their effects on seedling growth is important to nursery managers in their nursery practice.Inthis paper,larch seedling growth response to six fertilizer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three—year studies which were carried out at Dailing Forest Nursery in 1987.  相似文献   

7.
针对沙棘种子育苗雌雄株比例较低,扦插育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开展了4种插穗处理方法和2种育苗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将插穗上剪口用接蜡速蘸全封处理,扦插时提前用GGR6号浸泡插穗基部12h后,搭建拱棚进行育苗效果最好,使插穗萌芽、展叶时间比大田育苗分别早9d和10d;苗木成活率达到86.7%,高生长量达到76.4cm,地径生长量达到0.65cm,比大田育苗分别高13.4%、20.9cm和0.14cm。该育苗技术不仅可显著提高育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培育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8.
阐述保山市林木种苗培育历史和现状以及新世纪以来林木苗圃发展与种苗管理措施,认为云南省典型山区保山市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的模式以委托育苗为主,私营苗圃占绝对优势.就政府对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影响、单一树种造林模式的改善以及林木苗圃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建议政府对林业种苗市场发展加强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毛竹实生苗造林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运输和栽植方便、造林成本低等优点,是快速发展毛竹经济的途径。文章从苗圃选择、种子处理、苗圃管理和扩大繁殖角度,根据多年育苗经验,总结出毛竹种子育苗技术措施,为提高毛竹人工造林成活率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吊皮锥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吊皮锥的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技术,以期为提高吊皮锥人工林成活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本试验表明:除草醚和阿特拉津混合使用,不但对苗木生长无害,而且还能提高除草效果,降低除草成本20%,克服了长期使用除草醚造成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育苗穴盘是农林容器育苗过程中的重要育苗容器,制订其规格标准可有效地促进先进穴盘育苗技术的普及、配套技术装备的发展、规模化生产成本的控制等。结合对育苗穴盘的研究及标准制订过程中技术参数的确定、系列型谱确定和试验方法等问题,阐述了林业工厂化育苗穴盘标准制订的主要内容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良种材料选择和用种量确定以及苗圃地选择、圃地准备、菌根菌接种、播种、大田切根、营养土配制、芽苗培育和切根及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大田切根育苗和芽苗切根育苗以及直播容器育苗和芽苗切根移植容器育苗等4种马尾松良种富根壮苗培育技术.同时,提出了壮苗指标,分析了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杨树扦插育苗过程所需的实用技术,主要包括苗圃地的选择、整地及土壤处理、种条选取、插穗剪切及处理、扦插、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7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林木种苗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林木种子采种、贮藏及检测的手段和方法及种子园经营技术、种苗生产技术、苗木检测技术、林业科研队伍配比、种子园与苗圃基本建设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在总结传统育苗的基础上,应用推广了苗木生长调控新技术,新老技术紧密结合配套使用,取得了松树大田育苗的良好效果。通过选择圃地、控制播种量、精耕细作、科学管理,并在苗木旺盛生长期的8月中旬进行切根、剪顶,有效地促进了苗木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马尾松播种量45kg/hm2,培育苗木169.2万株,Ⅰ、Ⅱ、Ⅲ级合格苗出圊率时%,其中优质苗率达53.5%。苗木茎干粗壮、根系发达、菌根丰富,达到了大田优质苗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美国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林木苗圃在种苗培育上有着较好的技术和经验, 作者以1992年掌握的美国种苗信息为基础, 对20年后美国林木苗圃主要育苗技术情况进行分析和综述。其中主要介绍美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区近15个林木种苗生产相关企业及研究所的实用技术和技术推广情况, 讨论美国林木种苗行业协会和技术推广专家在育苗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和形式, 提出了技术创新、苗圃分类经营、政府引导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等建议, 以期为我国的林木种苗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选用泥炭土、椰糠、珍珠岩为主要原料,采取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得出桉树育苗基质配比,并与基质中不添加椰糠或泥炭做对照,对苗高、地径、生物量、根重、QI指数等苗木生长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泥炭土:珍珠岩=75%:25%的轻型基质配方优于其它配方,最有利于苗木生长,并可缩短育苗时间,提高苗圃场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苗木立枯病是沙冬青苗木繁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浸染速度快,危害极为严重。通过不同药剂对种子消毒和苗期防治的对比试验,筛选出KMnO4、多菌灵浸种最好,波尔多液、FeSO3、多菌灵对沙冬青苗木立枯病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of survey research into the role of the forestry nursery se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holder forestry in Leyte, Philippines. Seedling production in the province is basically carried out by three categories of nurseries: individual, communal and the government. Seedlings in the government nurseries are primarily raised for free distribution to landholders but the extension scheme fails to reach the majority of the smallholder farmers. Seedling demand of landholders is mostly catered for by the more numerous and accessible individual and communal nurseries. However, problems of capital outlay, sources and supply of germplasm, technical knowledge in nursery management for both timber and fruit trees and low sales are among the major impediments in the sustainability of small-scale nurseries. Most of the communal nurseries fail to sustain the operation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supporting agencies. Knowledge on site-species matching is needed not only by small-scale nursery operators but also by the managers of government nurser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eedling industry in the province is not well established and there is a need to organise better the overall nursery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of seedlings and promote appropriate site and species combin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