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因肝前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和非溶血性黄疸两种。溶血性黄疸引起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大量破坏的各种致病因素,包括以下免疫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和机械性因素、化学性因素、遗传性因素等。免疫性因素,如异型输血、新生幼畜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生物性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或毒血症,及焦虫、锥虫、边虫等寄生虫病。物理和机械性因素,如高温引起的大面积烧伤。化学性因素,某些化学物质或毒物如苯、铅、砷、蛇毒等。遗传性因  相似文献   

2.
溶血病泛指动物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红细胞溶解而导致的一种疾病。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造血代谢机能所引起。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贫血、黄疸,肝、脾脏增大。血液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过多的巨红细胞性贫血。究其原因。有的是红细胞结构异常引起的溶血,如红细胞酵解酶缺乏及球蛋白构造和合成引起的溶血,输血时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溶血,再如创伤感染或毒蛇咬伤或其他物理或化学性因素所引起的溶血等。  相似文献   

3.
1乳房炎 常发生于奶山羊,由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等致病因素作用,引起乳头或乳腺组织产生炎症。严重影响泌乳功能,乳汁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质量下降。病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饮食减退,乳房红肿,触摸发烫,初期可挤出浑浊的乳汁,  相似文献   

4.
皮肤被覆于猪的体表,是重要的外部屏障器官,常容易遭受外界环境中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等致病因素损害而发生多种病变,体内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也常引起皮肤发生相应的反应,所以皮肤在猪的检疫中起着重要的证病作用. 1 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猪的皮肤症状 一般来说,营养状况良好的猪,皮肤有弹性,肌肉发达丰满,被毛有光泽;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均可导致皮肤缺乏弹性,被毛粗乱无光泽.  相似文献   

5.
本病是因为锐性外力或强烈的钝性外力的作用使牛体某部位的皮肤、粘膜及其深部组织发生的开放性损伤,称为创伤。主要表现为出血、创口裂开、疼痛和机能障碍。1病因⑴机械性损伤。系机械性刺激作用所引起的损伤。包括开放性损伤和非开放性损伤。⑵物理性损伤。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损伤,如烧伤、冻伤、电击及放射性损伤等。⑶化学性损伤。由化学因素引起的损伤,如化学性热伤及强刺激剂引起的损伤等。⑷生物学损伤。由生物学因素引起的损伤,如各种细菌和毒素引起的损伤等。2症状创伤按受伤后经过的时间长短分为新鲜创和陈旧创;按创伤有无感染分…  相似文献   

6.
犬呼吸道疾病是一年四季的常发病,尤其春、秋,冬季多发。在临床上,以其病因复杂、治疗周期长等特点而颇受关注。引起犬呼吸道疾病的病因有很多种,既有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又有生物性因素。其中,生物性因素是引起犬呼吸道疾病最主要的因素,如某些病毒(犬瘟热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等),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等)、寄生虫(犬血丝虫、犬肺丝虫等)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本文将对犬呼吸道疾病的病因、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IMHA)是指自身抗体、补体或两者同时附着于红细胞膜,引起红细胞免疫破坏,最终导致溶血。在犬溶血性疾病中,IMHA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引起自体免疫性溶血的病例,常无法找到潜在的病因,只能归结为原发性或特发性。常见的病因包括特发性、药物、传染病、肿瘤和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厌食、嗜睡、虚弱、发烧、黏膜苍白或黄疸、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肝脾肿大、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8.
新生仔猪溶血病,又称仔猪溶血性黄疸,是因新生仔猪吃初乳而引起红细胞溶解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也是由于血型不合而配种所引起的一种免疫性疾病。本病,仅发生于个窝仔猪中,刚出生仔猪吃初乳不久,即可引起红细胞大量溶解,病死率高达100%。本病以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尿呈透明红色)为特征。对仔猪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新生仔畜溶血病又称新生仔畜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种间杂交或同种而血型不合配种所引起的一种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骡驹,次为马驹和仔猪。其共同的临床特点为吮吸初乳后迅速出现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1病因分析发病原因是由于种间杂交或同种而血型不合配种,母畜妊娠后,胎儿体内具有遗传性的抗原物质,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母畜受这种抗原物质刺激,产生一种能破坏仔畜红细胞的免疫物质——特异凝集抗体和溶血抗体。妊娠后期,  相似文献   

10.
新生猪溶血病又称仔猪溶血性黄疸,是由于血型不合所引起的一种免疫性疾病。本病发生于个别仔猪中,刚出生仔猪吃初乳不久即引起红细胞大量溶解。由于本病目前缺乏有效药物,病死率可达100%,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笔者在实践中,采取以中医为主、西医等为辅的综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仔猪溶血性黄疸,又名新生仔猪溶血病,属Ⅱ型超敏反应性免疫病.主要是由于母猪与仔猪的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在孕期或产期,致敏抗原,如胎儿血液等可通过胎盘而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特异性抗胎儿红细胞的抗体,抗体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结合时便能引起红细胞破裂而产生溶血.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犬皮肤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做到准确辨识和处理犬的皮肤病成为养殖户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常见皮肤病鉴别诊断与治疗。1湿疹湿疹是皮肤的表皮细胞对致敏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靡烂、痂皮等皮肤损伤,并有热、痛、痒的症状。1.1病因湿疹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在外界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作用下,如机械性压迫、磨擦、咬、抓、蚊虫叮咬或皮肤不洁、污垢刺激,犬舍潮湿等因素刺激,使皮肤发生过敏,引起湿疹。1.2临床症状病初患部呈点状或形状不同的红斑性湿疹。患犬可见有瘙痒感。随着病  相似文献   

13.
牛结膜炎和角膜炎是牛常见的眼科疾病,发病后会引起眼结膜炎症或溃疡。本文结合当地的发病情况,对诱发病因、症状做了详细的分析,并综合中西医优点给出了诊治措施。1病因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的病因很多,主要有机械性的、物理性的、化学性的刺激因素,也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1.1外伤性由于异物、鞭梢、沙子等造成结膜或角膜的外伤而引起的炎症。主要表现为怕光、流泪、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角膜上有外伤痕迹,角膜浑浊或形成斑翳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肉类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源头污染 肉类食品的不安全因素很多,主要来自生物性和化学性的污染,其中以生物性污染最为严重。我国畜牧业疾病较多,防疫和检疫都还相当薄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记录的人畜共患病达202种以上,其中通过动物性食品传播的有30多种,如旋毛虫、囊尾蚴、口蹄疫、禽流感、疯牛病等。过去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于内外寄生虫方面,后来出现的病源菌、病毒、抗原漂移及其在宿主中的基因重组或转移等也越来越引起关注。据农业部估算,  相似文献   

15.
犬外耳道疾病,一般是由物理性、生物性以及自身免疫性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出现以局部脱毛、瘙痒、蜕皮、增生、分泌物性状发生改变等症状为主的炎症总称.临床上多发生于沐浴后或因其他全身性皮肤感染继发.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可形成外耳道炎.  相似文献   

16.
仔猪溶血病义称仔猪溶血性黄疸,是由于血型不合而配种所引起的一种免疫性疾病。该病发生于个别窝仔猪中,刚出生仔猪吃初乳不久即引起红细胞大量溶解。南于陔病目前缺乏有效药物,病死牢可达100%,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在实践中,采取以中医为主、两医等为辅的综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观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1皮肤的作用皮肤被覆于全身表面起屏障作用.动物体在生命活动中,常常遭受到外界环境中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致病因素对皮肤的损伤.此外,体内各器官系统的病理过程中皮肤呈现相应的反应,即皮肤损伤可能是来源于其它器官的继发性变化,一般性病变如循环障碍,代谢障碍,炎症等可以发生于皮肤.在临床表现与皮肤病理检查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对疾病了解得更深刻,处理得更恰当,尤其对及早发现疫病肉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田耕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185-185
1伴有贫血、黄疸 该类病征主要见于肝片吸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山羊泰勒焦虫病、肝营养不良、肝硬变、胆管胆囊炎及妊娠毒血症等。造成羊贫血的原因有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病、肝寄生虫病;出血和血细胞遭到破坏,红细胞减少,发生溶血性黄疸;肝片吸虫病、胆管炎引起阻塞性黄疸。  相似文献   

19.
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发育期短,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旦发病将使其发育受到损害,特别是一些传染病,来势猛烈、传播快,蜜蜂疾病的发生不仅有病因的存在,还有诱因的作用,因此,蜜蜂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病因着手,提早预防和对症治疗。1蜂病发生的外因蜂病发生的外因是指造成蜜蜂发病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按其性质可概括为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等因素。1.1生物性致病因素这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它包括各种病源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和寄生虫(大小蜂螨等),它们可引起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生物致病因素的主要致病特点:①病原…  相似文献   

20.
腹泻是犬饲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许多消化系统疾病都引起腹泻。   犬腹泻发生的机制是犬受到生物性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侵袭感染)、化学因素(化学性毒物、动植物性毒物)、机械性因素(肠套叠、扭转、异物)等的刺激,使胃肠壁严重病变,胃肠功能发生障碍,胃液分泌减少,胃运动过强,胰液分泌减少,肠分泌亢进,肠运动加强,加速胃肠内容物的排空,引起肠吸收困难,含有大量水分的肠内容物被迅速排出体外,排泄物呈软泥状或水样,混杂有粘液、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