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小麦冻害类型小麦冻害是指零度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在该县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又叫倒春寒)和低温冷害三种类型。1、冬季冻害指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到来降温引起的冻害。2、春季冻害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时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发生的霜冻危害。根据发生冻害的早晚又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我县早春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重,多发生在  相似文献   

2.
一、冻害发生的原因小麦冻害发生的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和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3.
小麦防冻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称为冻害。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冻害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和低温冷害。小麦防冻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预防小麦冻害的播种技术和补救小麦冻害的应变技术。  相似文献   

4.
小麦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立春以后进入返青拔节期,因寒潮到来,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的现象。小麦受到冻害后,叶片似开水浸泡过,小麦单株没有全部冻死,而是出现了一个穗子部分受冻,造成抽穗后籽粒严重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5.
阚积红 《现代农业科技》2010,(8):110-110,115
介绍了小麦早春冻害的类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防治对策与补救措施,以期把小麦早春冻害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
小麦春季冻害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小麦早春冻害是指小麦进入返青拔节阶段,抗寒能力下降,因寒潮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而发生的霜冻灾害,因此时天气已逐渐转暖,又突来寒潮,故常称为倒春寒.春末晚霜冻害是指小麦拔节后,穗分化进入幼穗形成期,抗寒能力减弱,遇强冷空气,气温低于-3℃~-5 ℃而导致的冻害.  相似文献   

7.
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冻害发生的原因小麦冻害发生的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和低温冻害。1.冬季冻害。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冬季冻害发生的天气因素是寒潮,即冷空气大规模侵入使温度下降10摄℃以上,最低温度在5℃度以下的灾害天气。寒潮发生冻害的程度又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极端最低气  相似文献   

8.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指每年3—4月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因天气骤冷降温导致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小麦发生霜冻危害的情况。本文阐述了小麦冻害的主要症状、发生特点、预防措施、补救措施,以期为小麦早春冻害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豫东地区小麦冻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冻害已成为豫东地区小麦持续增产的一个障碍因素。根据发生特点和症状表现,将小麦冻害分为初冬温度骤降型、越冬冻融交替型、早春温度骤变型、春末晚霜型。发生特点是:越冬冻害少而轻,初冬,早春、晚霜冻害多而重。提出春季冻害温度指标和冬季、早春冻害分级标准。选用半冬性抗寒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越冬、冻前灌水,是防御冻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小麦早春冻害的症状,分析了冻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小麦冻害的预防对策,并总结了小麦冻害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忠强 《新农村》2021,(3):25-26,35
小麦冻害包括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一般年份小麦冻害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以上。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较为频繁,危害程度逐年严重。正确了解冻害形成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冻害发生后加强田间管理,是小麦减灾增收的关键。1.冬季冻害(1)冻害表现冬季冻害主要是小麦在冬季遇到低温寒冷天气,导致小麦叶片部分或全部受冻,甚至植株受冻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关于小麦冻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小麦冻害的类型与分级。小麦冻害的类型包括冬季冻害和早春冻害.冬季冻害首先是叶片冻害,外部症状表现明显,冻害严重时出现死蘖死苗.分蘖受冻死亡的顺序是先小蘖,后大茎,再主茎,最后冻死分蘖节.早春冻害主要表现在主茎、大分蘖和幼穗受冻,叶片轻度干枯,外部症状表现不明显.幼穗受冻死亡的顺序为先主茎,后大蘖,冻后小麦出现的分蘖,成穗质量比冬前分蘖差,表现为穗型小,穗粒数少,千粒重下降,一般千粒重减少2~6g.  相似文献   

13.
<正> 2002年冬季至2003年上半年,沿淮及淮北地区由于遭受了历年来罕见的低温天气,皖北小麦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冬季冻害和早春冻害)。针对小麦遭受的冻害特点,笔者总结了皖北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麦进入返青期后,抗寒能力明显减弱,早春若遇降雪、寒流、冰冻等低温天气,易发生冻害。一是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麦苗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寒流侵袭造成死苗而形成冻害;二是小麦拔节至抽穗期间,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春季气温骤降造成晚霜冻害。  相似文献   

15.
豫西地区早春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控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早春小麦的受冻症状,分析了豫西地区小麦早春冻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和补救措施,以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冻害原因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小麦冻害发生的类型 冬小麦冻害是指越冬休眠到早春萌动受较长期0℃以下强烈低温或剧烈变温造成的伤害。根据周口市小麦冻害发生时期和特点可分为4类:初冬温度骤降型、冬季长寒型或越冬交替冻融型、早春温度骤降型和春末晚霜型。  相似文献   

17.
小麦遭受倒春寒冻害后,补施肥料是一项十分有效的补救措施。对小麦早春发生冻害后最佳补肥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发生倒春寒时,主茎冻害率在40%左右时,增施112.5~127.5kg/hm2尿素,产量最高,过多易发生倒伏,且收获时掉穗掉粒较多;过少增产幅度不大,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早春须防小麦冻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进入返青期后,生育特点明显改变,已由感温阶段进入感光阶段,麦苗的抗寒性显著降低,一旦遇到春寒,植株极易遭受冻害。为此,结合早春麦田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冻害。  相似文献   

19.
小麦冻害是指麦苗在0℃以下地温条件下造成的冻伤或冻死现象。河北省小麦田冻害一般发生在小麦越冬期间或早春返青前后。在不同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而北部尤为严重。冻害可损害植物器官并破坏内部生理机能,钝化主动运输系统,严重时可造成死茎、死蘖、死株,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小麦冻害现象频频发生,导致小麦减产,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冻害除了与天气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也和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 一、小麦冻害的症状 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