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1试验背景及基本情况网箱育苗具有培育的苗种抗病力强,养殖成活率高,育苗成本低等优点,但就网箱育苗如何提高质量和产量、解决网箱拥堵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式网箱采取封闭式,造成了网箱拥堵,流水不畅,清理困难,幼体生长缓慢,2016年,我们根据刺参的生活习性,对网箱作了改进,采取敞开式,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产量和幼体的质量,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2试验实施的技术方案2.1刺参的分类地位及生物习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最有潜力的代替品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应用,其在改善水质、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和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刺参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作为调控水质和底质的主要手段,同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刺参生长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在刺参养殖中主要应用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和作用,以期在刺参养殖中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高效安全的刺参生态苗种培育途径,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运用陆基围隔法比较了池塘围隔内外的环境特征(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并采用搅底、施用微生态制剂、培养底栖硅藻和换水等技术方法,对刺参幼虫、稚参进行了生态育苗试验(2011年6—11月)。结果表明:试验池塘的水温与盐度呈负相关,温幅和盐幅较大却变化缓慢,pH稳定于7.9~8.2,COD含量小于10 mg/L,透明度较高,营养盐含量低;浮游生物小型化明显,浮游植物以硅藻占优势,浮游动物以桡足类占优势;围隔内刺参幼虫由小耳期发育到中耳期,成活率为50%,发育到大耳期,成活率为25%;稚参转入围隔48 h后的成活率为20.0%,70 d后的成活率为2.2%,每个围隔内稚参的平均质量从5 g/m3增加到37.9 g/m3。研究表明,在刺参养殖池塘中设置围隔,对幼虫和稚参进行生态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刺参是我国主要海水池塘养殖种类,养殖池需要设计人工参礁,高产池塘必须配备底层增氧设施,选择合适的放苗密度,科学管理,调节水质,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针对目前池塘刺参养殖现状,结合刺参池塘养殖的各项技术特点,介绍了刺参池塘高产生态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贵州省龙滩水库生态网箱养殖水体和库区水体的特性,分析了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生态网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叶绿素a含量的上升,改变了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程度。现阶段库区和生态网箱养殖水体富营养指数均属于中营养水平,分别为37.2、38.1,无显著差异(P>0.05),生态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箱生态养鳝具有操作管理简便、规模可大可小、养殖成活率高等优势。阐述了黄鳝网箱生态养殖技术,包括水域选择与网箱准备、消毒放种、科学饲喂、日常管理、越冬管理、病害防治、捕捞销售等内容,以期为黄鳝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殖是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可充分利用水资源。我国网箱养殖黄鳝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养殖技术不断发展。尤其近年推广小体积网箱养殖后,效益不断提高,资金少的养殖户也可参与。黄鳝养殖周期通常是半年,而网箱生态养殖的上市期要晚两个月,但市场价格每公斤要高出3.5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从池塘选择与准备、网箱设置、鳝苗选择与投放、科学投饵、日常管理、病害预防等方面介绍了池塘网箱生态养殖黄鳝技术,以期为池塘网箱生态养殖黄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望江县网箱生态养鳝具体情况,介绍了黄鳝网箱生态高效养殖方法与管理措施,综合分析了3户养殖户网箱生态养鳝的产量与效℃,并针对网箱生态养鳝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业》2011,(18):8-9
网箱养殖是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可充分利用水资源。我国网箱养殖黄鳝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养殖技术不断发展。尤其近年推广小体积网箱养殖后.效益不断提高,资金少的养殖户也可参与。黄鳝养殖周期通常是半年.而网箱生态养殖的上市期要晚两个月.但市场价格每公斤要高出3.5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黄鳝网箱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介绍了黄鳝网箱生态养殖技术,包括水域选择、网箱布局与准备、鳝种选购与放养、饲养管理、水质管理、预防鳝病等内容,以期为黄鳝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工厂化刺参育苗一个倒池周期内,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并通过不同种类微生态制剂配合使用以控制水质平衡。从试验结果看,前期EM菌对水质调节效果明显,后期需要配合其他种类微生态制剂消除育苗水体中积累的过量亚硝酸盐,达到在一个倒池周期内,育苗水体水质始终稳定、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由于饲料引发的养殖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问题,寻求罗非鱼健康养殖与水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模式,特进行罗非鱼鱼菜共生生态网箱立体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与罗非鱼传统网箱养殖相比,可增收11 600元,同时分别减少氮、磷排放34.5 kg和8.6 kg。罗非鱼鱼菜共生生态网箱立体养殖模式在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饲料转化率、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氮、磷排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种具有推广前景的生态循环渔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网箱是高效水产养殖中的一种新型设施。在网箱养殖生产中,若网目适当,不仅可节省网农材料,降低网箱成本,且网目不易被堵塞,水的交换状况也较好。因此,在网箱养殖中,切莫忽视为鱼量体选网目。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西南山区水库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温室+池塘+水库网箱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中华鳖生态养殖实用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对生态养殖模式、设施建设、经济效益、鳖的品质等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传统海珍之一,目前国内人工养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养殖产业仍旧面临养殖可控性差,病害频发、抗生素滥用等诸多问题。刺参肠道菌群与刺参的营养消化、免疫防御以及肠道再生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养殖过程中,维持刺参肠道微生态健康是保障刺参养殖成活率和营养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刺参自身生长阶段和外部环境因素均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基于此,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刺参肠道菌群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列举了影响刺参肠道菌群的主客观因素,以期为刺参的科学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对岩滩库区生态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不投饵的条件下,在岩滩库区新形成的水域,依靠水域的天然饵料进行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是可行的;通过精心的管理,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介绍黄鳝网箱集约化生态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选择与改造、网箱设置及相关配套、移植水草、鳝种选择与投放、驯食、日常管理、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黄鳝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又称刺参,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俄罗斯、日本及我国北方沿海浅海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野生资源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洋经济养殖物种。自20世纪80年代,刺参苗种人工培育技术及增养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我国刺参大规格苗种及商品成参的产量都呈连年上升的势头,形成了以池塘养殖和底播增殖为主,因地制宜地开展以围堰养殖、海上沉笼养殖、浅海围网养殖、海底网箱养殖、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以及参虾、参贝、参鱼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为辅的增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20.
张时  叶苗 《新农村》2010,(6):33-33
<正>黄鳝网箱生态高效养殖,效益显著,前景看好。1.网箱制作网箱宜长方形,面积25~100平方米,长为宽的3倍以上。箱高1.5米左右,即没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