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一合一”的哲学思想是儒家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精华所在 ,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天与人、自然界与人是相通的 ,可以达到协调统一 ,它表现了对生态环境、农业节律、资源保护等问题的关注 ,可以说“天人合一”是当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雏形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哲学思维是我国农业文化条件下的精粹,它提倡的人与自然统一思想影响深远,至今我国农业结构仍然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治理理念。探究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论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促进农业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1和谐林业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现代林业1.1"天人合一"与"和谐林业"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先秦各学说,特别是儒家学说。即天与人、自然应是合一的。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必须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因此,所谓和谐林业,就是在"天人合一"人文理念及生态文明全面普及和深入人心的前提下,通过科技与制度创新,实现营林集约高效、资源丰富;产业资源节约,生产清洁;森林健康、生态优良的现代林业。1.2和谐林业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林业  相似文献   

4.
<正>1和谐林业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现代林业1.1"天人合一"与"和谐林业"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先秦各学说,特别是儒家学说。即天与人、自然应是合一的。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必须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因此,所谓和谐林业,就是在"天人合一"人文理念及生态文明全面普及和深入人心的前提下,通过科技与制度创新,实现营林集约高效、资源丰富;产业资源节约,生产清洁;森林健康、生态优良的现代林业[2-4]。1.2和谐林业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林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体现出的原始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可视为当代生态伦理的思想基础,它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与现代深层生态伦理一致的思想成分;深层生态伦理以"天人合一"生态智慧为价值取向,把"自我实现"和"生态中心主义平等"作为最高准则,重新唱响人与自然和谐的主旋律。但由于这两种生态伦理观均离开人的本质属性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而都是不科学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应当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实践本性,以人的两重属性而生成的"两重生命"为基石,使自然界与人的"类生命"在存在的意义上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问世于11世纪的《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文学史上的经典,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许多哲学思想富涵其中。尤其是作品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维吾尔族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本文旨在探讨《福乐智慧》宇宙观、生命观、道德伦理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以及笔者从中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人观,强调的是天、地、人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长期指导中国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劳作的主导思想。在屯耕文化现象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窥探到屯堡先人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诠释和重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屯耕文化这种独特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础,在屯耕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重要课题。高校领导和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供给侧",应该具有问题导向意识。基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知行合一,实现教学效能度与学生满意度的统一,完成"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精华之一,基本可以划分为"心即理"、"良知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三个理论部分,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继承和发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能够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5,(24)
<正>在沈阳市和平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沈阳某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负责人接过了辽宁省首张"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执照,这标志着辽宁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正式启动。今后,辽宁省内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再也无需东奔西跑地办手续了。那么,"三证合一"与以往的旧执照有什么不同呢?1"统一代码"是什么?统一代码全称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  相似文献   

11.
工夫境界是研究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工夫境界解读中国茶道哲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茶道哲学的工夫与境界。中国茶道哲学的核心在"和"。茶人通过一系列的工夫持守,力求进入到"和"境界。在"和"的工夫境界观照下,茶人的生命体验与心灵体验高度凝结,进以凸显中国哲学与文化中独有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中国茶道哲学思想提升了又一高度。  相似文献   

12.
拙政园一直被"林木绝胜"著称,因为植物景观在拙政园中占有重要地位.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或与其他要素的相互结合,形成的视觉效果在置身于意境上更胜一筹.植物景观在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下,造园师们通过精心设计,融合大自然的艺术特点,不断调整和改造所营造出的空间以及审美艺术,使拙政园的植物景观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此来提升美学价值、彰显中华民族的特色.介绍了拙政园的基本情况和文化背景,阐述了拙政园植物景观的文化特点,分析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道家道德思想是影响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对人的道德完善的追求,强调个体生命与自然的统一、与宇宙生命的统一。它比儒家道德理论的视域更为广阔、深远,显示出一种超越性的伦理道德建构。特别是"多予少取"上德若谷"少私寡欲"等包含积极活性因素的道德思想命题所具有的道德原则和生活智慧,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探寻为人处世之道,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天人合一"世界观的视角,论证生态旅游觉醒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认为在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失衡的尖锐冲突中,只有"天人合一"思想成为解决人类面临困境的思想钥匙,它把人和自然界摆在同一层面,崇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并主张以平等眼光、敬畏的态度善待自然万物。  相似文献   

15.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定位、基本理念、目标指向、建设路径、国际视野、根本保障和政治要求。它是在"五个着力"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问题导向与责任担当的统一、传统文明与现代理念的统一、底线思维与法治思维的统一、辩证思维与系统思维的统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统一、中国方案与世界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晏殊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其词风珠圆玉润、雍容富贵。词中所选取的意象,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从"天人合一"的起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揭示古典园林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对现代园林的指导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历史悠久的话题,目前的主流思想是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这有助于人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然而天与人作为两类不同的事物,宏观上是集于一体的,但是从细微处分析会发现许多地方存在天人之分思想,这并不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对立面,恰恰相反,天人之分思想使得天人合一思想进一步深化,深入解读天人之分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天人关系问题,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王阳明各哲学命题之间相关性,以及"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意义进行研究。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物欲和私欲横流的环境中,人的欲望和渴求严重膨胀和失衡。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人们的思想道德的提升。道德水准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解读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命题,对我们的道德实践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又至简至易,蕴含着丰富的道理,不仅在治国理政,现代教育方面有重要意义,在养生方面也自成体系。论文主要论述老子的养生思想,老子把"长生久视"作为自己的养生目标,把"道法自然"和"内外兼修"作为自己的养生原则,养生之道的根本在于遵循自然无为的法则,老子主张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是一种既养形又养神的完美的养生理论。《道德经》里的养生之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修身养性,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