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我县养鸭场,直接从英国引进父母代樱桃谷鸭SM型品种的1日龄雏鸭4000只,饲养到50周龄时,有上百只种公鸭阴茎脱垂不收,连续发生死亡。1发病情况和主要症状父母代樱桃谷种鸭群,饲养到24周龄时,本场按英国技术指标、公母比例为1:5,配成200只为一小群体饲养。全场共分16个小群体,共计3200只种成鸭,其中公鸭640只。封闭式饲养、群间用60cm高的砖墙为界,每群有3m×2m×1m的戏水池供鸭戏水,每只种鸭平均占地0.8m2,整个场地全是水泥地面。种鸭群从25周龄陆续开始产蛋,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都在80%以上,所产种蛋破损率在10%以上。50…  相似文献   

2.
种蛋受精率过低的原因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桂荣  李志贤 《中国家禽》2002,24(20):17-17
1种鸭饲养情况我场在前几年樱桃谷种鸭的饲养中,采取传统种鸭饲养方式:采饮区+产蛋区+树林运动场+栖卧区+天然河流,按樱桃谷肉用父母代种鸭饲养管理手册,从1日龄开始控料、控制体重增长,并且以公母鸭分栏饲养,有利于公母鸭的体重控制,在20周龄开始混群,混群时公鸭体重在4.0千克,公母比例为1∶4.8,并开始饲喂产蛋期饲料,由于养殖场地偏远,经常停电,考虑到用电成本和停电应激等,并没有执行光照程序。在19周龄就迅速增加饲料喂量,使母鸭在140天左右开产,饲料喂量达到每天250克/只,前期种蛋受精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正产蛋期:草原鸭父母代种鸭产蛋期为从开始26周龄至淘汰。关键控制点:产蛋率、蛋重、种蛋合格率、耗料量、光照时间、种蛋受精率、散蛋的及时送交、应激预防用药的使用。重要提示:正式进入产蛋后,各种饲养管理日程要稳定,不轻易变动,以免产蛋率急剧下降,产蛋高峰时更应如此。第一节饲养方法与育成期相同,一般采用半舍饲的饲养管理方式。第二节喂料方法此阶段喂料方法由限量和限时控制喂料,主要取决于产蛋率、蛋重、周龄。喂料槽必须带  相似文献   

4.
25-羟基VD3对樱桃谷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禽世界》2009,(3):47-48
将21周龄樱桃谷种鸭分为4组,饲养至47周。比较饲喂含25-羟基VD3与不含25-羟基VD3日粮对种鸭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25-羟基VD3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2.55%,种蛋合格率提高1.03%,死淘率降低2.46%。试验显示出,在种鸭饲养上,25-羟基D3能够有效提高种鸭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我县养鸭场,直接从英国引进父母代樱桃谷鸭SM型品种的1日龄雏鸭4000只,饲养到50周龄时,有上百只种公鸭阴茎脱垂不收,连续发生死亡。现将发病情况和防治结果报告于后。1发病情况和主要症状父母代樱桃谷种鸭群,饲养到24周龄时,本场按英国技术指标、公母比例为1:5,配成200只为一小群体饲养。全场共分16个小群体,共计3200只种成鸭,其中公鸡640只。全场系封闭式饲养、群间用60cm高的砖墙为界,每群有3mx2mx1m的戏水地供鸭戏水,每只种鸭子均占地0.8m2,整个场地全是水泥硬地面。种鸭群从25周龄陆续开始产蛋,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都在8…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分别使用4 W LED灯和15 W球形节能灯对樱桃谷SM3父母代种鸭产蛋期和育成期进行了光照试验,产蛋期为25~75周龄,育成期为1~12周龄,观察产蛋期的产蛋率、合格率,育成期公、母鸭的成活率。结果显示,与球型节能灯相比,产蛋期使用LED灯照明对产蛋率、产蛋合格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育成期使用LED灯对母鸭成活率、公鸭成活率影响也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种鸭养殖上可以使用LED灯替代球形节能灯进行照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限饲水平对产蛋期肉种鸭生产性能和孵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0周龄父母代SM3樱桃谷种鸭3 200只(母鸭2 600只,公鸭6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0只鸭(母鸭130只,公鸭30只).以玉米-豆粕-小麦型配合饲料(代谢能11.50 MJ/kg,粗蛋白质18.00%)为基础饲粮.T1组日饲喂料量最大,为每只鸭225 g,其他组依次降低15 g,分别为210(T2组)、195(T3组)和180 g(T4组),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当日饲喂料量由225 g下降到210 g时,公、母鸭的体增重均显著下降(P<0.05),产蛋率略有上升,蛋重略有下降,但二者变化均不显著(P>0.05),当日饲喂料量继续下降到195和180 g时,与日饲喂料量225 g时相比,公、母鸭体增重、产蛋率和蛋重均显著下降(P<0.05);2)经回归分析,公、母鸭体增重、产蛋率、蛋重与日饲喂料量有显著的直线或二次曲线关系(P<0.05),产蛋率与蛋重之间也有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3)日饲喂料量对种鸭死淘率及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健雏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适当限制饲喂料量可降低体增重,提高产蛋率,但过度限饲会影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荧光灯和白炽灯为光源,研究其对固始鹅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两栋第二个生物学产蛋年的固始鹅(公母配比为1∶5)进行试验,第一栋(1 285只)用荧光灯作为光源,第二栋(1 280只)用白炽灯作光源。结果显示:白炽灯光源试验组种蛋合格率稍高,荧光灯试验组种鹅产蛋率、种蛋受精率高于白炽灯组,两组光源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差异不显著(P0.05);荧光灯试验组种蛋受精率(84.94%)显著高于白炽灯光照组(76.43%)(P0.05)。研究表明,用荧光灯作为光源可一定程度提高种鹅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  相似文献   

9.
樱桃谷(SM3)父母代种鸭种蛋的受精率直接影响着种禽场的经济效益,结合湖北德丰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种禽场多年饲养樱桃谷肉用种鸭的经验,就如何提高种蛋受精率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樱桃谷种鸭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29周龄樱桃谷种鸭4 9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32只(公鸭57只,母鸭275只)。5组试验鸭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1.08、11.29、11.50、11.71和11.92 MJ/k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19周(29~47周龄)。结果表明:种鸭的产蛋率、只产蛋数和只产合格蛋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以代谢能水平为11.29 MJ/kg的组最高。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种鸭合格蛋率和畸形蛋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合格蛋率线性降低(P<0.05),畸形蛋率线性上升(P<0.05)。各组间破蛋率和双黄蛋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代谢能水平为11.08 MJ/kg的组破蛋率最低,代谢能水平为11.29 MJ/kg的组双黄蛋率最低。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种蛋受精率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而种鸭死淘率呈线性上升(P<0.05)。由此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在11.08~11.29 MJ/kg范围内时,樱桃谷种鸭可获得较佳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设6个蛋氨酸水平(0.25%、0.30%、0.35%、0.40%、0.45%和0.50%),探讨不同蛋氨酸水平对开产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卵巢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115日龄龙岩山麻鸭1 188只,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3只鸭,产蛋率达到50%开始正式试验,产蛋率80%结束,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蛋重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并且0.30%~0.50%组显著高于0.25%组(P<0.05);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试鸭日产蛋重产生显著影响(P<0.05),且日产蛋重与蛋氨酸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P<0.05)。各组间试鸭产蛋率、料蛋比、蛋品质、卵泡和输卵管形态未有显著差异(P>0.05)。以日产蛋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开产期麻鸭饲粮适宜蛋氨酸水平为0.40%,日摄入量为560 mg/d。蛋氨酸对开产期麻鸭蛋品质及卵巢形态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一豆粕型无鱼粉日粮中不同牛磺酸的添加量对笼养后备蛋鸭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12周龄、健康、体重相近的金定蛋鸭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一豆粕无鱼粉日粮,Ⅱ、Ⅲ、Ⅳ、Ⅴ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10%、0.15%和0.20%的牛磺酸,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0.15%牛磺酸可以显著提高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并且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在日粮中添加0.10%和0.15%牛磺酸可以显著提高肝脏GSH-Px、SOD、T-AOC和CAT活性(P<0.05),并且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结果提示,在笼养后备蛋鸭日粮中添加0.10%的牛磺酸,可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性能,并且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不同限饲水平对产蛋期肉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限饲水平对产蛋期肉种鸭生产性能和孵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 40周龄父母代 SM3樱桃谷种鸭 3200只(母鸭 2600只,公鸭 600只),随机分成 4组,每组 5个重复,每个重复 160只鸭(母鸭 130只,公鸭 30只)。以玉米 -豆粕 -小麦型配合饲料(代谢能 11.50MJ/kg,粗蛋白质 18.00%)为基础饲粮。T1组日饲喂料量最大,为每只鸭 225g,其他组依次降低 15g,分别为 210(T2组)、195(T3组)和 180g(T4组),试验期 35d。结果表明:1)当日饲喂料量由225g下降到210g时,公、母鸭的体增重均显著下降(P<0.05),产蛋率略有上升,蛋重略有下降,但二者变化均不显著(P>0.05),当日饲喂料量继续下降到 195和 180g时,与日饲喂料量 225g时相比,公、母鸭体增重、产蛋率和蛋重均显著下降(P<0.05);2)经回归分析,公、母鸭体增重、产蛋率、蛋重与日饲喂料量有显著的直线或二次曲线关系(P<0.05),产蛋率与蛋重之间也有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3)日饲喂料量对种鸭死淘率及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健雏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适当限制饲喂料量可降低体增重,提高产蛋率,但过度限饲会影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赖氨酸水平对产蛋高峰期(30~38周龄)临武鸭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确定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赖氨酸需要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的临武鸭2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饲粮中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75%、0.85%、0.95%、1.05%,试验期63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挑选出10只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试验鸭进行代谢试验。结果显示:1)0.95%和1.05%赖氨酸组日产蛋重显著高于0.65%和0.75%赖氨酸组(P0.05),而0.95%和1.05%赖氨酸组料蛋比显著低于0.65%和0.75%赖氨酸组(P0.05)。2)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3)0.85%、0.95%和1.05%赖氨酸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65%赖氨酸组(P0.05)。0.95%赖氨酸组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显著高于0.65%、0.75%和1.05%赖氨酸组(P0.05)。4)0.95%赖氨酸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65%赖氨酸组(P0.05或P0.01)。5)二次曲线分析表明,以总蛋白、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为评价指标,产蛋高峰期临武鸭饲粮中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92%、0.96%和0.95%。由此可见,30~38周龄临武鸭的日产蛋重、料蛋比、总蛋白、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对于饲粮中赖氨酸水平的变化较为敏感,而获得较佳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氮平衡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0.92%~0.96%。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丝兰属麟凤兰提取物(YSE)和皂皮树提取物(QSE)对0~6周龄北京鸭生产性能、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选用160只1日龄平均体重相近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80 mg/kg丝兰属麟凤兰和皂皮树提取物的日粮,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80 mg/kg丝兰属麟凤兰和皂皮树提取物显著提高了0~6周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及42日龄北京鸭的胸肌率(P<0.05);丝兰属麟凤兰和皂皮树提取物显著提高了21日龄及42日龄北京鸭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和绒毛面积(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植物精油(13.5%百里酚和4.5%肉桂醛)对笼养山麻鸭机体免疫、抗氧化力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0只健康的40周龄山麻鸭(产蛋性能及体重相近),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山麻鸭。4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对照组)、50、150和200 mg/kg植物精油,试验期30 d。于试验第28~30天,每组随机选取10枚鸭蛋(接近平均蛋重),用于分析鸭蛋品质;于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取1只鸭,采集血清,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蛋白及抗氧化指标,剖杀后采集山麻鸭盲肠内容物用于检测肠道菌群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精油组蛋重、蛋壳重、蛋白重、蛋黄重和横径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各组之间蛋成分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150和200 mg/kg植物精油组山麻鸭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山麻鸭盲肠拟杆菌门、Parabacteroides菌属和Prevotellaceae NK3B31 group菌属丰度提高,Ralstonia菌属丰度降低。【结论】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可提高鸭蛋重量,改善山麻鸭免疫机能,提高笼养山麻鸭血清抗氧化性能,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山麻鸭盲肠菌群结构。综合考虑,添加150 mg/kg植物精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2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0.20%牛磺酸,饲喂35 d.分析测定肉鸭的体重、日增重、饲料报酬、屠体品质、肉品品质及肌肉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添加0.10%牛磺酸可极显著增加35日龄活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饲料报酬,降低肉鸭腹脂率,提高全净膛率和瘦肉率.减小肌纤维直径,提高系水力、肌间脂肪的含量,增加肌肉嫩度.  相似文献   

18.
霍思远  王安  冯婧 《动物营养学报》2011,(11):1906-19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核黄素对5~11周龄笼养蛋鸭生产性能、激素分泌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以探讨笼养生长期蛋鸭适宜的核黄素添加水平.试验选用28日龄平均体重(0.27±0.01) kg的金定蛋鸭216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研究色氨酸对12~17周龄金定蛋鸭的免疫指标和性成熟指标的影响,最终确定后备蛋鸭色氨酸的需要量。选择12周龄健康的金定蛋鸭18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处理Ⅰ、Ⅱ、Ⅲ、Ⅳ、Ⅴ组饲喂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99%、0.22%0、.24%、0.26%、0.30%。采用二次曲线方程确定后备蛋鸭的色氨酸适宜水平。结果表明:①0.252%~0.269%的色氨酸能显著提高试鸭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醇(Cort)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P<0.05)。0.252%~0.255%的色氨酸能显著提高试鸭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脾指数(P<0.05)。②0.242%~0.260%的色氨酸对试鸭促卵泡激素(FSH)和雌二醇(E2)分泌影响不显著(P>0.05),对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P4)影响显著(P<0.05)。0.247%~0.250%的色氨酸能促进试鸭生殖器官的发育,但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提示:以免疫指标及性成熟为评价指标1,2~17周龄金定蛋鸭的适宜色氨酸水平为0.242%~0.2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