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吸果夜蛾主要夜间活动、吸果为害的蛾类总称,是热带水果的主要害虫。大多数种类为害接近成熟期果实,个别种类也为害花和幼果(如:落叶夜蛾)。西双版纳地处东洋区系热带类型地区,地形复杂,物种繁多。这里产的热带水果多为芳香性和糖分高的品种,果皮薄而柔软,特别易受吸果夜蛾的为害。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蛀果蛾是山茱萸主要害虫。以幼虫在果内将果肉蛀成纵横虫道,蛀空的果内堆满虫粪,果实失去药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处理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itauhei Yang)是引起核桃早期落果的主要果实害虫之一,落果率达52%。该虫喜生活于阴坡地带,略具趋光性,飞翔、交尾、产卵均在傍晚。幼虫期共5龄,雌雄性比1∶1.14。果内危害30~40 d,发生情况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核桃举肢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举肢蛾(Atrijugla,zskitauhei Yang)是引起核桃早期落果的主要果实害虫之一,落果率达52%。在四川南江县该虫喜生活于阴坡地带,略具趋光性,飞翔、交尾、产卵均在傍晚。幼虫期共5龄,雌雄性比1:1.14,果内危害30d-40d,发生情况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枣桃小食心中防治技术宋宪军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又名钻心虫、蛆窟窿、枣实虫等,是我国主要蛀果害虫之一,对蔷薇科、鼠李科植物果实威胁极大,尤其对枣果危害更重。桃小食心虫卵的孵化期为7—9天,幼虫孵出时,先啃食部分卵壳,孵出后在枣果上爬行...  相似文献   

6.
臭椿皮蛾,主要危害臭椿叶片,老熟幼虫每头每昼夜能取食臭椿叶2片,取食叶片面积68.25cm2,叶重达1.5g;特别是将苗木、幼树常常吃成残枝秃梗。成虫为吸果夜蛾,夜间能危害吮吸梨、苹果、柑橘等果实,造成腐烂和落果。  相似文献   

7.
竹笋禾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笋禾夜蛾年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3月幼虫孵化后,先蛀食翼果苔草等,3龄后转入竹笋内取食笋壁,造成大量退笋,是我国竹笋的主要害虫。防治方法以挖除退笋、清理杂草、尤以压土灭卵效果最好,其次是用氧化乐果对地面杂草喷雾及笋腔注射防治效果亦佳。  相似文献   

8.
经对元江县芒果成熟期的虫害芒果实蝇2年的系统观察,掌握了该虫害的完整生活史和为害特点。元江芒果实蝇1年发生6代,每年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4月下旬,第2个高峰期在7月初至8月初。成虫产卵于成熟果实的果皮下,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在大田上进行果实套袋,农药和性诱剂诱杀,化学药剂防治试验,取得了一定防治效果。在芒果近成熟期连续施诱杀剂1-2次,可有效地控制芒果实蝇的为害,诱杀剂以甲基丁香酚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9.
正苹果蠧蛾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此虫有偏嗜苹果的习性,故有苹果蠧蛾之名。其幼虫蛀食果实,俗称食心虫,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的果实。果实被蛀食后,蛀孔内充满虫粪,果实腐烂,同时造成大量落果。带有幼虫卵的果实装箱后孵化的幼虫钻蛀果实可造成大量烂果。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对于害虫的基本防治主要还是依赖于化学农药,但是长期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带来了许多副作用:一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致使用药量和用药浓度不断增加,成本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是夏秋季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北京大兴县部分片林,林网发现杨扇舟蛾危害状。1999年秋季个别地段杨树叶片被杨扇舟蛾吃光,他们及时采取了化学药剂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治,2000年入夏以后,又组织专入进行预测预报。及时测虫情,并对部分片林、林网成功地进行了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一、防治原理 赤眼蜂是杨扇舟蛾卵期的天敌,雌蜂将卵产在杨扇舟蛾的卵内,吸取营养孵化成幼虫,幼虫发育成蛹,蛹不断发育成蜂,羽化后破壳而出,雌雄蜂交配后。雌蜂继续产卵寄生于新的杨扇舟峨卵内,使杨扁舟…  相似文献   

11.
核桃举肢蛾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是核桃产区主要的害虫之一,以幼虫钻入核桃青皮内取食,受害后,果实逐渐变黑而凹陷,造成提前落果,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质量,甚至绝收,素有"核桃黑"、"黑核桃"之称。  相似文献   

12.
经对元江县芒果成熟期的虫害芒果实蝇 2年的系统观察 ,掌握了该虫害的完整生活史和为害特点。元江芒果实蝇 1年发生 6代 ,每年 2个高峰期 ,第 1个高峰期在 4月下旬 ,第 2个高峰期在 7月初至 8月初。成虫产卵于成熟果实的果皮下 ,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在大田上进行果实套袋 ,农药和性诱剂诱杀 ,化学药剂防治试验 ,取得了一定防治效果。在芒果近成熟期连续施诱杀剂 12次 ,可有效地控制芒果实蝇的为害 ,诱杀剂以甲基丁香酚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3.
李小食心虫Gropholithafunebrana又名李小蠹蛾,简称李小,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是危害李果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李树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它以幼虫蛀果为害。蛀果前在果面上吐丝结网,栖息于网下啃果皮蛀入果内,不久,在入果孔流出泪珠状果胶。被害果实发育不正常,果面逐渐变成紫红色,提前落果。受害严重的果园,幼果豆粒般大小时即大量落果,未落的果实也因果心被蛀果内虫粪堆积成“豆沙馅”,不能食用。1 形态特征1 1 成虫 体长4 5~7 0mm,翅展11 5~14 0mm。体背面灰褐色,腹面铅灰色或灰白色。前翅前缘约具18组不很明显的白色斜短纹,翅面…  相似文献   

14.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是我区重要的果树害虫,主要危害桃、梨、枣等。一般都是以幼虫蛀果,蛀孔很小,汁液从蛀孔流出。桃子果实被害后,有的形成畸形果,有的果内虫道纵横腐烂。桃小食心虫成虫体长约7毫米,前翅前缘靠中央处有一蓝色三角形大斑纹。雌虫下唇须长,雄虫较短,卵为椭圆形,桃红至深红色,卵顶有“丫”形刺2~3圈。幼虫体长15毫米,桃红色、纺锤形。茧有扁圆形的冬茧和纺锤形的夏革两种。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2代,以成熟幼虫入土做冬茧越冬。5月中旬至8月上旬越冬幼虫出土,6月为出上盛期。8月为第一…  相似文献   

15.
怎样防治核桃举肢蛾文/苗振旺仝英核桃举肢蛾俗称“核桃黑”,是太行山区广大核桃产区最重要的一种害虫,该虫以幼虫钻蛀果实,常引起细菌感染,致使核桃青皮变黑,种仁发育不良,造成提前落果或形成黑果,使核桃大幅度减产,明显地影响当地农民的收入。在此,将防治核桃...  相似文献   

16.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叫桃蛀果蛾。是我国北方果区常见的果实害虫,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桃、李、杏、枣、梨、海棠、沙果、山楂等多种果树。 为害特征: 该虫卵初孵化为幼虫始期,陕西关中在5月底——6月初;渭北和延安地区在6月上旬末——中旬初。初孵化幼虫为桃红色,幼虫在果面上爬  相似文献   

17.
<正> 果实蝇和多种吸果夜蛾危害成熟的芒果,若防治方法不当或采收不及时,损失都很严重。自1981年以来,我们在本所芒果园进行了多次果实套袋防虫试验,均取得明显效果。现将1989年进行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分布及危害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黄河沿岸枣产区的一种重要害虫,据2003年至2004年普查,我们对马镇镇、贺川镇等四个乡镇9个村1240公顷枣园,596个点24800株枣树进行调查,蛀果率达57%,最高达91-100%,全县受害面积13460公顷,占枣树总面积的81%。幼虫蛀果时,先是咬破果皮直趋枣核,果面上留有大如针头的入孔。幼虫在果内一边串食,一边将粪便排于虫道内,使果实无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林木、果树、牧草和农作物等常遭到大量害虫吃食茎叶、钻进树皮、果实中,使植物凋萎、枯死。大自然里有许多“绿色卫士”,起了保护农、林、牧业的作用。蜂类中奇特的寄生蜂是许多害虫的天敌,同害虫作战的姬蜂、赤眼蜂、小茧蜂、马尾蜂、黑卵蜂、细蜂、平腹小蜂、蚜小蜂和金小蜂等是其中名的“斗士”。寄生蜂繁殖力强,卵产在害虫体内。当卵孵化成幼虫后,幼虫就以害虫的肉体为食,发育长大。它们身躯虽小,但那些比它们大几倍或几十倍的害虫,遇上它们也会被全部消灭。  相似文献   

20.
在对四川洪雅林场柳杉长卷蛾危害调查中,发现一种柳杉长卷蛾(Homona issikii Yasuda)的捕食性天敌-短角宽扁蚜蝇(Xanthandrus talamaoi(Meigen))(食蚜蝇科Syrphidae)。该蝇在幼虫阶段取食卷蛾幼虫,捕食量日均约0.56-0.65头,蝇虫比例随害虫虫口密度增加,在林间诸种天敌中居优势地位,对抑制柳杉长卷蛾的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