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土壤调理剂“免深耕”3000、3750和4500g/hm^2在稻田上进行免耕效应试验,结果显示,施用不同用量的“免深耕”比对照增产稻谷967.5~1237.5kg/hm^2,增产极显著,以3750g/hm^2的用量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产投比达2.67。稻田施用“免深耕”后,孔隙度提高3.68%~4.41%(绝对值),土壤的物理结构得到改善,土质变得疏松。  相似文献   

2.
"Agri-Sc"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调理剂具有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调节土壤水、肥、气、热,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本文报道"Agi-Sc"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是一种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密度.调节土壤供气性,促进微生物分解土壤残留物,增强水分渗透力的生物化剂。免深耕已在我县的粮油作物及茶叶、蔬菜上得到运用.对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生态环境、减少土传病害、增加产量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蒜应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对大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在大蒜上应用能提高肥效,促进大蒜植株生长,对大蒜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具有一定作用,每667m2增产96.3~171.2kg,增产15.9%~28.2%。  相似文献   

5.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是一种能够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的生物化学制剂,适用于改良各类型土壤和盐碱地.由于它疏松土壤深度达地表以下80-120厘米,可真正实现免深耕,免去了土地人工翻耕之累和机械翻耕的高成本,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50%以上,保水节肥,环保高效,所以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使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是一种能够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的生物化学制剂,适用于改良各类型土壤和盐碱地.  相似文献   

7.
在茶园进行施用土壤调理剂免深耕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春茶萌芽前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能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改善茶树长势,增加春茶新梢发芽密度和百芽重,促使茶叶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农田少免耕栽培技术具有保土、保肥、节水、节本等特点,但是长期少免耕栽培,易导致土壤耕作层变浅,影响到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耕地的综合利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免深耕土壤调理剂的应用长期对北方农业生产省时节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农田少免耕栽培技术具有保土、保肥、节水、节本等特点,但是长期少免耕栽培,易导致士壤耕作层变浅,影响到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耕地的综合利用.免深耕土壤调理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免深耕土壤调理剂的应用长期对北方农业生产省时节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Agri SC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是一种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密度,调节土壤供气性,促进微生物分解土壤残留物,增强水分渗透力的生物化学剂,该产品由成都新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与美国 STARFOUR公司联合开发生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笔者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该调理剂的使用方法,从 2002年 3月推广该产品开始,就选定了 9户农户代表不同土壤类型的果园、茶园、菜地、烟田分别进行不同浓度、不同喷施次数的对比试验,以观察其使用效果,探索在旱耕地上的使用技术.试验数据表明,凡使用适宜浓度和次数的免深耕土壤调理剂的地块小区,土壤团粒缝隙明显加大,土质疏松,通气透水性好,保肥力强,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质量也显著提高.基于以上试验结果,现将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在旱耕地上的使用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噻唑膦在西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噻唑膦在西瓜上的残留动态并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法,在天津、南京两地同时进行了噻唑膦在西瓜上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噻唑膦在西瓜中无明显消解规律,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9~9.3d;噻唑膦在西瓜(全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未检出~0.020mg·kg-1,瓜皮中的最终残留量为未检出~0.030mg·kg-1,瓜肉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为未检出。10%噻唑膦颗粒剂在西瓜上合理使用方法为:以2250~3000g(a.i.)·hm-2,土壤撒施1次,噻唑膦在西瓜中最高残留限量(MRL值)推荐值为0·5mg·kg-1。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在苏北沿海滩涂上种植甘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3个盐分梯度的盐碱土上进行甘薯栽培试验,研究甘薯在不同盐分土壤下生长性状的差异以及甘薯种植对土壤盐分、养分、土壤微生物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甘薯生长受到抑制,但在2.0~3.1 g·kg-1土壤盐分水平下,甘薯生长性状与1.0~2.0 g·kg-1盐分下差异不显著,说明甘薯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3.1~4.8 g·kg-1土壤盐分下甘薯各项生长指标显著下降,说明甘薯已受到严重的盐胁迫。随着甘薯生长进程,土壤盐分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0~2.0、2.0~3.1 g·kg-1盐分的土壤的呼吸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甘薯收获后,其土壤呼吸强度依然高于甘薯种植前。在甘薯生长期内,土壤全氮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先升后降,土壤全钾含量先降后升。土壤盐分越大,土壤微生物碳含量越低,随着甘薯生长进程,1.0~2.0、2.0~3.1 g·kg-1土壤盐分下,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甘薯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苏北沿海滩涂上种植甘薯可降低土壤盐分,促进微生物繁殖,提高土壤养分,尤以对盐分含量为1.0~2.0、2.0~3.1 g·kg-1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将荧光质粒POT2-RFP转入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ibacter sp. WZW03进行荧光与氨苄青霉素(Amp)抗性标记,研究该菌株在西瓜根际的定殖促生能力。通过生物转化法成功获得遗传稳定的转化子Plantibacter sp. WZW03-P,Plantibacter sp. WZW03-P的生长特性与WZW03无显著差异。在菌浓度相同时,WZW03-P在西瓜幼根表面吸附50 min时吸附量最大,达到(50.87±0.06)×105 cfu·g-1;当吸附时间相同时,吸附量随着菌株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吸附饱和浓度为(1.27±0.34)×107 cfu·g-1。在灭菌土和正常土中,WZW03-P数量随投放时间增加而下降,在20 d时活菌数稳定于106 cfu·g-1水平。WZW03-P对西瓜植株和根系生长具有显著促生效应,且菌株在西瓜根际定殖量较高,具有显著的根际定殖竞争优势。综上,Plantibacter sp. WZW03-P能够较好地吸附且定殖于西瓜根际,并具有促进西瓜生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发生西瓜连作障碍的土壤上,将香葱、芹菜、大蒜三种作物分别与西瓜套作,对西瓜生长状况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套作处理均促进了西瓜生长,其株高增长明显,分别为对照的1.82、1.24和1.68倍,套作香葱对提高西瓜根系参数效果最好,根系活力为对照的2.67倍。套作香葱后土壤中细菌数量比套作前增加了154.83%,套作芹菜使放线菌数量增加48.00%,套作大蒜土壤真菌数量减少了75.01%,套作香葱土壤微生物总量比对照提高了1.80倍。套作香葱可有效提高连作西瓜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参数,能显著改善西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区系,从而缓解西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播前灌水营造底墒差异对压砂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西瓜耗水规律、西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前灌水造墒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1 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但灌水定额过大(70 m3·667m-2和55 m3·667m-2)会引起水分深层渗漏;西瓜生育前期耗水量随着播前灌水量降低而降低;西瓜需水高峰期,当1 m土层底墒在222~270 mm范围内,耗水量随1 m土层底墒增加而降低;底墒差异还会影响收获期1 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综合西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试验区域内,当西瓜生育期降雨量在85 mm左右,1 m土层土壤储水量在250 mm就可保证西瓜正常生长。另外,压砂地夏季休闲措施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1 m土层土壤储水量增加了2.7 mm,为下一季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16.
西瓜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对小麦伴生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作障碍是限制设施西瓜生产的重要因素,合理地运用地上部生物多样性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有效手段。为探讨连作西瓜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对小麦伴生的响应,采用连作西瓜土壤进行盆栽试验,设置D123小麦伴生西瓜、D125小麦伴生西瓜、西瓜单作和无苗对照4个处理,研究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区系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对小麦伴生的响应。结果表明,D123小麦伴生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总数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西瓜单作增加了45.21%和130.20%,根际土壤放线菌的比例比西瓜单作增加了7.6%;D125小麦伴生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比西瓜单作增加了40.89%,根际细菌的比例比西瓜单作增加了10.81%。同时,两种小麦伴生处理均降低了西瓜根际土壤真菌的比例,提高了西瓜根际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降低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提高了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可见,连作西瓜根际对小麦伴生产生了积极的响应。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田试验,研究了砂石+地膜覆盖,砂石覆盖,地膜覆盖3种旱区农田地表不同覆盖措施下的土壤酶活性及西瓜产量,以农田不覆盖(CK)为对照。结果表明:砂石+地膜覆盖在西瓜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土壤层次由于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可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34.5%,碱性磷酸酶提高了13.0%,过氧化氢酶提高了29.5%,砂石覆盖次之(分别提高了31.4%,11.5%, 25.5%),地膜覆膜处理虽然也有提高土壤三种酶活性的效果,但作用甚微(仅0.9%,1.4%,2.9%)。对西瓜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砂石+地膜覆盖、砂石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分别增产50倍和30倍,地膜覆盖与对照相比增产7倍,但是商品率较低(2.16%)。表明在当地旱区农业生产中,砂石+地膜覆盖或砂石覆盖是抗旱、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缓解土壤盐渍化对西瓜的胁迫,以“纯品8424”西瓜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单施化肥(CF)、CF+胡敏酸钙(CFR1)、CF+水溶性硅肥(CFR2)、CF+鼠李糖脂(CFR3)、CF+胡敏酸钙+水溶性硅肥(CFR4)和CF+胡敏酸钙+水溶性硅肥+鼠李糖脂(CFR5)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单独或配合施用对土壤pH、盐基离子、西瓜耐盐性及生长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西瓜耐盐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盐渍土西瓜生长的最佳改良剂及其组合。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降低了土壤pH,其中CFR3、CFR4、CFR5的效果显著,较CF分别降低了0.3、0.4、0.4(P<0.05);改良剂单施或混施增加了土壤Ca2+、K+、Mg2+含量,CFR1、CFR4、CFR5显著降低了土壤Na+含量,单一改良剂处理中以CFR1效果最好,与CF相比,土壤Na+含量降低了6.56%,土壤K+、Ca2+、Mg2+的含量则分别增加了...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同时发生盐渍化和酸化对设施栽培土壤镉活性的影响,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不同pH、盐分种类和盐分积累程度下土壤中水溶性镉及蔬菜对镉吸收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水溶性镉含量和蔬菜地上部分镉积累量均随土壤酸化与盐渍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当土壤pH值为5.00~5.50时,土壤水溶性镉含量随盐渍化增加的变化最为明显。当土壤镉含量为0.55 mg·kg-1、盐分积累量为2.50 g·kg-1时,在土壤pH值分别为6.15、5.50和5.00的条件下,土壤水溶性镉含量分别较对照(未盐化)增加10.53%、44.00%和51.06%,蔬菜镉含量分别较对照(未盐化)增加20.00%、16.85%和36.36%,当土壤pH值由6.15降低至4.00后,土壤水溶性镉和蔬菜地上部分镉含量分别提高了近4倍和8倍。土壤镉活化因盐分离子种类不同而异:阳离子的影响程度为Ca2+、Mg2+>K+>NH4+,阴离子的影响程度为Cl->SO42->NO3-。土壤中水溶性镉和蔬菜对镉的吸收同时随酸化和盐渍化增强而增加的结果表明,土壤盐渍化和酸化对镉的活化具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棚西瓜连作的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年4茬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西瓜肥料试验,研究了土壤养分、盐分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了西瓜生长阶段中土壤速效态N、P、K的供应强度和西瓜植株吸收浓度的相关性,以及土壤盐分周期走向与施肥、灌溉的关系,提出了苗期避免盐分积累是西瓜种植成败的关键,及苗期盐分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