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色马蹄莲光合特性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Florex Gold花期(6月下旬)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彩色马蹄莲Florex Gold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以及空气相对湿度(RH)均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植株的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同净光合速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合有效辐射与气孔导度共同决定着彩色马蹄莲Florex Gold的光合速率,是彩色马蹄莲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旱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旱稻品种"特优13"、"旱稻15"为试材,研究其在旱作条件下灌浆期叶片光合日变化特性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旱稻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正午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但"旱稻15"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于"特优13","旱稻15"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强于"特优13"。经相关性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与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相关性不显著。根据Pn、Gs、Ci的变化趋势,推测旱稻的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  相似文献   

3.
以欧洲冬青(Ilex aquifolium)'黄果'、'阿拉斯加'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季节欧洲冬青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并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模拟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欧洲冬青'黄果'、'阿拉斯加'叶片均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春季(3月22日)、夏季(7月28日)、秋季(11月3日)叶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冬季(1月17日)出现该现象则与气孔导度下降密切相关.夏季(7月28日)'黄果'、'阿拉斯加'叶片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黄果'、'阿拉斯加'均属于阳生植物,其中'阿拉斯加'叶片对强光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黄果'叶片碳同化能力较高.'黄果'、'阿拉斯加'叶片Pn对大气温度(Ta)的响应曲线均呈双峰型曲线,分别在24、25℃达到最大值.叶片Pn随着空气相对湿度(RH)的减小呈下降趋势.欧洲冬青'黄果'、'阿拉斯加'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亚热带地区引种时应做好夏季降温、增湿等措施,以提高其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Yaxin-110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巨玫瑰和辽峰2个葡萄品种果粒膨大期的环境因子和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巨玫瑰和辽峰2个葡萄品种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推测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午休"后巨玫瑰净光合速率(Pn)能恢复到"午休"前的水平,但辽峰不能。相关性分析显示,巨玫瑰叶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环境相对湿度(RH)、大气环境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a)、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呈负相关,与环境温度(Ta)呈正相关,辽峰叶片Pn与PAR、Ta、Ci呈负相关,与RH、Ca、Tr、Gs呈正相关。巨玫瑰和辽峰叶片Pn与Ci的负相关性都达到显著水平,与其他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香樟、白兰花和栀子花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白兰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香樟叶片的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栀子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香樟和栀子花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太明显。②3种芳香植物Pn、Tr、Cd和Ci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步。③3种芳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气孔导度的日均值和蒸腾速率的日均值依次为白兰花>栀子花>香樟,但种间差异不显著;胞间CO2日变化中利用的CO2体积分数日均值依次为栀子花>白兰花>香樟,由此可见栀子花和香樟适应环境的能力比白兰花较强,生长发育稳定且易成活,在植物配置中应多利用栀子花和香樟。  相似文献   

6.
葛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P-systems的CIRAS-Ⅰ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葛根两个栽培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日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气温、叶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影响葛根光合特性的因素既有气孔限制方面的,也有非气孔限制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橡胶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其相关因子的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少云条件下,橡胶苗叶片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特征;光合作用“午休”现象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而不是气孔导度下降导致CO2的供应量的减少所致;影响橡胶树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蒸腾强度和胞间CO2浓度,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8.
大叶黄杨秋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多年生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和光合指标响应.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现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Pn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着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日最大Pn为3.54μmol/(m2·s),Ci为400.00μmol/mol时,叶片光饱和点为1 225.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21.85μmol/(m2·s).大叶黄杨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为典型的阳性耐阴植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进行光合生理指标测定,分别对2年生美国红枫与北美枫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引种于北美的观赏树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法结合分析其净光合速率和各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互性,结果显示两者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有很大差异,枫香主要受Tr,Cond和VpdL的影响,而红枫Pn的影响因子则主要是Tr和Ci。  相似文献   

10.
以"吉烟九号"成熟期烟叶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烟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在11:00达到峰值,为9.88μmol·m-2·s-1,无"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片温度(TL)和大气温度(Ta)均呈单峰曲线,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在生理因子日变化中,叶片温度和蒸腾速率起主导作用,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C1)处于次要地位;在生态因子日变化中,温度和大气CO2浓度(Ca)起主导作用,光照和湿度处于次要地位;各生理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Gs>TL>Tr>Ci,各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TL>Ta>相对湿度(RH)>Ca>光合有效辐射(PAR).综上所述,气孔导度、叶片温度和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理因子,光照和温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1.
以郑州市15年生广玉兰的叶片为材料,运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秋冬季广玉兰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等,研究其在秋冬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光合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秋冬季节,随着平均气温的下降,广玉兰叶片的Pn、Gs、Tr均呈下降趋势,Ci则呈上升趋势。在温度下降过程中,广玉兰叶片仍具有一定的光合能力,并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即Pn、Gs、Tr的日变化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单峰曲线,Ci日变化呈"V"字型曲线,Pn不存在"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江西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丝栗栲和苦槠栲的光合日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丝栗栲和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上午11: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84μmol/(m2.s)和9.54μmol/(m2.s);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15:00达到次高值,分别为9.09μmol/(m2.s)和5.13μmol/(m2.s)。造成丝栗栲叶片和苦槠栲叶片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在一天中,丝栗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高于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相似文献   

13.
普那菊苣夏季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夏季普那菊苣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利用CI-34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普那菊苣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环境因子(气温、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生理因子(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的日变化;通过回归和通径分析,考察了影响因子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自然晴天下,普那菊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表现出"光午休"现象,保护性气孔导度降低,是高光强、高温下高光呼吸所致。  相似文献   

14.
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是葡萄的重要生理指标,为葡萄的适应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Yaxin-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在葡萄果粒膨大期测定了巨玫瑰葡萄的叶片光合日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分别在11:00和17:00达到最高值,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午休"期间的下降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同时,"午休"后Pn能恢复到"午休"前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可能对不利的光合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以自然条件下2年生鸢尾科植物鸢尾和射干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仪对鸢尾和射干的光合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鸢尾和射干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在10:00和16:00,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射干和鸢尾的净光合速率(Pn)下降,气孔导度(Gs)也下降,胞间CO2浓度(Ci)则在增大,可以推断射干和鸢尾的光合"午休"现象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射干的蒸腾速率(Tr)大于鸢尾,说明射干的吸收和运输能力比较强。相同生长条件下,鸢尾的日均水分利用效率(WUE)是射干的1.46倍,说明鸢尾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射干。相关性分析表明,射干的净光合速率(Pn)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呈极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Gs)与相对湿度(RH)呈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Ci)与空气温度(Ta)呈显著负相关,空气温度(Ta)与相对湿度(R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著正相关;鸢尾的空气温度(Ta)与相对湿度(R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胡萝卜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胡萝卜不育系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低于保持系,说明不育系光合能力低于保持系。不育系与保持系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是主要限制因素。影响不育系与保持系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照强度,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保持系较不育系高9.2%,主要生理因子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保持系均高于不育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艾纳香光合作用日进程特征及其净光合速率的关键影响因子,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艾纳香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艾纳香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大致呈“V”字型曲线.艾纳香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典型的双峰曲线,第1峰[峰值20.39 μmol/(m2·s)]出现在10:00左右,第2峰[峰值19.44 μmol/(m2·s)]出现在15:00左右,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程度较浅.艾纳香Pn与除大气CO2浓度(Ca)以外的生理生态因子均极显著相关;其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因素;Gs、Ci及PAR是艾纳香Pn的关键影响因子,Gs影响最大,Ci与PAR次之.  相似文献   

18.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系统,研究日光温室嫁接茄株盛果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茄子中上部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较明显的午休现象。第一峰值出现在11:30分左右,净光合速率Pn最高值为10.2μmol/(m2·s),第二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峰值为9.4μmol/(m2·s)。气孔因素是造成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午时高光强、高温和低相对湿度迫使叶片气孔导度降低,表现为胞间CO2浓度降低,水蒸气压差升高,蒸腾速率增加,这些特定的环境与生理变化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气体交换参数和荧光参数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洛阳红、珊瑚台2个牡丹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两品种在花前、花期2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在12:00左右达到最大值,无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花后洛阳红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可能与此时遭受的光抑制有关。花期珊瑚台叶片Pn最大,最大值达到12.6μmol/(m2.s);花后较低;而花前最低,最大值只有5μmol/(m2.s)。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原初光化学转化效率(Fv/Fm)日变化呈"V"字型曲线,中午明显降低,下午开始回升,与光强(单峰)的曲线呈"镜面"对应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油菜品种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青海不同类型油菜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性,以青海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LI-6400XT光合测定仪对油菜苗期和盛花期的叶片光合日变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油菜在苗期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其中,青海芥菜型油菜的净光合速率在10:30达到峰值[37.51 μmolCO2/(m2·s)],其他品种均在12:30达到峰值,随后急剧下降;盛花期除NO.46和青油241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外,其他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并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第一峰值出现在11:50,第二峰值出现在15:50.2)油菜苗期的净光合速率均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系数最大,即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明显,其次是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油菜盛花期的净光合速率与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呈明显正相关,且与气孔导度的相关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