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松  费甫华 《植物医生》2000,13(6):25-25
魔芋软腐病与根腐病是魔芋上两大病害,在生产上造成损失占病害损失总量的40%以上,有时成为主要发生的病害种类。二者症状既有相似且不易分开,防治上也有侧重点。一、症状及区分方法魔芋软腐病为细菌性病,主要危害魔芋块茎、茎秆及叶片,造成茎秆软腐、流汁、叶片黄化|块茎腐烂。魔芋根腐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根部,造成根部腐烂,叶片黄化、萎蔫。2种病害的区分方法为:软腐病腐烂部位有臭味,茎秆容易倒伏,叶片及茎秆腐烂流汁,拔起植株及块茎,根部少有腐烂或根数量不减;根腐病无臭味,上部叶片变黄后茎秆不腐烂无流汁现象,根及块茎拔起观…  相似文献   

2.
小麦根病又名抽死秧、白穗病,是由全蚀病菌、镰刀菌属真菌及离蠕孢属真菌混合侵染的土传病害。造成成片小麦死苗及后期白穗,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是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北方小麦产量的病害之一。一、田间症状小麦根病包括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苗期不明...  相似文献   

3.
诺沃霉素A对茶轮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轮斑病是茶树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防治该病害通常使用化学杀菌剂。化学杀菌剂的频繁使用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并造成农药残留,因此,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诺沃霉素A是由植生链霉菌HEBRC-20821分泌的一种新型32元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本研究探索了诺沃霉素A在离体条件下对拟盘多毛孢的抑菌活性及对感染茶轮斑病离体叶片的防治效果。诺沃霉素A在离体条件下对茶拟盘多毛孢的菌丝生长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为2.11μg/mL。当用5μg/mL诺沃霉素A处理菌丝后,在显微镜下可见茶拟盘多毛孢菌丝形态发生异常。在离体叶片条件下,诺沃霉素A在75和150μg/mL浓度下对茶轮斑病防效分别为68.29%和100%。在2 000和4 000μg/mL浓度下诺沃霉素A对茶叶没有产生药害。诺沃霉素A有望成为防治茶轮斑病的一种新型药剂。  相似文献   

4.
张庆臣 《植物医生》1999,12(4):9-10
近年小麦根病在我县日趋严重。据调查全县病株率约40%~60%左右,高的达90%以上。每年产量损失10%~30%。我县小麦根病主要是指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这几种病害发生在茎基部和根部,植株花杆、烂茎、形成白穗,造成减产。阳谷县根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1.土壤菌源丰富:小麦、玉米等作物收获后,根茬多留在土壤中,致使菌量逐年增多。另外,农民习惯于用根茬、麦糠沤制土粪,其上的病菌潜存于土粪中带入土壤。又因我县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连作田杂草多、寄主广泛,土壤中病菌量大面广。如遇适宜环境条件,即可…  相似文献   

5.
大棚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绪 《植物医生》2005,18(6):12-13
1症状表现 番茄的根腐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定植后即可发病.初发病时侧根和毛细根变褐(黑),根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或裂缝,根的表皮木栓化,又称"木栓病",严重的病根肿胀或变粗,随跟部病害的扩展,茎基部变成黑褐色以至腐烂,导致地上部分生长不良,下部叶片变黄干枯.发病初期病株中午萎蔫,早、晚可复原,但病情严重时不再复原,从茎基部枯烂严重,致全株枯死.因此,在生产上又习惯称为番茄"茎基腐病".  相似文献   

6.
茶红锈藻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红锈藻病是造成茶树未老先衰,茶叶减产的一种枝干病害。我省茶区发生普遍,为害较重。该研究表明,此病病原藻为Cephaleuros parasicas Karst,一年中有两个传播高峰期,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此期喷洒TY杀菌剂,山苍乳油,百菌清,多菌灵,配合其它农艺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此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7.
茶黄萎病(Verticillium sp.)是真菌性土传病害,病菌侵入茶树根部,并阻塞维管束,造成茶树萎叶。受害茶树的芽叶萌发缓慢、瘦弱,叶黄萎蔫,后期整株叶片脱落,光杆焦枯;地下根皮变红褐色,不粘土。根部的木质部先呈水渍状,后转褐色枯死,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出现白色的霉状物(菌丝)。经1983—1985年连续观察,7月中旬开始出现黄叶,7月底至8月上旬为萎叶高峰,8月下旬至9月,枝秆干枯。自1974—1985年我场因此病有70余亩茶树死亡,占茶园面积5%,每年损失鲜茶5万多斤占产量的6.2%。  相似文献   

8.
轮斑病是茶树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造成茶叶产量和品质重大损失。为获得有效防治茶树轮斑病的生防菌株,从合肥茶园茶树根部组织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对茶树轮斑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ZG6。对峙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对茶树轮斑病菌的菌丝抑制率可达65.38%。基于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 RNA和gyr B基因的序列分析,将菌株ZG6鉴定为沙福芽胞杆菌Bacillussafensis。菌株ZG6具有广谱抑菌能力,对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78.82%、64.71%和61.82%。酶学试验结果表明,菌株ZG6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茶树离体枝条叶片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菌株ZG6的发酵液、无菌发酵滤液与菌液均对茶树轮斑病有预防和控制效果,在茶树离体枝条的叶片上的防效可达69.9%以上。由此可见,沙福芽胞杆菌ZG6具有作为防治茶树轮斑病生防菌剂研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王力  王光辉  李宗 《广西植保》2003,16(4):18-19
当年栽培的芦笋发病较轻 ,病害亦少 ,基本不用药剂防治 ,而栽培老区病害较重 ,主要有褐斑病、茎枯病、根腐病、紫纹羽病等病害发生 ;现就生产中芦笋病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作简要介绍。1 褐斑病 Cerccsporq asparagi  该病在我国发生较普遍 ,但为害较轻 ,其危害程度不及茎枯病。主要症状为 :病斑发生在茎秆、分枝及拟叶上 ,典型的病斑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褐色 ,中央淡褐色。在潮湿条件下 ,病斑表面生有灰黑色霉层 ,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 ,病斑逐渐扩展呈不规则形 ,严重时分枝枯黄 ,拟叶提早脱落 ,病株早衰。  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该病发生 ,…  相似文献   

10.
吴郁魂 《植物医生》2005,18(2):28-29
茶根癌病又称茶根头癌肿病、根冠病,在我国各大茶区均有发生.该病是发生在茶苗根部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又是一种慢性病,在发病初容易被忽视.主要危害扦插茶苗,被害苗植株矮化,茎纤细,芽叶瘦小,树势衰弱,重者干枯死亡,给退耕还茶工程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豌豆根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腐病是豌豆根部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豌豆产区均有发生,是制约豌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世界上尚未发现对根腐病完全免疫的豌豆品种,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本文从豌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原菌的分类及特点、抗性鉴定及评价标准、种质资源、分子标记及防治策略等方面对国内外豌豆根腐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抗病育种和未来豌豆根腐病综合防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草莓炭疽根腐病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国珍 《植物保护》2015,41(2):234-236
草莓炭疽根腐病是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和严重的草莓病害,但对该病害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区。本文介绍了草莓炭疽根腐病与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在症状表现、病原菌种类及用药策略上的不同,并指出了国内草莓炭疽病发生和危害的特点,勿将炭疽根腐病误认为是红中柱根腐病。  相似文献   

13.
王彩军 《植物医生》2006,19(2):17-17
梨树圆斑根腐病在北方梨产区发生普遍,是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根部病害。在果树根系衰弱时易感病,土壤板结、通气不良、缺肥缺水、结果过多等导致根系衰弱的因素都可能诱发圆斑根腐病。下面对其发病症状及防治要点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静 《广西植保》2001,14(3):16-16
20世纪 70年代在我国茶树上发现的茶叶新病害—茶芽枯病 ( Phyllosticta.sp) ,近年来因冬季气候变暖 ,在闽东乃至江南茶区早芽种的茶园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 ,严重地影响着春茶的产量与制茶质量 ,给茶叶生产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被病菌侵害的春茶芽叶叶梢生长受阻 ,叶片萎缩卷曲 ,直接降低了春茶产量与质量。1 发生为害情况  春茶芽枯病主要为害营养物质丰富的春茶幼叶和第 1至 3片嫩叶 ,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淡黄色或黄褐色小病斑 ,后扩展成不规则形状 ,病斑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芽尖受害呈黑褐色枯焦状 ,萎缩不能伸展。病斑后期表面散生…  相似文献   

15.
疫霉根腐病是加利福尼亚大多数蕃茄种植区一个主要的蕃茄病害。这种病害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或寄生疫霉(P.Parasitica)所致。但据报道85%以上的蕃茄根腐病是由后者引起的。目前还尚无抗病的商品蕃茄品种,对此病的防治仅限于应用杀真菌剂处理土壤、种子,移栽前浸根处理和栽培措施。但在管理缺水时或晚  相似文献   

16.
当前蔬菜发生的根部病害主要有沤根、根腐病、茎基腐病和枯萎病等.生产中发现这些根部病害时,往往对生产已造成损失,受害严重时,只能拔除.要想预防和治疗这几种根部病害,需了解其症状表现,有的放矢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瓮安县为把地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茶叶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茶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年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1540hm2上升到2011年的5733hm2。随着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茶树上的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为害加重.瓮安县发生较严重的茶苗茎枯病就是其中一种。2010—2011年瓮安县茶树茎枯病发生面积541.8hm2.病株率7.9%~32.8%.严重影响茶叶生产的发展。为了找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保证茶叶生产安全,笔者对茶苗茎枯病的发生和为害进行了调查和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病对苗木威胁严重,特别是根腐病,茎腐病常常在一些地区泛滥成灾。由于根腐病,茎腐病的症状比较相似,所以有时识别和诊断这两种病比较困难。现将两种根部病害的病原及症状特点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以供诊断防治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古崇 《植物医生》2008,21(1):12-13
设施栽培辣椒常发生的主要根部病害有根腐病、青枯病和疫病等,对这些根部病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防治,易造成植株成片枯死,导致严重减产。现将这几种根部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洪海林 《植物医生》2010,23(6):25-26
<正>在花生生产中,有许多病害为害花生,造成花生品质下降,产量减少。花生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病毒病和线虫病等。笔者现介绍它们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