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林间作是一种高效的复合生产模式。在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条件下,利用LI—6400光合作用分析仪测定并比较了距离黑核桃0.3m、1.3m和2.3m处赤小豆的光合特性,以期为优化二者的栽培模式、合理利用光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距离黑核桃2.3m处的赤小豆与1.3m和0.3m处的相比,光饱和点(LSP)分别升高约199μmol/(m~2·s)和356μmol/(m~2·s),光补偿点(LCP)分别降低约9μmol/(m~2·s)和80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提高约3μmol/(m~2·s)和10μmol/(m~2·s);(2)SPAD值与赤小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空间位置最靠近黑核桃的赤小豆平均叶绿素含量较正常赤小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约8mg/L;(3)赤小豆的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温(Tleaf)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_2浓度(Ci)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思茅松干季光合生理日动态及光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思茅松干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分析了光合生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思茅松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均呈三峰曲线,Pn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14:00和17:00,最高峰出现在光强最强、温度最高的时刻(14:00),胞间CO2浓度(Ci)变化方向则相反.Pn、Tr和气孔导度(cond)与主要环境指标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和大气相对湿度(RH)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Pn、Tr与PAR、Ta和RH的相关程度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Coind与Ta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P<0.05).PAR是影响干季思茅松Pn和Cond最主要的环境因子,而Tr是受Ta影响最强烈的生理因子.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的思茅松光饱和点(LSP)为1800μmol·m-2·s-2左右,表现为典型的阳性树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红榉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CCO2)范围内叶片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当大气CO2浓度为400μmol/mol时,红榉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回归方程为Pn=-9×10-6PAR2+0.021 2PAR+0.592,光饱和点、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 177.8μmol/(m2.s)、20.0μmol/(m2.s)、0.034 5 mol/mol;叶片蒸腾速率(Tr)与PAR间回归方程:Tr=0.002 5PAR+4.535(R2=0.816 9,n=48);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PAR之间的回归方程:WUE=-2×10-6PAR2+0.003 3PAR+0.193 9(R2=0.822 2,n=48);②1 200μmol/(m2.s)PAR条件下,Pn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Pn=-2×10-5C2CO2+0.062 1CCO2-5.501 8(R2=0.936,n=48),CO2饱和点、补偿点、羧化速率分别为1 552.5μmol/mol、84.8μmol/mol、0.040 3 mol/(m2.s);Tr随CCO2增强基本保持稳定不变;WUE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WUE=-3×10-6C2CO2+0.010 5 CCO2-0.944 2(R2=0.894 1,n=48)。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CI-310)对东兴市江平镇巫头岛的滨海原生植物群落的优势树种红鳞蒲桃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s)、叶绿素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揭示红鳞蒲桃对滨海特殊生境的适应机理。结果表明:红鳞蒲桃的光补偿点为143μmol/(m2.s),光饱和点为600μmol/(m2.s)。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Pn、Tr、Cs也增大,当PAR达到800μmol/(m2.s)后,气孔导度减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其Fv/Fm值为0.432,小于多数植物正常值0.8,说明红鳞蒲桃已受到一定程度的胁迫影响。叶绿素含量也较低,与其净光合速率较低相一致。电解质渗透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红鳞蒲桃抗高温能力相对较差。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过大造成红鳞蒲桃生理衰退,自然更新困难,种群已处于老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白云岩石漠化地区的适生造林树种盐肤木、栾树秋季的光合生理特性,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试仪于9月下旬对盐肤木、栾树叶片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盐肤木的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曲线仅有1个峰值,光补偿点(LCP)为5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818μmol/(m~2·s)。栾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出现一大一小2个峰值,光饱和点(LSP)为475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30μmol/(m~2·s)。气孔导度(Gs)在实验过程中是对栾树和盐肤木净光合速率(Pn)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盐肤木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栾树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LSP)大于栾树,光补偿点(LCP)低于栾树,2种树木均有明显"午休"现象。在9月,盐肤木光合情况优于栾树。  相似文献   

6.
7种彩叶树种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方常见彩叶树种的生态特性,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自然生长状态下7种彩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光合特征,结果表明,7种彩叶树种最大净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彩叶豆梨、秋紫白蜡、金叶接骨木、全红杨、紫叶稠李、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其中,彩叶豆梨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4.93μmol/(m~2·s),紫叶风箱果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为8.65μmol/(m~2·s);紫叶风箱果、彩叶豆梨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893;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紫叶稠李、彩叶豆梨的净光和速率与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920、0.946和0.959;其中彩叶豆梨、紫叶稠李、全红杨、秋紫白蜡、金叶接骨木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166μmol/(m~2·s)、1 010μmol/(m~2·s)、836μmol/(m~2·s)、1 136μmol/(m~2·s)、1 456μmol/(m~2·s),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的光饱和点均较低,分别为508μmol/(m~2·s)和424μmol/(m~2·s),较高的光饱和点使植物更好地适应当地中午高光条件,较低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使植物表现出耐阴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桂林岩溶石山光蜡树群落常见植物夏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光蜡树群落中的光蜡树Fraxinus griffithii、一叶萩Securinegasuf-fruticosa和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在夏季中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夏季,林冠层光蜡树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 064μmol/(m2.s)和20μmol/(m2.s);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12:00时,其值为4.45μmol/(m2.s),16:00时出现第二个峰值2.74μmol/(m2.s),与最大峰值相比降幅达38.43%。光合有效辐射VPAR、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EWUE的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日变化呈"W"型曲线。光蜡树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林下植物一叶萩和粗糠柴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396,562μmol/(m2.s)和7,5μmol/(m2.s)。  相似文献   

8.
黄柏幼树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雅安市荥经县"川黄柏规范化种植(GAP)基地",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2 a生黄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黄柏幼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黄柏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生长季后期呈单峰曲线,无明显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0:00左右,峰值持续时间较长;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光补偿点为29 μmol/(m2·s),光饱和点为1491 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417,CO2补偿点为52 μmol/mol,CO2饱和点在800 μmol/mol左右;羧化效率为0.087 5,暗呼吸速率为1.861 4 μmol/(m2·s),表明黄柏属典型阳性的C3植物.  相似文献   

9.
江淮地区引种楸树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淮地区引种的4种楸树生长初期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果楸、密毛灰楸、灰楸和光叶楸叶片的光饱和点均为1 200 μ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53.34、64.82、66.74、98.91 μmol·m-2·s-1.光合表观量子产量(AQY)分别为0.427、0.393、0.354、0.349.当PAR≥1 000 μmol·m-2·s-1时,4种楸树叶片的Pn、Tr、Cs值,长果楸最高,灰楸和密毛灰楸次之,光叶楸最低.随着PAR的增加,4种楸树叶片Ci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同的光照强度下,长果楸叶片Ci最低,灰楸和密毛灰楸次之,光叶楸叶片的Ci最大.同时,对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长果楸具有较高的光合特性,很合适长江以北至淮河以南等地区大面积栽植.  相似文献   

10.
滨海滩涂洋白蜡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白蜡作为引进种,已在我国广泛种植.以上海南汇滨海森林公园内5年生洋白蜡树种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叶片光响应曲线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发现,洋白蜡光补偿点为32.69 μmoL/(m2·s),光饱和点为948.55 μmoL/(m2·s),暗呼吸速率为1.06 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最大值为(11.37±2.14)μmol/(m2·s),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现双峰曲线,并与气孔导度、温度、大气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氮沉降现象普遍,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变得更加频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已成为亚热带地区研究的热点生态学课题之一。以亚热带珍贵常绿阔叶树种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对象,探讨不同氮磷比及水分添加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对刨花楠净光合速率(P_n)、光补偿点(LCP)、蒸腾速率(T_r)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田间持水量为40%)的刨花楠的P_n、LCP和T_r会明显下降,与正常水分条件(田间持水量80%)相比,P_n下降了52%,LCP下降了72%,T_r下降了38%;而水分对光饱和点(LSP)、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无显著影响;(2)不同氮磷添加对P_n、LSP、LCP、G_s、C_i、WUE等光合生理特性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核桃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香玲、鲁光、清香、西林3号、西洛3号5个核桃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小顺序为香玲>鲁光>清香>西林三号>西洛3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日变化和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和双峰型;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香玲品种核桃苗叶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分别为58.997、1 450μmo1·m-2·s-1。  相似文献   

13.
比较研究了幼龄和成龄锯叶竹节树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特性及主要生理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程。结果表明,成龄树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光饱和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836、6.18、9.52和0.047μmol.m-2.s-1;幼树的LSP、LCP、Pmax和AQY分别为359、2.79、5.05和0.036μmol.m-2.s-1。成龄树的Pmax和LSP较高,LCP较低,对强光和弱光的适应性均较强;幼树的Pmax、LSP、LCP和AQY均较低,对弱光的适应性强,但较低的光合能力和量子效率延长了锯叶竹节树的幼龄期。幼树和成龄树的环境最大光强均低于其LSP,其净光合速率日进程也均为单峰曲线,没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趋势也均基本与Pn一致。在迁地保护时,应选择较为荫蔽的环境定植。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下夏蜡梅光合作用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水分胁迫下,夏蜡梅光补偿点、CO2补偿点、气孔阻力和活性氧产生速率升高,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蒸腾速率、Fv/Fm和色素含量下降,而暗呼吸速率先升后降、胞间CO2浓度先降后升。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光合能力的下降主要由气孔限制引起,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则由非气孔限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竹实生苗生物量及光合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毛竹实生苗在圃地条件下相关因子与其生物量及光合速率的变化,取得以下进展:①条件好的圃地上栽培的实生苗,其生物量比差圃地的高。经过施肥处理的实生苗,其生物量是对照的4倍以上。②据毛竹实生苗单叶光一光曲线的测定,其饱和点和补偿点都比成年毛竹低。在正常的光量子流密度(Q)条件下,单叶光合速率(Pn)早、晚低、10时左右最高,13时左右曲线上出现小的凹陷,在低光量子流密度下,当其他因子变动较小时,其光合速度的变化主要受光量子流密度的影响(Q值升高,Pn值增加,反之,Pn值减少)。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Micropropagation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mass production of uniform plants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with good phytosanitary status and quality control. Considerable efforts have been directed to optimize the conditions for in vitro st…  相似文献   

17.
为给西北山旱地核桃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6年生核桃品种‘鲁光’为试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不同肥料(核桃专用肥ZY_1、核桃专用肥ZY_2、复合肥FH、不施肥CK)处理对山旱地核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矿质营养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并探讨核桃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下核桃叶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4个肥料处理按照光合性能由强到弱排列依次为ZY_1、ZY_2、FH、CK。CO_2饱和浓度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比饱和光强下的高,说明核桃叶片强光下(接近或超过光饱和点)光合速率的增加主要是受CO_2供应的限制。叶片矿质营养中大量及中量元素含量均为ZY_1处理最高,CK最低;微量元素中除Fe元素含量ZY_2处理高于ZY_1处理外,Mn、Cu、Zn含量均为ZY_1处理最高,其次为ZY_2处理,CK最低。4个肥料处理按照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均为ZY_1、ZY_2、FH、CK。核桃叶片的各矿质营养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n之间大多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N含量与Pn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Mg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叶绿素b含量与Pn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为0.757。综合来看,核桃专用肥优于复合肥,能显著提高山旱地核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矿质营养含量,有效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且ZY_1肥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H12与J10在光合特性上相对于H1、J5具有明显优势。H12、J10保持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4月份呈单峰、6月份是双峰曲线类型;②表观量子效率J5最大,但都在0.32~0.57之间,表明四川桤木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比较强,植物吸收与转换光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可能较多,具有较大的光合潜力,模拟光曲线的最大净光合速率J10最高,且实验表明光饱和点(LSP)与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正相关系;③羧化效率(CE)J10最大,H1最小,羧化效率与最大净光合速率也呈一定的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桉树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工低温处理尾叶桉和邓恩桉幼苗,研究其对两种桉树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两种桉树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羧化效率、Fv/Fm和Fv/Fo下降,Fo值和CO2补偿点上升,而Ci则先上升后下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持续低温胁迫的初始阶段,羧化酶活性的下降是导致两种桉树Pn降低的主要因素为非气孔因素,而随着低温处理持续时间延长至48h时,叶绿素含量出现显著下降,羧化酶效率继续下降,此时气孔限制因素也逐渐成为Pn的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两种桉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差异表明,非损伤的叶绿素荧光技术有望用来快速筛选不同抗寒能力的桉树品种。从各个参数的变化可以看出,低温胁迫处理对尾叶桉的影响明显要大于对邓恩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广州南沙区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无瓣海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并探讨其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叶片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时和午后14:00时,并出现明显午休现象。影响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有光强、气孔导度、相对湿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无瓣海桑叶片的Tr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时,影响Tr的生理生态因子主要有叶面温度、气孔导度和相对湿度等。无瓣海桑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00,1800μmol·m^-2s^-1左右,CO2补偿浓度和饱和浓度分别为50,900μmol·mol^-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