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正> 氟是广泛存在于地壳中的元素之一,但在大气中,并不是常见的成分。在自然界,一般土壤含氟50—800ppm,煤含氟0.01—0.04%,一些岩矿含氟量更高,可达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例如氟石(氟石CaF_2),磷灰石[3Ca_3(PO_4)_2CaF_2),冰晶石(Na_3AlF_6)等,在高温条件下,这些物质中的氟成为气态逸入大气。因此,凡使用它们作为燃料、原料的工业均可向大气排放含氟废气,使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升高。植物的叶片通过呼吸作用,从大气中吸收氟,并在体内积累,在污染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含氟量较高。在清洁的自然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含氟量仅为5到25ppm,但在污染区内常高出这个数值的几倍到几十倍。桑叶  相似文献   

2.
在大气中氟化物浓度很低的情况下,植物可通过叶片吸收而在体内累积氟化物。有些植物吸收累积能力很强,叶片的含氟量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植物常成为大气氟污染对人体和其它生物体危害的中间介质,桑叶即是其中一种,而蚕恰恰又是对氟非常敏感的生物之一,近年来国内蚕区的桑叶受大气氟污染使蚕茧减产的情况陆续发生,今春,著名的杭嘉湖地区,春蚕又因此而蒙受损失。为了掌握田间条件下桑叶对大气中氟的吸收和积累规律,我们以浙江农业大学桑园为主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不同桑品种吸氟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为探讨在田间条件下桑叶对大气氟化物的吸收积累规律,我们于1986~1987年调查了不同桑品种吸氟能力及积累差异,以期作为对氟污染严重地区,选择桑品种的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桑品种:桑品种共18个,亩栽500株,随机排列栽植,重复两次。 2、取样方法: (1)1986年9月17日将两年生的18个桑品种,分上(3~4叶)、中(10~11叶、下(20~21叶)三部分叶位,分别测定含氟量,取其平均值,比较各品种相同叶位的含氟量。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郊由于钢铁、化工、磷肥和砖瓦等排放含氟“三废”的工厂分布密度高,排放总量大,每平方公里上的氟化物排放强度高居全国之首.不少地区的大气氟浓度超过《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氟污染使天然牧草的含氟量大增,如内蒙包头钢铁厂的氟污染曾使上万头牛、羊因吃了含氟量过高的牧草而患氟中毒病,本市某钢铁厂附近的耕牛也曾因氟中毒而不得不停止饲养.现在上海各主要排氟工厂附近虽已基本上不再饲养耕牛,但专供奶牛食用的青饲玉米仍有种植,而且在粗饲料中占据60~90%的比例,成为本市奶牛的当家饲料.由于玉米是一种吸氟力很强的作物,这些青饲玉米对奶牛的健康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调查氟污染源附近青饲玉米的含氟量对保护奶牛的安全成长就成为牧业环保工作中大家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氟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地壳中含有氟化物100多种,最常见于荧石、冰晶石、磷灰石和某些金属共生矿中。某些地区的土壤和水源中也有不同含量的氟。由于地理的变迁,氟在陆地的分布很不均匀,在自然高氟地区生长的植物因种子、茎叶中氟含量过高,使当地人畜易患地方性氟病。工业氟废气、废水的污染也使土壤和植物含氟量高,有的工厂附近的土壤中含氟量为415~1840mg/kg,一般牧草含氟量为40~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当前对蚕桑生产威胁最大的是来自各工矿企业烟囟排放的有毒气体——氟化氢。桑叶对大气中的氟化氢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氟化氢由气孔进入叶片,并在叶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浓度时,蚕食之则中毒死亡。为了减轻氟污染的危害,蚕业界人士曾从桑蚕氟中毒机理、桑蚕添食解毒物质、抗氟性蚕品种选育及安装排氟设备等多渠道进行试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试图探讨桑品种与氟污染的关系。笔者对现行14个桑品种(包括少数新品种),在桑叶生长期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了含氟量测定,为桑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1982年春蚕期,我县大面积蚕桑生产受到工厂废气危害,1983年春,作者在海宁县组织的防氟试验工作中,对影响桑叶含氟量变化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初步探讨,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污染源与桑叶含氟量关系桑叶中的氟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污染的大气.如大气未受到污染或污染很轻,则桑叶含氟量很低,调查表明(表1)一般不超过10PPm(以桑叶干物计,以下均同).  相似文献   

8.
动物氟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动物氟中毒的原因1.1地质环境原因氟在地壳表面分布不均,许多国家的一些自然高氟地区的牧草、饮水含氟量较高,长期饲用这种牧草、饮水易引起动物氟中毒。1.2饲料加工因素据报道,大多数磷矿石含氟量高达9000~14000mg/kg,用高氟地区的动物加工的骨粉,其含氟量达4000mg/kg。饲用磷酸盐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不脱氟或脱氟不彻底是造成目前动物氟中毒的主要原因。1.3工业污染工业生产所排放的“三废”含有大量的氟化物,可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该地区的饲用植物等含氟量都较高。当牧草被污染浓度达到40×10-6以上时,可对放牧动物构成潜在威…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大气氟污染造成春蚕大面积中毒事件屡有发生。要预防氟污染中毒,除严格控制污染源外,还可通过桑叶含氟量测定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但目前桑叶含氟量测定需将鲜叶烘成干叶,从选样到获得测定结果所需时间较长,如能进行桑叶含氟量监测并预报,则有利蚕农及时采取防氟减毒措施和有关部门作出相应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氟化物是一种累积性大气污染物,而植物尤其是叶片是其主要的累积场所,其中桑树是对其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之一。然而蚕恰恰又是对氟非常敏感的生物之一。以上事实早已被众多的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所证实。有关同一桑树的不同叶位,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对大气氟化物的吸收、累积差异以及桑叶含氟量对蚕茧产量的影响等方面,有关单位已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实的的资料。但是,不同桑品种对大气氟化物吸收累积量的差异方面,至今未见报道。而开  相似文献   

11.
氟污染对桑树的为害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轶  黄议漫 《四川蚕业》2007,35(4):39-40
近年来,因工矿企业生产排污导致桑树发生氟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县自2002年以来,累计436hm2的蚕区发生桑树氟化物中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0余万元。本文通过对桑树氟污染的污染源和毒害机理分析,提出了控制桑树氟污染的措施。1桑树氟污染的污染源桑树氟污染主要是砖瓦厂、水泥厂、磷肥厂、玻璃厂等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含氟气体所致。砖瓦厂泥坯中含氟量一般为350~450mg/Kg,在800~1000℃高温烧制过程中,85%左右的氟将逸散在周围大气中,排放的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HF)、四氟化硅(SiF4)。水泥厂在生产过程中多采用萤石(CaF2)和氟…  相似文献   

12.
氟是非常活泼的卤族元素,以多种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氟缺乏的动物易患龋齿,氟过多则造成中毒。1病因分析因长期开采或岩石被雨水冲淋,使水源、土壤含氟过高,因此,种植的农作物、牧草含氟量超标(一般高达40~100毫克/千克),水源受到污染后(水中含氟量超过4毫克/千克),都可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3.
采集市售饲料60份,进行了氟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预混合饲料平均含氟量为215.41mg/kg,浓缩饲料平均含氟量为52.51mg/kg,全价颗粒饲料平均含氟量为23.91mg/kg,全价粉料含氟量为16.37mg/kg.与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相比,仅为国家标准的1/20-1/5,从而说明,目前市售饲料氟的污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顺德县因大气氟污染桑叶,使蚕儿经常发生氟素中毒。在目前消除砖厂排出氟化物还有不少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农业措施,降低桑叶的含氟量,确保蚕造稳定,是当务之急;从83年春开始我们对影响桑叶含氟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我市农村建材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于所用原料及燃料均含有氟元素,经高温焙烧后便以氟的各种化合物释放出来,并源源排入大气,污染桑叶,蚕食后引起中毒。1982、1986两年春期本市曾发生大范围蚕儿氟化物中毒。去年局部地区也有中毒发生。1990年桑叶监测情况表明,桑叶受污染是最重的一年,不论平均含氟量还是  相似文献   

16.
<正>蚕桑生产受大气污染的危害,在国内外早有报道。近年来,由于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厂矿企业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引起桑、蚕危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害气体之中的氟化物就是通过污染大气和桑叶而危害蚕的。因此,监测桑叶和大气的氟化物含量,对了解和掌握桑叶和大气被污染的程度,防范对蚕桑的危害以及检查工厂的排污情况,保护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对桑园的氟污染进行了长期监测,现就接触所及,对桑叶含氟量的测定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1病因1.1自然条件致病或称地方性高氟,即岩石、土壤中含氟量高,形成地方性高氟区。我国自然高氟区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并多处于洼地、盆地、盐碱地、盐池及沙漠周围的地势较低的地区。我国属高氟区之一,据调查,黑龙江、河南、甘肃、青海、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都有氟中毒的发生。自然高氟区的植物含氟量也较高,但不如工业氟污染区的严重。对地方性氟病而言,高氟饮水也是重要的携氟介质。1.2工业污染致病凡利用含氟矿石为原料或催化剂的工厂,如未采取有效的除氟措施,随“三废”排出的氟化物可污染大气环境、土壤、植物与地表水。其中…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在工业氟严重污染地区,草食家畜濒于绝迹的情况下,能否大力发展猪禽养殖业,其畜产品对于人类食用有无不良影响进行了研究.①在工业氟污染严重地区生长2年以内的猪、鸡,其肉、内脏、鸡蛋的含氟量都略高于无氟害污染地区,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证明工业氟污染地区的畜产品对于人体健康是无害的.②试验同时对猪和山羊按体重以同等剂量的氟化钠饲喂,8个月后猪的骨氟值比正常对照组增高2倍,4个月后羊的骨氟值比正常对照组增高3倍.说明猪比羊有较强的抗氟性.③在工业氟污染区所做调查证明,由于猪、鸡以粮食为主要饲料,粮食中含氟量较低,而猪、鸡生活周期短,所以生活在高氟污染区的猪、鸡其生长、发育、繁殖力都未见异常状况.该结论在人工投氟试验中也得到证实.综上所述在工业氟污染区大量发展猪、禽养殖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蚕桑氟污染灾害及其防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自然环境中氟的分布很广,能污染致灾、对蚕桑危害最大的以毒性较强的气态HF和SiP_4所形成的大气氟污染为主。我市对蚕桑氟污染灾害的社会调查起步较迟,也未见前人系统研究报道。从1988年开始,我站协同环保、农业、气象等部门,组织了长达5年时间的大气氟污染专题调查和防治对策研究;1996年起又作为市科协牵头的《淮阴市农业防减灾综合对策研究》课题中关  相似文献   

20.
氟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有毒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5愧动物发病。磷酸氢钙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已广泛用于饲料工业中。但若磷酸氢钙含氟量超标,就可能造成饲料产品含氟量超标。故检测磷酸氢钙中氟的含量十分必要。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测定磷酸氢钙中氛的含量呢?下面介绍一些具体做法提供大家参考。l称样虽的问题近年来,我们按国标GB13083—gi方法检测磷酸氢钙送检样品时发现,所测样品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在0~50pg/ml,其测定结果是可信的。若样品氟含量过高,仍按照国标GB13083—91规定的称样量0.5~ig称量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