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岩市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推进产业精准扶贫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役的关键性举措。通过实施林业苗木花卉产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对苗木花卉种植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户,大力推进"龙头企业+贫困农户""能人大户+贫困农户""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等扶贫模式,辐射带动贫困农户种植苗木花卉,加快龙岩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具有天然益贫性的农民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是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路径。作为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江西罗霄山区,近年来,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优势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支部领办+土地入股+培训"等产业扶贫模式,广泛带动贫困人口减贫增收,使得合作社自身的实力得到充实,延长了产业链,与贫困农户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难题,提高了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其他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了贫困农户的家庭生计,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省积极运用金融杠杆放大扶贫资金能效,激发金融机构扶贫信贷投入的积极性,构建"1+1+N"的金融产业扶贫新模式:引入1个企业,发展1个产业,支持1个地区,扶持1批贫困户,打造1个造血机制,实现金融"造血式"精准扶贫。一、运行模式1.新设借款主体县域贫困户以自有资金以及政府补助等资金出资,与地方龙头企业、融资平台共同成立新设经营公司,将企业和贫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创新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药材产业在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意义,分析总结了政策资金扶持+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产业扶持+扩大贫困户生产托管、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三变"+中药材种植、创新储藏加工+销售联结体、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贫困户、强化科技研发+增强内生动力、品牌创建+提升产品公信力等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50-253
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云南省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村一品""协会+基地+农户""生态旅游""现代化产业园区"等产业扶贫模式,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低下、产业主体发展能力弱、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度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产业扶贫收益未能完全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必须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做好扶贫产业定位、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切实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资兴市围绕精准扶贫,出台产业扶贫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组织3600多户贫困户依托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从根本上"挖"掉"穷根"。全市依托茶叶、水果、蔬菜、粮油、油茶、楠竹、畜禽、水产等八大农业支柱产业,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安排产业扶贫资金859.2万元,组织2009户贫困户加入相关合作社。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种植水稻564.6公顷、玉米115.5公顷、杂交水稻37.1公顷、蔬菜  相似文献   

7.
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现有25家国家扶贫龙头企业.我们研究该片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的发展对策,并建议:①加强六大中心城市扶贫龙头企业扶植,力争县县有国家扶贫龙头企业;②重点扶植地理标志特产相关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相关的、中药材种植和药品生产的、旅游(尤其是民族文化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的等类型扶贫龙头,发展特色农业、民族文化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旅游业等产业扶贫;③采用“地理标志+特产之乡+驰名商标+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植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8.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泉塘村开展食用菌产业扶贫实践,采用"政府+科研机构+村干部+示范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高校科技人员指导,村干部带领贫困户有计划地进行平菇及香菇生产,使得贫困户掌握一门技术,开辟一条增收新途径,取得良好的扶贫成效。本文阐述了泉塘村发展食用菌产业扶贫优势,介绍了泉塘村食用菌产业扶贫具体实践,包括前期准备、平菇生产、香菇生产,对扶贫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助力泉塘村脱贫致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河北阜平的精准扶贫项目——"阜平硒鸽产业富民示范项目"实施投产。鸽产业精准扶贫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开展"科技联盟+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每年向1.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1470万元。放眼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户增收致富,产业做大做强的背后,科技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0.
产业扶贫是稳定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本文以云浮市温氏股份、金津农业和百越农牧等3家公司为样本公司,对其在畜牧产业的精准扶贫实践展开研究,分析了生态鸡养殖精准扶贫的3种模式,温氏精准扶贫新模式、金津的"公司+村集体+贫困户"模式和百越的"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3家公司因地制宜地根据乡村特色优...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些地方全面推行的产业资金量化入股扶贫模式,貌似为了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实则有"精准脱贫、精准应付"之嫌。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权下放到贫困县后,很多地方积极探索新型扶贫模式。一些地方把产业扶贫资金量化给贫困户,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业,贫困户每年获取一定的分红。笔者调研发现,这种扶贫模式让不少贫困户短期内增收脱贫,但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些地方贫困户分红就持续到2020年,分红标准按照确保贫困户年收入超过脱贫标准线精准设计;有些地方绝大多数贫  相似文献   

12.
<正>江西省兴国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开拓产业扶贫新路径,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落实"五个一批",创新建立"12345"产业发展模式,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1.构建一套产业体系按照"长短结合、种养互补"的思路,着力构建"321"精准扶贫产业体系。(1)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做好油茶、脐橙、蔬菜、肉牛、种养业等五大农业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选准扶贫产业。同时,每个乡镇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建设产业扶  相似文献   

13.
产业扶贫是事关脱贫成败的关键一环。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活动,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任务的开展,并且形成了“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生产模式以及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了新型的经营主体,形成了“电商扶贫”方式等。虽然产业扶贫取得了不小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资金缺乏和技术短缺、农牧产品产业化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以及政府政策执行力度低等问题。就目前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同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及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54-156
黎明农场是湛江农垦精准扶贫的贫困农场之一。黎明农场聚焦产业扶贫,结合农垦产业发展,因户施策,通过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种养特色农产品及提供技术支持等形式,帮扶贫困户重点发展荔枝、养猪、养殖蜂蜜等本地特色产业,并实现了贫困户的全部脱贫。为防止贫困户返贫,针对脱贫后存在问题,提出"继续加快发展‘荔枝’特色产业"、"以‘农场+基地+贫困户’种养模式建设黎明肉牛养殖场"、"主动对接贫困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举措,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西峰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区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个攻坚战难点,紧盯产业扶贫这个重中之重,围绕“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产业布局,创新推行组团发展理念和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贫困户逐渐吸纳到产业发展上来,实现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稳定脱贫产业,为高标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区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油茶产业扶贫在广西等西南地区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广西地区油茶产业扶贫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出贫困户自主经营、合作社带动、企业带动、"企业+合作社"双带动4种油茶产业扶贫模式,对不同扶贫模式的扶贫主体、收入来源、利益链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本文还对今后在欠发达地区推广油茶产业扶贫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普洱市思茅区立足于优越的生态环境及优势的地理区位,紧紧围绕“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的战略,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产业扶贫的突破口,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放在各项脱贫途径的首要位置,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调整产业模式、推动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六个方面,积极推进产业扶贫相关工作,促进贫困户快速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以来,湖北农垦随阳农场立足实情、找准路子,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做文章,有力推进全场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坚持"扶贫先扶志"工作理念,通过集中培训座谈、入户宣传走访,引导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等靠要"到"靠自己"的内生动力转换,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探索以种养业为依托,以小产业扶大贫扶真贫为目的的扶贫模式,调动产业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大户和种养业能手在当地发展种植业,联  相似文献   

19.
实施产业扶贫,发挥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有效途径。然而,因缺少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预期收入的波动导致贫困户和龙头企业对合作采取消极态度,双方的利益联结方式停留在松散水准。通过向扶贫产业引入新型收入保险,发挥其在风险统筹和利益分配两方面的保障和优化作用,利用其可保障贫困户和龙头企业预期收入稳定、规范产业利益分配行为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的优势来强化贫困户和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关系,可推动现有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合作转变,促进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构建扶贫产业收入保险架构,可考虑从设计地方性收入保险、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和加强基层保险宣传工作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大吉利村自然气候条件、资源状况及已有产业基础等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扁桃+蜂"、"连翘+柴胡+生态保护"及核桃高接换优3条产业发展路径,并分别对其在脱贫攻坚中的预期收益进行了理论测算。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龙头企业"带动、"专业户"托管及"能人"技术帮扶3种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