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普遍栽培的涩柿均为完全涩柿,平核无、刀根早生是原产日本的不完全涩柿品种,我国目前尚无该类品种。不完全涩柿较我国原产的完全涩柿容易脱涩,采用酒精、二氧化碳处理即可脱涩,脱涩后的果实不仅口感好且硬度大,耐长途运输。通过二主枝矮化树形培养,大大方便了树体作业,且比乔木栽培果实品质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肖军  王翠红 《农家顾问》2006,(10):40-41
柿树适应性强,耐瘠薄,病虫害少,易管理,果实可加工,可鲜食。近年来,柿价格稳中有升,市场前景看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多数柿园粗放管理,放任生长,树形紊乱,内膛郁闭,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低。为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必需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1、确定树形依据株行距和密度确定树形,  相似文献   

3.
蓟县特色果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蓟县果树总面积2.13万hm2,年产量1 017万kg。名特优果树有:盘山磨盘柿盘山磨盘柿又名盘山柿子、盖柿、盘山大柿子,原产天津市蓟县,栽培历史悠久,是当地的古老栽培树种之一。柿果个大、皮薄、汤清、甘甜,尤以盘山地区当地条件、气候条件的影响,风味更具特色,故而得名,倍受人们青睐,据《蓟县志》记载,是封建时代入宫的贡品,柿果营养丰富,并可代粮益民,素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称,柿果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远销东南亚地区,其树形幽雅,果繁色艳,秋叶变红,是优良庭院绿化和美化树种。主要分布在官庄、许家台、白涧、城关等乡镇,栽培面积0.67万hm2,已成为蓟县拳头产品。1997年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天津农业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4.
核桃树密植栽培是近年核桃建园多采用的一种栽培模式。密植核桃园适宜培养什么树形,如何尽快培养好良好的树形结构,是新发展户比较关心的话题。现将密植核桃园的树形培养及常用的修剪手法介绍如下:1、密植核桃园的树形结构采用密植栽培模式的核桃园主要采用单层高位开心形。  相似文献   

5.
以基砧为君迁子、大别山野柿和DIL-3的6年生细长纺锤形柿树鲁柿1号(分别简称君迁子鲁柿、野柿鲁柿、DIL鲁柿)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冠层枝类组成、光照分布、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以期了解冠层光照分布对不同砧木嫁接的鲁柿1号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立地条件下,君迁子鲁柿、野柿鲁柿、DIL鲁柿树体适宜光合区比例分别为56.24%、64.37%和67.01%,平均株产分别为35.20、32.42 kg和41.09 kg,折合666.7m~2产量分别为3 410.0、2 921.6 kg和2 172.1 kg。DIL鲁柿的果实产量和品质优于君迁子鲁柿和野柿鲁柿,君迁子鲁柿的果实产量和品质优于野柿鲁柿。可见,鲁柿1号以DIL-3和君迁子为砧木,采用细长纺锤形树形其树冠光照好,产量高,品质优,是生产上值得推广的砧穗组合和树形。  相似文献   

6.
矮化密植是现代果树栽培的主要方向。但我省特色果品—软儿梨树的栽培仍沿用较为原始的乔化栽培模式,其高大的树体,使得修剪、喷施叶面肥等农艺措施无法开展,致使软儿梨树树形杂乱,果实产量和品质逐年退化,从而严重制约了我省地方特色果品的经济发展。针对以上现状,我单位开展软儿梨树矮化树形的筛选研究,通过综合评比,确定适宜软儿梨矮化密植的矮化树形为主干形,该树形具有建造快,修剪量小、成本低等优点,为我省软儿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提供最佳树形。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平顶山市是全国柿主产区之一,其把柿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但由于管理粗放,缺乏指导柿栽培的技术标准,导致柿商品率低,严重制约着柿产业的正常发展。基于此,制定规范的全省柿栽培标准体系,为柿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提高柿产量、品质和栽培效益,加快柿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发现喷施甜柿促早剂可以使阳丰柿果成熟期提早10~20 d,使柿果着色提前,成熟期果皮着色程度远高于不喷促早剂处理的柿果;结合高光效树形、肥水管理和合理的疏蕾疏果等措施,形成了促进早熟、增进柿果着色、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甜柿生产经济效益的促早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国内白柿规模化种植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白柿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尚不明确。明确白 柿在广东栽培的物候期、开花结实习性,并总结其栽培技术,可为白柿大规模种植提供指导。【方法】以白柿 品种 W4 为材料,观察该品种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生长规律、落果情况及果实品质,并从建园、肥水管理、 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阐述其优质栽培技术。【结果】白柿花期在 1 月下旬至 2 月初,一年 中枝梢生长存在 3 次生长高峰,分别在 4 月、6 月、9 月,11 月至翌年 2 月为缓慢生长期。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 存在 3 次落果高峰,分别在 3 月中旬、4 月中旬以及 5—6 月的采前落果。果实生长符合“单 S 型”生长曲线, 果实近球形或扁球形,平均单果质量 148.93 g,果形指数 0.83,果实入口即化,可食率达 79.7%,可溶性固形物 含量 20.36%,固酸比为 45.83。白柿树体较耐寒,可耐 - 2~ - 4℃低温,高于广东最冷月(1 月份)的平均气温, 可在广东大部分地区栽培种植。【结论】白柿品种 W4 在广州生长势良好、适应性强、单果质量大、风味佳、 品质优,在市场上有较高经济效益,是一种具有种植潜力的新兴果树树种,但在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炭疽病和煤 污病。白柿适合在广东地区土质疏松、排灌良好的坡地种植,幼树应进行矮化处理、注意控制树形。  相似文献   

10.
陕西富平尖柿是全国有名的优良品种。我县栽植富平尖柿历史悠久。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栽植面积超过0.67万hm2,已形成一大产业。大面积园林化栽植后,生产上尤其是整形修剪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笔者总结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富平尖柿常用树形和整形方法、修眠期及生长期整形修剪技术要点,用于指导我县富平尖柿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1.
甜柿不同类型树体叶片光合、光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年新次郎树为试材,进行了甜柿树体的光合、光照研究。结果表明,丰产稳产树较低产树和变产树在光合、光照方面有以下特点:树冠叶幕外层叶面积较大;叶幕中层光照状况较好;叶幕中层叶片净光合速率较高,在所有测定时期整株净光合速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覆盖对山地甜柿园土壤性状及树体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秸秆覆盖和薄膜覆盖对山地甜柿园土壤水热变化规律、土壤理化性状和树体生长结果的影响。3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提高了果园各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了果园土壤的结构和性状、增加了植株根系数量,对叶片数量、质量、叶片大小以及枝条抽生数量、质量和树冠大小、叶面积系数等指标均有良好的优化作用。秸秆覆盖有降低生长季节土温和提高冬季土温的作用,薄膜覆盖有增加土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低温和赤霉素处理探讨柿树枝条的休眠及发芽特性。[方法]以柿树枝条为试材,设置4个低温时数处理,在2~3℃低温下分别处理5、15、25、35 d,同时设置3个浓度的赤霉素液处理(100,200,300 mg/L),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柿树枝条发芽的影响。[结果]低温处理时数不同,柿树枝条发芽进度和发芽率有很大差别,其中以处理35 d的柿树枝条发芽最早,处理25 d的发芽率最高(63.98%)。用赤霉素处理的发芽试验中,3个浓度之间柿树枝条的发芽始期相同,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与清水浸泡对照相比,3个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使柿树枝条发芽始期均提前2 d,发芽率也有所提高。[结论]低温处理对柿树枝条打破休眠和提高发芽率效果明显,赤霉素对柿树枝条发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林分上下层间结构与树木多样性的关系,以阿什河流域天然次生杂木林为对象,构建了立地条件-林分上层结构-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立地条件(ξ1)对林分上层结构(ξ2)具有直接正影响,影响系数为0.59;对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具有正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75,直接影响系数为0.43;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负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58,直接影响系数为-0.12。林分上层结构(ξ2)对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具有直接正影响,影响系数为0.55;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负影响,总影响系数为-0.55,直接影响系数为-0.38。林分上层树木多样性(ξ3)对林分下层结构与树木多样性(ξ4)具有直接负影响,影响系数为-0.31。对林分下层密度(x11)影响最大的林分上层观测变量为林分上层树冠面积(x7),总影响系数为-0.19,直接影响系数为-0.12。对林分下层平均树高(x12)影响最大的林分上层观测变量为林分上层平均树高(x6),总影响系数为-0.28,直接影响系数为-0.13。林分上层树冠面积(x7)和树高多样性(x10)对林分下层树种多样性(x14)影响较大,影响系数分别为-0.38和-0.36。树冠面积(x7)的影响全为直接影响;树高多样性(x10)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林分上层结构(ξ2)与树木多样性(ξ3)中的观测变量对林分下层树冠面积(x13)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拟合并选择云南红豆杉单木生物量模型,明确树冠结构调控技术。以3年生福建省明溪县云南红豆杉原料林为对象,采用4种自变量类型模型,并导入树冠结构特征变量拟合生物量模型;经配对t检验、偏差检验与估算预测精度,优选系列单木生物量模型。比较导入树冠结构特征前后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明确并验证树冠结构调控技术。结果表明,采用D2H变量拟合的模型效果最优,其次为DH变量,然后是D2变量,最后是DH变量。采用D2H变量较DH变量明显提高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导入树冠结构特征后明显提高模型拟合与预测效果。冠幅、冠形率显著影响红豆杉系列单株生物量,促进系列生物量的树冠结构调控重点与方向是促进冠幅宽大;经验证,树冠结构调控技术显著提高系列单木生物量是可行的。自变量类型显著影响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选择自变量类型以优化红豆杉单木生物量模型是必要和可行的。导入树冠结构特征因子明显提高单木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与预测精度。选出4个最优红豆杉单木生物量模型,其决定系数不小于0.862,预测精度均不小于95.18%,MAPE均不大于16.95%,可以用于生产中的生物量预测。  相似文献   

16.
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对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与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方法】在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地段设立样方,调查了森林植被特征,并运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森林的冠层结构和光环境特征.【结果】青城山常绿阔叶林乔木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高于草本层,乔木层丰富度高于灌木层,但两层间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差异不明显.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冠层上方的光量子通量(PPFD)显著负相关,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冠层下方PPFD显著正相关.草本层均匀度与冠层孔隙度和开度呈正显著相关,与郁闭度呈负相关.【结论】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及其引起的光环境变化对草本层的影响较乔木层和灌木层明显,尤其是对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更显著.在青城山低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林下光照强度大小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演替的重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应用鱼眼全景像片计算林隙内日照条件的图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隙生态机理已成现代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林隙内光照条件的变化对树种更新和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效应。但是,由于林隙结构极为复杂,难以精确地测量林隙上方和周围树冠空隙的透光情况。为此,本文应用鱼眼全景摄影方法拍摄了林隙结构的全景图象,建立了在橡片上直接计算林隙遮蔽效应的数学模型,并在林隙全景像片上绘制出太阳视轨道,就可以定量和直观地表述林隙内日照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柿树栽培技术研究概况,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对玉溪绿化柿树移栽过程和栽后养护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柿树成活率的因素有赶工期不利于柿树成活、移栽坑过小不利根系吸收、回填土不实等7个方面,提出遵循大树移栽原理、按照树的大小挖树坑、回填土要夯实防止空洞等措施和对策,为今后柿树绿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柿树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气象条件,本文主要方法是利用富平县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根据温度、降水、日照的变化统计分析柿子物候期生长情况及柿饼加工所需要的气象条件。将天气因素影响柿子产量的损失降到最低,提高柿饼加工质量,为富平柿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促进柿子产业的经济发展,使柿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认识苹果树的冠层结构,定量化描述冠层中叶片的形态特征。通过选取两个品种苹果树冠层不同类型枝条的叶片形态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大量叶片形态特征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拟合和误差分析,建立了苹果树不同类型枝条上叶片形态特征的数学模型。不同品种苹果树不同枝条类型,具有相同的叶片形态特征,随着叶位提升,发生规律性变化。通过对这些形态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对苹果树冠层有更直观的认识,为构建准确、符合生理性状的果树三维模型提供必要的知识模型支撑。同时提高了基于三维模型进行果树冠层生理生态功能的仿真模拟研究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