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总结了北京市退耕还林的主要治理模式,分析了不同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旨在为退耕还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鄂西山区是湖北省先期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主要区域,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提出了陡坡退耕地生态林治理、中山坡地水保林治理、坡耕地栽植生物埂治理、坡耕地林草间作治理、低山丘陵河谷生态林治理5种适合鄂西山地生态建设的典型生态治理模式。同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技术方案及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赤峰市巴林右旗沙地、坡地退耕还林 ,治理生态环境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草)不同立地条件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依据山区退耕还林的总体目标、主要原则与指导思想、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运用现代生态学经济学与系统工程学理论,提出了适合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实际的生态林、林草牧、林药、林茶桑、退耕还林坡改梯、综合管护专业户等六种退耕还林模式。同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目的,指出了六种模式的适应范围,林草种配置与技术方案,以期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达到既改善生态环境,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8个国家退耕还林(草)试点县工程治理模式的调查,总结分析了试点示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10年来山头乡大搞小流域治理,发展经济林,并从中探索出几种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使治理出来的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并取得一定的生态、社会、经济等效益,有效地将治理的荒山发挥了各方面效益,不仅解决了农民脱贫问题,还拉动了相关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云南林业》2015,(2):55-56
根据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政策,云南省1月23日出台了关于完善陡坡地生态治理的相关政策。一、省级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实施范围省级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要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安排江河两岸、城镇面山、公路沿线、湖库周围等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状况脆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5-25度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范围外25度以上的陡坡地进行退耕还林,做到相对集中,保证退耕一片,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切  相似文献   

8.
介绍泸水县陡坡地治理及经营现状。分析历年退耕还林等项目实施对陡坡地生态治理的成效,以及治理中存在的困难。藉此提出陡坡地治理思路,及改变治理观念、模式,丰富治理模式,健全发展体系,作长远规划,提高科技应用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多伦县抓住连胜实施林业重点工程的机遇,加大林业资金和建设任务争取力度,卓有成效地实施了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为重点的林业工程,全县林业建设彰显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沙棘在甘肃省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既有天然分布区,又是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和防沙治沙等治理生态脆弱区的重要树种。随着陇东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沙棘人工林在庆阳市内造林绿化中所占的份额也随之增大。然而,由于沙棘木蠹蛾在镇原县、西峰区和子午岭林区10年以上的沙棘林发生危害,威胁到万余亩人工沙棘林的健康生长,严重削减了沙棘作为水土保持树种所应发挥的生态效应,同时也给沙棘产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了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情况和结果,从政策、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我国退耕地还林成果巩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理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理州的基本林情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分析大理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行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为基础,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管理需要,运用Delphi法、AHP法、AHP-Delphi法、把握度-梯度法和最大熵-最大方差法,通过对指标体系科学筛选,确定权重,利用专家知识库和实测数据库,确定可以量化评价的退耕还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湟水河流域退耕还林地土壤可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青海湟水河流域2000—2009年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定点观测和室内实验分析,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采用EPIC模型中的算法求算土壤可蚀性K值,研究不同退耕还林年限和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可蚀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孔隙度逐渐增大;砂粒含量略微增加;粉粒含量略有减少;黏粒含量则基本不变;有机质在退耕7年内逐渐减少,之后又开始增加;土壤可蚀性有降低的趋势,退耕9年后对土壤可蚀性有较明显的改善。2)相同退耕年限,退耕植被类型改善土壤可蚀性能力为乔木混交林>乔灌混交林>乔木林>灌木林,且退耕年限越长变幅越大,差别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问题的实地调查,客观的评价了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造林树种及其造林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固碳释氧效益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秭归县退耕还林中经济林面积最大,其次是阔叶林,针叶林面积最小。工程造林面积超过1 000hm2的树种是依次是核桃、刺槐、柑桔、板栗、紫穗槐和茶叶。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年固碳量为64 780.7 t,年释氧量为110 468.7 t,为全县生态环境和固碳减排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密云县的退耕还林工程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密云水库周围地区、国道、国铁干线公路两侧,以及生态脆弱地区。主要造林模式为生态型经济林造林模式、经济林模式、农业生态旅游模式、速生丰产林模式与水源保护林模式(荒山造林模式)。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调查与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密云县退耕还林工程在净化空气、减少风沙危害、保持水土等各方面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丰宁县9个乡镇25个村20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对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户对于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还不是十分了解,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对政策了解程度也越高;大多数农户对于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持支持态度,对于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较为满意;多数农户认为,退耕还林后环境条件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是,多数农户认为国家的退耕还林补助期限太短,应该适当延长.同时,部分农户表示,补助期满后将会复耕.建议加大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于退耕还林政策的了解程度,同时在后续政策的制定中,适当调整补助政策,使退耕还林工程得以长期、有序、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工作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当前收入和长远生计,还涉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扶贫战略目标的实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笔者仅就退耕还林工程中经济林过热问题作探讨,以保证退耕还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还草行政指导的出现与运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既是现代行政法中合作、协商、民主精神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干预双重缺陷的一种补救方法。我国从2002年开始,陆续对退耕还林还草进行了立法,其中对行政指导内容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文章从退耕还林还草行政指导的定义和特征、退耕还林还草行政指导的方法及基本类型三个方面,试对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行政指导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