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云 《蚕桑通报》2009,40(4):60-61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现桑蚕发育不齐的现象,有的发育开差达一个龄期。射阳县重点蚕区,养蚕发育不齐的现象极为普遍,部分蚕农误认为蚕种质量存在问题。它给蚕桑生产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因素,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蚕儿发育不齐增加了养蚕作业的难度,如不采取措施,还会导致蚕儿后期发病,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黄晓平 《四川蚕业》2008,36(3):45-45
蚕儿发育不齐,不仅给养蚕技术处理带来不便,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和产量。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认真分析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谈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儿发育不齐,不仅给养蚕技术处理带来不便,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和产量。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认真分析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晓平 《广西蚕业》2007,44(2):46-47
蚕儿发育不齐,不仅给养蚕技术处理带来不便,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和产量。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认真分析造成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认真分析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提出了促进蚕儿发育整齐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补催青中的黑暗保护、湿度、有害气体的控制、饲育期间温湿度、眠前处理、饷食时间等,为蚕农养好蚕、增加收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蚕的生长发育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与蚕的生理需求不符,都会导致其发育不齐。分析了目前生产上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了在蚕种补催青和饲育阶段促使蚕儿发育齐一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四川蚕业》2000,28(1):26-29
<正> 简易活动蚕台,是目前农村省力化养蚕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县蚕台应用存在制作技术及养蚕操作技术不科学、不规范,以致出现蚕儿发育不齐,蚕病损失超过蚕箔育,影响了蚕台多功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为此,主要研究蚕儿上台最佳时期、最宜数量、上蔟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控制蚕儿白天就眠的目的、意义眠起齐一为养好蚕的主要标志之一.以“桂夏二号”品种为例,如果催青和饲育中的处理适当,一批蚕的眠起是很齐的.若发育不齐,大都是蚕儿健康受损或眠起处理不当所致.其中是否能控制蚕儿日眠便是技术处理中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6,26(4):47-47,53
蚕茧生产中发生的小蚕是指群体中发育特别缓慢、体躯显著瘦小的个体。我市近年来蚕茧生产中小蚕发生情况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小蚕体质弱,在与大批混合饲育时,蚕儿发育不齐,易于感染蚕病,影响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益,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就其主要原因分  相似文献   

10.
<正> 1 原因蚕儿发育不齐有多种原因,但主要原因是: 1.1 蚕种质量差、孵化批次多,收蚁四五天还有部分蚕卵不能孵化,这种蚕儿比较难饲养,容易出现早眠蚕和弱小蚕。在同批蚕中,早与迟的往往相差一天多。1.2 养蚕前几天和饲养期间,小麦等农作物使用杀虫眯等农药,桑树吸收空气  相似文献   

11.
张冬化  周新 《广西蚕业》2004,41(1):46-46
头批春蚕和晚秋蚕,由于气温变化较大,蚕室温度往往达不到蚕生长需要的最适温度标准,导致蚕儿发育不齐和延迟熟蚕结茧,不仅影响蚕茧质量,还会增加很多用工量。采用以下加温措施,保证蚕的全龄期温湿度在正常范围内,养蚕会更省工、省时和高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小蚕共育过程中发生小蚕发育不齐的特点和危害,分析了造成小蚕发育不齐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合理采摘夏秋蚕期的桑叶,不仅关系到桑园持续增产,也直接影响养蚕的成败。我们知道,只有数量多,质量好的桑叶,才是蚕壮、茧大、茧多的物质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必然导致蚕儿生长发育不良,例如发育不齐、蚕体虚弱,抗病力差,甚至暴发蚕病,造成蚕茧欠收,尤其夏秋蚕期,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蚕病的诊断     
<正> 一.稚蚕期(一)食欲不振,经过延长,发生小蚕、迟眠蚕和起缩蚕:1.在就眠前后毙死的为传染性软化病或微粒子病。2.虽然蚕儿发育不齐,但是几乎大部分不毙死的,是受氟化氢或二氧化硫气体危害。(二)头眠中体色稍带褐色,突然毙死  相似文献   

15.
周贤满 《广西蚕业》2006,43(4):68-68
请看以下附表:附表健康蚕与病态蚕对照预测方法健康蚕病态蚕看蚕体发育同批蚕发育大小整齐发育明显不齐,小蚕无光泽,体皮松软/、看蚕.看蚕体色青白有光色发黄色,无光泽,甚至有病斑看体态蚕体均匀,尾角竖起蚕体肿胀,或胸部透明发黄,尾部缩小,尾角下垂看动态用口吹蚕体,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宜州蚕区养的蚕出现了新的怪病,当地蚕农称之为"铁蚕",该病表现为:蚕整体发育不齐,大小参差,越养越小,光吃叶不吐丝营茧。很多蚕农因"铁蚕"损失惨重甚至绝收,大暴发时,全村(屯)养的蚕几乎全军覆灭,损失极大。如今,宜州蚕农大有谈"铁蚕"色变之感,很多蚕农一发现"蚕儿大小不齐",就把蚕倒掉,特别是在四龄期前,倒蚕现象更为普遍。笔者多次下到村屯调查了解,群众所称的"铁蚕",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无可救药"。现笔者将"铁蚕"现象产生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木菇蚕的睡眠时间,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蚕在晚上九、十时以后才睡眠的,叫做踏夜眠。踏夜眠的蚕势必发育不齐:一部份由晚眠了,其余的要到第二天中午后才眠。这增加处理上的困难和增加工作量外,更主要的是容易招致蚕病。因此,设法控制各龄蚕儿都在白天就眠,对夺取蚕造稳产高产是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自蚕种领回蚕室至收蚁后20余日的饲育管理中,蚕的生长发育面临着众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一因素与蚕的生理需求不符,即会导致其发育不齐。生产上造成发育不齐的原因很多,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基于稚蚕(1~3龄)的生理特点,对生活环境有其独特的要求.它与大蚕(4~5龄)的生活环境要求完全不同,小蚕对温度十分敏感,抗高温多湿的能力强.在80~82F°之下蚕儿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发育齐,体质强健.反之发育就不齐,减蚕率高,产茧量低.在多湿之下可保证桑叶新鲜,满足小蚕对营养和水分的要求.据调查蚁蚕食桑24小时后蚕体含水率从77%增加到85%.小蚕对空气的要求比壮蚕远远少得多,而对不良气体的抵抗力很弱.小蚕对桑叶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一龄蚕桑叶质量的优劣对蚕作安定和收成影响很大.小蚕对光线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光线的强弱,会使蚕儿趋向一  相似文献   

20.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2):42-42
笔者在春蚕期走访了一家养蚕新户 ,蚕农问为什么他在地上养的五龄蚕大大小小 ,蚕发育极不整齐 ?我说 :“造成养蚕发育不齐的原因主要是养蚕技术没掌握”。具体分析如下 :1、蚕种催青期不加温 ,任其在自然低温中发育至出蚁 ,所以蚁蚕体质受影响 ,体质较差的蚁蚕发育慢。2、收蚁用叶及小蚕期的采叶标准没掌握好 ,老嫩不一 ,切叶没抖匀就喂 ,或小蚕切叶过大或不切叶喂蚕 ,也会造成蚕发育不齐。3、春季养蚕不加温 ,蚕发育慢 ,容易产生夜眠 ,导致蚕发育不整齐。4、眠起处理不当。遇到蚕眠不整齐 ,没有采取提青分批的办法 ,饷食时 ,又没等到全部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