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规范麻栎育苗技术,提高麻栎种子发芽率和出苗品质,节省劳动力,在开展麻栎相关研究基础上,以麻栎播种生产实践为依据,从麻栎种子处理、播种方式、苗期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具体要求和技术指标,为麻栎规模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从播种、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3个方面总结了麻栎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龚付平 《农技服务》2011,28(6):858-858
从种子采收、种子处理、苗圃地的选择与整理、播种时间、播种量及播种要求、苗期管理、起苗、包装管理、造林等方面总结了麻栎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4.
造林绿化先锋树种麻栎树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树形高大,树冠伸展,浓荫葱郁。可作庭荫树、行道树,抗火、抗烟能力较强,也是营造防风林、防火林、水源涵养林的乡土树种。笔者根据麻栎树生态学特性及多年造林经验,详细阐述了麻栎播种育苗具体技术措施,对适种地区的营林生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132-133
麻栎用材林的培育途径可分为人工植苗造林、萌芽更新、人工播种或天然下种等途径,以全椒县马厂林场培育的天然萌芽更新林为例,并设立人工植苗造林为对照,逐年度对不同培育模式的林分进行高度、胸(地)径以及生长量实施调查,分析麻栎用材林的不同培育模式与林分生长的差别。结果表明:麻栎萌芽更新通过采取控制伐桩高度、调控萌条数量,根部培土等科学的经营管理,比照同立地条件下的对照林,其平均高、平均胸(地)径、林木蓄积量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麻栎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麻栎的育苗造林技术,包括采种、育苗、造林和抚育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麻栎的推广栽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麻栎的特征及分布作了简要介绍,从麻栎种子采集及处理到造林技术要点和造林抚育措施作了详细的概述,以期为麻栎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麻栎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麻栎的特征及分布作了简要介绍.从麻栎育苗技术要点到造林抚育措施作了系统的概述,以期为麻栎的推广应用栽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麻栎的特征及分布作了简要介绍,从麻栎种子采集及处理到造林技术要点和造林抚育措施作了详细的概述,以期为麻栎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军 《北京农业》2013,(21):110
从麻栎丘岗地整地、裸根苗选择、苗木处理、造林设计、植苗技术、间作、松土、除草、幼树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总结出一套造林技术,意在为广大麻栎经营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凤阳县石质山地区麻栎挖机整地植苗造林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周边地区营造麻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麻栎的树种特性、分布范围以及种实的开发利用,总结了麻栎低产林改造技术,包括清园除杂、合理疏伐、截除主干、科学施肥、除萌去枝、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麻栎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种源苗期的生长表现,初步筛选出优良种源.试验收集了18个种源,在下蜀林场试验点进行播种育苗,选择14个种源1年生苗,在下蜀林场和泗阳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种源试验.结果表明:(1)下蜀林场和泗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2年生的麻栎与栓皮栎种内与种间的苗高与地径生长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2)麻栎与栓皮栎种源苗在下蜀林场生长更优,且种源差异更显著(P<0.01);(3)麻栎在两个试验点的生长情况比栓皮栎生长状况更优;(4)麻栎优良种源排前3位的分别为江苏镇江1号、浙江富阳3号和江苏盱眙8号,栓皮栎优良种源排前3位的分别为甘肃榆树林场16号、河南桐柏15号和江苏镇江9号.  相似文献   

14.
麻栎在安徽东部地区广泛栽植,是著名的乡土树种。麻栎栽培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能够创造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对麻栎的育苗繁殖及用材林丰产技术进行总结,以期对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从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2个方面介绍了麻栎的特征特性,阐述了其在食用、药用、绿化等方面的主要用途,并针对麻栎的主要繁殖技术进行重点论述,包括树苗繁殖、定植及造林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供广大绿化工作者栽植麻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麻栎短轮伐经营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生麻栎林萌芽更新技术研究探索短轮伐矮林经营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麻栎可使子代林单位面积立木株数提高60%以上,可实现短轮伐期经营,该模式具有经营周期短、可持续能力强、经营管理技术粗放、生物产量大、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技术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滁州市南谯区是中国最大的人工麻栎林基地,麻栎薪炭林主要用途是利用枝干加工黑炭、白炭等。根据当地麻栎薪炭林的资源及利用现状,将麻栎薪炭林与柞蚕放养相结合,创建了麻栎薪炭林与柞蚕复合经营模式,实现了麻栎薪炭林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蔡训标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43-144,154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是江淮地区黑松低产林更新改造过程中可供选用的优良树种之一,传统麻栎种植主要采用直播造林,成林较慢,且造林时间与森林防火期冲突。采用麻栎营养钵育苗造林技术,可灵活掌握造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山林更新造林步伐。  相似文献   

19.
李志明  王新洋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49-149,160
针对麻栎种子的多种贮藏技术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深水池塘贮藏法,能基本灭杀栎实象鼻虫,可作为麻栎种子储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立地条件及抚育措施对麻栎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麻栎人工林的调查,初步掌握了立地条件及抚育措施对麻栎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坡位、土壤含石量、土层厚度是影响麻栎人工林生长的重要立地因子,生长在含石量少、土层较厚的下坡的麻栎生物量明显比生长在含石量多、土层较薄的中坡高;在安徽省滁州市低山丘陵区这种相对较差的立地条件下,麻栎和杉木混交林的生物量与麻栎纯林的相比并没有优势;使用尿素或NPK复合肥对麻栎生长的促进效果相似;实行全面整地和林农间作抚育措施能够明显地促进麻栎生长;高度为1 m左右的麻栎超级苗造林2 a后树高增长量和增长率均不及高度为0.6 m左右的普通苗;与植苗造林相比,麻栎萌芽更新林的早期生长比较快,后期生长比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