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我省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根病,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於根部及茎基部1—2节处。种子传播是由于病残体残屑夹杂于种子间而引起。感病植株较矮,分蘖减少,茎部叶片变黄,初生根和根茎呈灰黑色,重病株的次生根也局部变黑。返青拔节期显现的症状,是返青迟缓,黄叶增多,拔节期叶片自上而下发黄,重病株的初生根和次生根大部变黑。在抽穗、灌浆期病株出现“白穗”,茎基部1—2节形成明显的“黑膏药”或“黑脚”。病株一般容易拔起,但不易倒伏。  相似文献   

2.
江苏小麦全蚀病田间消长规律及轮作控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徐州、洲阴、连云港、盐城等市不同种植类型麦田系统调查结果,江苏小麦全蚀病田间消长动态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不同种植类型田病害发生存在明显差异。平方米茬口的连作田重于大豆、棉花茬口的连作田;旱连作田重于旱轮作田;旱轮作田重于水旱轮作田。非寄主作物的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全蚀病有显著的控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据徐州、淮阴、连云港、盐城等市不同种植类型麦田系统调查结果,江苏小麦全蚀病田间消长动态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冬前期、越冬期、盛发期和高峰期。不同种植类型田病害发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玉米茬口的连作田重于大豆、棉花茬口的连作田;旱连作田重于旱轮作田;旱轮作田重于水旱轮作田。非寄主作物的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对全蚀病有显著的控病作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小麦全蚀病发生分布及短期轮作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试验调查,分析了陕西省小麦全蚀病发生分布情况,并将其划分为4个不同区域:渭北旱塬老病区、洛河渭河滩灌溉地新病区、秦岭北麓早塬轻发病区和关中西部灌区零星病区,研究了轮作倒茬年限、轮作作物种类等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作物轮作后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效果不同,以非禾本科蔬菜类作物轮作效果最佳;轮作1年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之后控制效果逐年降低。并提出了“1+1”短期轮作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技术措施,经推广后对小麦全蚀病白穗率的控制效果达95%以上,轮作后小麦全蚀病白穗率由85%降低至3%-5%。  相似文献   

5.
6.
采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2‰用药量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通过宁夏8县20个点2069亩试验示范表明,对小麦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是控制小麦全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1 田间症状诊断与识别 小麦全蚀病拔节前显病,因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受病菌侵害腐解,导致病株早死。种子根和地下茎呈灰黑色,重病植株次生根也局部变黑。返青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增多。病株矮化,初生根和次生根大部分变黑,茎基部表面和叶鞘内侧生有较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抽穗灌浆期是本病最易诊断、最易和其他根病区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9.
近二年,我县局部麦田小麦全蚀病零星发生,2005年.局部发病的麦田病株率为3%。小麦全蚀病是一个毁灭性较大的病害,且蔓延扩展快,小麦受病后.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完全毁灭。  相似文献   

10.
11.
小麦全蚀病的化学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主要小麦产区,如北欧、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内报道发生此病的已超过18个省市,有些地区如江苏近年有加重趋势,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目前,为减轻或避免小麦全蚀病的危害,许多国家和地区常采用停止连作小麦或水早轮作,但现已发现,这类方法很不经济,而且在某些地区无法施行。合理施肥只能在全蚀病偶  相似文献   

12.
13.
小麦全蚀病又叫立枯病,严重发生时常造成20%~50%的减产,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河北省局部地区有零星发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两个小麦主栽品种永良4号、铁春作为供试品种,用15%粉锈宁、12.5%稀唑醇拌种和进行土壤处理,在覆膜穴播小麦田进行全蚀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12.5%稀唑醇拌种加6.75kg/hm^2粉锈宁进行土壤处理对两品种的白穗防效最高,分别达83.86%、95.13%,以15%粉锈宁拌种6.75kg/hm^2粉宁进行土壤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3.09%和60.01%,居第2位,但经济效益最高,新增产值  相似文献   

15.
小麦全蚀病的鉴别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刚  李启干  张波  田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32-3932,3946
小麦全蚀病是河南近些年新见的一种病害,介绍了小麦全蚀病的鉴别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用沼液浸泡麦种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营养生长旺盛,可抑菌并刺激小麦增强抗逆性,减少全蚀病发生。提高产量。用沼液浸种、抽穗期喷施25%沼液处理,小麦产量这375.9kg/667m^2,比对照增产141.8kg/667m^2,增幅为60.64%。  相似文献   

17.
18.
小麦全蚀病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和河南的部分地区发病较重。一般发病较轻的地块产量损失在 10 %~ 2 0 % ,严重地块损失达 5 0 %以上。小麦受害后 ,表现为分蘖减少 ,成穗率低 ,千粒重下降 ,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小麦全蚀病的寄主范围很广 ,除危害小麦外 ,还危害大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1 主要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 ,病菌侵染部位仅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 1~ 2节 ,不向上延伸。地上部症状 ,比如“白穗”、“黑脚”等 ,主要是根与茎基部受害而引起的。小麦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感病。…  相似文献   

19.
小麦全蚀病发病条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调查研究表明,影响小麦全蚀病发生的条件,主要有前作物、肥料类型、品种与播种期。前作物中,玉米最有利于全蚀病的发生,棉花不利于其发生; 肥料类型中单施氮肥或磷肥,病害严重,增施有机肥与氮磷钾配方施肥,可减轻病害;播期的影响,早播的病重,适时晚播的病轻。品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抗、耐病性差异,但无免疫与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